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中午十二點, 鄭家旺從種子門市出來。
他剛走到門口,之前搭讪的物業問:“買了多少?”
“兩斤。”油麥畝種用量75-100G,他買了兩斤, 可供十畝土地種植。
“我也是兩斤。”物業人員嘆氣道。油麥01三百一斤,他本想采購百八十斤,只是種子還沒有量産, 他拿着物業條子才能買到兩斤。
兩人聊了一會, 鄭家旺騎着電動車回德龍物業。德龍小區是一個一千二百戶的花園社區,他回到服務站時, 有不少居民正在辦理電費手續。
鄭家旺把種子放到櫃臺上。
前臺看到後招呼:“鄭經理回來了?”
“回來了。”鄭家旺道。
有兩個繳費居民看着種子問:“這是油麥種子?”
現在小區綠化枯死, 業主群裏這兩天一直讨論油麥綠化的事情。
“剛去種子商店買的,咱們小區限購兩斤。”
“咱們小區真種啊。”
“真種。”
下午三點,物業人員拿着鐵鏟電鋸來到小區酸棗園裏。這是一個五千平的酸棗園子,是德龍小區建造時, 小區開發商連着綠化一起種的。
德龍小區開盤十年, 現在酸棗樹苗已經從半米高長成三米的酸棗大樹。這裏有七十多棵酸棗樹, 一眼望去,像個純生态的森林公園。
純生态森林公園是小區過去式。今年五月暴雨,園子裏的酸棗樹全廢了。随着酸雨腐蝕,不到七月, 棗花和樹葉全部壞掉。林業局檢測,這些酸棗樹已經死透。最近酸棗樹上一直掉枯枝, 物業和全體業主商量,才決定把酸棗樹砍了種菜。
Advertisement
三點三十,砍伐工人将棗園道路清理幹淨, 看向鄭家旺問:“要不要砍?”
鄭家旺擺了擺手:“砍吧。”
砍伐工人開始砍樹。
“真砍了?”
“唉, 好好的樹。”
………
這邊動靜聲太大, 有不少業主過來圍觀。大家提前知道小區要砍樹,但是現在真砍,他們看的有些不得勁。
“我去年還來這裏摘棗泡水。”
“我家曬了點酸棗幹,櫃子裏還有半瓶。”
“咱們上半年還在這裏下象棋……”
……
業主們有些複雜的交談着。小區酸棗五月開花九月成熟,去年這個時候,大家都拿着棍子打棗,偶爾抱怨棗枝紮人。現在一年不到,一切全變了。
砍樹的過程十分枯燥,業主們在一旁看着。酸棗枯枝往外運了一批又一批,晚上九點,七十棵棗樹全部砍完,圍觀業主達到五百多人,還有不少業主站在陽臺往下看。
圍觀人數太多,鄭家旺拿着喇叭喊:“大家讓一讓,先把棗樹運出去。”
人群中閃過一條通道。半小時後,最後一批棗樹運走,酸棗園成了光禿禿的一片。
“以後是不是真沒酸棗了?”有業主問。
“近兩年是不會有了。”鄭家旺嘆息道。
這些是從中北購買的酸棗樹苗,以前一到夏秋,棗樹上經常有毛毛蟲和蜜蜂,大家情緒不好的時候,也希望這些棗樹趕緊消失。現在棗樹真消失,大家又覺得心裏難受。
酸棗不僅能吃,夏天的酸棗花也像藝術品一樣。去年冬天,德龍小區因[棗樹雪景]登上了柳南報紙。他們之前沒感覺,現在一想,今年冬天看不到[棗樹雪景]了。
“唉。”有一些感性業主眼眶紅了。
晚上十點,業主們在一片依依不舍中離開。
待業主們離開,工作人員看着鐵鏟問:“這些東西拿服務站?”
鄭家旺擺手:“放這就行。”
小區裏面有監控,他們不擔心弄丢。
第二天一早,物業進入翻土播種工程。三天後,棗園和綠化帶兩側都種上了酸雨種子。在德龍小區種植的同時,前鋒小區,千家小區,城市綠化帶……其他小區和官方也在認真準備着。
……
九月二十日,京河長安山動物園,趙傳剛林拎着一個鳥籠,十分熟練的來到一輛園區貨車旁。貨車大門打開,裏面是一個個方形籠子,籠子裏放着百靈杜鵑等野生動物。
趙傳剛将鳥籠放好,關緊車門。
前排司機看了眼問:“還多不多?”
“還有三只紅腹錦雞,把這批送完,就剩七號園和九號園了。”
……
趙傳剛是長安山動物園的飼養員,主要負責百靈藍孔雀等鳥類動物的安全喂養。根據龍夏氣象臺報道,九月二十三到九月三十,京河将迎來哈爾瑪降雨,這是全國第五波規模性的酸雨。
長安山動物園位于京河南郊,占地一萬餘畝,共兩萬多只野生動物,在收到氣象新聞的第一時間,動物園方就進行緊急會議。
長安山地理位置較高,就算京河全淹了,長安山也淹不了。但為避免動物酸雨中出現損傷,園方決定将地勢低的動物轉移到安全地區。根據統計,這次轉移的動物有七千多只,從上周三開始,他們就在閉園整理。
趙傳剛回園子裏拎錦雞,不一會,三只錦雞裝車。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動物園開始浩浩蕩蕩的動物大遷移。雉雞園,孔雀園這些遷移工作相對簡單,但虎科熊科需要專業人士驅趕到籠子裏,再運輸到專業園區。因園區工作量大,他們忙到二十二號才徹底忙完。
“一會川菜館喝酒?”趙傳剛做完最後工作,對車輛司機問。他們是合作多年的老搭檔,以前經常下班約酒。
車輛司機問:“去哪喝?”
