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89章
在車內的林諾清晰的聽到外面的喧鬧聲, 他不知道是誰在車外吵鬧,悄悄的掀開了一點車簾,就這樣看到了逐漸聚起來的北境百姓和盡量維持秩序的侍衛們。
“王爺!诶?車裏好像不是王爺?是個書生。”
“怎麽不是王爺?”
“這車裏是王爺嗎?”
沒想到外面人這麽多的林諾被吓了一跳, 忙把車簾放下, 仿佛做了什麽錯事一樣手足無措的看向嚴滄。
嚴滄笑着握住他的手, “北境百姓豪放,夫君莫怕。”
聽着他的打趣聲林諾耳根又紅了起來,最近王爺也不知道是哪來的愛好,就願意故意以夫君來稱呼他。
馬車緩緩的進入到城內, 嚴三有些為難的湊近同嚴滄彙報,“王爺, 百姓越來越多,我們不太好向前走。”
嚴滄看過原劇本, 當年的北境十二城大半都已經被匈奴軍侵占。
而這幫蠻夷根本沒有打算在北境生存,搶來的城池房屋被打砸燒毀,婦女被掠走,老人和小孩都被喪心病狂的斬殺。
北境宛若一片人間地獄。
而當時的朝堂上竟然還有人主張與匈奴軍議和, 并想要割舍掉部分城池,以求換來與敵軍的和解。
消息傳回北境,讓當時的北境人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有些青壯年索性直接落草為寇,能逃走的都逃離了北境。
好在十二城最後等到了該等的人,嚴滄從京城而來, 将散落的黎家軍集合, 重整軍紀。
僅僅用了半年的時間,便将十二城全部收回。
此後将黎家軍化整為零,散落在十二城內,閑時務農忙時征戰, 不久便讓北境恢複了此前的繁榮,甚至因為嚴滄的坐鎮,讓北境的百姓心裏都有了定心丸。
漸漸的白城成了十二城的中心,而大家在逐漸恢複正常生活後便多了個活動,閑的時候總要來十二城看一看,哪怕見不到王爺過來看一看王爺住的府邸也是好的。
而嚴滄不知道的是,甚至有不少北境的百姓家裏都供了他的長生牌,家裏新添的娃,不但要記住祖宗的名字,更要記住五皇子北戰王。
嚴滄從車內起身,“将馬牽來,我們騎馬進城。”
在他拉開車簾的一瞬間,看到他的百姓們都沸騰了起來。
“王爺!”
“真的是王爺!”
“王爺回北境了!王爺沒有放棄北境!”
有些百姓喊着喊着竟然哽咽了起來,還有年紀大點的偷偷抹起了眼淚。
嚴滄下車後對着大家拱了拱手,接着再次掀開車簾對着車內的林諾,“諾諾,與我一起。”
坐在車內的林諾看着嚴滄的雙眼,聽着周圍人激動的聲音,有些緊張的将手搭了上去,“我,我可以嗎?”
此時他心中竟有着微微的自卑,他忽然意識到,在京內的王爺只是為了藏拙才如此低調,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便是皇帝親自來了北境,也許都得不到如此熱情的接待。
而嚴滄堅定的握住他的手,“若将來只有一個人站在我身邊,那個人便是你,也只會是你。”
在王爺撩起簾子對着車內伸手的時候,百姓們便放輕了聲音,猜測馬車裏将要下來的是什麽人。
而在林諾走出馬車的一瞬間,有聰明的終于想起來從京城傳回來的消息。
“是王妃嗎?”
“是王妃!一定是王妃!”
“王妃!王妃!”
大家愛屋及烏,對一次見到的林諾都出奇的熱情。
林諾身上有一半江南的血統,看上去細皮嫩肉的,任誰都能看出來是個富家少爺。鼻子也小,嘴也小,只有兩雙杏眼大大的。
這讓見慣了北境粗曠漢子們的婦人稀罕的不行。
林諾這瘦小的身材,若是在北境的百姓家,說門親事姑娘家都不願意要。
但是一想想,這個人是王妃,大家又覺得很合理,甚至怎麽看怎麽覺得他跟王爺般配。
到了北境嚴滄更沒什麽好顧忌的了,照舊與林諾親親密密的同乘一匹馬。
看到他們二人的北境百姓們也高興,最初只是喊着王爺王妃,不知道是誰開始說了句吉祥話,随後大家便跟着喊些百年好合,白頭偕老的話。
這樣走在白城熙熙攘攘的街頭,聽着周圍百姓們的道賀,竟然像是大婚那日的游街。
林諾看着周圍的百姓有帶孩子的,讓自己家的孩子騎在脖子上,小朋友小小的雙手合十,一直對他們拜拜,嘴上說着恭喜恭喜。
在馬上的兩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段路硬是拖了很久才走完,原本門外的匾額被換下,上書北戰王府。
門口兩個石獅子也格外的精神,不過有趣的是,石獅子的兩只腳都已經被沒事就來府外轉轉的百姓摸到有些發亮。
奉命在北境留守的嚴二等人也已經等在了府門外。
