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雞胸不多了, 将就點吃。”十二月二十早九點,周海給小貓拆開一袋即食雞胸肉。吃飯,看雪, 睡覺,這也是一人一貓的居家日常。
“嘟嘟。”周海剛剛喂完,桌上手機響了一下。
“@全體業主,報下道。”
“3011到。”
“3012到。”
……
現在是每日例行的點到時間, 周海熟練的回複:“3022到。”
等全部點到, 時間也劃到了九點二十。衆人剛剛點完,一個一樓鄰居在群裏發圖:“@全體業主,誰扔的垃圾?![圖片][圖片]”圖片是一樓廁所水滿金山, 鄰居穿着靴子奮力通廁所的畫面。
一樓鄰居問完,群裏暫無人回答。
三樓組長:“@全體業主, 大家注意下業主手冊。”
“誰扔的垃圾?”
有業主幫着詢問。因大雪清理不便,一樓去年就發生過下水道堵塞事件。今年下雪前,他挨家挨戶提醒了一遍, 大家都盡量的将垃圾放在自家門口。
業主們問完,還是沒人回答。
半小時後, 一樓鄰居再發圖:“這個畫本堵的。[圖片]”
“好像是我的家的……”一個五樓鄰居看着眼熟。三分鐘後,鄰居再回:“問了,是孩子扔的。”
五樓鄰居剛剛回完, 周海就聽見對門有響動。他打開房門看了看, 五樓夫妻正拿着掃帚橡皮手套匆匆下門,接着是一樓埋怨和五樓的道歉聲。
周海關上房門。
“喵!”這時小貓湊到腿邊。
“沒事了。”周海揉了揉小貓腦袋。大家矛盾歸矛盾, 但知道樓裏還在其他人,也算一種另類的安全感。
晚上七點,周海準備刷會新聞, 業主群再次響起。
“雪停了。”
“沒雪了!”
……
現在群裏都是雪停了消息。
周海打開窗戶,外面幹幹淨淨的沒有雪花,其他業主也都一個個的打開窗戶看雪。
十二月二十日晚,持續十五天的特大暴雪終于停了。根據龍夏氣象臺監測,此次降雪平均降雪量32mm,黑河遼河等個別地區達到57mm。
因雪蓋的的太厚,泰康進行了飛機撒鹽工作。泰康是只是一個十八線小城,以前一個月也見不到一次飛機,現在城市上空都是來回盤旋的飛機。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周海跟小區志願者一起掃雪。現在小區已經鏟出兩條過人的小道,附近的菜市場重新開通,暴雪後的城市有些狼狽,但也很有經驗的恢複着。
“路通了沒有?”十二月二十三日,周海在觀察站群裏問着。這次暴雪把長駱鄉到灌木區的路給堵住了,他這幾天一直等着灌木區狀況。
老韓“”“沒有,林業局已經派了鏟車掃雪。”
根據林業局記錄,灌木區的積雪還有一米厚,預計二十五後才能通行。
“希望這些灌木苗沒事。”
“前天氣溫六十二了,太冷了!”
……
其他工作人員在群裏唠着。長駱鄉是遼河重災區之一,要不是政府提前準備,這次肯定有不少人冷傷凍傷。
周河跟着唠了一會,接着給老韓發語音:“我明天回去看看?”
“你們發複工通知了?”
“沒有。”因沒有确切的雪停時間,林業局只讓他們等通知,沒有說什麽時候上班。
“你們什麽複工?”周海問。
“二十六吧。”
“那我二十五先回長駱鄉,現在不好等車。”周海還是決定一起跟着看看。
老韓見拗不過,雙方約定時間後挂斷電話。
現在晚上八點,周海準備把這半月的衣服洗了,這時門鈴響起,門外是小區物業。
“有個姑娘在辦公室等你,說是小貓主人。”大門打開,物業撓着頭道。
半小時後,周海抱着貓咪來到物業辦公室。此時辦公室裏坐着一個二十左右的年輕女子,女子見到金吉拉,直接哭了過來:“豆豆!”
女子是盛光小區業主,一個月前,她下樓拿快遞時,家養的金吉拉不小心溜了出去。這段時間,她在附近大街小巷和各業主群裏張貼尋貓廣告,但沒有任何進度。今天上午,同學來家裏做客,偶然看到尋貓啓事。同學越看越眼熟,接着翻出手機群記錄——
“你看是不是這只?”
