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浙省青安縣, 小麥畝産820斤,搶先完成38年秋收任務!”
“龍夏研究團考察龍北地形,将在龍北方開始龍風試點。”
“龍夏農業部:龍夏糧食儲備豐富,無需擔心糧食危機。”
……
在接下來的三天裏, #蘇浙安小麥豐收#登上熱搜。小麥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 随着蘇浙安三省豐收, 這就像一劑鎮定劑,網友的糧食危機感消散一半。
“到了沒有?”
七月十號, 蘇省長龍高速公路上,一個中年男子疲憊問。
男子名為鄭新林,旺旺制粉廠經理, 旺旺制粉坐落于川省桃源縣,主要生産米粉,面粉, 綠豆粉等雜七雜八的五谷加工。旺旺從車間工人到業務員工共三十人。廠子規模小, 但經營了十二年,屬于桃源知名企業。
鄭新林原計劃今年擴廠,沒想糧食危機爆發,接着便是哈爾瑪過境……川省屬于中南地區,因政府提前提醒,廠子将機器設備提前密封, 設備機器沒有損壞。但廠子這兩月一直停産,原因十分簡單:沒有糧食了。
米粉面粉需要大量的糧食原料, 政府能保證基礎的糧食供應,但企業是經營性質, 個體企業很難買到糧食。他這段時間打聽了一下, 其他糧食企業有的靠存糧生存, 有的暫時性倒閉。
旺旺處倒閉邊緣,要不是萬不得已,他不想放棄。
鄭新林愁了兩個月,這時#蘇浙安小麥豐收#登上熱搜。秉着商人的敏銳性,他直接給三地的糧站打電話。
因是全國缺糧,三地電話都處于忙線狀态。他打了三天,終于聯系到長龍糧站。長龍糧站詢問完旺旺情況,十分明确的表示:可以賣糧。就這樣,他從川省連夜開車過來。
鄭新林問完,前排助理道:“過了前面高架橋就到了。”他們已經在高速上奔波了七個小時,預計下午三點到達長龍縣境內。
鄭新林看了看時間,閉着眼睛養精蓄銳。下午三點,車子到達長龍縣糧站。
“我天……”
Advertisement
“人太多了。”
在看到糧站場景的那一刻,鄭新林和小助理有些愣住。
長龍糧站位于長龍縣郊區,主要從農戶手裏收購糧食,再出售給收購方。現在他們站在一個五千平的大型空地前,空地中間是金燦燦的小麥,旁邊是一排新搭的彩鋼房。
彩鋼房前面圍了近百個男女,看衣着外貌,應該是全國各地的糧食商。
“劉組長,我們什麽時候登記?”
“大家大老遠過來,不會輪不到糧吧?”
……
有幾個急脾氣的男女問。
這時彩鋼房裏面走出一個中年男子:“感謝大家過來,大家只要接到電話,都能買到糧食。”
糧食危機衍生而來的是經濟危機。據國外媒體報道,已經有不少酸雨國家爆發了經濟危機,馬裏糧食加工失業率72%,水産養殖失業率39%。國外經濟崩潰式下滑。
龍夏雖有國家從中調節。但全國種植,水産,房産等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影響。據國家數據研究,在3-6月份之間,龍夏失業率提高55%,其中糧食加工産業占比92%。
糧食加工主要涉及泡面,餅幹,冷蛋糕,威化餅等食品相關行業。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糧食和車間工人,沒有充足的糧食生産,車間工人随之而然的下崗。
車間工人一般拖家帶口,這勢必會影響龍夏基礎安定。
現在蘇浙安三省豐收,龍夏調查完社會經濟,決定将這批糧食用于糧食産業生存。
只有糧食産業順利運轉,全國經濟才能基本運轉。
龍夏決定幫中小糧食企業生存,但也有硬性要求:1,禁止企業囤貨居奇,倒賣糧食。2,糧食需用于企業生産。3,企業不可一糧兩購。例如,A企業在A地購買糧食,接着再去B地購買,這屬于操作違規,一經發現将有公示處罰。
龍夏會根據各企業往年財務和納稅報表安排購買份額。因是特殊時期,等下半年全國種糧,各企業就沒有份額限制了。
“納稅啊……”有企業商郁悶了。他們雖懊惱之前沒有多納稅,但這确實是相對公平的份額安排。
“財務連接好了,大家拿好身份證和營業執照,按順序排隊。”這時工作人員道。
衆人連忙排隊。
鄭新林和小助理排在隊伍最後面。
“鄭總,身份證和營業執照都在。”小助理檢查了一下公文包。
“嗯。”鄭新林看着人山人海的隊伍,有些擔心旺旺的糧食份額。旺旺是個小企業,至少一百噸糧食才能撐過這個秋天。要糧站只是發個五噸十噸,根本不夠救的。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下午五點,輪到鄭新林兩人。
劉玉明負責糧站登記,一邊看電腦,一邊問:“名字?”
“鄭新林,旺旺制粉廠。”
“川省桃源鎮327號?”
