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推銷剁辣椒
另一封信是張秋萍寫來的, 信只有一頁,照片卻有十張。
張秋萍知道佘小果沒空去進貨,又不想放棄佘小果這個大客戶, 故而花大價錢買了臺膠片相機。
從佘小果身上得到啓示, 張秋萍也進了少量鞋子和包包,在信中, 她感謝佘小果,為此給她增加了不少生意。
寄來的照片一套衣服配鞋包,照片的背面, 标明了款式名,有幾個碼, 有幾個色。
信中, 張秋萍還許諾,她可以先給佘小果發一千元的貨過來。
先貨後款, 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超前的,畢竟她跟張秋萍也就見過兩次面,信任度有待提高。
佘小果覺得自己也不能太落後,被對方給比下去,而且冬款的價格貴,一千元也進不了很多貨。
她請了假,直接給張秋萍打了兩千過去,又找到一個有傳真機的店子, 把自己選好的款式傳給張秋萍。
她給張秋萍打了個電話,提醒對方接收傳真。張秋萍得知她打了兩千元過去, 讓她再選一千元的貨, 這一千元的貨等收貨後再付就行。
佘小果想了想, 直接讓對方把她發過去的單子, 再加一半。
難得出來,佘小果并不急着回去,順便去店裏看了看,佘玲正忙着給顧客改褲角,看到佘小果,就提醒她,“小果,該進貨了,天氣降溫,冬款賣得特別好,不少款式都斷碼了。你若是不方便去,我跑一趟吧。”
“不錯不錯,小姑你都敢獨自去廣市進貨了。”
佘小果笑道,佘玲身上的變化,是顯而易見的。從一個沒自信心的農村女孩,漸漸成長為獨擋一面的都市女青年,不僅是氣質變了,穿着打扮等各方面也變了。就像她今天穿的衣服,白襯衫黑褲子,很簡單的搭配,卻很有風範。
“不過這次先不用麻煩小姑了。正巧我這次請假出來,就是因為進貨的事。”
她把張秋萍給她寫信的事說了。
佘玲感嘆,“張秋萍還是很有迫力的一女子。對了,小果我有個想法——”
Advertisement
佘小果很感興趣,“什麽想法,小姑你說說看。”
佘玲說,“我不是學了縫紉麽,每天只用來改改褲角,總覺得白學了。我想起之前開縫紉店,你給我圖樣,我做衣服,賣得也挺好。我就想,現在可不可以也這樣做一些衣服出來,挂在店裏賣。”
佘小果懂了,佘玲已經不滿足于只賣進的貨,而是想自己做更有特色的衣服出來,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高定版。
“主意不錯,我們可以先試試。後期熟客多了,還可以根據熟客的尺寸做更合身的衣服。”
佘小果見過的衣服不少,但哪些符合八十年代審美的她記得并不多,她也就三板斧,早已經畫出圖給佘玲了,她畢竟不是專來人士。佘小果假裝去上廁所,呼喚微微出來。可是只聽到機械的聲間,“微微已經進入睡眠,有事請等微微睡醒後再找。”
這個懶微微。
佘小果只能跟佘玲約定,等周末的時候再給她圖紙。
佘玲答應了,興致勃勃地說等有空了,去淘一點合适的布料先備着。
佘小果自然答應,離開前,她對佘玲說,“小姑,你要不要考慮去找個服裝設計班讀一讀?”
如果佘玲自己會設計,就不用求那個在關鍵時刻睡覺的微微了。
“我去讀服裝設計班?可是我初中都沒畢業!我怕考不上。”佘玲有些慌。
“不用去學校,去那種私人辦的,模式跟小姑之前在黎媽媽那裏差不多,但是這個是一人帶一個班,而且得交費。”佘小果解釋。
佘玲從來沒想過,“讓我先考慮考慮。”
佘小果也沒想着一下子改變佘玲,讓她慢慢想。
佘小果找到龔靖軒借放大鏡。
“佘小果,你可是我的救星!”
龔靖軒感嘆。
他說話的時候,佘小果看到他的牙齒很白,很想問他的牙膏哪裏買的,她自己買的牙膏太差,一直用不大習慣。只是顯然,現在不是說牙膏的好時候。
“需要我做什麽嗎?”
還是那位外國專家的事,安排又出了問題了,急缺一個什麽零件,但是溝通不順利。他怕出耽誤佘小果上課,就沒有去學校找她。
小事情,佘小果出馬,幾分鐘搞定。
佘小果提起來意,龔靖軒跑了一趟家裏把放大鏡拿過來。
佘小果狀似聊天般提起,“我家裏給我來信了……”
果然龔靖軒很緊張地轉過來。
“我爸說你去了我家?就在廣州巧遇你之前。”佘小果吃吃地笑,特意加重了巧遇兩個字。
向來從容不迫的龔靖軒難得有些窘迫,“其實是剛好要去廣市,為了生産線的事,想着你來北京帶着行李擠火車不方便,就順便去接你。”
龔靖軒把放大鏡拿給佘小果,“說起來,還沒認真向你道謝。”
“道什麽謝?”佘小果好奇道,一直以來,她覺得龔靖軒對她的幫助更多一些。
“回到B市,我家的處境并不好,我和爸媽的工作沒有恢複,全家只有小妹一個人上班。我爸桃李滿天下,他的那些學生,很多都待我極好。可是我跟我爸都守着清高,不想求人,去年冬天,我還以為全家人要一起受凍,你寄來了棉花……”
“看着家人們穿上棉衣那一刻,我觸動很深。面子比家人還重要嗎?”
