第10章 板栗鴨腿飯
易弦醒來時屋子裏還是黑黑的。
幾道光線從窗子的木栅縫裏透過來。光線再來到棚板這裏時,微弱得只能隐約看清何田的輪廓。
就像她昨晚說的那樣,屋子裏這時冷多了,呵氣成霜。
兩只灌了燒水的瓶子現在也只微微溫熱了。
易弦轉過頭,凝視何田。
她鬓邊的碎發從發辮裏散開,卷卷的沿着發際線堆在額角臉旁,像是個圈住臉的畫框。
她身上散發的氣味和這屋子有點像,幹松木的氣味,木頭燃燒的氣味,還有說不清是什麽的,摻雜一點像蜂蜜又像花香還有點苦味的氣味。
易弦想了想,聞了聞自己的手,覺得那大概是凍瘡膏的味兒。
她輕輕坐起來,像何田昨晚教的那樣,把被子圍着身子攏成一個圓錐型的小帳篷,只露出腦袋,被子邊用小腿壓緊,在“帳篷”裏一件件穿好衣服,以降低起床穿衣時寒冷帶來的不适。這個時候,被子裏外有超過十度的溫差。
穿戴好了,她把被子折起來放在牆角,無聲無息爬下梯子,到了遮屏後面。
何田十幾分鐘後才醒來,這時易弦已經給火爐裏添了木柴,水也燒開了。
何田告訴她各種食物都放在什麽地方,又教她怎麽在鴨湯裏下土豆粉條。
今天的早餐,就是鴨架湯粉條。這鍋湯反複加熱,鴨肉都炖化了,湯汁濃郁,湯煮滾時,散發的香氣引人垂涎欲滴。把土豆粉條投在湯裏,用竹筷攪動,硬硬的幹粉條很快就變軟了,吸收了湯汁後膨脹起來。
把湯粉盛出來,撒上切碎的腌蘿蔔條,蘿蔔條上的辣椒末紅紅的,和切成碎丁的蘿蔔條是翠綠色,土豆粉條雪白晶瑩。
吃完早餐,何田帶易弦和大米見面,又告訴她這些圍在屋子周圍的小窩棚都是做什麽用的,還有,地窖在哪兒,裏面都放了什麽食物。
看完存糧,易弦也感到形勢嚴峻。
“還好,我們住在河邊。河裏一年四季都有魚。待會兒我們去河邊捕魚。現在,先得把雪掃了。”
又是一夜風雪。何田拔出插在空地裏的一根木棍看了看,積雪已經有差不多二三十厘米厚了。
她把木棍重新插好,帶着易弦鏟雪。
把木屋周圍的道路清理好,何田和易弦又挖了一些雪,堆在木屋外牆邊上,拍實了。這樣能讓屋子更保暖一些。
然後,她們拿上水桶和漁網,趕上大米去河邊。
通往河邊的坡路這時可以灑上栗子的刺球殼了。
何田走在前面,灑下刺球,再由易弦把刺球踩實,讓它們和路面上的雪凝凍在一起。這樣,路面上再上凍的時候就仿佛有一層小釘子,即使再下雪,掃掉積雪,小釘子的頭仍然會露出來,不讓走在上面的人摔倒。
到了河邊,何田把木樁從雪地裏拖到河面上。
現在,河面兩邊全是白雪,只有河心還剩下窄窄的一溜河水沒有凍上了,那股水很容易看出來,在陽光下冒着白色的霧氣。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塊雪白的絨布被從中間撕裂了一個縫兒。
可是白雪之下的河面也許還沒凍硬呢。
何田把木樁交給易弦,自己抓起一個木耙,掃開通向冰洞的積雪。在那上面也灑上栗子的刺球殼。
然後,她放下背簍,接過木樁,對着冰洞,把木樁用力舉起,松開手,木樁狠狠砸在冰洞裏新凝結的冰層上,發出一陣碎裂聲,又砸了幾下,冒着白氣的水從冰洞濺出來,落地成冰。
何田用袖子擦擦鼻尖,“這個冰洞從下雪第一天我就開鑿了,所以容易得多。等會兒我們再鑿一個冰洞,就能下網了。”
她向下游的方向走了四五米,耙開一個坑,從背簍裏拿出鑿冰的鐵錐和木錘。
她叫易弦握鐵錐,自己掄起木錘敲在上面。
