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錢好掙
第70章 錢好掙
這天晚上, 簡書枚睡了簡書雲的房間和床。
她媽媽都沒有多鋪一張床,還說:“反正書雲不在家,你就睡她的床。後日她回來了, 要是帶了同學回來, 我們就再鋪兩張床。你和書巧去後面的廂房裏睡。”
簡家的老房子, 有兩間正房,父母住一間, 簡書雲住一間。另外還有兩間廂房,簡書巧和簡書才各住一間。簡書枚還在家裏, 是帶着兩個妹妹一起住正房的。
顯然,她不在家的這三年裏, 簡書雲在家裏的地位有很顯着的提高。她獨占一間正房,并且把妹妹趕到廂房去了。
正如爸爸提起簡書雲,語氣裏滿是自豪和開心一樣,她在這個家,在父母的心裏有着不可動搖的地位。
這個女兒考上大學了啊,是他們老簡家, 及至方圓十裏八村的第一個大學生呢。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呢。一向小器又節省的簡爸, 都迫不及待的布置起家裏來了。
而簡書雲的房間也明顯添置了新的床上用品,蚊帳是新的, 被子床單也是新,甚至還多了一臺新的落地電風扇,連窗戶都重新修整過,也換上新的窗簾。窗邊的大書桌上, 還擺着簡書雲不少的書本, 夾雜着些她的獎狀。甚至還有一些女孩子的小東西。
雖然有些東西是為了歡迎簡書雲同學的到來, 而特意布置過。也是想讓大家不至于太瞧不起他們農村家庭。雖然是農村的舊房子, 至少簡書雲的房間還是相對漂亮的,并不比城裏人家差多少。但其實有些東西卻明顯是簡書雲常用的,并不是專門布置的。
簡媽媽跟着簡書枚進了房間,顯然還想再談點什麽事,簡書枚卻直打哈欠,一副自己十分渴睡的模樣,倒頭就躺下,還說:“媽,幫我把燈關了吧。門帶上,我快累死了。”
簡媽媽話在嘴邊打了個轉,最終還是出去了。
算了,也不急這一時半會。
簡書枚原以為自己會睡不着,不想沒過幾分鐘,她就睡着了,還一夜無夢,一直到早上簡爸起床開大門,放雞出來,鬧出的動靜,她才醒來。
農村的夜晚是安靜的,并且外面也沒什麽光污染,這一夜她睡的很好。
休息了一個晚上,年輕的身體也恢複了元氣。
簡書枚下了床,去了一趟廁所,又回來繼續睡。
其實也不是還想睡,就是不想動而已。
她把行李袋打開,清理出送給家人的衣服和零食。
東西都拿出來了,就剩下兩套她自己的換洗衣服了。她帶回來的換洗衣服都很普通,半新不舊。
這時候,門外也響起了簡媽媽的聲音:“書枚啊,該起來了。早上我和你爸要趁着涼快,去地裏幹會兒活,你快點燒早飯,等會兒讓書巧送到田裏去。對了,要多燒點茶涼着。我把茶帶走了。”語氣中帶着不容置懷的命令。
真是一天都不想讓她休息,簡書雲天天不在家,她一到家就要幹活了。
她有心不想理會,但轉頭又一想,自己在家裏也呆不了幾天,沒必要為這點小事再鬧一頓。
而且大清早上的,她要做早飯,肯定是要下河去淘米洗菜的,也讓村裏的鄰裏鄉親們看看,她一回來就幹活了。
于是,她裝着剛睡醒的樣子,應了一聲:“恩。”
簡媽媽聽到回應,扛着鋤頭就走了。
簡書枚起床了,簡書巧也起床了。
簡書巧有自己的活要幹,就是洗衣服。她提着裝滿了髒衣服的籃子,就去拿洗衣服的盆子和洗衣粉,簡書枚跟過去,替她拿起木盆子,說:“你天天洗衣服嗎?你二姐呢?”
