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禮物
第十六章 禮物
申末的時候,董佳顏就帶着表妹柳玉喬,來到母親身邊。永平侯夫人拉着侄女柳玉喬的手,問她花會兒玩得怎麽樣,有沒有談得來的朋友……
柳玉喬對永平侯夫人道:“姑媽,我今天才第一次見這些人,了解不深,和表姐交好的我們聊得就多一些,還談得來。”
董佳顏坐在母親永平侯夫人身邊,嬌聲道:“娘,我有擔起姐姐的責任。”說完還尋求柳玉喬的支援
看着柳玉喬很是給力的點頭,董佳顏得意的對着母親永平侯夫人,調皮的挑挑眉毛。
永平侯夫人對董佳顏的作怪,笑罵道:“調皮”。憐愛之情溢于言表。
柳玉喬看着對撒嬌的表姐疼愛有加的姑媽,越發想念自己遠方的母親,一時感傷起來。
永平侯夫人敏感的察覺到外甥女情緒的低落,看了眼身邊的女兒,起身把柳玉喬拉到自己的懷裏,心疼道:“怎麽了,有什麽事不能告訴姑媽,現在你父母都不在身邊,有事對姑媽說是一樣的。”對于侄女的小兒女心态,永平侯夫人沒看懂。
柳玉喬在永平侯夫人懷裏穩穩情緒道:“姑媽,我沒事,就是有點想家,想我娘了……”
永平侯夫人聽後,把劉玉喬緊緊的抱了抱,又安撫的拍着她的後背。等柳玉喬情緒穩定一些後,才寬慰道:“你想家,家人也想你啊……兒行千裏母擔憂,你娘在家肯定是對你牽挂萬分……玉喬是大人了,為了選秀來京城,你娘本身就牽挂你,你要是不開心,你娘是不是也會擔心啊!”
對哥哥的這個嫡女,永平侯夫人是打心底裏疼愛。不僅僅是因為永平侯夫人在娘家時哥哥嫂嫂對她的疼愛,還有劉玉喬和女兒董佳顏差不多年紀,都是女孩子,她們能夠處的來。
對于娘家人不希望給自己添麻煩的心思,永平侯夫人一清二楚,不然也不會只有和自己女兒同齡的劉玉喬提前來京準備選秀,前面的幾個侄女都是即将選秀了才來自己家借助幾日。
對于娘家,永平侯夫人有時覺得很是虧欠,總想在侄女身上補償一些。這次的董府的賞花會也有把侄女介紹給親朋好友認識的意思,沒想到侄女劉玉喬的表現讓永平侯夫人很是欣慰。
柳玉喬從永平侯夫人懷裏出來,點點頭:“姑媽,我這就給家裏寫信,說我一切安好,讓我娘放心。”
董佳顏也安慰表妹柳玉喬:“玉喬,你要是想舅母了,我可以把我娘的懷抱借給你。”說完還故意露出一個肉疼的表情,好像極度不願意母親抱其他人似的。
柳玉喬被董佳顏誇張的表情逗笑了,也開玩笑道:“那姑媽以後抱我不抱你的時候,你可不能生氣。”
Advertisement
永平侯夫人看着恢複正常的外甥女和可心的女兒,把二人都拉到懷裏道:“都抱,都抱……”說着自己都呵呵的笑了起來。永平侯夫人懷裏的董佳顏和柳玉喬相互看了一眼也笑了。
永平侯夫人安排人把新作的玫瑰點心拿來,董佳顏、柳玉喬二人端坐在椅子上吃點心。
正吃着的時候,柳玉喬被董佳顏手裏的手帕吸引住了,純白的帕子上繡着一幅迎風吹舞的桃枝,點點花瓣順風飄散,粉嫩的桃花,鮮嫩的枝葉,仿佛還能聞到甜甜的桃花香味,精湛的繡藝能夠讓人聯想起置身花海中,一片鳥語花香的情景。
董佳顏留意到大表妹一直盯着自己看,把嘴裏的點心咽下,用手帕擦擦唇角,目光快速的掃了自己的衣着一眼,沒有看到什麽不妥,疑惑道:“玉喬,你不吃點心,看什麽呢?”
