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風波起下
第二十六章 風波起 下
李姨娘回到自己的院子,過了一會兒,就聽服侍的二等丫鬟知香進來說:“大太太在房裏摔杯子,吓得丫鬟們大氣都不敢喘一口,奴婢聽自己的好姐妹講,大太太發火時說話的語氣特別吓人。”
李姨娘聽了知香的話,囑咐道:“這些話別亂傳,太太只是上火,
讓你的小姐妹也注意別亂說話,不然傳到太太耳中,誰也保不住她。”
知香後怕的點點頭,對李姨娘這麽愛打聽大太太房裏的事有點疑惑,可李姨娘讓自己打聽的事又是很多人都會知道的,只是知道的時間早晚罷了。知香覺得自己想多了,李姨娘平時伺候大太太盡心盡力,可能更加關心大太太的身體罷了。
等知香退下後,李姨娘臉上露出了一個怪異的笑容。笑過之後,李姨娘就大聲喊自己的大丫鬟落秋幫自己準備香燭,自己要到小佛堂去上香,為大太太的身體祈福。
李姨娘好佛,在自己院子的偏房設了個佛堂,每天早晚一炷香。
被大老爺說過幾次之後,李姨娘給大太太請安前都要換衣服,就怕衣服上的檀香味洩露她還在拜佛的事實,惹大老爺不快。
李姨娘上過香,就在佛像前的蒲團上,虔誠的跪了下來,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在心裏默默地祈禱,“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只要你達成信女所願,信女願為您重塑金身,終日焚香供奉,香火不斷。”接着在心底說出自己的願望:“願太太擔當自己的罪孽,為我那無辜去世的孩兒贖罪。”
那個還沒出世就流掉的男孩,李姨娘一直以為是自己不小心,走路滑倒摔掉的,想起來就很是自責。直到兩年前,意外的從大太太房裏,酒醉後的鄭媽媽那裏知道,那是大太太蓄意安排的。雖然李姨娘不知道大太太是如何做到的,不過這并不妨礙李姨娘就此恨上了大太太。
李姨娘直到現在都清楚的記得,當她強壓着憤怒套問鄭媽媽原因時,鄭媽媽用理所當然的口氣道:“誰讓她和太太同時懷孕,還是個男孩。”
當年李姨娘知道自己懷孕時,也想過大太太會不高興,可她從沒有想過會受到大太太的謀害。畢竟李姨娘已經有了兩個孩子----四少爺孫環勤和四小姐孫淑慧,再多一個孩子也不會有什麽影響,更何況李姨娘不受老爺寵愛,完全依靠大太太,她的孩子不會對有嫡子傍身的大太太的地位造成任何影響。
沒想到大太太容忍不了李姨娘的孩子早出生分去她孩子的風頭,更何況還早早被大太太暗查出是個男胎。在大太太爆出懷孕的前一個月,李姨娘就意外流産了,直到孩子流掉,李姨娘才知道是個男胎。
在知道真相後,李姨娘一直想要報複大太太,可她沒有證據(鄭媽媽的酒後之言不能作數),不能揭發大太太。
孫府很看重子嗣,李姨娘要是動六少爺孫環謙,很容易打草驚蛇,被大太太和太夫人抓住把柄,到時候不僅是李姨娘,連李姨娘的孩子都會受到她的牽連。
煩惱了很長時間的李姨娘,最後用自己私下裏打聽的偏方,摻在了大太太從當小姐時就喜歡吃的點心裏,斷斷續續的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效果漸漸顯示出來,大太太的脾氣漸漸變的暴躁、易怒。
Advertisement
怕引起大太太的懷疑,在第二次察覺到偏方開始起效後,李姨娘就果斷的停止在點心裏添加東西,偏方和藥材也都處理幹淨。
李姨娘并沒有想過要害大太太的性命,她只是想讓大太太難受一段時間,等過了個把月,藥效就會漸漸消退。當然大太太如果在這段時間裏因為脾氣暴躁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者壞了名聲,李姨娘會更加樂意。
下午大老爺早早的從衙門回來,回府就去了大太太的院子。大太太對大老爺的到來很是高興,忙端茶送水的。
大老爺坐下來,喝口茶,對大太太道:“明天我就要出京辦差,大概一個多月不在家,你好好照顧家裏。”
大太太很是吃驚,“這麽急,那妾身快點打點行李。”說完就張羅着大老爺要帶幾個伺候的人,帶什麽衣服,什麽日用品,大太太第一次操持這種事,有些麻亂。
大老爺越聽大太太給自己準備的東西越像是出去游玩的,不像是辦公,皺着眉頭打斷大太太的話,“不用那麽麻煩,帶幾件換洗的衣服就行了,這次是急差,快馬加鞭的前去,帶那麽多東西像什麽樣子。”
大太太被大老爺不耐煩的語氣傷着了,耐着性子勸道:“老爺,出門在外不比在家,還是多帶點,用着順心……”越勸大太太越覺得委屈,在心裏埋怨大老爺,“早知道要出差,你就早點說,現在才說,我哪來得及準備,昨天還有時間去小妾那跑一趟,怎麽不順便告訴我一聲,讓我早做準備。”現在大太太算是明白早上孫姨娘的話是怎麽回事,大老爺的确有公務要處理才去了外院。
想想今天早上的事,大太太的火騰的一下又上來了,看着還是面帶不愉的大老爺,賭氣的話脫口而出:“既然妾身的準備,怎麽也不合老爺的意,老爺還是去找合你心意的人準備吧!”