今年的暑假,簡書雲又不用上學也不用補課,就算是去同學家玩,也不可能一個暑假都不在家。也明明比小妹大了好多歲,這些活該大的幹才對啊。
簡書雲打着哈欠說:“二姐平時會燒飯啊。不過她炒的菜不好吃,媽比較少要她做。洗衣服一直都是我,我還要掃地,還要下地送飯,幫着幹活。”
其實簡書雲不是不會炒菜,這不過是她的策略,說自己搞的不好,再說自己要忙着學習,就把自己的活兒扔出去了。她向來都是這樣會為自己算計的人。
“你哥呢?”簡書枚又問。
“他不用幹什麽了,哦,有時候會去放牛。”
啧啧啧,聽到這些回答,簡書枚就生氣了。
“你姐你哥都比你大,怎麽反而是你幹的活最多呢。你不用寫作業嗎?”
簡書巧已經懂事了,大姐不在家的時候,她就是家裏地位最底的,聽到大姐是為自己說話,就生氣的說:“二姐是家裏的榮耀,哥哥是家裏的唯一男孩子,我嘛,不就是個小丫頭的命嗎?”
“那你自己長嘴不會說啊,你都會說給我聽了。你就不想和你二姐一樣,去考大學嗎?”簡書枚慢慢引導她。
對于這個小妹妹,前一世,她并沒有太多的關注,因為年紀相差大,她又早早就離開了家。但相比二妹和弟弟,她對這個小妹妹的感觀要好多了。
那兩個都是自私鬼,只管自己的。這個小妹妹還不就是被欺負的對象啊。
“想啊,我都讀初二了,馬上就要上初三了。我也想多花點時間搞學習啊。”
簡書枚又問:“你這回考了多少分?平時成績怎麽樣。”
簡書巧都一一回答了,她的成績其實也還比較好,好好讀,肯定不會比簡書雲差什麽。
簡書枚就說:“那你自己平時多花些時間搞學習。把成績搞的更好些,讓爸媽覺得你也是讀書的料,他們就會和對你二姐一樣對你了。”
“可是我要做這麽多事,哪裏有時間搞學習啊。”簡書巧有點腦子沒轉過彎來。
“你不會學你二姐啊,就說你要搞學習啊。”簡書枚繼續誘導小妹妹。
簡書巧不敢與父母對抗,就跟簡書枚以前一樣,但是她卻比簡書枚以前聰明,她意識到了父母的偏心,所以有些期待的看着大姐,明顯想從她身上得到支持。
“你還有一年的時間搞學習,只要你考上好高中,爸媽就算不給你讀書,你找我,我也會讓你讀的。你二姐也是我出的學費,這三年我每個月都有寄錢回家,就是給你們讀書用的。”簡書枚給了她肯定的答複,并且還把自己寄錢回家的事情也告訴她了。
其實上一世也差不多是這樣,因為她一直在給家裏錢,又因為弟弟早早就不讀書,這個小妹妹是一直在讀書的。只不過那時候的小妹妹在家裏也不起眼。甚至給她的印象也不深。
“真的呀,太好了。我一定要好好讀書。我才不想天天在家裏幹活呢。”簡書巧興奮的說。
“我供你讀書,是因為我自己沒機會讀高中考大學。我那時候成績也很好,可是爸媽不肯讓我讀高中,非要我上中專,就是為了讓我早點掙錢。我在外面掙錢很辛苦的,你可別浪費我的心意了。”
簡書枚趁機給小妹妹灌輸一些正常三觀。免得她也學成了個白眼狼。而且這個小妹妹年紀最小,在家裏和她一樣地位低,她也同情她。甚至從巧書身上她看到了自己。以前沒有人能點醒她,她現在來做這個點醒小妹的人了。
果然簡書巧明白了,立馬說:“謝謝大姐,你供我讀書,我以後賺錢了,給你買很多好東西。”
“行啊,咱倆說好了啊。”簡書枚笑道。
簡書巧重重的點頭,恨不得給她發個誓言,表示自己說到做到。
簡書枚不指望得到小妹的多少回報,只希望自己在這個家,還能有個同盟。
