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經過周牧雲這樣一番“嘲弄”,阿俏終于将這《辋川圖小樣》的做法全盤想通。
她一開始想到要用各種細小的食材來複刻《辋川圖》,這想法本沒錯。可問題在于,王維的《辋川圖》本身是畫,而她做的是菜式。兩者天差地別,若一定要讓菜式與《辋川圖》那幅畫完全一致,那就是誤入歧途了。
正确的方法是,在盤中複刻《辋川圖》的意境,模仿倪瓒清越的畫風,簡約的筆法,只用最簡單的圖樣勾起觀者的自行想象,讓他們将眼前的菜式與腦海裏的回憶相照應,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種印象:對,這就是辋川圖!
這就如當初阿俏在“黎明沙龍”看到那幅《春日偶得》,盡管她看不懂那幅畫裏描繪着什麽,心裏卻能生出一股子情緒,如沐春風般地暖意融融;又如那日周牧雲三筆兩筆給阿俏畫的小像,雖然不曾精雕細琢地描繪,可是初見阿俏時的那種“感覺”,已經全在紙上。
若是從這個角度說,其實此前靜觀大師在佛前呈上一個空盤的方式原也沒錯,只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太過簡約,簡約到沒有辦法給觀者提供一個想象的支點,因此才無法被本地人們所接受。
阿俏想,這周牧雲到底是個“歪才”,竟然用這種方式點醒了她,讓她想通了做拼盤的道理。
接下來的幾天裏天氣晴朗,氣溫很高。周牧雲嫌宿舍太熱,每天中午就提一把躺椅跑到寬敞的食堂來看書,一邊吹着穿堂風,一邊聽着阿俏在食堂裏用刀勺碗碟折騰出各種動靜。
“老周”
阿俏的聲音在周牧雲耳後響起,“想請你幫個忙!”
“讓我幫你看拼盤是吧!行!”不用問,周牧雲就知道阿俏想要他做什麽。
“不過我想請你蒙上眼,”阿俏站在周牧雲身後小聲說,“我想看看,你見到菜式的第一印象是什麽。”
“我閉上眼就是!”周牧雲應聲閉上了眼,阿俏卻抽出了一條綢巾,拿在手裏一抛一抛的,笑着說,“蒙上眼請你過去,可以不?”
周牧雲大方地點了頭:“行!”
阿俏二話不說,蒙上了周牧雲的眼,随即将衣袖塞到他手裏,慢慢牽着他起身,過來竈臺跟前。
周牧雲揭下眼上的綢巾,看了一眼,說:“這回好多了!”
盤上不過寥寥幾件材料,意趣卻要比上回更加明顯。
Advertisement
“周大畫家,你看這個是什麽?”阿俏滿懷希望地望着周牧雲。
“這個麽……意象還不夠明顯,我若是猜,或許會猜個‘春光燦爛’!”周牧雲望望竈臺前隔着的拼盤,明白了阿俏為什麽一定要引他過來也就是此處,光線最好,既不過亮,也不會顯得太暗。
阿俏扁扁嘴,心頭有點兒失望,卻也只能謝過周牧雲,看着他自管自回去,繼續往躺椅上一卧,舒舒服服地吹着穿堂風。
隔了一天,阿俏再次過來請,蒙上周牧雲的眼,再解開。
周牧雲:“這回看着該是,‘花團錦簇’!”
阿俏大喜,卻聽周牧雲在抱怨:“可這也太花團錦簇了吧,一只盤子上十七八個顏色,你沒學過配色麽,超過十個顏色就已經是大忌了,俗話說看花了眼看花了眼,顏色這麽花,怎麽能叫人不看花眼?你是在做‘雲林菜’、複刻《辋川圖》,不是在做大姑娘的花棉襖!”
阿俏服氣地閉上嘴,心道:好吧,算你贏!
第三回周牧雲再揭下眼上蒙着的綢巾,望着眼前瓷盤,脫口而出:“青草池塘?”
阿俏沒說話,望着他笑。周牧雲則沖阿俏伸出個拇指:這回的意境雖然簡單,可是已經非常明顯,呼之欲出,連他周牧雲都不得不承認,不過短短幾天功夫,阿俏就能悟到這些,的确是個非常聰明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