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文會1
==================
清河以國師兼醫師的身份替小皇帝請了兩日的假,第一日耗費在了皇莊中,第二日則在與完顏鴻的交易中消耗了。
小皇帝坐在寝宮中,一邊喝着他命人準備的瘦肉蔬菜粥,一邊回憶着他和秦王的交流。
忽略那期間自己被吃的無數次的豆腐,這一場交易令雙方都很是滿意。完顏鴻作為一個有封地的異姓王果然無法抵擋手弩的誘惑,更何況小皇帝接下來抛出來的“絲綢之路”計劃就更是充滿了誘惑。
秦王的封地皆在邊疆,黃沙漫天,難以耕種,又常受到關外異族的侵擾,百姓大多窮苦,封地上的人口一直漲不起來。一旦絲綢之路建立,那他的領地将會成為禹朝與關外間的商業中轉站,容納來自各地的商販及貨品,活躍的商戶将會為那片貧瘠的土地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
相應地,為了壓制完顏鴻未來增長的實力,手弩的樣品以及車弩床弩的全部圖紙,已經讓他派人連夜送往呂飛銘大将軍手中了。
王公公看着一邊喝粥一邊笑着的小皇帝有些納悶,這粥有這麽好喝?他湊過去瞧了瞧,确認只是一碗普通的肉粥。
他想起往日裏早朝時不願起床的小皇帝,再看看面前這個早早起床穿衣梳洗的陛下,心下感動。
“陛下,時辰到了。”
“行,備架吧。”蘇洵兩口把剩下的粥喝完,站起身伸了個懶腰。
手在袖口中暗暗握了握拳,一會兒,朕還有場大戰要打呢。
走到龍座上坐下,蘇洵點點頭,示意早朝開始。他眯着眼睛大致數了一下,很好,丞相管理的不錯,沒人遲到不來。
其實以慕容家的滔天權勢,能送到早朝上讀給小皇帝聽的奏折,早就提前在丞相府走了一遭了。雖然小皇帝明面上已經開始執政,其實和往日小傀儡的日子沒什麽區別,依舊是只能同意丞相同意的提議,反對丞相反對的提議。
同為丞相及帝師的慕容澈權勢滔天,不用和其他大臣一樣站在下面,慕容澈就站在小皇帝身側,和他一起聽着前面胡子一大把的老人在那裏用催眠曲一樣的調子讀着奏折。
“……共有超萬戶人家受災,臣請陛下開國庫,派遣人手赈災發糧。”
“可。”
蘇洵點點頭,面前的冕旒輕輕碰撞。
算算時間,小皇帝有些緊張地捏緊了手,他承認自己今天要做的事情有些冒險,但那日在皇莊中看到的貧苦百姓的樣子還能清晰地浮現在他的腦海當中。國師說得對,朕是皇帝,而非工匠,朕要做的是從上至下,逐步引導這個國家的走向。
他深吸一口氣,盡量緩解自己緊張的情緒。這是他第一次嘗試正面和慕容澈産生沖突,慕容澈這個人朕看不透,但朕知道,正想要完成所求,就必須要從消減以丞相為首的世家的權利做起。小皇帝的掌心已經因汗水而變得透濕,挺直的脊背也開始微微發抖。
上朝的建章宮為顯皇家氣派,門十分高大,此時一陣清風吹過,蘇洵忍不住偏頭輕輕咳了兩聲,白皙的面上頓時出現兩團不健康的紅暈。
站在他身邊數步之外的慕容澈皺着眉偏了偏頭,有些擔心小皇帝會不會直接昏倒在龍椅上。
太醫院每日都會給他問平安脈,這些脈案除了送入太醫院備案之外,還會原封不動地抄送一份送往丞相府。
之前身體不是好轉了嗎,怎麽又開始咳嗽了?太醫院養的都是一群廢物嗎,陛下的病看不好,就連壓制病情的能力都沒有了?
慕容澈皺了皺眉,他不作聲色地擺擺手,朝堂上屬于慕容氏的勢力頓時了然,連忙加快了晨會的進度。
就在最後一份奏折被念出,所有人都準備結束今天這場朝會時,那原本高坐在上面,如同一個精致漂亮的吉祥物的小皇帝卻突然開口。
“朕前幾日去了皇莊。”
雖然是被權臣給架空了的皇帝,但只要皇帝一開口,下面的百官無論內心有什麽想法,也都要乖乖聽着。
小皇帝暗中打量着下方臣子的神情,但他們無一不是在官海中沉浮數年的人精,皆口觀鼻鼻觀心,如同泥胎木塑一樣沒有露出半點不該有的表情。
啧!