恩,如果小妹能記得她這個大姐的好,以後她也還有個親人可以走動。誰也不想當孤兒的啊,有好的親人,誰會放棄了。
其實在農村的大家庭裏,特指家風正的家庭。長姐或者長兄,對這個家付出了很多,下面的弟妹們都沾了他們的光,大家會對這個長姐,長兄很尊重。就算以後大家各自成了家,也會以這個長姐(兄)為首,互相幫助的。
不是有句話叫,長兄(姐)長嫂當爺娘的俗話嗎?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但如果像簡家這樣,父母偏心,又一昧壓榨某一個孩子,反而這個家的兄妹姐妹之間不會和睦,甚至老死不相往來的都有。
所以,父母會不會以身作則,會不會教育孩子,對這個家的孩子影響巨大。
兩姐妹在河邊剛聊完這個話題,村裏幾位嬸子們也相繼來河邊洗東西了,大清早正是大家忙碌着淘米洗菜,洗衣挑水的時候。
聽到兩姐妹的笑聲,大家都驚訝的說:“哎喲,書枚回來了啊。什麽時候回來的啊。不聲不響的,我們都不曉得呢。”
“你這丫頭在外邊幾年都沒回來啊。”
“是不是回來吃喜宴的啊。你大妹考取大學了呢。”
“就是,書雲這丫頭真是成績好。我們村還是第一次出大學生呢。”有人羨慕的說。
“對啊,你爸你媽這幾天,走路都帶風,不知幾歡喜呢。”
簡書枚和大家打了招呼,說:“是啊。我昨夜到家的,都黑了才到,沒有人看到。”
“哦,很晚才到家啊,路上辛苦吧,怎麽不多睡會兒?”大家七嘴八舌的問了起來。
“是很累,坐了兩天一夜的車,還走了那麽遠才到家的,差點兒累死了。”簡書枚笑了笑,又說:“大清早的,我媽就叫我起來做事了,說地裏活兒忙,他們要早早下地去。”
有位嬸子就快言快語的說:“呀喲,你媽真是的,孩子才回來,也不叫你多睡會兒。你二妹書雲那丫頭,考取了大學,天天都在外面玩,也沒見她幹什麽活。”
“嗨,我爸媽一向最喜歡我二妹,大家沒見我小妹也天天要幹活啊。我回來了,自然也該叫我幹了。”簡書枚笑道。
“是哦。我們也天天見到書巧做事。”幾個嬸子都說。
簡書枚在外面打了幾年工,第一次回家,這些嬸子們最關心的還是她在外面掙錢的事情。
幾句閑話之後,立馬就有人問:“書枚,在那邊打工掙的錢多吧?”
簡書枚笑道:“要說掙錢吧,肯定是比在家裏掙的多。”
果然,這些人一聽,立馬眼睛都亮了,這年頭就指着幾畝田刨食的農村人,生活都不富裕,誰不想多掙點啊。
“哎,那好找事做嗎?都是些什麽活啊?”不少人開始想着能不能跟着她出去打工了,又或者把家裏哪個孩子帶出去打工。
“我這樣的,讀過點書,有點文憑的人,還是好找事的。那邊工廠多,都招年輕有點文化的人。”
“那你肯定掙了很多錢。”更有人想打聽她的工資了。
簡書枚當然不會和她們細談這些事,只說:“我是掙了錢,但我很辛苦啊。在外邊掙錢也不容易的。”
“哎喲,你在大工廠幹活的,風不吹雨不淋的,還有人管飯吃,還能有我們下地累啊。”大家都不相信,一副她掙錢很輕松的樣子。
簡書枚就說了:“我們每天上班十六個小時。就是說,從早七八點鐘,上到晚上十點左右。中途除了吃飯,不休息。中午也不可能還回去睡個中覺。吃飯都是換班吃的,只有半個小時候時間。上個廁所,都得請假,有人給你替崗你才能去上。不然,你那個位置的活就堆起了沒人幹了。你們說辛不辛苦?”
幾個嬸子面面相觑,有點不敢相信的說:“幹這麽長時間嗎?上廁所都不能自由的上?”
