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咱們二十五發中秋福利, 你什麽時候回來?”
“太遠了,你幫我領了。”
“不回了?”
“不回了。”
……
九月二十二日上午,遼河長駱鄉防護林區, 周海無奈的接打電話。
周海是長駱鄉護林員,之前和王向東看護長駱鄉防護林區。去年龍北大雪,兩人在長駱山上困了半月,得救後, 王向東因腿部凍傷轉到了縣林業局工作。
長駱鄉是遼河較大的防護林區之一,經過酸雨腐蝕,現在十萬畝樹林成了光禿禿的一片,只有一些年齡長的老樹艱難生存着。現在一年過去, 這些老樹葉也開始掉葉子, 縣林業局的工作人來過幾次,這些樹死了, 救不活了。
上午九點, 周海挂斷電話後來到門外。
防護小屋位于長駱山的半山腰上, 以前一推門就是郁郁蔥蔥的一片, 現在全是灰蒙蒙的。天是藍的, 樹林是灰的, 周海眯眼看了會太陽,太陽有些發藍,這是太陽光穿過沙塵發生的折射。
周海進屋拿了個鐵釺, 不一會,來到一棵樟子松前,這是一棵七十年的老樹, 老樹上面挂着一個[032]的木牌, 四周是發幹的葉子。他捏了下葉子, 葉子一捏就碎,他又動了動樹皮,樹皮同樣一捏就碎。
“唉。”周海嘆氣的收起木牌。
這些木牌是林業局離開,他根據自己感覺挂的。這些樹雖然死了,他總感覺沒死……這一年,他走遍了長駱鄉防護林,把認為沒死的樹木全挂上牌子。
這些都是五十年以上老樹,他一直以為這些老樹會枯木逢春。但随着老樹一棵棵變幹變皺,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奇跡。
他從九點忙乎到下午三點,兜裏也從一個牌子發展到二十三個牌子。這裏每一個牌子都是一棵老樹,他把牌子認真揣好後返程。在回程的路上,有兩只松鼠在樹上趴着頭看他。
“給!”周海從懷裏拿出兩個核桃扔過去。
“唧唧!”松鼠開心的撿起核桃。
周海認真看着松鼠背影。現在防護林生态破壞,一些成年黑熊都死的不能再死,兩只松鼠活到現在也是頑強。
“你去哪了,給你打電話不接。”四點二十,周海剛一回屋,就見王向東掂着東西站門口,身後是兩個不認識人員。
“剛才去巡護了。”周海連忙打開木門。
“這是中秋禮品,我給你帶過來了。”
王向東把一些蘋果月餅放在桌子上,接着道:“我給你介紹下,這是省林業局的孫主任,準備在防護林外面種一批連翹忍冬。”
您好。”周海和兩工作人員握手,接着給王向東使眼色:“能種樹了?”
王向東道:“不是種樹,是灌木。”
連翹忍冬是東省常見的灌木品種,自龍北雪災,龍北森林面積減少72%。現在龍夏決定防護灌木項目,長駱鄉是遼河的重點地區之一。根據讨論,遼河準備在防護林外的荒漠地帶種一圈灌木,這樣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防風固沙。
“種多少?”周海問。
“得實地測繪了。”王向東感慨。
第二天一早,周海帶着工作人員前往防護林邊緣。防護林邊緣距邊界線二百公裏,這裏每年都有堪培盛吹來的冷風,幾人剛走到邊緣,仿佛來到無邊的沙漠地帶。
“不好種啊。”工作人員給沙漠拍照。
“确實。”周海點頭。這裏別說酸雨,就算酸雨之前也不好種植物。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周海跟着工作人員紮根荒漠。三天後,根據測繪得出,長駱鄉至少需要二十萬畝防風灌木。
“我聯系局裏,咱們先種十畝試種。”工作人員道。
“用蝗蟲肥料種?”周海好奇問。
“嗯。”
這次國家進口了三百萬噸蝗蟲,遼河分到了三十萬噸,這些肥料可以改善三千萬畝土地。
“今年種了,明年怎麽辦?”周海猶豫後問。他看過新聞,知道這些肥料只能管一年。
“有蝗災了咱們直接滅蝗,沒有了就人工養殖。”
現在蝗蟲肥料有着巨大的市場缺口,有不少地區開始蝗蟲養殖。這些肥料除了防風固沙,也可以用于市政工程,當前糧食危機,市政景觀雖然不頂吃不頂喝,但現在有條件了,完全可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也可以刺激一些就業市場。
測量人員敲定種植範圍後離開。
第二天一早,各種作業車輛浩浩蕩蕩的進入荒漠邊緣。周海第一次見到蝗蟲肥料,這是變異蝗蟲和一些糧食枝葉制成的合成肥料,肥料是羊糞球的大小的顆粒。他下手捧了一把,這些肥料有淡淡的磨砂感,看起來沒有特別。
“這真的能種植物?”周海疑惑了。
“生物所研究的,應該能。”工作人員猜測道。工作人員名為老韓,之前一直在省林業局工作。
在接下裏的十天裏,林業工作人員翻土種植。沙土要比其他土地難種,等全部弄好時,時間也劃到了九月中旬。
他們種的是一批珍珠梅,這些植物耐寒耐陰,能在排水良好的砂制土壤中生長。林業局種好後,帶着工作設備離開,老韓留在基地觀察數據。
長駱鄉小屋距基地二十多公裏。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周海都會騎着摩托來基地,他除了偶爾打牌,其他時間是在基地裏觀察。防護林之前也有大片的珍珠梅,去年龍北雪災,珍珠梅一夜之間全部腐蝕,現在除了一些幹朽的斷枝,周海已有一年沒見過珍珠梅。
十月十三,周海再次來基地觀察,他看見基地土壤裏長出一株綠綠的嫩芽。
“老韓!”周海大喊。
“幹啥?”
