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互聯網之夢
陳芳做出來的面包獲得一致好評。
農莊裏的中年廚師更是拿小本本記下了每一道工序。他說, “陳同志,明天我想自己動手做一做,你能幫我指正一下嗎?”
陳芳很是慷慨地答應了, 甚至還把自己家的地址告訴了對方, 讓他有空的時候去她的老家,跟着陳媽媽“深造”一下。
佘小果心中一動。
四合院前幾天來了三個人, 都是洪蕪鎮的,在佘國兵的介紹下來投靠佘玲。
三個人都很是勤勞,卻沒有什麽技術, 佘小果先讓他們跟着伍國雄幹銷售,幾天過去, 伍國雄卻說只有一個适合, 另兩個看到陌生人就臉紅不敢說話,幹不了銷售這一行。
她就問了陳芳, 看能不能讓他們也跟着去學做面包,回頭她可以開個面包店。
陳芳大手一揮,“沒問題。”
龔學長笑她,“你要不要先給你媽打個電話确認一下,你随随便便給她塞了三個徒弟過去,她會不會不樂意教。”
陳芳很是沒心沒肺地吃着面包,別人一個還沒吃完,她已經吃完了兩個, 與她速度一樣的,只有龔學長。
“不會呀。我媽當初學烘焙, 也拜了不少師傅, 吃了不少苦, 所以她早就放下話, 只要用心學的,她都收,學成之後,不要在她的店三公裏範圍內開店就行。而且我媽媽收徒從來不要學費,只是她那些徒弟也懂得感恩,念得她這個師傅。”
“陳媽媽真是個好人。”衆人感嘆。
晚上他們升起了一堆篝火,邊燒烤邊聊天。
龔學長一天下來收獲不少,大大小小有五六斤魚,加上米學長帶着劉小蘭去采購的,還有龔靖軒提供的自己養的雞和雞蛋、自己種的紅薯。
天天用紅薯當飯吃的時候,佘小果恨不得紅薯從地球上消失,然而将近一年沒吃過,還有點想念,記憶中龔靖軒拿給她的烤紅薯那是真香。
正想着,就見到龔靖軒挑了兩個紅薯拿過來,“小果,想不想吃烤紅薯?”
Advertisement
佘小果重重點了下頭。
“我也要!”
“還有我!”
“我。”
……
女孩子們都不客氣地蹭紅薯。陳芳也舉起了手,“我也要,兩個大的!”
她的食量大,在食堂吃飯也是雙份。
龔學長笑了,“我幫你烤吧。男同志們誰要,我一起烤了?幾位媽媽也烤一個?”
雖然他們幾個收入高了,但是還是習慣不浪費。
幾位媽媽都要了個小的,怕吃多了積食。
兩位姓龔的男士忙着烤紅薯,秦歸和言城負責烤魚,陳芳和龔媽媽負責處理那兩只雞,正好有條件,她們準備做成叫化雞。
米學長和劉小蘭串菜,其它人則是随意地烤雞蛋之類。
拿到烤紅薯的時候,佘小果才記起來,“汽水忘記拿出來了,你們要喝嗎?”
龔靖軒要幫她去搬汽水,佘小果揶揄,“不用了,我怕紅薯要烤糊了。”
紅薯都熟得差不多了,一陣陣香氣鋪面而來。秦歸想幫忙,不過他也任務在身。最後,還是黎琴帶着黎爸爸兩人一起給她搬的。
吃飽喝足,長輩們先回去睡了,年輕一輩的還不想睡,他們唱起歌來。
隔日,農莊的廚師也做了面包,比起陳芳做的,他的更軟一些。他們還打包了一些回來吃。
佘小果跟着車直接去了工作室,伍國雄卻在四合院焦急地等着她。
看到她沒回去,伍國雄尋到了工作室。
他去打聽了相關政策,像他和佘玲這種不是北市本地人的,不能在北市扯結婚證。
佘小果很驚訝,“伍叔,你跟小姑就準備扯證了?”
伍國雄的臉紅了紅,“沒有沒有,是準備年底的,我想着先打聽清楚。其實我更想看能不能把你小姑或者我的戶口轉到北市來,以後有了娃,就可以落戶北京。”
這年頭,想從潇湘省把戶口遷住北市,并不比多年以後限購時的北京容易。佘小果的戶口是北京的,她是随着考上大學,就遷來了北市,沒費吹灰之力。
伍國雄知道佘小果的熟人多,想請她找熟人想想辦法。
佘小果答應了。
正說着,佘鈴也找過來了。
原來是古記者打了電話給佘小果。佘小果給她的是四合院的電話,就打到四合院。
古記者留了一個電話,讓佘小果回過去,說是有好事找他。
工作室就有電話,佘小果打過去,古記者很快就接了。
古記者打電話來是想問佘小果還有沒有興趣寫書。她的那位編輯朋友,得知佘小果的工作室做出了華國第一個漢字系統和五筆打字系統,想邀請佘小果寫本書。
要出書。
工作室頓時安靜下來。
佘小果就問了,項目不是她一個人的成果,她能不能帶上她的幾個主要項目夥伴。
對方答應了。
米學長抓着頭發,“小果,你要帶我們一起出書嗎?我沒寫過書呢。”
佘小果讓他們不用緊張,她會找找其它類似的資料,找個目錄過來,再讓他們根據目錄寫就行。
“軟件是我們一起做出來的,我們實事求是的寫就行。作為理工生,出版社也沒要求我們有多高的文彩。”
衆人才松了一口氣。
陳芳就問了個很小白的問題,“小果,你們寫的書,會印出來嗎?”
