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十歲時,白錦終于磨得王琰同意,率領自己一手訓練的少年部曲踏上了游歷之旅。
大業十三年,時隋帝楊廣已登基十三年,再不複登基時的雄心壯志,一方面橫征暴斂,窮兵黩武,一方面驕奢淫逸,殘暴不仁,雖有英明國策推行實施,殺盡忠臣良将,失盡人心,導致民怨四起,天下大亂。
沿途走來,白錦真正見識了什麽是“寧為太平狗不為亂世人”,千裏無人煙,路邊堆枯骨,食腐鳥虎視眈眈地等着狀如骷髅的行人倒下,好一哄而上……
戰争,在任何年代都是殘酷的。
有時候,他們會停留在深山老林裏,聽暮鼓晨鐘,誦荒涼真經,仿佛世間依舊太平祥和,而有時候,他們會誤入某個野草比莊稼茂盛的村落,收兩升豆子,給一個村子的孤寡老小義診,至于男壯丁?自然是都被朝廷征走了,這樣的村落數不勝數,而最終能服滿役歸家的壯丁寥寥可數。
慢慢的,白錦這支馬隊便有了點名頭。
江湖與江湖也多有相通之處,一支全是少年組成的馬隊,讓聰明人忌憚,也讓蠢人貪婪,白錦并不手軟,走一路,殺一路,也有走投無路的人來投奔,也有遭受不公的人請求庇護,這一路整合,一路救人,雖不是白錦預計的飛揚恣意率性人生,但不知不覺便收獲了一份別樣沉重的信賴。
三年下來,白錦的隊伍,徹底磨煉成了一支以她為中心的精兵悍将,本就是裴家部曲出身的少年們,自幼便受着傳統的嚴格訓練,又有白錦這些年陸陸續續按照自己想法打造的特訓,以及傳授的武功陣法,少年們早已脫胎換骨,每個人拿出去都能獨當一面,合在一起,更是一架毫無破綻的兇猛殘忍絞肉機,凡被絞入他們的陣法中,便是倍數人馬,亦無人能夠生還!
而經過鮮血和殺戮的淬煉,白錦的劍法也已登峰造極,與前世最終成形的超然劍意又明顯不同,少了飄逸出塵,多了殺伐果決,白錦已隐隐感覺到,自己觸摸到了藥王訣的第二層邊緣。
有一種入世的厚重滄桑,是紅塵的七情六欲,貪嗔喜怒,彙聚成壓在心頭的魔障,尋道路上的天塹,唯有破而後才能重立,進化,升華。
上一世,終她一生,都未曾真正修仙入道,“活過來”的藥王廬內仿佛有一層無形的屏障,包裹着她的神魂,斷開了她踏上仙途,但白錦又能感覺到,那層屏障,并無惡意,與其說是阻礙她修仙,倒不如說是在保護她,就像第一世在她遇到致命危險時,裹着她逃離那個時空一樣。
這一世,她終于感覺到了一點破開屏障的契機。
白錦手下的馬隊從一開始的一支,而後一分為二,為三,為四……待到經過太原地界時,已經分出了兩個大隊長,各管着四個小隊,八個小隊長麾下又各有上百人,訓練得嚴整有序,令行禁止,好不氣派——就是特別費錢。
若不是王琰生財有道,家大業大,又無底線溺愛獨女,這八百多人的馬隊,白錦剛開始時想養也養不起,後來實在不好意思啃老了,便只好以戰養戰,帶着這群人打家劫舍,專挑那些罪惡滔天的綠林□□下手,狠狠地攢了一筆不菲的身家,終于松了口氣,不用掏她娘親的私房了。
而這樣一支解決了無數綠林強人和官府潰兵的馬隊,自然也引起了各方興趣,人數雖然不算多,卻個個都是訓練有素的馬上精英,領隊的又是一名女子,這對于各路反隋豪傑來說,都稱得上是一口送到嘴邊的肥肉,不吃白不吃!
太原的主人,李淵,自白錦踏上太原的地界,他的案上便放了短短時間內能收集到的所有關于她的消息,李淵越看越是贊嘆——裴矩這家夥福分不淺,雖生的不是兒子,能幹程度也勝似兒子了,可惜當初夫人下手晚了,沒能把這孩子變成自己人……也不知道她現在有沒有許人,大郎二郎成親了,還有四郎五郎啊,要不等裴矩從草原上回來,再找他商議商議?
“安安在城外?”
內院裏,李秀寧驚喜地看向來給她報信的二哥,李二郎李世民。
“安安現在可不得了,領着一支驕兵,由北向南,斬了多少□□豪強,一路過來已闖出了不小的名聲,連父親都百般贊嘆,命我前去迎接。父親還讓你收拾一個院子出來,若是能留安安在李家住下就再好不過了!”
李世民朝妹妹道,一張俊朗深刻的臉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不愧是擁有胡血的家族,不同于漢人骨子裏的儒雅文秀,天然就透着一股英俊彪悍的混血基因!
“行,二哥,我知道了。”驕兵?李秀寧眼珠轉了轉,一口答應了下來。
……
城門處,白錦握緊了缰繩,再見李世民這家夥,她心情很有些複雜。
其實白錦并不是很想停留在太原,也不太想見李家父子,如果她沒記錯,今年是大業十三年,時間極其敏感,她領着一支戰力彪悍的人馬路過此處,對雙方而言,都是需要避嫌的存在。
但,窦夫人就葬在這裏,她與窦夫人有半師之誼,當初無法送葬是情非得已,如今已經到了面前,豈能一走了之?
白錦與唐國公幾乎沒有交集,不代表和李家人不熟,事實上,李淵的妻子窦夫人是從小看着白錦長大,兩家堪稱通家之好,白錦和李家的這幾位郎君娘子自然也是打小混在一起長大的。
窦夫人出生北周皇族,天生清冷尊貴,冷靜自持,偏偏對白錦另眼相看,極是喜愛,甚至在白錦幼時主動指點她書法學問,後來窦夫人帶着幾個孩子與丈夫彙合,離開家鄉時,把自己收藏的從北周皇室裏帶出來的所有道家文集都留給了白錦,還不忘給白錦寄信傳書,解惑釋疑,生恐她荒廢了自己的絕頂資質,諸般關懷,竟比對她唯一的女兒秀寧還要盡心。
甚至,窦夫人還想說服王琰,将白錦嫁給她的次子,李世民。
王琰一口就拒絕了。
哪怕她和窦夫人是幾十年沒紅過臉的好閨蜜,哪怕李二郎和女兒門當戶對,哪怕李家和裴家已經暗暗結盟,王琰也絕對不會将女兒嫁給李世民!
李家,潛龍在淵,李世民,更是人中龍鳳,非是她女兒配不上對方,而是,兩人根本不是一路人,一個是人間貴不可言,一個想追求逍遙長生,勉強在一起,最終不過是一對怨偶。
而這兩人若結怨,造成的破壞力,哪怕她是白錦的母親,也不敢預料後果,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豈不愚蠢?
窦夫人本想學劉備三顧茅廬,誰知突生重病,驟然離世,那時白錦已游歷在外,連回鄉送葬都來不及,也是一種遺憾。
後來從王琰的信箋中知曉了窦夫人求親的意圖,王琰說的輕描淡寫,白錦也沒放在心上,只是再看到李世民,多少有點感慨。
幸好這家夥已經成親了,是窦夫人臨終前,為他聘的長孫家貴女。
那是窦夫人一開始看好的兒媳,白錦更不想破壞這對千古帝後的美好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