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秘事上
第八十八章 秘事上
事實勝于雄辯,既然認定了是胡玉陷害她,不管胡玉如何強辯,于清歌都不再搭理,也不想再和胡玉進行口舌之争,狠狠的瞪了胡玉一眼,給了孫淑婷和文燕妮一個好自為之的眼神,提着包袱就出了門。
于清歌是潇潇灑灑,不帶一絲後顧之憂的走了,文燕妮和孫淑婷可還要留下繼續和胡玉相處在一個房間。孫淑婷和文燕妮兩人都明智的沒有盯着胡玉看,要是讓胡玉惱羞成怒恨上她倆可就不好了。
畢竟從今天看來,胡玉可是一個心機深沉的。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安安全全度過這次選秀才是孫淑婷的目的。
孫淑婷低着頭,靜了靜心,拿起床上的繡品,繼續繡起來。
文燕妮則在孫淑婷身邊看了一會兒,覺得房間裏的氣氛太過沉悶,不樂意呆在屋裏,就快步出去了。
胡玉看着孫淑婷和文燕妮各行其是,也不說話,躺倒自己床上歇息。
孫淑婷她們在房間裏辯論吵鬧的這會兒,先皇後明月宮裏的如秋姑姑正在自己的屋裏,走來走去的拿不定主意。
從昨天被玉華殿的宮女太監送回來開始,如秋姑姑就在想着該如何報答救她的四個人,孫淑婷和董佳顏秀女出身,能用到如秋姑姑的地方不多,如秋姑姑暫時還想不出好的辦法報答她倆,可惠妃宮裏的明珠和明霞就簡單多了,不管是惠妃出手,還是如秋姑姑本人出手,都是極容易辦到的事情,現在如秋姑姑猶豫着要不要先去玉華殿向惠妃道謝。
按常理來說。如秋姑姑去給惠妃娘娘請安、道謝沒有什麽可猶豫的,畢竟是惠妃娘娘宮裏的宮女出大力救她性命。可救命之恩是最大的恩情,如秋姑姑不想只是用蒼白的語言去報答這些救命恩人,她更想用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親自來報答,要是惠妃娘娘替她賞賜了二人,如秋姑姑覺得要欠下的人情會更多。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這句話突然冒進了她的腦海。讓如秋姑姑糾結了一天的思緒終于見到了一絲頭緒。如秋姑姑想要給與的。可能不是救她性命的兩位宮女需要的,明珠和明霞是惠妃宮裏的人,惠妃的賞賜可能才最符合她們的需求。
想通了,不再鑽牛角尖的如秋姑姑很是高興。收拾一下自己,擡腿就去了惠妃的玉華殿。
如秋姑姑一到玉華殿,守門的太監就高聲唱和道“明月宮、如秋姑姑到......”