“紅鯉魚川菜館?”
司機猶豫了一下:“不去了。”
現在二鍋頭從十八漲到二十八,一盤辣子雞五十八,工資不漲物價漲,他吃不起了。
趙傳剛也沒勉強,他将手頭工作處理好,六點準時下班。
長安嶺動物園位于京河南郊,距市區三十公裏,員工們可以住宿舍,也可以坐班車回家。六點三十,他到達公交站牌。以前站牌都是三四十人等車,現在激增到兩百人。這是六點下班的員工,等八點以後還有一批。
“咱們二十三到三十號有雨,不會像龍南那麽恐怖吧?”
“說不準,這兩天天氣陰陰的。”
“也不知什麽時候下完。”
……
在等車的間隙,園區員工随意交談。從二十號開始,京河就一直處于陰冷潮濕狀态。現在九月下旬,已經有不少人穿上羽絨服,據氣象臺預警,在未來一個星期內,京河氣溫持續走低。這次氣溫降低跟植被減少有關,加上東爾尼現象,今年冬天要比往年更加寒冷。
六點四十,站點來了五輛大巴,大家裹好衣帽上車。
七點三十,車載電視預警:【龍夏氣象臺:今天夜間至九月三十白天,龍夏京河,秦莊,山省等七個省份将遇到哈爾瑪風暴。七地居民需要謹慎出行,做好安全防護……】
“太鬧心了。”員工們十分讨厭惡劣天氣。
趙傳剛看向車外,現在大巴駛到了外環橋。因是下班點,外環橋上一如既往的擁堵。車子半小時走了二百米,在路過地鐵站口時,趙傳剛看到地鐵門口的乘客須知:【因哈爾瑪風暴,京河地鐵将于9月22號晚9點全部停運,乘客可相互告知,提前做好出行安排。】
[乘客須知]20號就提前貼上了,現在有不少乘客正在趕最後一班地鐵。
“唉 。”
趙傳剛之前想着跟同事約酒,經過這一路颠簸,之前的心思都淡了。
晚上十點,趙傳剛磨蹭到家,他是山省運城人,跟妻子在三環群租公寓租房。之前京河預警時,他們曾想着回老家避難,只是山省也是這次的暴雨地區。要是去龍南龍北,衣食住行有些燒錢。他們住的二樓,根據分析,還是房子呆着最安全省錢……
趙傳剛剛剛進門,妻子羅麗問:“單位放假了?”
羅麗在外賣公司做騎手,兩人結婚五年沒有孩子,打算攢完錢了再做打算。
趙傳剛倒了口熱水:“放了七天,工資照發。”
“我們也放了七天,有基礎底薪。”
兩人聊了一會,外面傳來一陣陣開門聲。他們租的群租公寓房,一層樓有三十多個房間,一間房二十到三十平方。外面聲音太大,兩人洗漱後直接休息。
淩晨兩點,外面傳來淅淅瀝瀝的下雨聲,趙傳剛起床檢查窗戶。他用瓶蓋接了杯雨水,食指在瓶蓋裏一點,好奇的嘗了嘗。
雨水有一種鐵鏽的灼傷感,他連忙吐了出去。
羅麗聽到動靜後開燈:“你神經病啊。”
趙傳剛在衛生間裏刷牙:“我就想試試,看跟網上是不是一個味。”
之前龍南中南暴雨,有不少網友吐槽酸雨難聞。他為災區人民祈福,但也好奇酸雨的真正味道。現在實踐得出,酸雨要比網上的更加難聞!
趙傳剛在窗口看了會下雨,接着回被窩睡覺。
“從沒想過,京河有一天會下馬裏的酸雨。”
“看新聞不恐怖,現在設身處地,太難受了!”
“之前還慶幸放假,感覺放假了也不爽。”
……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有災區網友分享暴雨生活。他們在災前做好了安全防護,不擔心自身安危。但外面暴雨都伴着烏雲,有時候下午兩點,外面烏雲一滾一滾,看着跟夜裏兩點一樣。
他們剛看時新鮮,但一連看了三天,十分鬧心。
“想上班了……”有網友感嘆。
這次暴雨吹倒了三個基站臺,他們信號時好時壞,還有不少小區出現斷水斷電。沒水沒電沒信號,他們感覺自己太頑強了!
九月三十,暴雨終于停了。趙傳剛在雨停的第一時間,直接跑出公寓。
冷,有點冷。
這是他感受外界的第一想法。此時公寓外面一片狼藉,冷風嗖嗖的吹着,仿佛刮進了骨頭裏。一場秋雨一場寒,但今年的秋雨……太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