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5章
辛紫嫣還沒來得及考慮如何回應沃霍爾的「邀約」,教授就扔給她一個課題。
直接上手的實踐性課程,并且是教授加入學年考核的項目,實踐內容總結着來說,也就是經營策略問題。
辛紫嫣瞧着手中陌生的企業資料,靜默了。
教授笑眯眯着:“感覺難度如何?”
“與其說有難度,不如說是相當困難。”辛紫嫣翻動資料的速度很快,早就訓練好的快速閱讀技巧,讓她輕易抓住了資料中的骨幹部分。
“與我之前工作的內容毫不相幹,并且,與我在這半年學到的東西相比,這也超綱的有些過分了。”
這絕對不是在為自己後面極有可能無法完成課題的情況開脫。
教授點點頭:“嗯,不錯,初步判斷的很到位。”
“呃……”所以說,明知道這是道超綱題,還要扔給自己麽?
辛紫嫣一陣頭大。
不過商場向來如此,如果你想成為炙手可熱的頂尖人才,就要有上手極快的基本素質。
話雖那麽說,但這種事一牽扯到學年考核,就讓辛紫嫣笑不出來了。
“雖然難度大,但也沒規定不能尋找外援,不是嗎?”教授笑的一臉高深莫測,“之前莫森的案子,與這個差不多吧。如果這一個案子也成功了,在商界人士看來,你的才能就已經被坐實了。”
這是教授用來激勵的話,辛紫嫣聽得出來,就是……
這家公司與莫森的性質也差太多了。
莫森原本就是行業內的資質上乘的企業,而這家,叫……阿夫東?
簡直就是聞所未聞的野雞企業!
咳,話說的有些重了,反正意思到位了就是了。
阿夫東的材料研究花了半日,企業實地考察花了近一周。
全球企業那麽多,也不是每家在出現問題或疑問時都會尋求咨詢公司的援助,還有一些企業傾向于高校人士,渴望借助理論從源頭上尋求解決方案。
阿夫東能找到教授……辛紫嫣估摸着,大概是因為窮吧。
畢竟在新市立足,資金要求很高,她瞧着阿夫東的經營狀況,怎麽都不像是資金寬裕的企業。
報上了教授的名字,再商業式的吹噓幾句,就有中高層出來「接見」了。
因為企業不大,在網上查到的資料并不多。就算是之前有一個企業情況概要的文件,可那到底也是紙質化的信息,遠不及實地考察要到位。
這次,辛紫嫣并不想借助陶皓凡。雖然她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但能堅持到哪一步她都會咬着牙挺過去。
首先,着眼點當屬她最熟悉的銷售部。
阿夫東是一家區域型的家電制造商,近些年經營模式也都大同小異,管理層不停地做微調,卻越調越糟糕,以至于到現在,寸步難行。
辛紫嫣坐在銷售部部長的辦公室,和他讨論了半日,就明白了問題出在哪裏。
“如果我推算的沒錯的話,人力資源部的績效考評體制就是問題的源頭。”辛紫嫣對此極為自信,“銷售人員的績效與公司業績挂鈎,數據也顯示,銷售人員流動過于頻繁,銷售業績一直在合格線上下浮動,也就是說,你們公司僅維持着基本的生存需要,這種情況下,企業已經岌岌可危了。”
然後……銷售部部長恍了恍神,問自己的助理:“我們公司有績效考評這個體制?”
助理搖頭:“銷售人員的薪資與業績挂鈎,用一套公式直接推算……并沒有形成完整的體制。”
辛紫嫣:“……”好吧,告辭了。
銷售部部長笑笑:“公司比較小,所以有些能省略的就直接忽略了,銷售人員的薪資只要公平合理就行了吧?”
“如果我說,你們的薪資并不公平,也不怎麽合理呢?”辛紫嫣掏出自己的筆記本,迅速的作出一張草圖,“你們公司的産品有高低端之分,如果說所謂的公式的話……大概也就是算算比例進行提成。但可以進一步合理化,也就是将高端産品全額計入績效。
但是低端産品沒必要那麽重視,也不是你們主推産品,可以用80%的金額計入績效……這樣一來,高端産品就變成了銷售人員的主推,你們也不會有大量的高端産品存貨了。”
首先,高低端産品的利潤率就不同。再者,高端也是經歷過研究開發這項環節的,耗費了大量的研發費用卻不作為主打産品,未免也太虧了些。
“企業的經營,每個細節都需要精打細算,銷售就更不用說了。績效考評也要稍微細致些,并不是所有銷售人員都喜歡吃大鍋飯的。”
辛紫嫣的「指導」剛進行了一般,就得到了近三分之一銷售人員的肯定。
這也是當然的吧?
有些人想要推銷利潤空間更高的産品。但又覺得花費更多的精力,卻比推銷低端産品的人業績更低,這近乎是一個死循環。
她也只是理論上修改了一下,實踐起來也需要時間。
辛紫嫣正準備着二月份請假回家過個年,就接到了教授的追加課題——
阿夫東的一個銷售人員成功聯系上了一家大企業,卻因為級別不夠而被拒之門外……經歷過一系列複雜的商業排擠之後,積極的想要找個外援。
教授當即就推舉了辛紫嫣。
辛紫嫣只想說:日?還能不能好好讓人家過個年了?你們早早過了聖誕節,倒是merry Christmas了,有沒有想過她的國籍?
話說,她也沒覺得自己牛逼到什麽份兒上,莫約是教授的吹噓太過了,人家還以為自己這個僅有三年工作經歷的外鄉人是萬能的。
她瞥了一眼日歷上的日期,距年關還有十五日。
腦闊疼……
“教授,資料給我一份。”
然後,拿着厚厚一沓的資料,辛紫嫣瞧着上面的「伍德沃」,陷入了沉思。
外國人名字都太相似了,并且不來來回回多重複幾遍都記不住。
這名字……也是真的熟悉……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寫商場終于不需要翻教材了「抹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