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笑呼童子換爐香
過了三日有餘,沈秋暝才正式得唐照臨授業。授業之處卻不是在天柱峰,亦不是案山。童子将他帶去天柱山腳便告辭離去,而唐照臨本人卻不見蹤影。只見蒼翠松柏掩映下有一潭清泓,潭對面便是老君殿,中有石橋相連。
沈秋暝不知為何唐照臨要将他喚至此處,卻也不惱,只趴在石橋上數着游魚,自得其樂。
“可看出什麽來了?”唐照臨不知何時到了他的身後,他竟毫無察覺。
沈秋暝趕緊行禮,“師傅。”
唐照臨微微一笑,又問了遍,“你站了有一會兒了,可有發現?”
沈秋暝眼珠一轉,反問道,“師傅既有此問,又是想聽到什麽呢?”見唐照臨只是莞爾不語,不禁翻了個白眼,“方才那童子将我帶來時,我就在想,放着清淨的天柱峰不選,寬敞的案山不選,師傅将我帶來此處,必然有師傅的計較,多半是想考我一考。松柏石橋都是常見之物,并無甚稀奇。既然如此,那考題必在這潭水之中了。這潭水以石橋相隔,然而水深卻是不一,而深之水清,淺之水濁,師傅我說的可是對了?”
唐照臨撫須而笑,“照衡師弟說你早慧異常,果真不虛。”他廣袖飄飄,發須皆白,身影映在潭水之中,恍若谪仙。
“此景為鶴鳴一絕,而這池子名曰龍池。”見沈秋暝恨不得跳下去抓出一條龍來,唐照臨忍不住摸摸他的頭頂,“你看,彼處有一大穴連通雙澗,而至于為何水分清濁,卻至今無人參透。”
沈秋暝側過頭,“我家世居餘杭,幾個族叔族兄曾前往錢塘觀濤,他們回來對我說,潮有漲落,潮漲則水濁,潮落則水清,我想大概是一樣的道理吧。”
“哈哈,待你學成回鄉,倒是可去錢塘看看,”唐照臨若有所思,“禪機師叔曾踏浪高歌,迎潮舞劍,之後功力大進。”
沈秋暝卻對禪機道長興致缺缺,“這個問題,師傅是不是也問過其他師兄弟?”
唐照臨捏捏他的臉,“幸好你未入道門,‘猷呵,其貴言也。’年紀小小,怎地如此多話。”
“那師傅多次試探,豈不是也犯了戒?”沈秋暝不依不饒,“出家人戒疑嘛,師傅你就告訴我吧,見賢而思齊,聽聽師兄弟的見地我好取長補短,萬一能有參悟呢?”
唐照臨哪裏知道他與張知妄的過節,又看他一派天真,便徐徐道來,“幾個你未見過的師兄按下不表,你那知非師兄自小老實木讷,站在這兒半天只目視前方,不曾東張西望,之後為師問他,也是口齒笨拙,但好歹也看出水深淺有異,清濁倒是不曾分辨出來。”
“那知妄師兄呢?”沈秋暝急急問道。
“你知妄師兄性情沉靜聰敏,又自幼長于鶴鳴,對這澗水想來是極為稔熟,”唐照臨說着拾階而上,向峰頂而去,“前段日子,我問他對龍池有何見地,他應道,‘深澗清,淺澗濁’,與‘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是一般道理。”
Advertisement
沈秋暝疑惑道,“徒兒魯鈍,師兄這是何意?深澗水清難道不是好事麽?為何會與日中則昃相談并論?”
“世事蒼茫如雲煙,雲卷雲舒,潮漲潮落,月圓月虧,豈有不變之數?”不知不覺,兩人已漸至頂峰,紮了兩日的馬步,沈秋暝竟不覺疲憊。
“受教了。”對這些禪理機鋒沈秋暝向來敬而遠之,只覺得這鶴鳴山上的大小道士全都神神叨叨。
走至上清宮後殿,只見一小樓隐于清幽竹林之後,上有牌匾書以漢隸“藏經樓”三字。可唐照臨卻未進去,對沈秋暝淡淡一笑,“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你天資聰穎,自是不能以常理教你。你非道門弟子,日後的早晚功課自不必去。”他沉吟片刻,道,“仗劍江湖也罷,封侯拜相也罷,你終究還是要下山的,你非山野之鶴,鶴鳴困得住你一時,困不住你一世。琴棋書畫、四書五經,該學的還是得學,至于黃老之術……慧極必傷,非長壽之數,南華經一類,對你也多有裨益。”
沈秋暝低頭稱是。
“日後你免去早晚功課,便在藏經樓讀書罷,待你根基築實了,我再授你本門南華心經。”
“那秋水劍法呢?”沈秋暝忍不住問道,“師傅你劍穗都給我了,卻不教我劍法,這有點說不過去吧?”
唐照臨推門而入,“舍本逐末,待你內力有了一定修為,手中是否有劍,亦無關緊要。”
沈秋暝是懂非懂,跟着他走進去,“師傅你的意思是,只要我有了內力,哪怕是一根柳枝都可用來禦敵?”
“先等你有了內力再說吧,現在解釋與你聽怕也講不清楚,知妄,來見見你師弟。”唐照臨頓住腳步,溫言道。
沈秋暝皺眉,室內空無一人,也未聽見聲響,過了片刻,只見張知妄悄無聲息地從樓梯上踱下,對着唐照臨禮數周到地拱手躬身,“徒兒見過師傅。”又對沈秋暝颔首,“見過師弟。”
沈秋暝咬唇,對張知妄拱手道,“師兄好,日後請師兄多多賜教。”
唐照臨笑笑,徑自走到書案邊盤腿而坐,“知妄,換爐香。”又看向沈秋暝,“沈家是江南大家,想必早已開過蒙了罷?”
沈秋暝點頭,“方學了尚書。”
“那便好,誦讀南華經。”唐照臨從案邊抽過一本發黃書卷,随手一揚,那書便穩穩地落在沈秋暝面前。
沈秋暝奉承道,“好準頭,怕是比唐門的暗器都強些。”
唐照臨瞪他,沈秋暝吐了吐舌,方乖乖讀書。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裏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
沈秋暝不慣檀香之味,分神之下讀書便有些磕磕絆絆,恍惚間仿佛聽到一聲冷哼,尋聲望去,只見遠處張知妄正跪在一博山爐後添香,那張蒼白臉孔隐沒在袅袅青煙裏,神色莫辨。
“這個師兄真讨厭……”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