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3029年2月27日, 龍夏通過臨時金融政策,自3月1日起,滿足條件的個人及中小企業可向當地銀行申請降息免息, 兩年內先息後本。”
“龍夏與納塔爾簽署糧食貿易合作, 拟于3029年進口3000W噸工業大豆。”
“龍夏全力鼓勵種植及相關行業經營。”
“龍夏農業部:全球具有廣大的糧食缺口……”
……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 電視裏全是二十五點戰略新聞。
……
“咱們國家現在鼓勵種植,也鼓勵農戶自主創業。”
三月三號, 劉玉明和幾個農技站人員來到萍水鎮政府。此時鎮政府除了萍水工作人員,還有數十個萍水居民,大家都是萍水鎮優秀種植代表。
劉玉明說完開場白, 遞上一沓A4文件:“這是長龍的工業園區計劃。”
這次經濟危機, 受波動最大的是經濟種植和食品産業。比如黃桃罐頭廠:新季黃桃壞死, 罐頭廠倒閉, 工人失業……這就像多諾米骨牌, 引發一系列的經濟危機。
之前經濟危機是生産相對過剩,現在是沒有原料。
現在酸雨危機, 全國暫時無法改變這一現狀, 但盡可能在危機中謀求出路。其主要方法:1, 發展糧食周邊企業,解決過剩勞動力。2,将相關企業暫時性轉為農産品相關。比如,将黃桃罐頭廠轉為紅薯罐頭廠。3,發展水培種植科技種植。
要是以前, 全國大肆發展農業,肯定會供大于求, 引發産品銷售問題。但現在糧食危機, 龍夏身後是六十億人口需求, 現在只要種植,就不愁沒有銷路。
從十二月到二月底,長龍返鄉人群七十六萬。自收到二十五點經濟戰略。長龍領導班子就開會讨論。最後會議決定:創建規模化的農業工業園,,解決失業人口危機。
“工業園流程怎麽走的?”
Advertisement
“投資和後續結款有沒有要求?”
“咱們小麥玉米是不是繼續種……”
……
劉玉明剛說一半,現場衆人紛紛舉手。現場有六十七個種植代表,其中95%舉手提問。
“大家可以回去考慮……”劉玉明被衆人激情愣住了。
“考慮什麽,國家有政策,咱們跟着幹就行。”
作為全國第一個吃螃蟹的鄉鎮,長龍居民十分慶幸去年的土地流轉。現在就算沒國家政策,以最淺顯的經濟角度,發展農業也是穩賺不賠!
他們不僅要加入工業園,還有盡可能的做大做強!
在接下來的三小時裏,劉玉明又講解了一些工業園細節,整個投資動員出人意料。
下午三點,萍水鎮會議結束。
“劉組長。”在結束的第一時間,王夢瑩十分迅速的跑了過去。
“王場主?”劉玉明調侃道。王夢瑩是萍水鎮的種植大戶,他們這一年打過不少照面。
“劉組長,我們家想開一個飼料廠……”王夢瑩說起飼料廠打算,他們有資金,現在缺的就是原料采購。
王夢瑩剛剛說完,劉玉明十分有興趣:“可以啊,咱們工業園有飼料廠扶持項目。”
納塔爾是全球最大糧食出口國,自哈爾瑪風暴後,納塔爾禁止糧食出口,其國內也儲備了十年糧食,糧食态度是完完全全的只進不出。
國際環境譴責納塔爾自私自利,但無可奈何。
去年冬天,納塔爾因為東爾尼現象和兩極寒流影響,出現爆發性的寒流危機。納塔爾70%莊稼受損,上月十號,國際氣象站發布預警,哈爾瑪風暴拟于今年五月登陸納塔爾。哈爾瑪風暴伴随着兩級冰川融化,面臨災情要比馬裏更加嚴重。
納塔爾有充足的大豆,從去年七月開始,龍夏就與納塔爾洽談大豆貿易。納塔爾囤貨居奇,雙方拉鋸了半年。現納塔爾種植環境嚴峻,加上大豆不是基礎性主食。在各方利益考量下,納塔爾同意與龍夏合作。
半年前,納塔爾是絕對強勢方。現在龍夏種植環境打開,已經有不少兩極國家向龍夏抛出大豆橄榄枝,納塔爾想要繼續拿捏,已經自己沒有優勢了。
“在哈爾瑪災難面前,我們應該共同合作,實行糧食共享。”納塔爾媒體發出國際呼籲。
要是一年前,一些落後國家可能對納塔爾的共同合作産生幻想。但一年的災情表明:納塔爾眼中只有利益,沒有共同合作。這份‘共同合作’是納塔爾為即将的哈爾瑪風暴做準備。
納塔爾繼續呼籲:“哈爾瑪風暴是全球性災難,只有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危機……”
一些脾氣硬的國家實在看不下去:“現90%正面臨糧食危機,非常期待納塔爾可以進行國際性的糧食援助。”
大家都理解共同合作解決危機,但十分反感納塔爾只說不練的架勢。
各國發表完看法,納塔爾裝聾作啞。
各國:……意料之中。
各國不再理會納塔爾呼籲,而是和龍夏簽署合作協議。其合作主要內容有:1,新蘭,阿爾蘭等未污染國家的奶制品進口。2,未污染國家的凍肉進購。3,全球飼料原料進口……
現在全球危機,龍夏決定以糧食換物資政策。
“等國外大豆到了,政府這邊會安排采購。”劉玉明說起工業園計劃。
“謝謝劉組長!”王夢瑩十分激動。
長龍工業園,陽城工業園,甘州工業園……
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全國各地都開展了工業園項目。‘工業園基建—物料運輸—廠房招工’,在這一連串需求帶動下,龍夏三月失業率終于下降。
城郊縣鎮都在進行着工業園和農業種植項目,而一些城市小區也開始老舊小區改造和養老院建造項目。據經濟學家分析,這兩項項目可間接拉動國內近萬億投資。
就在這全員拉動中,三月二十,龍夏發布新聞:【3月20日上午,龍夏農研所研究出酸雨水稻種子,這是龍夏研究的第四款酸雨種子,農研所命名乘風04……】
“龍南人終于可以吃到大米了!”