佘小果很是耐心地回答,“肯定會印出來,而且那家出版社規模不小,到時書出來了,北市應該也能買到。”
米學長立即到,“那我得買一本,不,十本,留着自己看,給親朋看。”
佘小果有經驗,“出版社那邊會給我們寄樣書的。”
可以出書,還會送樣書,他們甚至沒問有沒有稿費。他們覺得很神奇,向來是他們看別人的書,現在也有機會寫書給別人看。
佘小果要找類似資料,她喚出了微微。
微微迷蒙着雙眼,“小果,你要資料,可以,但是我的資料庫并沒有,只能通過網絡幫你找。”
網絡工作室就有,只是想起上次微微用掉的巨額電話費,佘小果還是決定等回去了再讓它聯網。
夥伴們已經無心工作,都在憧憬着出書的事。
佘小果想想手上也沒什麽緊要的工作,決定先回四合院查資料。
晚上,佘小果找了佘玲,跟她說伍國雄的擔心。
如果有房子的話,入戶會容易許多。
只是佘玲還在糾結,她買了房的事,要不要讓伍國雄知道。
伍國雄雖然很努力了,不過他畢竟是在一個新行業,他很努力地銷售,效果也很明顯,工資從最初的幾十元,已經漲到了将近兩百元,抵得上別人四五個月的工資。可是就算如此,他也比不上佘玲的收入。
基本上,要靠伍國雄自己買房,或者伍國雄出一半的房錢,看一年後有沒有可能。
可是伍國雄顯然并不想一年後再結婚。
佘玲試着跟伍國雄提,有房子在北市的話,入戶更容易。
伍國雄卻叫她捂緊自己的錢袋子,別老想着拿錢出來買房。
佘玲于是不好再提自己已經買了房。
伍國雄新賺的錢,他都交由佘玲幫他收着。佘玲幫他放到銀行存了活期。伍國雄還讓佘玲有需要就花,別省着,可是佘錢一分都沒動。
她知道伍國雄存錢想結婚的,自然不能拖後腿。
不僅如此,伍國雄每次拿多少錢給她,她自己也存多少錢進去,說是一起為結婚努力。
伍國雄很是感動。
佘小果唯有祝福。
伍國雄為錢而發愁的時候,康家三口也為錢發愁。康勤找佘小果借的三千五又要用光了。
按康爸爸的意思,不準備去醫院了,自己在家康複,雖然慢一點,至少不用花錢。
他的決定遭到了妻子兒子的一致反對。
康勤用顫抖的聲音說,“爸,我們只想要你好好的。你不知道我跟媽媽經歷過怎樣的惡夢!只有你好起來,我跟媽媽才能徹底放心。你好了,我跟媽媽也好安心賺錢。”
這是兒子第一次示弱,康爸爸沉默良久,總算答應配合。他們決定再找佘小果借五百。
五百塊,等于一般工人一年的工資。加上這五百,他們一共欠佘小果九千。康爸爸說了,家裏還有将近五千的存款,只是還得回泠江取。他是工作時出的意外,廠裏答應補貼兩千。
剩下的兩千他們一家三口一起努力,總會還清的。
自此,康爸爸積極配合康複,另一方面,他又催康媽媽開始上班,不用天天在家陪着他。
這正中佘小果下懷。
她的汽水已經談下來兩個月有餘,門面也找好了,只是沒有負責人暫時擱置,就等着康媽媽有空了幫她管理。
康媽媽與佘小果約定,工資可以少開點,但是前期她隔三天就得陪康爸爸去醫院。
康爸爸去醫院就是一整天,她可以早上送過去,臨下班接回來,其實耽誤不了多少時間。佘小果看中的是康媽媽的能力,并不要求她上多少小時,自然答應。
康爸爸的情況穩定,康勤也就繼續工作室的兼職。只是他下班都很晚了,大部分時間都睡在工作室那邊,早上去學校的時候,會順便拐去四合院,看看父母。
大家都在為努力賺錢而努力,佘小果卻在為花錢的事煩惱。
微微因為上網又用掉她上百元話費。其實不止是微微,她也很懷念可以遨游互聯網的日子。她迫切地希望,華國能早點通互聯網。
趁着某次跟華科院交接的時候,她提出了這個問題。華科院的代表王力說,他們也在努力。因為他們開發了漢字系統,讓華國更多的人用上了電腦,這個願意很有希望提前。
這個晚上,佘小果做了個夢,夢見工作室有了互聯網。
作者有話說:
佘小果:我想上網!
微微:我也想上網!
米學長:網是什麽?怎麽上?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