在內室剛換下今天所穿的妃子品級的宮裝不久。歪在檀香木垮塌上的惠妃娘娘對着身邊伺候的宮女彩月,說道:“去把明珠和明霞倆人叫來。”
惠妃是這次選秀的主管妃子之一,今天同樣參加了複選的考察。這不才剛剛回來不久,勞累了一天很是疲乏。不過對于如秋姑姑的到來,惠妃心裏早就有底了,也就沒有多少意外。
領命的宮女彩月在大殿的時候碰到了進來的如秋姑姑,笑眯眯的打招呼道:“姑姑您來了,我是娘娘身邊服侍的宮女彩月,娘娘在等着您呢。請這麽走。”說着也不急着去找明珠和明霞,而是先把如秋姑姑送到了惠妃所在的暖閣門口。挑開珠簾,讓如秋姑姑進去。
聽着如秋給惠妃請安的聲音,彩月才輕輕的放下珠簾,再次回身去找明珠和明霞
如秋姑姑一走進惠妃所在的主殿,就問到了一股優雅的清香,看着香爐中冒出的輕煙,眼中閃過一絲複雜難辨的幽光。
惠妃和如秋姑姑年紀相差不大,從惠妃被先皇後接入宮中時,惠妃和如秋姑姑就算認識了。只是那時,如秋姑姑還只是一個剛剛入宮兩年的小宮女,那時的惠妃娘娘也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既不受皇上寵信也沒有足夠的位份護庇,家族也給不了多大的支持,只能依附在先皇後。今時今日再次相遇到一起,惠妃從一個小小的貴人成了後宮占據一宮主位的妃子,如秋姑姑從一個小宮女成了主管先皇後一宮的管事姑姑。一主一仆身份不變,可二人的身份俱尊貴了許多,只是再也沒有了當初的天真和爛漫。
惠妃娘娘對如秋姑姑很是親近,在如秋姑姑請安後,忙招呼身邊服侍的宮女給她端來一個繡凳。
如秋姑姑笑着給惠妃道了謝,才半坐在繡墩上和惠妃說話。
惠妃看着如秋姑姑,揉着額頭說道:“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當年姐姐宮裏的舊人沒有幾個了......再過幾年,說不定連陪着本宮說姐姐宮裏舊事的老人都沒了......姐姐是有福的,有你這個忠心的人惦記着,一年不斷的給姐姐上香、祈福,五皇子也是孝順、平康,姐姐要是地下有知,也該安心了。”
如秋姑姑忙起身推辭道:“娘娘可別這麽說,主子對奴婢恩同再造,奴婢只是做了該做的是罷了!當不起娘娘的誇贊......五皇子好,娘娘您可是出了不少心力。”
惠妃擺擺手,帶着一絲回憶的說道:“你不用這麽緊張,我這是高興,我和姐姐是本家,姐姐也對我有再造之恩,我一直很是感激。”惠妃原先就是一個争強好勝的性子,雖然入宮後有諸多遺憾,可位居高位的風光還是讓她覺得一切都值了,對操縱她入宮的幕後黑手—先皇後娘娘,也是敬大于恨,所以對着如秋姑姑說出這番話的時候,也帶出了她誠摯的謝意,并不是泛泛之談。
如秋姑姑覺得惠妃娘娘說話誠心誠意,心底更加有些過意不去。
現在惠妃算是間接的對她有救命之恩,又和她已故的皇後主子情分非常,想把剛才在殿中的發現給惠妃一些提示。
積攢了一會兒勇氣,如秋姑姑剛要開口說話,就被前面被惠妃打發出去找明珠和明霞的那個宮女彩月打斷了。
只見彩月領着身後的明珠和明霞進來給惠妃請安道:“主子,奴婢婢把明珠和明霞帶來了。”
明珠和明霞進來給惠妃娘娘見禮道:“奴婢明珠/明霞,見過主子,請主子萬福今安。”
惠妃娘娘靠在寬塌的繡墩上,慵懶的說道:“起來吧!”指指如秋姑姑,對明珠明霞兩位宮女說道:“這是如秋姑姑。”
