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周游跑到前面,“孟爺爺!”
孟廣澤前一秒還擺着張臭臉,看到周游的瞬間,他立刻挂上了慈祥的笑容。
“游娃子!你來啦!”孟廣澤高興地拍拍周游,看到他身上的戲服,才疑惑地看看周游和鄭北樓等人:“噫,原來你跟他們是一起的啊?”
鄭北樓還沒走多遠,聽到動靜後他回頭看了一眼,瞧見孟廣澤親昵地拉着周游寒暄。
“慢着,”鄭北樓一揮手,喊停了往回走的隊伍,“情況有轉機!”
他快步上前,确認周游和孟廣澤關系不錯後,他馬上表示:“大爺,我們都是周游的朋友,可以進去拍攝嗎?”
孟廣澤一改之前強硬的态度,“早說你們是一夥的嘛!我把游娃子當親孫子,進來進來吧!”
鄭北樓連忙喊人通知劇組回來,進梨樹園拍攝。
“謝謝謝謝……嗳,小周,你怎麽和孟大爺認識的?”鄭北樓疑惑地問周游。
周游撓撓頭,“我上次路過,幫了孟爺爺一個小忙。”
“嘿!瞧你這話說的,那是小忙嗎?”孟廣澤激動道:“要不是你看出毛病來了,我這園子新梨都遭殃了!”
前些日子周游打這邊過,看到滿園梨花也驚了一回。
他老家種了不少樹,按說梨子該二三月就開花的,出于好奇,周游稍微多看了兩眼,接着就看見了梨樹嫩葉上長着針頭大的黑色圓形病斑。
這是梨黑斑病的症狀,對梨樹的花葉果都有危害。
這片梨園不算小,要是都遭病害了,損失極大。
周游趕緊找到園主孟廣澤,向他反應了這情況。
Advertisement
孟廣澤前些年才包了這個園子種梨,這是頭一年挂果,他經驗不豐富,頓時慌了。
後來還是周游給他說了梨黑斑病的治療方法,孟廣澤上鎮子買了藥,噴完後果然有效抑制梨樹病害的擴散,周游後繼又跟他一起把已經病害的花葉處理了,這才保全了梨林。
孟廣澤回想起來還覺得心驚:“你配的那個藥好用!幸虧你發現得早,要不然我這園梨子都慘咯。”
鄭北樓這輩子就沒和農活打過交道,他聽了後不住好奇:“嚯,小周你會給樹看病呢?”
“那可不?”孟廣澤跟炫耀自家孫子似的誇道:“我們游娃子啥都會,聰明着呢!大夥可稀罕他了。”
意識到周游在村裏人緣很好的鄭北樓還挺吃驚的。
村裏的老人有時候不吃劇組那一套,管你什麽大導演名演員,在孟廣澤都不認,就認周游。
說到底還是人家周游樂于助人,人美心善,才結下了這個善緣。
接連幫劇組解決了兩個麻煩,讓鄭北樓很難不認為周游是大師口中那個“興龍運之水”。
順利拍完梨樹林的戲後,暫得空閑的鄭北樓把這情況随口跟編劇聊了聊,編劇聽了也覺得有意思。
編劇對神佛文化很感興趣,這也是她寫出《入九霄》劇本的原因。
她提議道:“既然這樣,鄭導,要不給周游多加點戲份?”
《入九霄》後半段的劇情緊緊承接前半段,萬山河在救了受傷村民後大發善心,幫助村中老弱病殘改善生活,積攢功德。
萬山河的本意是好的,然而他的做法打破了村中原有的平衡,一部分村民心中滋生了貪婪,另一部分村民則日益堕落。
嫉妒、紛争和破壞相繼出現,萬山河意識到這一點後,想要及時止損,停止再施與村民好處。
可矛盾并沒因此消弭,人性中的惡被勾起,撕破僞裝的村民再也回不到以前,大同村最後在瘟疫和大火中化為了灰燼。
萬山河因此意識到世間萬物生老病死自有法則,神仙雖能上天入地,卻也不能左右人世變遷。
編劇打開文本,“前些天我就在想,萬山河因為幫了村民而被神化,但後期因為停止施以援手被村民怨恨,這個對比很強烈,電影直接跳到結尾的話進度似乎太快了,最好再給萬山河一個刺激,一個大刺激……”
鄭北樓琢磨道:“刺激……要不,把周游那個角色給‘獻祭’了?”
