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景德帝做事向來雷厲風行, 他幼時被禁于晉王府, 一步一步登上帝位,根本不在乎朝中大臣的看法, 朝中大臣吵成什麽樣, 他也只是輕飄飄的一句話, 決定了就是決定了,誰都改變不了, 除非他自己不想做。
許承被封為魏王一事朝中也有人反對,認為陛下應三思再定奪,免得混淆皇室血脈,景德帝當時心情不錯, 難得的同反對他的大臣開了個玩笑,朕已五思, 不必再思。
就這麽堵了反對他的朝臣的嘴,陛下都五思了, 你還讓陛下三思, 這不明擺着說陛下腦子不好,五思後的決定還是錯的,景德帝脾氣本來就暴躁, 他們也不敢輕易在景德帝面前太過嚣張, 橫豎這也是陛下的家世,朝中僅剩兩派皇子的人,楚王失寵後整個人行事都很低調,秦王行事向來琢磨不透, 兩位皇子都沒有明确性的暗示,底下的官員便是想要表忠心也拿捏不住主子的意思。
天家皇子認祖歸宗竟像是民間百姓收養個義子一樣簡單。
陛下安排了祭天,魏王的身份算是徹底定了下來,退了朝後,官員四處散開,好些個官員到信任魏王面前道喜,許承如今身份不同,只是微微颔首,面上含笑。
趙譽沿着臺階往下走,看見被幾個大臣簇擁在中間的楚王擺手叫人先走,負手立在原處等他。
他走至楚王跟前,楚王自顧自的同他并肩而走。
“九皇弟……哦,應該是十皇弟了,瞧皇兄這記性,到底是老了,剛父皇還說了七皇弟之後序齒都往後排,這麽會功夫為兄竟還叫錯。”
趙譽攏了攏袖子,緩聲道:“皇兄不必妄自菲薄。”
楚王笑着搖了搖頭,繼而不住的咳嗽了起來。
趙譽瞥了他一眼,他感慨道:“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想當年我與三皇兄對歭朝堂,滿朝文武争相附和,三皇兄英姿勃發,每每想起,竟還有些懷念。”
他往後頭看了一眼,被衆人圍在中間的魏王還未脫身。
“如今物是人非,只怕日後再沒人後提起三皇兄了。”
趙譽冷笑一聲:“謀逆之臣而已。”
他快步向前走,楚王跟上他的步子。
“到底兄弟一場,十皇弟何必如此絕情。”
趙譽同他本就不甚親近,這會聽他說着已不再接話,楚王揚聲笑道:“倒是為兄的不是了,七皇弟剛剛認祖歸宗,十皇弟連序齒都往後排了一位,想來是心情郁悶,沒有閑工夫去管別人的事,只是十皇弟這般絕情倒是讓為兄沒有想到,父皇都是念着舊情之人,李貴妃走了這麽多年都能叫她念念不忘,身邊寵幸的妃子一個二個的都是按照李貴妃的樣子來,甚至連生下的孩子也格外受寵,便說咱們的明珠小妹妹,一個小丫頭罷了,一出生便賜了府邸,郭貴嫔不過是李貴妃的一個替代品尚且如此,不知對這李貴妃親子七皇弟該是怎樣的寵愛。”
他試圖激怒趙譽,偏趙譽淡定的往前走,面上無波。
楚王暗恨,小王八蛋,他便不信他不在乎。
“十皇弟當日多受父皇寵愛,如今七皇弟不過剛回來,十皇弟便硬生生叫人從九殿下擠成了十殿下。”
“不過序齒,九與十有什麽分別,七皇兄認祖歸宗,咱們應該為父皇開心。”
楚王湊近趙譽,嚣張道:“十皇弟裝什麽大度,七皇弟認不認祖跟我沒什麽關系,可是十皇弟你呢,那真品回來了,誰還稀罕個贗品。”
趙譽毫不在意:“一個贗品,皇兄不也悉心栽培了好久,最後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楚王臉色一轉,面上鐵青。
他說的贗品是趙譽,趙譽說的贗品是郭貴嫔。
當年郭貴嫔與楚王有私一事鬧得滿城風雨,景德帝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并未賜死郭貴嫔,也沒因此遷怒明珠小公主,反而視明珠小公主為掌中寶,悉心呵護,只楚王因此事受到牽連,頻頻被景德帝打壓。
他指着趙譽怒道:“放肆,休要往本王身上潑髒水。”
趙譽冷笑:“皇兄多慮了。”
楚王頭皮發麻,趙譽輕飄飄補充道:“我從不聽謠傳,只信真憑實據。”
楚王急了,趙譽擺手叫他不必反駁。
“皇兄不必對我解釋,父皇登基幾十載,怎會連這點小把戲都看不透,明珠妹妹若不是他的孩子,他又怎會為了面子甘願戴一頂綠帽子,把明珠妹妹養在身邊,他知明珠妹妹是他的孩子,郭貴嫔與你無私,卻還是削弱你的勢力,你自己心裏還不清楚嗎?”