“當然啦。工廠管理很嚴格的。流水線生産,都是機器在跑的,每個人一分鐘幹多少活,人家都給你算的明明白白,你少幹一點兒,都不行。”
“那我要是幹活慢的怎麽辦?總有人手腳快,有的人慢嘛。”有人還不相信,覺得她太危言聳聽了。
“幹活慢的人,幹活不仔細,經常要出錯的人,想偷懶的人,自然就被淘汰啦。”簡書枚笑了笑,又說:“人家老板可不管這些,人家是要賺錢的。你做不好,幹嘛要你在工廠做啊。難不成白出錢養着你啊。”
“喲,這麽嚴的嗎?”
“當然啦。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去找工作,你們去火車站看看就知道有多少人了,擠都擠不動呢。哪個老板不曉得招那些幹活麻利又仔細的工人啊。你幹不好,自然有人幹的好。我們是電子廠,是比較高科技的廠,要求自然要高一些啦。沒文化也不行,你都不認識那些東西也幹不了那個活。不過,相應的工資也高一些。”
簡書枚趁機大力宣傳在外面打工有多辛苦,想要好點的工作,必需要有文化等等。
她還說:“你們知道我們吃什麽嗎?一天兩頓正餐,餐餐不是南瓜就是冬瓜,再不就是豆芽菜,沒有一點葷腥和油水,都是水煮鹽拌的菜。早飯喝稀粥就饅頭,連鹹菜都沒有的。”
這樣的生活,比農村人家差多了。雖然大家都不可能天天去割肉買魚,但是,也不至于一年到頭都不吃一兩回啊。再說了,大多數人家時不時吃個雞蛋還是吃的起,甚至魚也吃的比較多。本地水源豐富,很多人都和簡爸一樣會捕魚的,而且大家菜園子的蔬菜也不止南瓜和冬瓜啊。
“吃的這麽差啊。老板掙那麽多錢,就不能弄好點給你們吃嗎?這也太狠了吧?”又有人問。
簡書枚笑道:“工廠幾千人吶,吃好點得花多少錢啊。一頭豬還不夠吃一頓的呢。哪個老板不想多掙點呢。我們一個星期吃一頓葷,就是在菜裏加幾片肉一起炒。過年三天,也會加點雞啊鴨什麽的,算是能解個饞了。”
“按你這樣說,這外面的錢也不好掙啊。”有兩位嬸子感嘆道。
“那是。大家都說南邊地上都是黃金,只要去了就能掙錢,你們是沒看到那些找不到活幹的人,有多慘。”簡書枚随便講了個兩個例子,吓得她們都瞪大了眼睛。
也有消息靈通點的人說:“是聽說那邊很亂的。”
簡書枚冷笑道:“是啊,很亂。我們這些人一去就進工廠了,平時加班加點的幹活,也不敢出去玩,也沒時間出去玩,掙的一點血汗錢就都寄回家了。還讓有些人以為我們在外面撿錢呢。真是自己沒去幹過,想的那麽美。”
本來在她講這些事的時候,一堆嬸子圍了過來,以為能聽到什麽好消息的,這下子全都散了。
“哎喲,不說了,不說了,鍋裏還等着米呢。”
“我也很忙,我先走了。”
“我去洗衣服了。”
……
瞬間人群就走光了。
簡書巧也聽得目瞪口呆,同情的看着簡書枚說:“大姐,你在外面這麽遭業啊。”
遭業就是受罪的意思,本地的土話。
“是啊。所以,我寄錢回來給你們讀書,就是希望你們以後比我過的好,不用像我這樣拼死拼活。人家大學生就不用幹我們這種活了,拿的錢還多。”簡書枚說完,腦裏靈光一閃,又問:“這些話,我其實都寫在信中了,爸媽沒說過嗎?你二姐和哥哥也沒說過嗎?”