敲了幾下,換個地方,再敲幾下。就這樣,冰面上慢慢地敲出一圈凹坑,形成一個直徑五六十厘米的圓環。
何田抹掉鼻尖額頭的汗,在圓環裏堆上帶來的柴草,點燃。
“行了,柴草燒完之後我們來繼續鑿。現在先打水回去。”
打了水,何田和易弦一人提着一個水桶爬上斜坡,把水桶放在大米拉着的爬犁上。
水桶上很快結了一層薄冰,像個圓盤似的,随着大米的腳步在桶面上颠簸,也因為這層薄冰,桶裏的水沒濺出來很多。
進屋子之前,水桶裏的冰盤被拿出來,扔在雪地上。
把水倒進水缸後,兩人稍事休息,又出門了。
再次來到河邊,柴草堆已經快要燃盡了,正冒着青煙。
何田拿起鐵錐和木錘,正要再次開工,易弦說,“你來拿鐵錐,我來敲,可以麽?”
“那你小心點,別敲到我了。”
何田覺得易弦是覺着好玩,什麽都想試試,但沒想到,她敲了幾次之後,揮捶時似模似樣的,很快,凹坑有近十厘米深了,環形的圈裏出現縱橫交錯的裂紋——冰層就快碎了。
這時再朝環形的中心敲幾下,冰層發出咯吱咯吱的悶響,從中心破裂了一塊巴掌大小的不規則的洞,冰下的水湧了出來,瞬間在冰面上又凍成薄薄的一層冰。
何田大喜,抱起木樁朝着洞口猛砸。
木樁比她還高,比她雙手合圍還粗,何田砸了四五下,停下喘喘氣。
“讓我試試吧。”易弦從何田手裏接過木樁,舉起,砸下。
何田站在一邊,呆呆看着,她沒想到易弦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可是力氣不小。
嗯,難怪吃的也多。
今天早上那一陶鍋的鴨架湯土豆粉條吃的幹幹淨淨。雖然她下了比從前她和奶奶一起吃飯還多一個人分量的粉條,但是何田覺得易弦可能沒吃飽,不過不好意思說。
不僅是美貌的小公主,還是美貌的大力士。
何田看易弦的時候,眼睛都亮亮的。忽然間,她想,要是她能一直住下來就好了。
易弦發覺何田在看着自己微笑,她笑了笑,“砸好了麽?”
何田蹲下來看看,“沒呢。河水上凍時,是分好幾層凍上的。每層之間還有水在流動,裏面才有魚。加油,再砸破一層。哦,你要喝點水休息一會兒麽?”
兩人休息了一會兒,再次工作。
冰洞終于砸穿了!
何田把一條一端栓着木頭環的紅色粗線繩從原先的冰洞缒下去,讓易弦站在一邊拉着另一端。她用木耙推開兩個冰洞之間的雪,隔着一層十多厘米厚的冰層,可以隐約看見紅繩朝着另一個冰洞的方向緩緩流動。
何田歡呼一聲,用一根一頭粗一頭細的竹竿探進新開的冰洞中。
這根竹竿是竹子靠近頂端的柔韌部分,能做一定程度的彎曲。何田用它的尖端勾住紅繩一段拴着的木環。
木環直徑大約十公分,上面纏着紅線,可是這時隔着厚厚的半透明的冰層,只能看到模糊的影像,要勾到它,不太容易。水流把它帶的一會兒向上一會兒向下,左右搖擺。
還好,何田憑着經驗和一點運氣,沒用多久就勾上了木環。
木環拿出來之後放在地上,在繩子和環上澆水,水立即将它們凍在冰面上,何田反複澆水,冰層越來越厚,直到厚度達到近十厘米,她才停下來。木環已經被冰牢牢地固定在冰面上了,一整個冬天都不會脫落。
這時,再把漁網從易弦握着的那端套在紅繩上,缒在水下,等水流把漁網向着何田這邊沖去,她再故技重施,用竹竿把漁網另一端拉上來,和水中的紅繩栓在一起。
現在,再把易弦那端固定好,漁網就下好了。幾天之後,如果順利的話,就能捕到魚了。
易弦一直在觀察,看到何田面露喜色才問,“做好了麽?”