明珠和明霞早先就從彩月口中知道了如秋姑姑來拜訪惠妃娘娘的事,不過惠妃娘娘不說,她倆也不好擅自請安。如今惠妃娘娘開口,兩人一塊齊齊的給如秋姑姑行了一個萬福禮,“請如秋姑姑大安。”
如秋姑姑親自把兩個人扶了起來,此時才看清了兩人彼此的模樣,明珠真是人如其名,珠圓玉潤;明霞嬌俏的小臉上有兩個小酒窩,也惹人疼愛。
如秋姑姑拉着明珠和明霞的手,對着惠妃娘娘說道:“娘娘宮裏就是地傑人靈,連伺候的宮女都是這麽的有勇有謀,不比尋常。”一話兩音,一是誇贊了惠妃會調教下人,二也誇贊了明霞和明珠這兩個救命恩人。
惠妃對如秋姑姑的誇贊很是受用,想進一步拉攏如秋姑姑,随給了明珠和明霞很大的好處,“你倆救了如秋姑姑一場,本宮很是高興,有什麽願望,本宮能做到的,都會為你倆做主,還有就是你倆的品級提升一等。”
明珠和明霞沒想到好處這麽快就來了,樂的合不攏嘴,忙屈身謝過惠妃。
彩月看此時的氣氛很好,也進來湊趣道:“你倆可要好好想想到底有什麽願望,可不能随便浪費了。”對明珠和明霞的好運彩月也有些羨慕,不過還是大度的對她們二人表示了善意,畢竟她的地位不是明珠和明霞這兩個剛進階的宮女能挑戰的。
惠妃娘娘指指服侍在她身邊的彩月,笑罵道:“你啊!真是個猴精!”又看看明珠和明霞二人,大方的說道:“你們主子我說話算話,不用急着說出來,好好想想再說不遲。”
明珠、明霞聽了此話,更是對惠妃娘娘連連道謝。
在一旁的如秋姑姑看見惠妃大方的打賞她的救命恩人,也是感激,更是下定了決心。
只見如秋姑姑對着惠妃娘娘福了福身,說道:“奴婢也謝過娘娘的好意,娘娘真是仁德。”說完如秋姑姑對着明珠和明霞倆個宮女說道:“你倆的救命之恩,姑姑謹記在心,以後如果有什麽難處,姑姑能幫忙的也不會推辭。”
惠妃在心底點點頭,她這麽大方的打賞明珠和明霞,就是讓如秋姑姑承她的情,現在如秋姑姑對她的态度的确是親近了許多。
目的達到了,惠妃對着身邊的彩月說道:“你先帶着明珠和明霞下去,到彩琴那把我給她們倆的賞賜領出來,分給她們二人。”彩琴是惠妃的玉華殿掌事大宮女,主管惠妃的財物。
彩月領着明珠和明霞給惠妃娘娘行了禮之後,就退了出來。
第八十九 秘事下
如秋姑姑見惠妃吩咐彩月領着明珠和明霞下去後,就端起面前的茶水喝了一口。随着惠妃的掀開茶蓋,還站着的如秋姑姑清楚的看到了惠妃娘娘喝的是什麽茶水,那是少見的雲霧茶。
為了确認,如秋姑姑故作不知的開口問惠妃娘娘道:“不知娘娘用的是什麽茶,這麽香,這麽遠奴婢都聞得見,可見是難得一見的好茶。”
惠妃娘娘謙虛的說道:“這茶叫雲霧茶,盛産的高山雲霧之間,故曰雲霧,也算少見,雖然沒有大紅袍、龍井等其它茶名貴,不過本宮獨愛它的清香,從小就喜歡用。”話語間不經意的透漏出從小就過着矜貴的生活。
惠妃殿中點的清香雖然味道很是清新淡雅,可如秋姑姑從這清香中聞出一股天香草的味道。
如秋姑姑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制香家族,從小就接觸這些,耳濡目染之下懂得也不少,天香草雖然不常見,可如秋姑姑對天香草那獨特的香味記憶猶新,更是清楚的知道天香草制成的香燭聞起來清香提神,可長期使用對人的身體并不好,更能讓女人的體質漸漸偏寒,不易受孕。
雲霧茶是寒性的飲品,同樣具有這種功效。
見了此茶,聞着殿中點着的清香,如秋姑姑對惠妃多年不孕的事情算是摸到了一絲苗頭,長期用着這些寒性的東西,能懷孕才怪了呢!就是不知道是誰的手筆罷了!
