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節
第一燴面館和第二燴面館
作者:掩面而遁馬甲君
【文案】
寫長篇有點累需要調劑一下,就再來個短萌吧~
這是兩家燴面館子和兩家燴面館子的老板的故事,有竹馬屬性,慢慢更~
首先我要告訴泥萌,兩家館子是有原型的~!有條件的可以來嘗嘗,沒條件的那就想想吧( ̄▽ ̄”)~
記得馬甲君高中時候,每天下晚自習都是十點半,老爸有時開車來接,都會習慣性地問一句:“餓不餓?咱倆去吃燴面吧?”【其實馬甲君每次都覺得是老爹比較想吃所以不想讓他失望才次次都去陪吃的嗯才不是因為自己也饞了呢!】然後我們爺倆就直奔燴面館子一人來一碗,以至于畢業時馬甲君長了六公分但胖了足足二十斤,都是燴面惹的禍/(ㄒoㄒ)/~
都說河南的燴面好吃,吃貨馬甲君在吃遍河南各地燴面之後,深覺還是自己從小吃到大的第一燴面館和第二燴面館經典,比聞名遐迩卻日益商業化的X記H記強太多了,于是……忍不住腦洞~( ̄▽ ̄~)(~ ̄▽ ̄)~
打廣告:新鮮的羊肉燴面嘞~!八塊走一碗!沒錯你沒看錯!就是八塊!只要八塊!不要六十八也不要八十八!【夠
Ps:僅參照兩家面館各自的餐飲特色,勿代入真人喲(^U^)ノ~YO
【一】
作為一座移民城市,龍城有很多出名的北方特色小吃:涼皮涼面涼粉兒,米皮裹皮面魚兒;豆漿豆餅肉夾馍,鍋貼燒餅蒸豆角;菜盒肉盒胡辣湯,煎餅油糕撈面條;雞蛋布袋汆丸子,燴面拉面豆腐腦——艾瑪不能再數了,再數口水要流出來了。
咳咳言歸正傳。到龍城來,有兩樣小吃是必須要嘗一嘗的,一是裹皮兒,二是燴面。裹皮兒吧,顧名思義就是把一整張涼皮兒給裹起來,裏面包上拌好芝麻醬和蒜汁兒的面筋啦涼面啦香菜啦黃瓜絲兒啦花生碎啦,東一滾西一滾老老實實卷成一卷兒拿在手裏頭,适合夏天吃,消暑又爽口;燴面呢,适合冬天吃,一大碗面熱乎乎地端上來,先慢喝一口滾燙的羊肉湯,嗬,一路暖洋洋地下了肚,一下子就把汗給發出來啦。撒點香菜,剝顆糖蒜,吃顆鹌鹑蛋再吃面。面是手藝老道的師傅們抻出來的,一個面片兒兩個巴掌大半個巴掌寬,捏着兩頭兒上下晃兩把,左右抻幾下,手指翻飛間,一公分寬三五米長的燴面就可以下鍋了。伸筷子撈起來咬一口,那個筋道,彈牙的!
在龍城,大大小小的燴面館子鋪子店子攤子怕不得有千兒八百個,可要說最出名的嘛,還是要數龍城第一燴面館和龍城第二燴面館。吶,這可不是什麽官方鑒定的排名,而是人家店名兒就叫這個。據說當年第二燴面館的夏老板興沖沖地去工商局注冊店名兒的時候本來選的是第一燴面館,結果一問工作人員,哎喲不好意思,剛才剛走了一位尚老板,已經把“第一燴面館”這招牌給注冊過啦。夏老板灰溜溜退而求其次,弄了個“第二燴面館”的店名兒回去,從此就跟第一燴面館的尚老板結下梁子了,那叫一個勢同水火勢不兩立,算到今兒個兩家店子都開了二三十年了,這梁子也算結了二三十年啦。
第一燴面館的特色呢,在于羊肉羊雜和羊湯。選最嫩的大塊羊肉炖熟了現場撈起來一刀切,想大口吃直接端走,想慢慢品的切碎了您請嘗。羊雜也炖得爛熟,入口即化鹹香透骨,六七十歲牙口不好的老先生老太太都能吃得眉開眼笑。敲碎了的骨頭拿去炖湯,把面下在裏面滾得熟喽,湯汁看着清澄嘗着鮮濃,回口那個香喲,讓人恨不得連舌頭一起吞下去。
而第二燴面館的特色,則在于筋道的面和配面大口吃的燒餅。面有多筋道多彈牙那真是無以言表,非得你嘗一口才知道;五香燒餅則更是遠近聞名——那個香,那個酥,那個脆喲!酥酥地咬上一口,燒餅裏面的熱氣嘩就撲到了鼻子尖兒;跟外皮兒不一樣,裏面軟軟的芯子又鹹又香還分着好些層兒,管教你吃了一個還想吃,撕開了泡進燴面碗裏羊肉湯裏,咬一口還得咂咂嘴兒。許多主婦特意跑來光顧,不為燴面而為燒餅——家裏的大老爺們兒,一頓飯少說也得就着兩個燒餅下肚吧?多買上幾個拎回家,明兒個早上切了塊兒候着,蔥花兒姜絲兒蒜末兒下鍋一煸再整顆大白菜弄倆西紅柿,炝個鍋來做一頓熬燒餅,不怕挑嘴的熊孩子不好好吃飯!