“你過來!”
“來了。”老韓嘟嘟囔囔的出門。
此時珍珠梅基地,周海正全部重心的趴在地上。
“怎麽了?”老韓吓了一跳。
“這些珍珠梅是不是發芽了?”周海指着面前的嫩芽問。
“好像是……”老韓連忙打開攝像機記錄。
珍珠梅發芽了,如果十三號還是小嫩芽,那麽接下來的兩天裏,小嫩芽變成了成片嫩芽。
十五號下午,林業局其他人員帶着各種設備過來,根據林業局和農業局的共同檢測,這些珍珠梅發芽了,長勢和土壤适應要比想象中更加出色。
林業局把這一結果發給省裏,經過省技術組調查,遼省決定:正式種植長駱鄉灌木。
“活了!”老韓激動的來回轉圈。他雖叫老韓,但今年剛剛二十九,因這裏荒漠貧瘠,他不止一次懷疑灌木項目的可行性。現在項目取得成功,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
老韓激動的看向周海。
“活了。”周海握緊拳頭,他跟老韓一起分享珍珠梅發芽的喜悅,接着看向防護林的方向。現在珍珠梅種活了,也不知道防護林還有沒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
“十月十八,遼省正式種植長駱鄉灌木林,這是全國第七個防風灌木基地。”
“十月十九,馬裏三萬噸蝗蟲運到深市港,生物肥料平穩運行。”
“十月十九,京河羅海等二十個直轄省會開始市政種植,此工程預計緩解七萬居民就業。”
……
在接下裏來兩天裏,電視上全是長駱鄉和其他地區的種植新聞。
現在包括長駱鄉在內,共有七個大型灌木基地,因是生物肥料的特殊土壤,這些基地在種植的同時,也會進行進一步的實地研究。除了防護林種植,各種市政花卉也在嘗試性的種植……
……
“大家小心一點,不讓把花弄亂了。”
十月二十日上午,昆山花卉市場,鄭雲傑指揮工作人員搬運花卉。鄭雲傑是馨月花店老板,之前龍南暴雨,昆山花市一夜之間成為花的海洋。之後暴雨退去,花市因酸雨腐蝕變的零零碎碎。這之後,昆山實施改花種地政策。
鄭雲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因承包了十畝紅薯地,這兩年零星賺了二十多萬。紅薯生意不差,但作為一個愛花的文藝青年,他每次想到馨月花店,還是十分難受。現在市面上有賣花的,這些花都是無酸雨的大棚培育,一朵玫瑰成本從以前兩元漲到了二十八元。
他沒事時都會去花卉大棚轉悠,因太喜歡養花,就在他猶豫要不要入股花卉大棚時,龍夏生物肥料的新聞發出。在看到新聞的第一時間,他內心只有一個想法:花店有救了!
這半月,他聯系了多家蝗蟲養殖基地,又聯系了花卉市場,接着便有了現在場景……
“開店了?”十點二十,隔壁老板走了過來。
“你也開了?”鄭雲傑朝他花店方向瞅了瞅。
“上午剛進了一批百合。”花店老板的紅薯地跟他挨着,兩家雖賺了不少,但幹了一輩子的花店生意,還是花店開着舒心。
上午十一點,工作人員忙完後,鄭雲傑和花店老板關店出門吃飯。
昆山花卉有三千多個商戶,這一路上,兩人見到不少花店重新開業,這些都是花店的老面孔,大家都是看着蝗蟲肥料可行,決定用蝗蟲肥料養花。
“蝗蟲肥料要漲價了。”花店老板調侃。他話雖這麽多,但蝗蟲養殖并不是複雜的技術,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一個月,昆山市郊已經新建了二十多家蝗蟲基地,蝗蟲肥料價格還在承受範圍內。
半小時後,兩人來到一個常去面館。
花店老板掏出手機,他正準備AA付賬,在看到手機界面那一刻愣住了。
“怎麽了?”鄭雲傑好奇。
“你看看。”花店老板把手機遞給鄭雲傑。
鄭雲傑接過手機。此時新聞推送:【新蒙兩省牧草取得大面積成熟。[圖片][圖片]】
新蒙兩省是全國牧草試種省份,現在距兩地牧草播種已經過去兩個半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