大老爺瞅瞅不明不白怒發沖冠的大太太,不願在離家之前還弄得夫妻不和,惹父母擔心。隐了怒氣,皺着眉頭對大太太道:“那你好好打理家事,我出差的事就不用你操心了”。說完大老爺撩開門簾,大步離開了大太太的院子。
大丫鬟連枝看着大老爺面帶不愉的出來,猜測大太太惹老爺發怒了。猶豫了好一會兒,才到大太太的門口請示道:“太太,晚餐準備好了,現在就擺出來嗎?”
“擺什麽,不吃”大太太的怒氣隔着厚厚的門簾,連枝都能感受到。
連枝明智的沒再吱聲,轉身把大太太發火不吃飯的事告訴了于媽媽,想讓于媽媽勸勸大太太。
于媽媽聽了連枝的話,立刻起身從家裏趕了過來,走進大太太的內室。屋裏黑漆漆的,沒有點燈,大太太孤零零的坐在寬榻上,顯得有些凄涼。
于媽媽握住大太太有些發涼的手,心疼的道:“我的好太太,氣大傷身,您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大太太反握住于媽媽的手,委屈道:“媽媽,你說我怎麽就這麽不得老爺歡心……老爺要出差,我給準備東西,他還嫌我準備的多,語氣那麽不耐煩,你說我就這麽惹人厭嗎?”說着大太太委屈的眼淚嘩嘩的就流了出來。
于媽媽嘆了口氣,拍拍大太太的後背,像大太太小時候受了委屈一樣,張開雙手環抱着她。
聽到消息,也趕了過來的鄭媽媽,進入大太太的內室,驚呼道:“太太,您怎麽樣了,老奴來了……”
大太太屋裏黑,沒有點燈,從外面進來的鄭媽媽看不清屋內的情形。
大太太一聽到鄭媽媽的聲音,就從于媽媽的懷抱中出來。即使親近如鄭媽媽,大太太也不願讓再多的人看見自己的軟弱。
于媽媽明智的什麽也沒說,轉身找出燈臺,把燈點亮,大太太也趁着這個功夫用手絹把眼淚擦幹淨。
等燈點亮,鄭媽媽只見大太太閉着眼歪在大紅迎枕上,于媽媽在擺弄燈臺,大太太沒有想象中的怒容滿面需要她安慰。
鄭媽媽恨不得拍自己一巴掌,在心底埋怨“來遲了,被于媽媽占了先,讨了巧”。
鄭媽媽不敢盯着大太太看,怕引起主子的誤會。一邊和于媽媽打招呼:“姐姐也在啊”,腦海裏還快速的想着理由。當奴婢的總不能不明不白的往主子屋裏闖啊!總要找個說的過去的理由,尤其在不當差的時候。現在太太的姿态明擺着不想讓人知道她在生氣,鄭媽媽要是再提這事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太沒有眼力了。
鄭媽媽和于媽媽打完招呼,也沒有想出好的理由,只好拿自己打趣道:“太太,您看我,被您屋裏的飯菜香氣引誘過來,急急呼呼的往您屋裏闖,還請太太賞奴婢口飯吃。”既然不能安撫生氣的大太太,那勸太太吃飯也就沒白來一趟,這也是她趕過來的一個目的。
于媽媽怕大太太一開口說話就洩露哭過的事實,忙搶先開口請鄭媽媽安排擺飯,“好姐姐,今天就讓我伺候伺候太太,麻煩請您去安排外面的丫鬟們擺飯吧!”
鄭媽媽看着大太太沒吱聲,應是認同了于媽媽的安排。點點頭,“太太,老奴就去安排了晚飯了”。
鄭媽媽離開後,于媽媽親自服侍大太太淨面,直等到大太太的臉色和聲音都沒有異樣才出來。
吃飯的時候,于媽媽退後幾步,由着鄭媽媽親熱的伺候大太太,布菜、盛粥。
鄭媽媽說了些讨巧的笑話,哄得大太太不知不覺中多用下一些。八小姐孫淑芳的童顏童語也讓大太太心生安慰,內心好受了不少,等用完晚飯,大太太已重展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