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顧校長的煩惱
王立又來了。
“小果,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翻譯稿出版社有已經通過了。”王立一進門,就宣布道。
出版社覺得佘小果的翻譯很準确, 已經在聯系原作者買下授權的事。并且王立透露, 因為佘小果的翻譯質量高,加上原文很重要, 出版社給的價格不會低。
“米學長豎起大拇指。我要是有佘小果這麽好的頭腦就好了,那我也能買大房子了。”
言城頂他,“米學長, 你的房子已經是大房子裏,比你老家一家九口住的不會小。”
比起老家的房子, 确實算大了, 只是比不上佘小果的。
王立還說,互聯網的事已經是板上釘釘, 合約都簽了,預計第一條國際專線年後就能接入華國。
佘小果就問,這條線速度怎麽樣。
王立很興奮地告訴她,能有64K,比現在用電話線撥號上網快很多。
不得不說,佘小果還是有點小失望。
她習慣後世動辄幾百兆寬帶,對于僅有64K的網速,還是多多少少有點失望。
只是, 畢竟是第一條國際專線。佘小果還是很期待的。
王立又問起配件的事,佘小果告訴他已經做出樣品, 但是還沒測試。
怎麽測試呢, 又沒有互聯網。王立顯然也想到了這一件, 并不再催促。只是讓佘小果做好準備, 寒假要回家就盡早回。過完年,聯上網,可能就得測試配件,沒問題就進行生産。
他們得搶占市場。
王立不急,喬老師倒是挺急的,天天盯着佘小果的進度。佘小果買房那天,一整天沒出現,第二天就被喬老師罵了。
Advertisement
即便佘小果解釋說買房去了,喬老師也依然不為所動,還讓她第二天把進度補上。
第二天上午四節課,下午佘小果就把自己關在了電腦配件廠的研發部,兢兢業業把圖紙畫完。喬老師這才不再哼哼。
只是等他檢查完圖紙,又開始哼哼了,他找出圖紙的三處錯誤,十分嫌棄地說:“怎麽回事,畫‘貓’的時候,就是錯了三處,現在畫交換機,還是三處錯誤!你得好好反省反省!”
只錯了三處,佘小果自己還挺滿意。畢竟她才學了不到一年,她也沒指望一口吃成個胖子。
按照喬老師的要求修改之後,佘小果又被喬老師抓着開始動手做。
這一次,喬老師自己也不動手了,而是讓佘小果自己動手。
要什麽材料,讓佘小果自己寫,不會,就自己找資料。等佘小果苦着臉列完單子,他再對着單子點點點,這個數量不對,那個型號不對。
佘小果才發現,喬老師居然也能這麽毒舌。以前覺得他挺溫和,那只是因為還不熟。
佘小果雖然每天苦哈哈,卻也知道喬老師是為了她好。
她也不怕罵,有問題就問。別人請個家教還要花大價錢呢,哪個家教比得上喬老師,更何況喬老師不要她的錢,連她送的吃食也拒絕。
佘小果是個懂得感恩的人,喬老師的好,她記在心裏。就像康家,就像泠江縣一中,遇上合作的機會,她會回報。
泠江縣的顧校長正發愁。
高中從兩年變成了三年,可是變的只是教材,老師們連本像樣的參考書都沒有,不得不花更多的時間研究課本,即便是這樣,有些知識老師自己也沒有把握,導致給學生講課的時候也模糊不清,學生聽起來更加雲裏霧裏。
像語文、數學之類的,每個年級不止一位老師的還好,兩三個老師之間可以互相讨論,遇上英語這類科目,一個年級就一位老師,老師就抓瞎了。
甚至還有英語老師病急亂投醫,拿着教材來問他。
顧校長微胖的臉皺在一起,很是無奈擺手:“英語,我當年就沒學過英語,現在也就認識二十六個字母而已。”
顧校長自己教的是數學,就只差指着英語書本說,它認識我,我不認識他。
他拿出英語小資料,“朱老師,要不你看看這本書上有沒有講?”