群記錄裏的貓咪渾身髒兮兮的,尾巴被剪了一塊,兩者沒有相近,但耳朵上都有一個黃塊,在看到照片的第一時間,她就止不住的流淚,接着便有現在一幕。
“這是你的?”周海看着女子問。
“這是豆豆照片。”女子連忙掏出手機。手機相冊是金吉拉從小到大的生活照,她手裏還拿着前段時間的尋貓啓事。
金吉拉被女子抱在懷裏,女子向他展示細節:“你看耳朵一樣。”
周海看了一眼:“不用看了。”
“這真的是……”
“是一只貓。”這只金吉拉不僅耳朵一樣,就連後背的毛毛也一樣。
現在小貓找到,貓主人希望用五千塊錢贖回。
周海擺了擺手:“你帶回去,下次下樓把門關緊。”
“再也不會了。”女子抱着小貓鞠躬,她這段時間最自責的就是出門沒關門,現在失而複得,她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運的。
小貓來時沒有物品,雙方簡單交接後,女子抱着小貓離開。
“真沒良心。”周海看着貓咪背影嘀咕。他這段時間又是洗澡又是上藥,現在小貓說走就走,也不掙紮……
“喵!”金吉拉智商低,就在周海以為貓咪真的走時,貓咪‘喵’了一聲,接着沖着周海喵喵。
女子看向周海。
“沒事。”周海心裏舒坦了。
五分鐘後,周海回家看着貓水盆發呆,這半月與其說貓咪需要他,他更需要貓咪。他想起去年暴雪,當時自己和王向東孤獨的呆在護林站裏,這次雖同樣孤獨,但家裏有貓樓上有人,外面還有物業……心裏比去年踏實了。
第二天一早,周海打包好行李,決定提前找車回長駱鄉。
“這裏再擰的緊一點。”
……
此時一樓大門打開,一樓業主正在洗手間門口指揮,裏面是三個藍衣工人。
“裝修房子?”周海好奇問。
“前幾天廁所堵了,五樓業主出錢,讓把馬桶和洗手池換了……”
一樓業主笑呵呵道。之前洗手間堵了,五樓夫妻跟他整理到天亮。五樓夫妻再三解釋,他們不是在業主群裏裝傻,是真的不知道兒子把畫冊扔馬桶了。
五樓業主提出,願意把廁所地板馬桶洗手池這些東西更換了。這一套下來至少七千塊,一樓原本生氣,但看在五樓認錯的份上,一切皆大歡喜。
周海拉着行李離開小區。
現在城區道路基本通了,但高速高鐵還沒法通行。他在同城群裏聯系了一個司機,經過讨價還價,司機願意走鄉道送他到長駱鄉。從泰康到長駱鄉的鄉道二百公裏,這一路上,鄉道上全是運菜車和大貨車,大家都在四十邁的低速行駛。
雪天路滑,大家熬過了十五天暴雪,完全不想在公路上出差錯。
二十五日上午九點,周海終于到達長駱鄉。
現在灌木區的積雪還沒有疏通,他在長駱鄉鎮等了一天,二十六號上午,和林業局的車子一起前往觀察站。
用鐵鏈防滑的大車上,老韓呼着哈氣問:“這段時間冷不冷?”
“還行。”
這兩天化雪,長駱鄉的氣溫又到了零下五十。周海雖說着還行,但耳朵鼻子凍的一紅一紅,他從到長駱鄉開始,就不敢摘帽子。
“希望損失別太重。”老韓同樣戴着帽子道。這次前往觀察站的有三十多個人,現在不僅觀察站,國家政府也十分擔心灌木區的凍傷情況。
從長駱鄉到灌木區的雪路難走,下午兩點,衆人終于到達灌木區。現在灌木區白雪茫茫,之前雖做過化雪工作,但積雪還維持半米厚,生活區的屋子已經被蓋了一半。
老韓沒管生活區,他直接一腳一腳的走向灌木地,然後按照記憶的位置鏟雪。其他工作人員跟着一起鏟雪,不一會,地面上積雪鏟開,裏面二十公分的灌木苗。此時灌木苗被凍的硬邦邦,有點像冰箱裏的蔬菜雪糕。
“怎麽樣了?”周海問。
“還不知道,有沒有工具?”老韓吩咐工作人員拿來專業設備,他先是将灌木苗化雪,然後認認真真檢查。
現場鴉雀無聲。
就在這安靜的氣氛中,老韓大松口氣:“沒死。”
為了保證數據的精确性,大家又相繼測量了其他地區,其他地區和這裏一樣,樹苗成活率97%。
“太好了!”
“沒死就行。”
在聽到結果的那一刻,現場衆人全都松了口氣。可能是酸雨土壤和生物肥料的原因,這些灌木苗雖然不同程度凍傷,但活了。只要活了,就能繼續長芽長高!
………
“沒死。”觀察站這邊長松口氣,黑河市長亭鎮水樂源村,趙慧茹同樣松口氣。在雪停的第一時間,她們就費勁千辛萬苦的找到蔬菜地,地上的積雪太厚沒法進去,他們這幾天一直是掃雪鏟雪。現在積雪清理幹淨了,大棚也能進來了……
這些大棚裏全都搭的番茄架,番茄架上結着紅橙相間的果子。
番茄是茄科蔬菜,不适合低溫儲存,長期低溫容易長斑變成毒番茄。她們已經做好番茄壞死的準備,但這些番茄只是結了一層冰淩沒有長斑。現在這些番茄還在番茄架上長着,要是能化雪了繼續生長,這些番茄也将扛過這次暴雪。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