“對。”
劉文明複印營業執照,接着遞給劉玉明一張蓋章的A4紙:“咱們廠子可以買一百五,現在情況比較特殊,咱們可以少量購買,但不能買了倒手。”
劉玉明把規則講了一遍。
“一百五十噸?”鄭新林一愣。
劉玉明點頭:“蘇浙安剛種出小麥,咱們酸雨小麥産量不夠,等到下半年,就沒有數量限定了。”
十分鐘後,鄭新林拿着資料離開。
剛才排隊時,他已經把心理預期值降到了六十噸,沒想到結果十分意外。
“問了一圈,沒人賣。”
“糧站有收麥子補貼,賣給糧站跟賣給咱們差不多。”
“唉,只能将就着用了。”
……
這時有兩個收購商路過。
鄭新林被動知道,糧站雖是官方性質,但并不強制農戶賣糧。現在龍北小麥收購價4500-5200元/噸,糧站根據市場行情,收購價5000元/噸。因涉及到儲存和人工成本,出售價5500元/噸。
剛才收購商想直接去農戶手裏收糧,只是農戶不信任,再加上糧站補貼,價格差不了多少。就算有願意配合的,價格也提高到了6000元/噸。
國內糧價還沒突破6000元大關,要是下半年量産,價格會更低。
他們要想從中盈利,只能高收高賣的出售給海外,只是全球危機,各國禁止糧食出口……他們要是私自出售,完全是蹲局子的事情。
晚上八點,鄭新林和助理在縣城裏找了家旅館休息。
兩人吃完晚飯溜達。旅館位于長龍縣郊區,四周都是随處可見的麥子杆,鄭新林看着小麥田,想起災後的桃源鎮。
現在桃源鎮綠色大批量的退化,也不知還會不會長出來……
第二天一早,兩人來到糧站繳費處。
旺旺購買了一百五十噸小麥。因國家政策扶持,小麥貨款可以抵押貸款。
鄭新林抵押了兩間廠房。
小麥有兩種運輸模式。1,直接運送原小麥。2,在長龍當地進行粗加工,每噸小麥需收取一定加工費,長龍有麥皮收購站。
鄭新林詢問了一些詳細費用,直接選的第二種。
市場上泡面餅幹有小幅度上漲。他打算将面粉加工成泡面,要是一切順利,月底就可以投入市場。
“我這二百噸,夠用。”
“我是三百,進了一套餅幹設備,想生産一些是粗糧餅幹。”
“超市的食品漲價,咱們生産不出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是頭……”
……
鄭新林等着小麥加工,其他糧食企業也在認真計劃着。
他們感覺自己是沙漠裏的魚,在即将渴死的時候,被救回了海裏。
“孫局長,你們之前洪災,我們派了三支救援隊過去……我不是邀功的,你們小麥不是熟了啊,能不能給我們一百萬噸種子?”
“劉組長……”
“王縣長!”
……
這次蘇浙安共收糧食2300W噸,經過龍夏農業部計劃,決定拿出1000W噸用于龍夏北部的冬小麥種植。
龍夏還在商量細節中,但全國各地坐不住。蘇浙安龍風豐收,這也就表示着,其他地區同樣能在酸雨中豐收。龍夏冬小麥種植時間為9月-10月。現在離播種時間僅有一個月……坐不住了!
“這是油麥菜?”
“應該是吧……”
……
就在全國共同關注的同時,風山農場內,秦雲和劉文勝愣愣的看着面前場景。
神奇的油麥種子:3000積分/畝,畝産5000斤,不限于農場農田。(五天成熟期)
神奇的油麥種子是一個五日生蔬菜。兩人看完,就購買了十畝油麥種子,交給農研所研究。因不限于農場農田,農研所将油麥菜種在了土樓外圍,
秦雲和劉文勝一直處理蘇浙安的農田,并沒有關注油麥菜成長。
而現在,油麥菜已經由種子生長成了一片油麥田,這些油麥靠近土樓,每一棵都像一個大大的綠草樹。
“高七十二厘米,最長葉八十五厘米,綜合營養高于國內的7%。”這時有研究員彙報油麥數據。
劉文勝摘了一片葉子,重複問:“這是油麥菜?”
“是的。”研究員十分肯定。
油麥菜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蔬菜,被稱為綠菜之王,每根葉子大約三十厘米。現在面前油麥不僅由三十厘米長成了八十厘米,就連寬度也變成了一個手掌寬。
劉文勝将葉子放進嘴裏。
油麥葉青青翠翠,沒有任何土腥味。
劉文勝剛剛嚼完,一個工作人員從農田方向跑來:“水稻熟了!”
水稻同樣是五天生植物。
現在農場由兩萬畝擴增至了五萬畝,因水稻需要水田,農場特地在農田最南側開辟了一塊。水田距兩人位置近千米,秦雲和劉文勝聽完,直接乘着收割機前往水田。
在系統規則限制下,收割機灑水機都是農場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