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阿米爾工坊]是一個成就型獎勵, 秦雲看了一圈,點擊[秋風吹又生]。
[秋風吹又生]:酸雨植物四周累計生長十種植物。(僅限雜交酸雨植物)
秋風吹又生跟外界植物有關,劉文勝看完後直接上報。半小時後, 根據龍夏團隊調查,這次噴殺過後, 陝山河等十二個省份出現不同程度的雜草,這些雜草以虎尾草, 闊葉草這些常見雜草為主,多集中在蝗災爆發地區。
“能促進植物再生?”劉文勝第一反應就是FSA2可以促進植物再生長。
他顧不得[阿米爾工坊],直接前往生物實驗室。要是殺蟲劑可以促進土壤肥力,那不僅龍夏, 世界土壤也有可能恢複!
“應該不能……”半小時後, 生物實驗室內,向慶川遺憾搖頭。自獲得農場湖泊,生物組就對湖水進行了全方位實驗。湖水可以提高酸性土壤肥力,但無法改變酸土性質。
“是不是研究的不夠透徹?”劉文勝繼續問。
向慶川打開龍夏團隊發來的資料。根據高清視頻顯示,蝗災土壤四周有一些稀稀落落的雜草,這些雜草長勢潦草, 但确實是近期生長。
“需要專業的數據分析……”
向慶川意識到雜草重要性,直接帶着團隊前往最近的莊稼地裏。
“這些是這兩天長的。”傍晚七點, 甘省雲秀縣,一個村民帶着向慶川等人來到最近的玉米地裏。雲秀縣是甘省的蝗蟲重災區,因臨近農場, 這段時間一直是農場農藥的試點地區。
向慶川蹲下研究。現在地裏長了一些剛冒尖的牛筋草,這些牛筋草只有一公分左右, 要不注意根本看不到。
“這是剛長的?”向慶川問。
“确定剛長的。”村民拍着胸脯保證。這是他家的玉米地, 他之前來地裏抓蝗蟲, 沒見過這些雜草。
向慶川用鏟子把牛筋草連根拔起,這些牛筋草底下是一些灰褐色的土壤,土壤裏是一些玉米和蝗蟲的混合雜質。
半小時後,實驗組在玉米地裏成立臨時調查點,一部分工作人員留在調查點調查,向慶川則帶着雜草樣本回實驗室。
“确實是剛生長的。”
“應該跟土壤有關。”
……
實驗組開始加班加點的化驗。這屬于一個簡單化驗,有種子實驗室配合,第二天一早,實驗報告得出:1,新生雜草要比普通雜草更有韌性。2,雜草土壤有機物質含量是普通土壤的2-3倍,可使用一定地區具有肥力。
“這些有機物應該來自玉米莖葉和蝗蟲屍體。”向慶川看着實驗數據道。
蝗蟲屍體可以制成生物肥料,這些肥料在提高土地肥力的同時,也會改善土壤有機質。只是那是針對普通土壤,自全球酸雨之後,實驗組曾針對性的改良過酸雨土壤。這些酸雨土壤很難恢複肥力,沒想到竟從變異蝗蟲身上找到突破……
“能不能通過蝗蟲改善全國土壤?”劉文勝問出關鍵性問題。
“辦不到。”蝗蟲肥料雖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但這些肥力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土壤可持續循環,還是要把的酸雨超标金屬連根拔掉。
“種出的植物會不會重金屬超标?”劉文勝繼續道。
“雜草有微量貴金屬成分,其他的還需要實驗。”向慶川說完,就開始認認真真的研究。
劉文勝看了一會,離開實驗室。
此時農場農田,秦雲正嘗試性的播種一些雜交種子。
“怎麽樣了?”劉文勝走過來問。
“還是沒有進度。”這兩天,秦雲嘗試性的将一些酸雨種子種在農場,任務進度依舊是0%。
“先緩一緩了。”劉文勝嘆氣。[二十種種植勞動]從頒布到現在已經五十天了,這就像一個無解任務,團隊決定先放在一邊。
“劉軍長!”兩人聊了一會,這時一個小助理跑來。
“怎麽了?”
“團隊發文件了。”
秦雲和劉文勝直接回往辦公室。
辦公室內,龍夏剛剛發來文件。這是[阿米爾工坊]的圖紙資料,根據團隊安排,[阿米爾工坊]有土樓南側和實驗室東側兩個地理位置。兩人和實驗室衆人商量,最後将位置設定在實驗室東側。
半小時後,秦雲拿出[阿米爾]卡片,将卡片放在指定位置。
“是否使用?”