聽到表姐董佳顏說話的柳玉喬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态,紅了臉道:“就是被表姐的繡藝震住了,真美。”
董佳顏看了一下自己的衣物,也沒有特別出彩的啊,實在不知她從哪裏看出自己繡藝好的。順着表妹的目光看到自己手裏的手帕,失笑道:“那不是我繡的,我哪有這麽好的繡藝啊!”看着極想知道是誰繡的柳玉喬一眼,幹脆的說出了答案:“這是孫淑婷送給我的”。
柳玉喬很是意外的瞪大了眼睛,對于同時和自己得獎的孫淑婷,柳玉喬印象很深,沒想到她的繡藝更加出色。感嘆了一句:“真人不露相啊!”
對于表妹的稱贊,董佳顏很是得意,“當然厲害了,我的朋友嘛……淑婷知道我喜歡桃花,特意繡給我的,我還有桃花團扇和桃花抱枕呢……待會去我那,我都拿出來給你看,淑婷的繡藝可好了,一點也不比她們家錦繡閣的首席繡娘差。”
說着說着董佳顏突然意識到,話說過頭了。眼看着玉喬表妹喜歡這塊桃花繡帕,自己還在這炫耀。把孫淑婷給的其他繡品,送一樣給玉喬表妹吧!董佳顏自己不舍得。不送吧!顯得太小氣了。
心裏有點小糾結,董佳顏卻面色如常,情緒一絲不漏。
眼珠一轉:“玉喬你的女紅也不錯,以後有機會,你和淑婷可以多讨論讨論繡藝。”董佳顏自己在心底補充一句,只要你不搶我的東西,我就帶你去。
永平侯夫人看着以自己朋友引以為豪的女兒董佳顏,笑罵道:“你啊!自己的繡藝不長進,眼光還挑。什麽時候能定下心來,似模似樣的繡東西,我就謝天謝地啦。”
當母親的都了解自己的孩子,董佳顏雖說為人大方,可她喜歡的、獨一份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從她手裏讨了去。
孫淑婷的繡藝的确出色,從她送給自己女兒董佳顏的繡品就能看出繡藝還在不斷的長進。對孫淑婷的印象,永平侯夫人是逐步改變的,起初只是把她當做自己兒子的救命恩人,後來是女兒的好友,今天更是表現出不錯的畫技。在永平侯夫人看來,孫淑婷除了庶出的身份差點,在性情、才學方面都非常不錯。
永平侯夫人樂意女兒多和孫淑婷交往,讓董佳顏多學學孫淑婷身上的沉穩。在娘家有父母寵着,董佳顏想怎樣都行,不過到了婆家就沒有人嬌慣了。
這樣想着,永平侯夫人剛想說讓董佳顏多給孫淑婷發請帖。就聽到董佳顏像忽然記起什麽似的驚呼道:“哎呀!孫淑婷今天還對我說她們家給請了教養嬷嬷,現在她每天都忙着學規矩,咱們也不好找她啊!”
柳玉喬雖然羨慕孫淑婷的好繡藝,可也記得自己最主要的任務是選秀,自己的規矩相比表姐董佳顏還差很多,還要好好努力。再說自己的繡藝在同齡人中也不差,以後有機會再和孫淑婷讨論也不遲。
永平侯夫人看着鬧騰的女兒和靜下心來的侄女,想想有空在提點提點教養嬷嬷,讓她們注意磨磨小姐的性子。
由孫淑婷的繡品引起的話題就這樣過去了。
當永平侯夫人和董佳顏、柳玉喬談論孫淑婷的時候,孫淑婷正坐在自己屋子裏,拿着針線給妹妹孫淑湘做夏天戴的涼帽。
現在孫淑湘能夠邁着小步子走的穩穩的,自有了行動能力後,孫淑湘怎麽也不願在屋子裏待着。每天都帶着強烈的好奇心,邁着小短腿正興致勃勃的探索世界呢!