萬山河第一次在山上救下的村民對他感恩戴德,是他的第一個信徒,也是整個劇本中比較單純的存在。
這樣一個角色,在人心複雜的環境裏也是一種美好的象征。
再也沒什麽比美好的東西被破壞掉更能刺激人的了。
“對,”編劇贊同道,“鄭導你看怎麽樣?行的話我就動筆改了。”
“改改改,改完發我。”鄭北樓挂掉電話,不多時就收到了編劇更改的戲份。
多了這一段戲,鄭北樓确實覺得角色情感變化更完善了些,他和編劇又對細枝末節的地方進行了些小修改,待完成稿子後,鄭北樓讓助理把新劇本發給對應演員,順便通知周游,讓他來自己這兒一趟。
……
周游這是第二次被鄭北樓喊到面前來了。
上次沒怎麽注意,鄭北樓這次見到周游,發現他好像比以前圓潤了點。
胖倒也說不上,就是臉上終于帶了點肉,看上去更容光煥發了。
這樣的狀态演來電影中後期的村民剛剛好。
鄭北樓心中滿意,把編劇發來的新戲份給周游看了一遍。
“怎麽樣,能演嗎?”鄭北樓問。
“能!”周游眼睛亮亮的:“鄭導,請問我還是和魏先生演嗎?”
看出他格外高興,鄭北樓好奇,“嗯?你也喜歡魏晉?”
“魏先生很厲害!”周游俨然已是粉絲模樣,為了演好這場戲,他大着膽子向鄭北樓請教了幾處細節部分。
周游這幾天斷斷續續地觀摩了主演們的戲份,學習演技的同時,他對整個劇本有了大概了解,但始終沒有看過完整劇本,周游對有些心理活動還不确定。
沒有人會不喜歡好學且勤奮的年輕人,況且鄭北樓這會兒看周游還有“錦鯉濾鏡”,自然是耐心給周游解了惑。
“對了,這次有場慘死戲份,你能演不?”鄭北樓知道有的人忌諱演這類人物,年輕人還行,接受能力強,但他還是問一下,以防萬一,“第一次演的話可能有點別扭,不過演這種戲會加錢,你沒問題吧?”
按劇組規定,群演演下跪、躺屍、淋雨的戲份等都有補貼。
一聽加錢,周游眼睛更亮了,“好的!謝謝鄭導,我會好好演的!”
鄭北樓:“???”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聽到加錢的周游好像比得知自己有新戲份時還要高興。
不不不,小周看着幹幹淨淨光明磊落,怎麽會是那種見錢眼開的人?應該是他眼花了。
……
有了新戲份後,周游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更加頻繁地到現場觀摩學習主演們的表演,遇上表演精彩的地方,周游私底下還會試着模仿兩段。
拍戲學演技的同時,周游開始把村裏的孤寡老人聚在一起,陪老人下棋、聊天,順便幫老人做做農活什麽的。
村裏的留守老人多,獨居的不少,老人們日複一日過着孤獨且單調的生活,日子相當枯燥。
像這種留守老人最寂寞了,新聞曾不止一次報道過獨居老人死在家中好幾天才被發現的事,看了實在令人唏噓。
周游剛開始的目的就是把大夥聚在一起,以熱鬧優先。
這消息傳到了村長那兒,村長聽後表示十分支持,并把村裏一間早就沒人住的空房子撥出來,那房子不大,但院子寬敞,能坐下不少人。
周游看過房子後,花了半天功夫把裏裏外外給收拾了個幹淨,再擺上相熟的老人們送來的舊桌椅板凳,就能喝茶打牌了。
但光喝茶打牌還是太單調,四坪村的人喜歡聽戲,一些老阿姨也能唱幾段。
于是周游和木匠一起搭了個可移動的小舞臺,供老阿姨們表演。
其中一位表演者就是齊三明的老伴,在老伴的威逼下,齊三明貢獻出了家裏的收音機,用來放戲曲和廣場舞音樂。
周游受到啓發,跟人上鎮裏淘來一套舊音響設備,修好後專門放在活動中心用。
農忙過後,老人們的空閑時間漸漸多了起來,在周游的宣傳下,大夥早上來活動中心跳跳舞,喝茶打牌唠嗑,晚上再聽一段戲,既鍛煉了身體,又豐富了精神,生活滋潤多了,老人們臉上的笑容也明顯多了起來。
緊接着周游開始教着大爺大媽們使用智能手機。
信息技術進步很快,智能機不貴,不少人都給父母買了新手機,卻很少有人教老人怎麽用。
四坪村大多數老人年輕時沒什麽機會讀書,認不得字,更談不上上網了。
考慮到老人們娛樂需要,周游主要教的是拍照和播放等功能。
和周游熟識的龔順學會了這些操作後,主動提出想學怎麽打視頻電話。
老年人孤獨,一是因為生活單調,二是思念遠在他鄉兒女。
遠在千裏之外的二人也能通過視頻電話的方式見面,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視頻聊天的操作雖非常簡單,但對于部分老人來說要花很大勁才能記住,這個過程需要不斷重複,心思細膩點的老人怕惹孩子們厭煩,忘了幾次後索性不再過問。
這種事在農村屢見不鮮,周游采納了龔奶奶的建議,教起了老人們如何與人視頻。
馮思明覺得他做的事很有意義,十分支持,于是跟着來幫忙。
仲皓嘛,主要因為無聊沒事做,也跟着來玩了。
有了他倆的幫忙,周游的任務輕松了許多,部分學得快的老人也能幫着指點其他村民,小院子裏頓時熱鬧了起來。
正忙活的時候,龔奶奶又領了一個人進院子。
“小周,又有你朋友來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