不過現在點明白也晚了,惠妃即使斷了雲霧茶和摻雜天香草的香燭,把身體調養過來,也懷上皇子了,畢竟當今皇上已經六十六歲。惠妃的年紀也不小了。再說如秋姑姑還不想暴漏她懂得制香的秘密。
想要報答惠妃的恩情,還要在心裏好好琢磨一番的。各種念頭在腦海裏飛速的閃過,最後如秋姑姑決定把雲霧茶的事情說出來,逼近雲霧茶的寒性要大于天香草的寒性。
主意一定,就見如秋姑姑說道:“這就是雲霧茶啊!奴婢今天真是長見識了,以前只聞其名不知其物。真實托了娘娘的福了。能夠見到實物。”
聽着如秋姑姑這樣說,惠妃娘娘很是得意,同樣的馬屁,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說出來效果可不一樣。何況如秋姑姑現在也算是宮裏位高權重的那麽一撮人當中的一個!如秋姑姑拍的馬屁比惠妃身邊這些宮女太監們拍的馬屁更讓惠妃覺得開心。
如秋姑姑看着惠妃被她逢迎的高高興興的,略帶一絲猶豫的說道:“只是,奴婢有些擔心......”欲言又止的看着惠妃娘娘。
惠妃娘娘被如秋姑姑這幅架勢一糊弄。心弦一緊,态度嚴肅起來,盯着如秋姑姑說道:“姑姑有話但說無妨。”
如秋姑姑見引起了惠妃的重視。也不藏着掖着,直言相告道:“娘娘,您也知道這雲霧茶是從高山雲霧中采摘下來的,性寒。老化說的好,女主陰,男主陽,陰陽調和。才能身體康泰、百病不生,您長喝這雲霧茶不是更加增了體內的寒性嗎?女子本事就畏寒。這更不好了吧!”
惠妃聽如秋姑姑關心的是這個事,放心下來,笑眯眯的看着如秋姑姑說道:“姑姑真是心細,想的就是全面。”
如秋姑姑被惠妃的态度弄迷糊了,既然知道還為何繼續使用,還一副不擔心的模樣?
惠妃沒有讓如秋姑姑迷惑很久,馬上把答案揭曉開來,“本宮從小就用,如何不知道普通的雲霧茶寒性大,不适合女子長期飲用,本宮既然敢這樣做,那是因為本宮用的雲霧茶并不是簡單的沖泡出來的,茶的寒性已經讓其他東西給中和了。”看着如秋姑姑吃驚、佩服的表情,惠妃更是得意,親自從茶壺中倒了一杯雲霧茶的茶水,遞給如秋姑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姑姑親自品嘗一下,可比本宮說半天管用的多......姑姑見多識廣,也可以試着品嘗本宮額外用了哪些東西。”
如秋姑姑忙站起來,雙手接過茶杯,低頭垂目,輕輕的喝了一口。入口微甘,茶香撲鼻,茶湯微黃,茶葉舒展,茶水入腹,一片溫熱之感,半無一分清涼之意,“好茶,”如秋姑姑連連說道,“茶水甘甜,茶湯微黃不似用紅糖,奴婢愚鈍,猜不出娘娘用了什麽?”如秋姑姑雖然沒有嘗出添加了什麽,可也知道前面她的擔心是多餘的了。
惠妃娘娘得意的一笑,好心的給如秋姑姑解釋道:“紅糖雖然性溫,用來調劑茶葉的寒性很好,可本宮不愛紅糖熬制的味道和顏色,用了甘草、菊花蜂蜜、枸杞等多位藥材來中和,經過多次的搭配調試,才得到現在這杯雲霧茶。”現在幫惠妃娘娘調制雲霧茶的宮女手藝還是跟着惠妃娘娘從娘家帶來的侍女學的。
惠妃娘娘的制茶宮女手藝一絕,如秋姑姑以前就聽別人講過,沒想到還是真的,現在聽惠妃這麽簡單的一講,就覺得制茶的過程不簡單,烹茶與泡茶畢竟是不通的,現在大部分人習慣的是泡茶,像惠妃這樣偏愛烹茶的算是少的了。
如秋姑姑想起天香草和常見的溫補食材紅棗是禁忌食用的,試探的問道:“娘娘是不是在其中還用了紅棗?”紅棗溫補對女子有好處,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幾乎沒有人知道紅棗和制香的天香草是對頭。
