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才十號, 這天也太熱了……”
就在高珅漂洋回國的同時,川省桂花鄉南三裏的水稻田裏,王大順和妻子費勁下車。
現在下午三點,王大順拿着鐵杵簸箕, 妻子拎着半袋種子, 兩人雖戴着草帽, 但陽光太烈, 他們有種随時中暑的感覺。
五分鐘後,兩人來到自家農田。
川省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小麥, 經濟作物有果園桑園茶園。3027年3月,川省通過助農推廣計劃,核心是指導山區人民因地制宜,将桑園檸檬茶葉等經濟作物産業化經營。
這一政策可改善山區落後環境,就在山區百姓認真期待的時候, 哈爾瑪風暴席卷中南, 川省經濟作物受損80%。川省的桑園檸檬園茶園全死了, 一些種植園堅持了半年,最終無奈接受:種植園沒希望了。
現在全國推廣酸雨種子, 之前硬撐的種植園打算将經濟作物換成水稻,川省和蘇浙安四省也是全國新品水稻預定最多的省份。
王大順家裏有五畝水稻田,南側是一個兩千畝的檸檬果園,往年四月,檸檬園都是紅紅火火的收果子, 今年同樣紅紅火火, 只是工人都在砍樹, 果園方向傳來砰砰锵锵的砍伐聲。
妻子有些八卦:“聽說七千二百棵樹, 全死了。”
檸檬果園是本地村民投資, 前兩年以種樹養樹為主,這兩年剛剛盈利,直接趕上了哈爾瑪風暴。她前兩天看見老板,老板四十三歲,現在頭發白了一半……
“誰也不好過。”王大順有些唏噓。
兩人休息了一會,接着卷着褲腳翻土。
“這麽早啊。”
“平魚縣上新聞了,咱這沒趕上第一。”
……
現在下午三點,有不少村民路過唠嗑。王大順一邊聊着,一邊熟練的做農活。
Advertisement
三點二十,頭頂上的太陽越來越大的。
“喝點兒水。”妻子擰開一個透明水瓶。現在全球酸雨嚴重,電視上經常提醒居民注意飲水,他們住在山下,水循環設備落後,每周都會去鎮上自來水廠接水。
王大順擰開瓶蓋,咕嚕咕嚕的喝了一大口。他以前下地幹活,喝不完的會就地澆地,現在純淨水資源緊張,節約用水已經成了全國居民再次正視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兩小時裏,王大順和妻子認真耕地。晚上五點,夕陽落下,他們終于熱過勁了。
王大順清點了一下種子,這時後山頭上走下一個中年男子。男子拎着一個麻袋,左手還拿着一個自制的長矛。
“大家種地啊。”男子和稻田的鄉民打招呼。
鄉民們皮笑肉不笑道:“種點。”
男子名為趙二行,村子裏有名的二溜子。自中南暴雨之後,就一直在各家各戶偷雞摸狗,去年年底,将同村的看門狗吃了。這是一只九歲大的老狗,因性質行為惡劣,村民将其扭送到了派出所。趙二行在所裏關了半月,出來後不偷雞摸狗,改上山打野味了。
趙二行都是打一些野兔豪豬,因山林面積退化嚴重,他靠着動物發了一筆小橫財。要是單單抓野兔豪豬,村民們也不多說什麽。只是聽其他村民傳聞,趙二行會撿一些動物屍體賣到市場。
這些屍體會腌制剁碎,流到一些管理較松的菜市場裏。整個事情已經不單單是惡心來形容了,有正義感村民匿名報警。
經過調查取證,趙二行家裏沒有不正規的動物屍體,因證據不足,只能口頭警告再警告。
趙二行見村民們不願搭理自己,他也沒有上杆子,而是轉了一圈,來到王大順地裏:“王哥。”
趙二行是王大順大姨家的孩子,兩人親表兄弟。
“你剛出來,別做一些不好的事情。”王大順有些複雜的提醒。
“我可是奉公守法的好公民!”趙二行十分誇張的打開袋子。
袋子裏是兩只野雞和一只幹瘦野兔,三只動物死了,袋子底下是一攤新鮮血跡。
“我姨六十九了,你別讓她操心。”王大順閉着眼睛不敢看。
“真沒出息。”趙二行被王大順的反應逗樂。他逗樂歸逗樂,但心眼裏瞧不起王大順,一直認為王大順磨磨唧唧沒出息。
兩人聊了幾句,趙二行拎着麻袋離開。
妻子看着趙二行的背影:“你真信他?”