“于是我不顧我爸的反對,去找了我那些師兄師姐們。借了些錢,又找了點關系,自己下海創業。才有了今天的我。”
佘不果沒想到龔靖軒的成功,居然還有自己的功勞,她聳了聳肩,“我當時也不知道龔知青你家還有個妹妹,棉花寄少了。沒有棉衣,冬天很冷吧?”
雖然後面她又補寄了,不過那個時候冬天都要過完了。
龔靖軒卻道:“不冷,身上雖然冷,心卻是熱的。我那會忙着賺錢,忙着改善家人的生活,根本沒意識到冷,直到你又寄來了棉花,穿上新棉衣,才發現,還是穿着棉衣暖和。”
他抱一個大箱子,“這是上次佘叔叔和李阿姨送的剁辣椒和小魚幹,我一個人吃不了這麽多,你拿一半去吧。”
居然這麽多。
佘小果好奇地問道:“怎麽上次車上沒看到。”
龔靖軒呵呵,“我這不是怕你們看出不是巧遇,提前托運走了。”
好吧。佘小果拿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她建議龔靖軒可以送點給家人吃。
龔靖軒卻是苦笑,“他們吃不慣。”
佘小果不說話了,李桂雲親自做的,她喜歡吃得很,卻有人偏偏不喜歡。
佘小果拿了個小點的箱子裝了一半回去,龔靖軒送她到學校附近,分開後她才想起忘記問牙膏了。下次問吧,她想。
佘小果把剁辣椒和小魚仔拿出來給室友們分享,獲得了寝室的一致好評。
佘小果于是好奇道:“你們不會吃不慣嗎?”
要知道,她們寝室天南海北的人都有。陳芳是東北的,王紅是海南的,另外幾個也都來自各地,就沒有一個去過潇湘省的。
“這麽好吃的東西,怎麽可能吃不慣。”
陳芳吃得一臉滿足。
佘小果:……
好吧,她突然想到,所謂的吃不慣,可能只是不喜歡送東西的人。
只是佘小果并沒有放在心上,她借到了放大鏡,微微卻已經進入了深度睡眠,連機械自動回複音都沒了,屏幕漆黑一片,有放大竟也無濟于事,只能等明天小懶蟲自己睡醒。
她怎麽就造了一個這麽懶的微型機器人,每每關鍵時刻掉鏈子。
因為剁辣椒,佘小果有些想家了,也想起離家前發下的豪言壯語,要把“李嫂子”賣到B市。
怎麽賣?
佘小果為難了。
擺地攤?
顯然不現實,拉低了“李嫂子”的定位,而且她也沒那個時間去擺攤。
最後,佘小果決定從曹德輝處着手。作為采購,看他需不需要采購剁辣椒和小魚仔。
周末的時候,她拜訪了曹德輝,對方高興地告訴她,“小果,你來得正是時候,我弄到了一張收音機票!”
“那敢情好!”佘小果很高興,如果能多一臺收音機,室友們也不用起太早睡太遲,只為了排隊聽收音機了。
她說明了來意,曹德輝有些為難,“小果,我們機關吃飯的,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你讓食堂的廚子上一碟子剁辣椒,你覺得合适嗎?小魚仔倒是可以偶爾上一次。”
佘小果顯然不是那麽容易放棄的人,她笑吟吟地道:“正好,我這有道菜譜,特別适合有身份的人吃。”
為了賣剁辣椒,佘小果送了個剁椒魚頭的食譜,是她前一天找微微要的,為了抄食譜,她連鼠标的內部結構圖都拖到今天才畫好。
雖然只是一道普通的剁椒魚頭,做法卻是來自後世很有名的飯店的招牌菜。
曹德輝雖然不覺得剁椒魚頭有什麽稀奇的,但畢竟靠佘小果發財,答應把食譜拿給食堂廚師,讓對方用佘小果帶來的剁辣椒試試。
佘小果道謝,覺得事情已經成了一半。
回到家,佘玲也回來了,佘小果拿着買的魚,“小姑,我們來吃剁椒魚頭吧。”
“好啊。”
佘玲說她去做,佘小果立馬把食譜拿出來,讓她按食譜做。
佘小果想着兩個人也吃不完,就去叫了秦歸一起來吃,佘玲就提醒,“小果,你要不要叫上龔知青?兩次進貨都虧了龔知青。”
佘小果卻想起那一句,“他們吃不慣。”
她擺了擺手,別叫了,也許別人吃不習慣呢。
作者有話說:
沒意外的話,明天雙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