“是啊!姑姑太自謙了,一壺茶水只用一個棗,姑姑都能嘗出來,端的好本事。”惠妃吃驚過後,誇贊起了如秋姑姑。不少人嘗過惠妃的雲霧茶,除了知道配方的,沒有人能把添加的用料說清楚的。
如秋姑姑雖然入宮多年,早就能夠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可現在還是難掩一絲驚訝的看着惠妃。如秋姑姑想起了惠妃娘娘的雲霧茶熬制的複雜和添加的用料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還有好像從入宮初始,惠妃就偏愛添加了天香草的清香淡雅香料,這麽多年,沒有人看出來,也沒有人對惠妃挑明,想到這裏如秋姑姑心底忍不住的寒氣直冒。
惠妃看着如秋姑姑的表情,稀奇的問道:“怎麽,姑姑,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
被惠妃娘娘的話語驚醒,如秋姑姑心思電轉,她現在只覺得惠妃娘娘宮裏的這兩樣東西就是一個大馬蜂窩,不知道背後是哪個黑手在操縱着,如秋姑姑可不敢再這樣莽莽撞撞的亂說話了,在內心深處,如秋姑姑怕這個幕後黑手是她曾經的主子—先皇後娘娘。
惠妃的問話總要圓過去,如秋姑姑面色不改,只是稍帶了一絲疑惑的說道:“娘娘,奴婢就是疑惑您怎麽會只用一個棗,要是想調和寒性不是用幹的棗片比較好嗎?再說一個棗好像也起什麽作用啊!”
僅僅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讓如秋姑姑臉色大變,惠妃覺得有些解釋不過去。不管現在從如秋姑姑臉上再也看不到一絲端倪,想想如秋姑姑給出的解釋也算合理,惠妃只好壓下心底的那一絲不安,對着如秋解釋道:“本宮用棗只是為了好看,不是為了什麽功用。”
如秋姑姑在心底暗道:“幸虧用的少,用的多了,你也活不到今天,身體早就垮了。”現在如秋姑姑越想越覺得先皇後的嫌疑較大。
對着惠妃給出的解釋,如秋姑姑點點頭,“是奴婢大驚小怪了,哪及得上娘娘的欣賞水平,講究色香味俱全。”
對于一點也不給惠妃提醒,如秋姑姑還是心底難安,畢竟惠妃宮裏也算是剛剛對她有了救命之恩。暫時想不出更好解決辦法的如秋姑姑,只好早早的辭行,“娘娘,時間也不早了,奴婢就不耽誤您歇息了,以後娘娘有用的找奴婢的地方,請盡管吩咐。”惠妃當着她的面對明珠、明霞這兩個她的救命恩人施加恩惠的目的,如秋姑姑不是不懂,這不走之前,按惠妃希望的表了态。
惠妃對如秋姑姑的識趣很是滿意,稍稍的點了一下她,“姑姑不僅盡心伺候姐姐,還對五皇子忠心耿耿,姐姐對本宮有恩,五皇子和本宮也是親密,能照顧到姑姑也是本宮的運氣,姑姑不用覺得是負擔,只要五皇子好好地,本宮就心滿意足了。”現在五皇子就是惠妃娘娘以後的依靠,和五皇子關系越好,惠妃娘娘在後宮的地位才越穩固。況且五皇子本事也是出色,要是以後登基為帝,惠妃也會跟着水漲船高,五皇子待如秋姑姑比惠妃更親密上兩分,這才是惠妃娘娘拉攏如秋姑姑的根本原因。
如秋姑姑也不笨,并沒有被惠妃繞來繞去的一圈話繞暈,很是通透的指導惠妃到底想要什麽,認真的說道:“五皇子和娘娘是血親,關系再是親密不過,奴婢只是身份低微,當不起娘娘的看重,請娘娘放心,奴婢知道該怎麽做。”說完就給惠妃娘娘行了一個萬福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