“遇見了一位士子,他自陳自己苦讀數十載,德行舉止皆為上品,但苦于無人推薦,報國無門。”
聽到小皇帝的話,慕容澈眉心一跳,心裏湧現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只聽到小皇帝繼續說道:“朕想着,世家大族人才濟濟,然每次品評時察舉之人卻僅有數名,必然有許多人如那人一般,有志有才卻無法出仕。朕便答應他,本月十五日,在清朗閣處舉辦文會,讓那些自認有才華之人得以聞名,也讓衆學子們有機會博覽各家所長,以文會友。”
蘇洵一口氣說完,看着下方烏壓壓的頭頂,問道。
“衆愛卿覺得如何?”
還能如何?皇帝金口玉言,答應的事情還能反悔不成?難道要他們找到那個不知道究竟存不存在的士子,讓他自己主動去說,自己沒空,不參加了,讓皇帝還是取消為好?
唯唯諾諾了十幾年的小皇帝一朝爆起,可把朝臣們給驚得不輕。雖然老話說得好,兔子急了也會咬人,但這可不是咬人,這可是要人命了啊!
朝臣們一邊暗暗想着最近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把這個兔子一樣的小陛下都給惹急了眼,一邊在慌亂中下意識地擡頭看向了文官之首的慕容澈。
慕容澈:……
蘇洵也頗為愉悅地順勢轉頭看向慕容澈,想也知道,這位丞相此時的內心該是有多麽煎熬。慕容澈是世家大族中的貴公子,凡事愛惜羽毛,就算真的專權,也絕不會鬧得如今日一般難堪。
所謂文會,不過是他真正推行科舉制前的一個預告。朕相信能夠年紀輕輕坐到丞相之位,還掌權是十年的慕容澈絕不是傻子,聰慧如朕的丞相,很快便能想到這獨立于察舉制的考察機制對世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麽。不過沒關系,一旦科舉制推行下去,他将獲得大量的來自寒門的官員,這些官員将會從上至下,一點點将朝堂的勢力洗牌。
不過,他暫時還不想将世家們逼迫得太深。
小皇帝對下方朝臣震驚的神色十分滿意,他勾起嘴角:“老師,既然是文會,必定不能讓那些腹中空空又桀骜不馴的人壞了諸位的興致,所以朕便想着,讓世家冊中前二十個姓氏的家族各舉薦家族的人才,你看如何?”
這樣一來,第一次文會将依舊是世家的天下。沒有世家會放棄擴大本姓在朝堂上的影響力的機會,所以就算知道這餌料八成有毒,他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吞下。
在往日的察舉制制度下,一個士子能否為官,出仕時是擔任濁官還是清官,是芝麻小官還是大官,看的是推薦他的官員手中的權利與資源,看得是雅集時參與的官員對其品貌的評判。所以他們會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去讨好這些已經占據高位的世家大族,寒門和小家族緊緊依附着世家而生存,而世家又時不時抛出官職為餌料,滋養着這些根系,最終,整個世家便成長為足以撼動皇權的參天大樹。
但科舉制不同,一個人的能力将會被考核量化,若說真要讨好誰,要讨好的也只剩下他這個出題的皇帝了。
釜底抽薪,他會從下至上,一點點将屬于皇帝的權利集中在手裏。
诶呀,真是不錯呢~
一想到這文會之後,朝堂上可能發生的變化,蘇洵便忍不住笑彎了眼睛。
辦事滴水不漏,在得償所願的前提下還能安撫世家。慕容澈沉靜的目光看着蘇洵,這個由他一手教大的陛下,真的已經長大了,長到連他這個做老師的,都有些看不懂了。
慕容澈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明明被小皇帝當場奪權,但他非但不生氣,居然還湧現出一股自豪之情是怎麽回事?
看着小皇帝那尾巴都要翹起來的小表情,他不禁勾勾嘴角,點頭道:“臣遵旨。”
【作者有話說:感謝書友用戶bg3s0cfe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