王大順嘆氣:“信不信的,我也管不了。”
自全球酸雨之後,龍夏對國內食品明确規定:只有通過檢疫的鮮肉才可以流入市場。酸雨動物中有一定的有害殘留,這項規定除了減少動物傷害,也是為了保證居民飲食安全。
國家對食品安全監管力度極大。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不少村民铤而走險非法販賣野味。龍夏抓到了不少典型,但野味食物的利潤太大,這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嚴謹的産業鏈條。
趙二行打野味不犯法,他就擔心趙二行為了利潤,販賣動物屍體。這些屍體死亡時間長,身體有病菌寄生和酸雨殘留,要真的流入市場……對居民身體是重大隐患。
晚上七點,兩人吃了點饅頭夾菜,接着繼續種地。
今年四月要比往年更加炎熱,現在不僅他們一家,其他人也都趁着涼快趕工。
………
“逮了兩只山雞,一只野兔。”
就在王大順連夜耕種的同時,南十裏的高玉河村,趙二行七拐八拐的走進一間村屋。這是一間普普通通的南方村屋,村屋位置相對偏僻,門口挂着兩件紅衣服。
趙二行剛剛進屋,一個四十左右,穿着黑絲長襪的女子問:“這麽晚?”
趙二行将麻袋放到桌子上:“這兩天山區動物少,野雞野兔不好抓。”
女子打開袋子,接着遞給一個三十左右的刺青男子,男子熟練的剃毛稱重。
在男子工作的同時,趙二行打量四周,這是一個簡潔的鄉間屋子,屋子裏擺着四角桌,沙發,大床。屋子百擺設簡單,但靠牆位置有一摞摞黑色塑料袋,塑料袋裏淌着血跡,有很明顯的刺鼻味。
趙二行打量了一會,這時男子稱完重:“野雞十二斤,野兔六斤。”
“還是按以前價格?”
“對。”
這是一家不正規的野味作坊,現在野雞收購價三十五,野兔六十。趙二行查了一下秤,女子給了他七百八現金。
“謝謝劉姐。”趙二行道。
女子名為劉霞,野味作坊老板。野味作坊是他無意間知道的,這個作坊地理位置隐秘,主要是收購附近野味,然後運輸到其他地方加工。趙二行只合作了兩個月,但有直覺,野味作坊後面應該還有老板……
就在這左思右想中,劉霞問:“真不做其他生意?”
“查得嚴。”趙二行有些猶豫。劉霞說的是撿屍生意,随着植被退化,有不少野兔野豬在山林裏死去。酸雨土壤分解能力差,這些屍體爬滿小蟲,有的兩個月不見分解。
現在肉食環境惡劣,有不少不法商販将目光放在了這批屍體上。他們采購屍體,然後經過處理做成鹵味包子餡,接着通過特殊渠道流入不正規的市場。
他之前準備做撿屍生意,後來被村民烏龍舉報,這才在犯罪前沒下手。他現在被抓頂多判一年,要是做動物屍體生意,就不是一年這麽簡單了……
“你再好好考慮。”劉霞也沒多說,只是跟他說了下撿屍的利潤前景。
在劉霞說的同時,趙二行見刺青男子将野雞野兔裝袋,接着熟練的扔到塑料堆上。這些都是酸雨動物,因這裏條件太差,他看到有不少不知名蟲子在袋子上爬來爬去。
趙二行胃裏泛起一股惡心。他此時只有一和想法:幸虧不是自己吃的。
……
就在趙二行惡心離開的同時,川省第一醫院,一個中年男子一臉疼痛的躺在手術臺上。身邊是認真工作手術人員,手術人員幫他打麻藥,接着切開胃部,手術治療……
十分鐘後,主治醫師走出手術室。
“怎麽樣?”病人家屬哭的眼睛通紅。
“急性胃穿孔,不排除病菌感染。”
“能不能救過來啊。”
“還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中年醫生安撫好病人家屬,接着來到一個問診室裏。
室內坐着三個襯衣警察,中年醫生全身消毒,十分無奈的拿出病例:“第七例了。”
這是病人的詳細病例,病前食物一欄寫道:病發前食用大量野生豪豬肉塊。
現在酸雨危機,龍夏三令五申:不能食用未經檢測的酸雨動物。有的居民十分注意,有的則麻痹大意。
從月初開始,各省食物感染病症增加。現在龍夏防疫站已經下了全國性的防疫通知,根據衛生人員檢測,這次大規模的病症感染應該跟四月氣溫升高有關。
食物感染不會傳染,但出現的太突然,現各省成立了專項調查小組,争取從居民和源頭嚴重打擊非法食用問題。
他們是食物調查小組,主要調查全省的灰色産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