Advertisement
兩家面館各有千秋,這麽些年下來也早就有了固定的客流,你是第一不見得就比我第二的生意好,你第二的名頭響可我第一的也不差。就這麽着,二三十年一晃而過,夏老板和尚老板都上了歲數,小夏老板和小尚老板卻長大了。
【二】
【二】
小尚老板是有名字的,他叫尚貢,不過大家都更喜歡喊他小尚老板;小夏老板當然也是有名字的,他叫夏收,當然熟客們也都偏愛叫他小夏老板。
雖然兩家燴面館的的确确是競争對手,可是兩位老板的家卻住在同一個小區,于是尚貢和夏收從小同學到大,那叫一個相看兩相厭。兩家都是開燴面館子的,該怎麽稱呼對方呢?反正小學生夏收是這麽喊的:“喂!那個賣羊肉的!”
尚貢冷冷瞥他一眼,嘴角一揚:“嗯,這不是那個賣炊餅的嗎?”
夏收大怒:“你你你你們家挂羊頭賣狗肉!”
尚貢冷哼:“聽說你家是山東*的,怎麽不姓武呢?”【注*:龍城沒建市前一片兒歸河南一片兒歸山東】
從小看水浒傳長大的山東娃子,心中最爺們兒最英雄的偶像就是武二郎武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自然就是賣炊餅的武大郎了。于是夏收惱羞成怒掄拳就揍——揮拳頭的時候夏收胸腔裏澎湃着一股豪情,那一瞬間,他甚至悲壯地想起了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只不過人魯智深那個威風喲,第一拳打得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第二拳打得紅的、黑的、紫的都綻将出來,第三拳是磬兒、钹兒、铙兒一齊響;而夏收小同學個子不大志氣忒高,那一拳頭過去,沒到跟前兒呢就被尚貢接住了,緊接着一個抓肘反身過肩摔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要不是時間——課間、地點——教室不太對,圍觀的同學們一準兒得齊聲叫好。
咳,其實尚貢這一系列動作完全是出于從小學自由搏擊鍛煉出來的條件反射,把夏收摔過去的時候他就有點小後悔了,一個收勢不及,夏收小盆友就這麽結結實實摔在水泥地上了。
三秒鐘之後,夏收小包子嗷的一聲,哇哇大哭;
三分鐘之後,班主任老師聞風而來,黑着臉把第一天上學就幹架的兩個小混球拎到辦公室,面壁思過!
三小時之後……夏老板黑着臉來了,尚老板也苦着臉陪着笑跟着來了。夏收小包子吸溜兩下鼻涕,委委屈屈地看着爸爸伸手求抱抱,又轉頭瞪了仍然耷拉着臉的尚貢一眼——哼o( ̄ヘ ̄o#)!道歉也沒有用!本大爺才不原諒你!
尚貢也從爸爸臂彎後探出小腦袋,看見夏收白白嫩嫩的臉蛋因為氣怒和哭號已經漲得通紅通紅,長長密密的睫毛上濕漉漉一片,還挂着兩顆亮晶晶的金豆子似墜非墜,這麽一看居然覺得還挺好看的,白裏透紅像是小表妹最喜歡的洋娃娃,水汪汪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嗯,哭起來的時候,比不哭的時候可愛多啦。
作為賠禮,當天晚飯時分,尚老板拎着小尚貢上門賠禮,還順帶捎了道尚媽媽親手做的焖羊肚給夏家添個菜。這焖羊肚做起來可不簡單,先清水加蔥姜蒜煮熟,再切塊入高湯炖爛,灑上香菜、精鹽、胡椒、味精,淋兩勺香油,擱小火上慢慢地焖得入了味兒,才連湯一起盛出來。夏收聞着那香味兒,當時眼珠子就不會轉了。當天飯桌上,夏媽媽給自家的燒餅中間劃拉上一刀,再夾兩筷子尚氏焖羊肚進去,夾肉的燒餅滋味兒可真不賴——吃完飯夏收就賴凳子上不走了,捧着個撐圓了的肚子直哎喲。
【三】
作者有話要說:小心肝兒們無良樓主又來喂飽你們啦~( ̄▽ ̄~)(~ ̄▽ ̄)~
文裏說的這種泥窯小時候哥哥帶着我和表弟玩過,做了個小的,泥也不是那種特別有粘性的,印象裏好像不能做成全封閉的,要稍稍留出透氣的空隙?反正我們仨瞎搗鼓一回最後居然弄成了……想烤的東西也烤熟了……十二三年前的事兒了記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