“好了!”
兩人相對而笑。
回到家,何田注意到,易弦的靴子濕了。
她穿的黑色皮靴不知是用什麽皮子做的,柔軟光亮得就像絲綢。可是這種漂亮的靴子并不适合在雪地裏跋涉。在何田的想象中,這種靴子最适合踩的地應該是像童話書裏出現的什麽手織的西番蓮花紋的羊毛地毯上——雖然她不知道西番蓮長什麽樣子,也不知道綿羊的毛摸起來什麽手感。
穿着濕了的靴子,腳很容易長出凍瘡。
所以一進門,她就叫易弦把靴子脫了,先穿着她的蒲草鞋套,把腳放在爐臺腳邊暖着。
今天出門時何田給易弦找了頂奶奶從前戴的鹿毛護耳帽,但是,鞋子好像不行。
她把自己的腳放在易弦的靴子旁比了比,打開樟木箱子,找了兩塊馴鹿蹄腿毛皮。
“我給你做雙毛靴子。來,擡腳。”何田坐在易弦對面,示意她把腳放在自己膝蓋上。
易弦又害羞了。她猶豫了一下,還是順從地把腳輕輕擱在何田膝蓋上。
何田把毛皮放在她腳底比了比大小,心裏有數了,“行了!”
她把皮子鋪在桌上,剪好,穿起針,戴上一枚黃銅頂針,開始縫靴子。
易弦好奇地看着她縫,“為什麽把毛的那一面縫到裏面?”
“這樣更暖和啊!”
“為什麽剪成這個形狀?”
“這樣就只用縫一道線呀。”
馴鹿蹄子上的皮毛最适合做靴子,因為形狀大小正好,又柔軟又堅韌。
何田縫靴子的時候,讓易弦取了一把栗子,泡在一直陶鍋裏,再加上一把草木灰,放在火上煮。
她縫完一只靴子,讓易弦穿上試試。
這時鍋裏的栗子也咕嘟咕嘟地煮滾了好一會兒了。
何田用竹筷攪動栗子,又煮了一會兒,把水倒掉,栗子上那層褐色帶着小絨毛的皮就能輕松地揭下來了。
她把昨天那只鴨子的兩條鴨腿斬成小段,淘淨兩鐵杯的大米,先在陶鍋裏鋪上米,再放上剝淨皮的栗子,最後鋪上切成段的鴨腿。重新添上水,放在火上煮。
另一只靴子縫好時,飯香味飄滿屋子。
腌制的鴨腿蒸好了之後截面是種美麗的深粉紅色,油光锃亮的皮呈半透明的橙黃色,鴨腿裏的油脂滲入了米粒和栗子裏,栗子的甜味也滲入鴨腿和米粒裏,雪白的米粒現在帶一點黃色,也油亮亮的。
易弦穿上另一只靴子,和何田一起把米飯盛好,放在桌上。
佐餐的是一碟又辣又脆的蘿蔔幹。
易弦笑,“不是說都不舍得吃米麽?”
“今天是特別的日子,必須吃點好的慶祝一下!”何田舉起杯子,也笑着。
她們兩個碰了碰裝着野菊花茶的鐵杯。
易弦把一勺米飯送入口中,慢慢咀嚼,口中溢滿甘甜。這時,腳趾長凍瘡的地方有一點癢癢的,腳心也是,不知道是因為隔着襪子碰到了鹿毛,還是因為太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