朱老師很無語地看着他,“英語小資料我有,只是英語小資料針對的也是兩年制的教材,現在教材變了……”
顧校長也愛莫能助,只能趁代表學校去省城開會的機會,去定王臺的幾個大書店找找看,卻也只找到聊聊幾本。可能是因為教材出來不久的原因,找到的這幾本參考書也很薄,顧校長自己一下自己教的數學,裏面的知識點并不全。
只是沒有更好的,也只能拿這幾本湊合。讓顧校長無語的是,每個書店老板都向他推薦英語小資料。
顧校長:“我知道英語小資料好,還沒出版我們學校就人手一本手抄本,我想看看有沒有其它資料。”
書店老板也郁悶,上個學期還天天賣斷貨英語小資料,現在有貨了,買的人卻少了很多,虧他還特意多囤了貨。
顧校長找不到資料,很是着急,頭發都多掉了幾根。
校長夫人提醒他:“老顧,你可以聯系一下佘小果、康勤或黎琴幾個,他們都在北市,北市那邊的書店可能比較全,看能不能讓他們幫忙找找。”
顧校長眼前一亮,拿起鋼筆要寫信,就聽到有老師在校下喊:“顧校長,顧校長!去教師辦公室接電話,佘小果從北市找電話來了。”
顧校長呵呵笑了,真巧,他正找她有事。
他微胖的身體,跑起來卻挺快,只是累得氣喘籲籲。那名老師告訴他,佘小果說了十分鐘後打過來。
八二年九月,北市有了第一個投幣電話,泠江縣可還沒有,泠江縣一中唯一的電話就在教師辦公室。電話費太貴,為了防止有人偷用,平時用一個木盒子鎖起來,鑰匙由顧校長親自保管,只有話筒露在外面,只能接電話,不能打電話。遇到重要事情,才會由顧校長親自打開木盒子打電話。
佘小果的電話很快打來了,顧校長接了電話,“喂!小果,你找我什麽事?”
佘小果:“校長,我從北市這邊買了一些參考書和名著,捐給學校的,估計過幾天要到了,寫的是您的名字,到時您查收一下。”
顧校長的聲音都激動了,“參考書,是三年制高考的嗎?”
他只聽到參考書,名著都被他忽略了。
佘小果笑道:“自然是,北市這邊兩年制高考的書很少了,有也是在打折處理。”
“太好了!”
顧校長一拍大腿,“真是太及時了,剛還跟你師母商量,看能不能托你們幾個從北市買點參考書回來,你就送了來。你買了多少呀?要是幾本就算了,若是有幾十本,我還是看能不能幫你報銷吧。”
佘小果能幫忙買就是情份,他可不能讓佘小果再貼錢。
“買了六百冊,除了參考書還有名著。不用報銷,算是我為母校做的貢獻吧,而且我妹妹佘盼盼還在一中呢。”
對于一中的情況,佘小果也知道,就是校長每月的工資,也就比北市普通工人的高點,能報銷的錢有限,六百冊書是不可能報銷的。
“六百冊?!”顧校長懷疑自己聽錯了。
佘小果很是耐心,“對,就是六百冊。”
顧校長老淚縱橫,“小果,我……我代表一中的全部師生感謝你。你可幫了大忙了,說不定你的善舉,能改變不少學生的命運。”
佘小果挂掉電話後,校長的話言猶在耳。
善舉麽?原來做好事是一件這麽快樂的事。她決定以後有能力要多做好事。
經過顧校長一提醒,佘小果也意識到了參考書的問題。她又跑了趟書店,專門給盼盼找了幾本高一用的書,又給甜甜也買了對應的書。
喬老師變得越來越高冷。
佘小果問他交換機的問題,他總是會讓佘小果自己先查資料,如果超過三天還沒解決,才會好心地告訴她。
這麽一來,進度就變得十分緩慢。也就是互聯網還沒通,佘小果也并不急,正好趁這個機會,鞏固一下知識。
對于佘小果紮實穩定的态度,喬老師還是很滿意的。
空閑時間,佘小果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翻譯原文上。
一方面,工作室的夥伴想看,佘小果天天被追着要稿子。另一方面,出版社那邊也聯系到原作者,原作者已經答應授權,只是最後價錢還沒确定,等到談好了價,就可以着手出版事宜。
這些事佘小果不管。開了一家汽水經銷點,又買房之後,她手上的流動資金沒剩多少了。習慣了手上有錢的日子,現在還真有些不習慣。
而且劉家兩兄弟去學做面包,據陳媽媽說,年後就能學成,到時再開一家面包店,又是一筆支出。
結果佘小果還沒想出眉目,曹德輝來告訴她一個內部消息。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将在來年四月舉年,他們的電腦及其配件可以報名。
這是個寧願自己少吃少用也要保證出口創彙的年代,有機會佘小果自然不想錯過。如果能參加出口商品交易會,佘小果有信心保證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