“我們這陳米十七一斤,吃了一年面條,想哭!”
“啊啊啊,感覺頭頂開花了,激動地直接從凳子上跳起來了!”
……
在龍夏新聞發布的那一刻,#乘風04#瞬間火爆全網。
南米北面,南方人喜歡米飯,北方人喜歡面粉。自糧食危機爆發,南方居民将米飯文化改成了面條文化。龍風面粉勁道好吃,但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大家還是懷念米飯……
去年年底,大家會在超市買一些高價大米解饞。可今年年初,市面上都是一年半的陳米,而且經常性的告罄。新米飽滿香甜,陳米粗糙暗黃。大家越來越懷念的新米的味道,還有不少網友在網上悲觀發帖,不知兩年後,世界上還有沒有大米……
現在酸雨水稻發布,這就像黑暗中的明燈,完全為大家帶來了曙光!
#乘風04#搜索量不斷上漲,就在這全員讨論中,龍夏再發新聞:【3月20日下午,龍夏農研所研究出番茄及莴苣,葉莴苣,結球莴苣,春菜等七款莴苣科種植,其餘蔬菜在進一步的研發研究。】
“想哭菜籃子一下子就豐富了。”
“啊啊啊,可以吃番茄了!”
“莴苣,葉莴苣,結球莴苣……哈哈哈,全是莴苣!”
……
現在市面主要蔬菜有油麥,生菜,紅薯葉。其他蔬菜有歸有,但大多是一些居民自種,超市番茄到了恐怖的22元一斤。現在龍夏一下公布了七款蔬菜,這也說明,他們可以實現蔬菜基本自由了!
“想吃紅油老火鍋!”
“番茄,生菜,紅薯粉,葉莴苣……已經腦補一出火鍋底料了。”
“啊啊啊,想吃火鍋!”
……
在七款蔬菜公布的那一刻,川省居民感覺自己要哭了。作為無辣不歡的大吃省人,他們已經一年沒有痛痛快快的吃火鍋,不僅火鍋,就連辣子雞,炝鍋魚,水煮肉片,麻婆豆腐這些都是奢侈品。
現在看着龍夏新聞,他們有一種被幸福砸住的眩暈感。
“可以吃蔬菜了。”就在全國關注新聞的同時,川省桂花鄉,王大順一邊刷新聞,一邊嘴角上揚道。
王大順今年四十七歲,之前在重市做棒棒工,後來攢錢回來開了個養豬場。說是養豬場,他們家的豬肉都是鄉村方法喂養,一年養十頭,一頭賣三四千,日子不富倒也湊合。去年川省大雨,他們家地勢高沒有危險,但家裏十頭肉豬沖走兩頭。
“肉聯廠的價還可以,咱們就賣了?”王大順喂了會豬,這時妻子出門道。
豬肉飼養一般需要周期,從去年下半年起,他們家剩菜剩飯喂養不起來了,只能買專業飼料。後來飼料越來越貴,他只能拌糠拌菜自己喂。豬肉漲價,但家裏豬肉确是一頭比一頭小……
這半年,他先後賣了五頭豬。現在家裏還有一個小豬一個母豬。
母豬懷崽,但營養不良,也不知道能不能養活。
現在肉聯廠出價不低,家裏一直猶豫要不要買賣。
“懷崽了。”王大順看着母豬有些猶豫。他養的是肉豬,現在母豬明顯營養不良,但看肚子,至三只。
“懷了咱也養不起。”妻子嘆息。
農家人養豬,一般不賣懷孕的母豬,但現在豬飼料上漲,人的飯還不夠吃,哪有那麽營養給喂飯。
“再等等吧。”王大順想了想道。
他這段時間一直關注新聞,現在國家進口大豆,說要發展養殖産業。國家有心是好事,但種植環境不好,養殖行業不能全靠進口,這次也不知道能不能救回來……
王大順一直想着适不适合養豬,給兩只豬拌飯後,也沒有多管。現在兒子在鎮裏讀高中,家裏就他和妻子兩人。
兩人看了會電視後睡覺。
淩晨兩點,王大順被一陣尖銳的哼哼聲吵醒。他穿着外套出門,只見豬圈裏多了一個巨大的黑影,兩只豬被擠到一邊,黑影正埋頭在飯盆裏吃着東西。
“吼吼!”王大順發起聲音吓黑影。
黑影動了動肩膀,沒有其他動靜。
王大順見黑影沒有攻擊性,大膽的拿着手電筒照過去。
黑影身材幹瘦,看着像長時間的營養不良,但身體毛發黑白相間,作為土生土長的川省人,王大順一眼認出品種……熊貓。
王大順看了看自家後山,現在後山綠植退化85%,山上以灰褐色為主,都是一些碎木枯枝。
王大順看着黑影。
黑影也看着王大順。
這是熊貓在山上活不下去,下山覓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