“是。”
……
在秦雲确定的那一刻,四周土地震動,接着出現一個灰褐色三層小房。
“這是阿米爾先生的加工工坊?”
“最珍貴的寶藏?”
……
在看到三層小房的那一刻,實驗室衆人想到兩個字:寒酸。小房是用青色大石壘建,大石上面長着一些青苔,看起來像西幻電影裏的貧民窟。
衆人走向大門。工坊大門是木質結構,因太過寒酸,左側大門有一個拳頭大的大洞。劉文勝将大門一推,大門‘吱呀’一聲打開。
小房占地七百多平,分上中下三層。一層是西幻風廚房,一米長的長形餐桌,餐桌正上方挂着一個蠟燭吊燈。餐桌四周有一些陳舊木箱,最東側是一個向着窗戶的搖椅。
衆人轉了一圈,走上二樓。
二樓是一些簡單的起居間,起居間裏是一些木床衣櫃,沒什麽不同。
“應該讓文化組的同事過來。”一個研究人員調侃。文化組是農場的小衆小組,主要根據農場細節,考察其他位面可能出現的文化。
研究員調侃之後,走上三樓。
三樓樓道有些吱吱呀呀,在樓道和三樓之間有一扇小門。衆人推開小門,原以為三樓是一個雜亂間,只是看到面前場景後有些愣住……三樓占地七百平,門口正對位置是一個古式木桌,木桌上是一些手工機械制品。
根據這些制品,他們能看到物理工程的影子。除了物理工程,還有一些看不懂的裝置。
“應該叫物理組的同事過來……”之前調侃的的工作人員喃喃說道。
這裏有數千種木質擺件,但很顯然,這裏以前住着一個木質狂人。衆人在三樓轉一圈,除了這些看不懂木質裝置,還有一些金屬線絲,紙質手稿,泛黃的手繪地圖。
手稿上面畫着一些工程示意圖,旁邊是用一些看不懂的文字标注。衆人看了看手稿,接着看向秦雲。
秦雲雙手覆上手稿。
“看不懂。”半分鐘後,秦雲搖頭。他剛才嘗試性的呼喚系統,系統沒有提醒,這些手稿不在系統的翻譯範圍內。
衆人将目光放在手繪地圖上。這是一個類水陽系的地圖,地圖中間是三大主星,四周是十六顆小行星,一個最小的行星被手工坊主人用紅筆圈住,這應該是主人呆在的行星。
研究員們望着地圖發呆。
探索宇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話題,只是受科技技術制約,人類暫未發現其他生命體。農場系統讓大家知道。水藍之外還有更廣闊的宇宙。這張地圖也半證實了,其他生命體很有可能生活在同樣的圓球上……
“先回去了。”半小時後,衆人十分感慨的離開。
文化組,物理組,科技組等部門也直接趕了過來,阿米爾工坊充滿了生活氣息和研究氣息,這對大家有着極其重要的研究吸引力。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秦雲配合阿米爾工坊研究。生物組則研究蝗蟲飼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九月五號,經過不間斷研究得出,:酸雨土壤和酸雨肥料生長的植物帶有一定的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雖無法食用,但并不影響植物光合和觀賞作用。
“把酸雨土壤翻了一翻,是不是可以移植一些樹木花卉?”劉文勝直接問。
“可以種一些小面積花卉。”向慶川道。
根據測算,一百噸的蝗蟲可制成八十噸的生物飼料,改善一萬畝的土地肥力。
因土壤肥力有限,這些土壤無法大規模的種樹,但可以種植一些低密度花卉,這些土壤需要第二年繼續翻土施肥才能使用。
“現在有多少噸酸雨蝗蟲?”劉文勝直接問。
“二百噸。”
劉文勝:!!!
“多少?”劉文勝感覺自己聽岔了。之前蝗蟲密布,他猜測蝗蟲應該數千噸左右。
“一噸大概五十萬只蝗蟲。”向慶川十分無奈。龍夏這次是陝山河等十二個省份鬧蝗災,蝗蟲整體數量十億只。十億聽着不少,但折合重量二百噸,這裏有大批蝗蟲零散的分散在莊稼地裏,能規模化利用的少之又少。
劉文勝聽完只有一個感覺:蝗蟲不夠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