百姓們知道嚴滄他們一路舟車勞頓,送一行人到了王府外。
而就在這時,大家忽然亂了起來,紛紛上前,把手裏的東西往嚴二身前一丢,便迅速的擠回人群中,生怕被抓到。
有這種想法的百姓不少,所以原本有序的現場,忽然就亂了兩分鐘。
就這麽兩分鐘,王府的門外就快成了早市菜場了,一地的吃食,活着的雞都有四五只。
林諾眼看着放下雞的百姓死命的鑽回了人群,許是怕被王府的人抓到将東西還回去,還往旁人後面躲了躲。
他忽然便理解了嚴滄心底裏對于北境的記挂來自于何處,這的百姓雖然經歷過苦難,但是當他們抓住生的機會活下來後,還是那樣的淳樸善良和可愛。
他會學會熱愛北境,不是因為王爺,而是這裏的百姓值得。
嚴滄把林諾送到白城,稍作停留便去了嚴二所在的松林鎮,松林鎮附近多良田,每年也是匈奴緊盯的地方。
今年的松林鎮提前有了防備,秋收上來的糧食沒有被搶走,只是城外的田地讓匈奴軍踐踏的不成樣子。
嚴滄見到嚴二便聽他将十二城的近況敘述了一遍。
匈奴軍許是知道黎家軍的厲害,在最初試探之後,便沒有大舉來犯,而是時不時的集中火力去進攻一城。
而這個戰術又因為嚴滄将黎家軍打散分布在十二城,各城之間統一管理,聯系密切,一旦一個城池遭到無法抵抗的進攻,會發出信號,附近的城池便會派出三分之二的兵力支援。
所以至今為止,十二城還沒有一座城被匈奴軍侵占。
最近的仗打得痛快,嚴二講起戰事都不複往日沉着鎮定,嚴滄看着他那樣子頗覺好笑。
嚴家的這幾個貼身侍衛,武藝方面嚴二是最差的,但是幾個人裏腦子最為靈光的也是他,所以他雖然是嚴家的侍衛,但是大多數的時候嚴滄也拿他當門下的謀士來看。
他聽着嚴二說完這些事,對着嚴五招招手,“把望遠鏡拿出來,給老二看看。”
嚴二還在納悶怎麽說着說着前方的戰事,忽然便讓他看個什麽東西是何意,但是在心裏反複念了念望遠鏡的名字,倒是對此有了些許猜測。
直到将圓筒狀的單目望遠鏡拿到手裏,向遠方随意望了一下。
“呦,這可是個好東西。”下一秒鐘他便嬉笑着看向王爺,“此物王爺還有多少。”
看着他那毫不掩飾的貪心,嚴滄倒也沒讓他失望,“不多,但是也夠北境十二城一城放一個了。”
嚴二一聽這望遠鏡就不想還回去了,暗戳戳的将此物往胸口放,“那便多謝主子了。”
旁邊站着的嚴五沒想到他忽然有這一手,“幹嘛呢!這是王爺賞我的!你去找老大去領。還給我快點!”
嚴二死死的護住望遠鏡,“哎呀,王爺,還有些名冊需要您過目,我去給你拿來。”
兩個人吵吵鬧鬧的這便出了議事廳,嚴滄對此也早就見怪不怪了,只是記挂着白城的林諾。
反正這松林鎮也沒什麽大事,我去前線轉一轉,讓那幫蠻子看一看吓唬吓唬他們,然後就回去找老婆,啊不是,回去鎮守白城。
這很合理,嗯,合理。
就是不知道林諾此時再做什麽。
林諾在做什麽?
林諾也很意外,在京內一窮二白的北戰王,在十二城竟然有不少房産地契。
一部分是宮裏賞賜下來的,還有一部分是當年戰亂,一些富商急着離開北境,低價脫手了部分店鋪,這些都讓嚴滄出錢盤了下來。
這麽一清算下來,嚴滄在北境竟然有不少産業。
只不過這些商鋪一直沒人着手打理,倒閉的倒閉,關門的關門。
在別人眼裏興許是一片爛攤子,但是在林諾看來,倒是給他尋了份新的差事。
于是等着嚴滄一周後回到白城的王府,他親愛的王妃已經沒什麽時間理他了。
他回來的第一天,林諾唯一一次找他說話,是拿着一份新寫好的賬冊,同他講了講王府在十二城的産業,以及他對此有什麽看法。
嚴滄只能表示,都聽王妃的,王妃說了算。
北境因着四季分明,尋常百姓對衣物的需求量也不是不小。
不過大家剛從戰亂中緩過來,倒也不像京城和江南那樣,過于追求新奇的樣式和好看的紋路。
林諾一合計,與其讓一些過時的布匹在倉庫裏壓箱底,為什麽不運往北境低價出售給百姓。
同樣一些粗布麻布的料子需求量也很大。
他同北戰王府內的管家商議後,找人約算了一下路途上的成本耗費。
“若是單次運輸過來的布匹量大,我們确實還有的賺。只不過王妃有所不知,十二城的百姓可能沒有那麽富裕。”
林諾看到最後估算的利潤點了點頭,認真的對着屋內的衆人,“北境發展起來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有王爺在這裏,北境早晚會像京城一樣繁華。”
聽到他這樣說,大家也都沒再反駁,也是,有王爺在的北境早就不是以往的北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