“沒。他們沒和我說過。我也沒看過信。”簡書巧回答道。不然,她也不能一點兒也不清楚這些事嘛。她年紀最小,又是家裏的最底層,誰也沒心思和她說什麽。
“那你現在還覺得我在外面輕松自在嗎?”簡書枚問。
簡書巧搖頭,還說:“大姐,你在外面這麽遭業,掙的錢還是別全寄回來了,自己也花點吧。爸媽他們還一直計劃讓你再多寄些錢回來蓋房子呢。好象你有掙不完的錢一樣。”
這話說的簡書枚都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這小妹妹還有的救。
“恩,你二姐這次考取大學了,我也不用供她了,以後也該她供家裏了。”簡書枚笑道。
“是哦,二姐是大學生以後掙的會更多,她是該寄錢回家。每次爸媽給她錢買資料買東西,她都說現在你們給我了,我以後會給更多你們。爸媽每次都很高興,都給的格外痛快。她是我們家裏花錢花的最多的人。”
簡書巧提起這些事,還很羨慕。她要什麽都要不到,都是哥哥姐姐的舊貨,包括身上穿的衣服,用過的資料。她不敢和簡書才比,哥哥是家裏想怎樣就怎樣的人,有着無與倫比的地位。但姐姐比她的待遇也好太多了。
與大家聊過了一場,簡書枚心情也不太好了。剛才的這些話,她每次寫信都會提,但明顯父母根本就不相信,也沒對外人說過。他們搞不好還會和這些外人一樣,認為她在外面享福,賺錢跟撿錢似的。現在又聽了小妹的話,心情就更不好了。
真是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永遠就覺得別人比自己過的舒服。
他幹脆對簡書巧說:“去,把你哥叫起來,說我讓他去街上買些早餐回來吃。”
她也懶的煮早飯了。才一回家,讓她幹這幹那的,而且她好長時間沒有燒過土竈了,煙熏火燎的,她只怕一時間還搞不好呢。
簡書才一聽說買早餐吃,自然樂意起床了。
簡書枚拿了點錢給弟弟,說:“給爸媽買點飽肚子的鍋盔大餅子之類的,我要一個米發糕和一根油條,一碗涼豆腐。”
說完她又問小妹,“你要吃什麽,告訴你哥。”
“我要2個肉包子,也要一碗涼豆腐。哥,我去給你拿帶蓋子的大碗。”
“好咧。”簡書才高興的騎着自行車上街去了。大姐給的錢,買完早餐,還能剩下幾元錢,就當是他的跑腿費了。
別看他是家裏唯一的男孩子,手頭也不可能有多少零花錢的。騎個自行車去一趟街上,真花不了多長時間,就能賺夠幾元錢的零花,他很願意。而且他自己還能吃自己想吃的早餐,不用吃家裏的白粥就鹹菜了。
這個暑假,天天早飯不是粥就是鹹菜,最多給煮個鹹鴨蛋,他也吃膩了。
簡書才走後,簡書巧就說:“大姐,要燒點茶水呢。家裏沒茶喝了。我去幫你把竈點燃。”
“好的。”茶水都沒得喝,肯定是不行的啊。
簡書枚不得已還是進了廚房,燒了一鍋白開水倒進茶壺裏了,竈裏有柴,鍋也閑着,米也淘好了,她幹脆又煮了一鍋粥。
接下來,她才慢騰騰的開始準備炒菜,還說:“我好長時間沒燒過飯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炒菜。”
簡書巧連忙說:“那你還是別炒了。這些菜都理好了,等下媽回來只要下鍋炒炒就能吃了。”
反正二姐平時就是這樣做的。然後炒菜就多半是媽媽炒的了。
正好,簡書才回來,“大姐,快來吃早餐啦。”
簡書枚也不炒菜了,扔下鍋鏟。簡書巧從碗櫃裏拿了兩個小碗和勺子出來,和她一起分吃打回來的涼豆腐。
剛才是拿着一個帶蓋子的大糖瓷缸子去的,倒出來的涼豆腐,夠分三碗。
姐弟三人坐下來吃了早飯,簡書枚就吩咐弟弟,“你騎自行車把這些早餐給爸媽送去地裏。”
簡書才愣了一下,才問:“他們在哪塊地?”
平時送飯的活都是小妹的,而且父母走的時候,他還睡着的呢。
簡書巧答:“去了那邊的水田。”
簡書才這才起身,提起籃子裏的早餐騎着自行車走了。
他在讀高一,馬上開學就讀高二了,一點兒搞學習的樣子也沒有。晚上看電視也不知道幾點才睡,早上睡的很晚才起。家裏活兒也不用他幹。
這樣嬌寵着長大的他,卻也是家裏最沒用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