現在天氣炎熱起來,孫淑婷不想自己的妹妹曬成一個黑丫頭,就想幫她做一頂遮陽的帽子。
粉白的底色,波浪型的帽檐,再紮上粉色的蝴蝶結,一個小巧、可愛的涼帽就做出來了。既漂亮又不怪異,孫淑婷一做出來就獲得了丫鬟們的好評。
孫淑婷把裁好的另外一頂帽子也快速做好,是按照孫淑芳的尺寸做的一頂紅色紗帽,款式和給孫淑湘的相同,只把布料換成了孫淑芳喜歡的紅色。
大太太不喜歡孫姨娘,不過對于孫淑婷姐弟,其實不止是孫淑婷姐弟,對所有庶出的子女都不苛待。一來大太太有嫡子傍身,地位無人動搖;二來大太太不想惹大老爺不快,還戴上苛待子女的罪名;三來孩子們的花費是由公中承擔的,花的錢大太太不心疼。
公中的費用并不能提供優渥的生活,想要吃的好用的好,還要自己掏錢。大房裏誰也沒有大太太的私房多、底氣足,大太太也就不屑于在吃用上為難她們/他們。
現在孫淑婷學規矩,每月只有月中和月末才能休息不上課。不過今天是二十九,明天就是月末,孫淑婷又今天去參加花會兒,大太太就提前給逄嬷嬷放了假,讓她好好歇歇兩天。
孫淑婷拿着做好的紅色紗帽去了大太太的院子。孫淑芳對孫淑婷給自己做的帽子格外喜歡,樂的她當場就戴在了頭上,拿着銅鏡左照右看的樂個不停。
戴了一會兒後,拉着大太太的袖子叽叽喳喳的道:“娘,我要穿的漂漂亮亮的,帶着這個帽子去外婆家,娘你去給我找衣服,我要最漂亮,比嫣兒表姐都漂亮。”邊說邊扯着大太太的衣袖往自己的屋子走。
孫淑婷見狀,識趣的說道:“母親忙,我先回去了。走到孫淑芳的身前,蹲下身:“芳姐最漂亮了,穿什麽都好看。”
孫淑芳騰出一支手,拉拉孫淑婷的裙子道:“謝謝大姐姐”。然後就全力的扯着大太太給自己找衣服。
大太太對起身的孫淑婷笑了笑:“婷姐真是費心了”,還安撫的拍拍着急的芳姐。
不過孫淑芳的興奮和急躁不是大太太幾下輕撫就能安撫的,又扭又扯的圍着大太太轉。
而在孫淑婷面前總是嚴肅、端莊的大太太,對孫淑芳不合宜的動作不僅沒有指責,還任由她鬧騰。不經意間,溺愛之情溢于言表。
孫淑婷不再停留,再次對大太太提出告辭,由大太太身邊的大丫鬟連枝送她離開了竹香院。
孫淑婷在自己的留香閣的住處歇息了一會兒,才拿起給湘姐做的帽子和粽子,去了竹香院中孫姨娘的院子。
同樣的孫淑湘也喜歡孫淑婷做的帽子,孫淑湘的表現就更加直接,在孫淑婷的臉上左右兩側各親了一口。孫淑婷對湘姐的興奮感同身受,也憐愛親了孫淑湘兩口。
孫姨娘把孫淑婷帶來的粽子交給身邊的丫鬟,吩咐拿到廚房熱熱,晚飯吃。
孫姨娘看着幾天沒見的孫淑婷,很是挂心,忙問道:“現在學規矩還那麽累嗎?有時間就多休息休息,別累着了,現在可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呢!”
孫淑婷安慰孫姨娘:“姨娘,你不用擔心,學規矩不累。逄嬷嬷很好,都給我時間休息的。”也不算欺騙孫姨娘,經過一個半月的練習,孫淑婷已經适應了這種練習強度,前面吃的苦就不用和姨娘唠叨了,省的孫姨娘聽了難受。
孫淑婷也知道自己現在正長身體,很是注意休息和補充營養。從孫淑婷八歲開始單獨居住,她就有意識的給自己增加營養,豬蹄黃豆湯、羊奶、魚湯等各種湯湯水水沒少進補。借着練廚藝的食材沒少做好吃的,特別是孫府有資格請太醫看診後,花樣更是增加了不少。
現在的孫淑婷比同齡人高半頭,如果不熟悉的人,看着還會以為是13、14歲的大姑娘。适時進補和勤于鍛煉讓孫淑婷的身材開始發育,不過被層層衣服包裹,還看不出來。這也避免了三姑六婆們談論,畢竟這個時代的女子還是以貞靜、淑德為美,身材妖嬈的女子容易惹來非議。
孫姨娘看孫淑婷的氣色不錯,也就不再多說什麽,只能多多囑咐孫淑婷吃的好好的,錢要是不夠一定及時說。
孫淑婷每月的月錢不多,可祖母和孫姨娘還不時的貼補,也還寬裕。孫淑婷雖不适應這種手頭緊張的日子,也只能忍耐。畢竟閨閣女子抛頭露面的經商賺錢,在大燕朝還是很受人鄙視的,而且女子的名聲也不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