楚王怔怔的立在原地,雙腿像灌了鉛一樣,眼瞧着趙譽走遠。
他為了在景德帝身邊有能說的上話的人,把容貌肖似李貴妃與陳昭儀的郭貴嫔送給了景德帝,郭貴嫔如他所願的得到景德帝的寵愛,事情卻不像他所想的一樣,郭貴嫔懷了景德帝的孩子,傳言瞬間四起,郭貴嫔肚子裏的孩子是他的,不然以景德帝的年紀哪裏有能力讓郭貴嫔懷孕。
他真是冤枉,他确實對年輕貌美的郭貴嫔動過心,可為了權勢,他狠心将郭貴嫔送給景德帝,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只是一個女人,将來他登了皇位,郭貴嫔還是他的,萬沒想到他卻因此失勢,權利與美人兩空。
楚王握拳狠狠的砸在石柱上,手側迅速紅腫,他權勢滔天時,趙譽不過是個毛還沒長齊的小子罷了,如今竟敢在他面前嚣張。
趙譽從皇宮出來,坐在轎子裏,摩擦着手上的戒指,外頭傳來聲音,說是周大人請王爺等一等。
讓他等一等的周大人是榮國公府的二爺,皇後一母同胞的兄長,趙譽初養在皇後娘娘膝下時,便叫周二爺教導趙譽讀書。
趙譽落了轎,周二爺在外頭行了一禮:“殿下。”
趙譽下了轎。
“先生。”
依着皇後這邊的禮,他該叫周二爺一聲舅舅,只是這些年他都喚他先生,周二爺知道他從心裏不願承認榮國公府這門親戚,也不在意。
“先生有事可過府一敘。”
周二爺嗯了一聲,他自然是有事的,眼下魏王認祖歸宗,朝中勢力再次發生變化,原先許多忠于景德帝的老臣處于中立,這會都有些偏向魏王。
畢竟當年陛下登位,一大半的勢力是魯國大長公主為他拼出來的,與當日的吳王楚王相比趙譽尚有優勢,如今和魏王背後勢力相比,倒是不利了。
皇後把趙譽養在身邊為的就是能夠讓他繼承大統,豈會讓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魏王把皇位搶了去。
魏王背後的勢力複雜其實也簡單,不過一個剛剛認回皇家的皇子罷了,哪裏比的了趙譽這種自小生長在宮裏的。
周二爺推門進趙譽書房的時候,趙譽正阖着眼坐在案桌前。
周二爺以為他為了魏王一事憂心,勸道:“不過就是剛回皇家罷了,陛下未必信他,殿下大可不必太過憂愁,魯國大長公主雖有威嚴,到底是老了,不比當年,加之李大将軍去世後,陛下便把兵權收回,比不得當年,逼的先帝不得不把皇位傳給陛下。”
趙譽睜開眼,嗯了一聲。
“先生,坐。”
周二爺撩了袍子坐在他的對面,他是最早知道趙譽有争權的想法,他問趙譽時趙譽也沒有瞞着他。
他生母卑微,便是後來養在皇後膝下也還是會被其他皇子看不起,當面的,背地裏的嘲笑他是孤星,克死了生母,又克死了養母。
皇家的孩子但凡有點血性的便沒有不想登上那至高之位的,趙譽也不例外,只是他長相冷清,總是給人一種錯覺,他對什麽都不在乎,連皇後娘娘也曾在周二爺面前感慨過,若不是生不出孩子,也不會選擇趙譽,扶不起的阿鬥,對皇位毫無鬥志。
連養着他的皇後娘娘都這麽想,更遑論是旁人了,周二爺最早接到皇後的旨意是叫他好好教導趙譽四書五經,接到皇後的第二道旨意是想法子叫趙譽對皇位感興趣。
這不是什麽難事,沒有興趣可以培養,只是周二爺發現自己還沒有引導的時候這殿下自己這裏就有了苗頭,根本不需要他想法子。
趙譽不喜歡周家人他知道,他還擔心過自己問趙譽想不想要皇位時趙譽明明有意思卻說沒有,好在他這個先生當的還是挺成功的,趙譽并沒有因為他是周家人就瞞着他,事實上他也沒有理由瞞着,以為他需要周家人的支持。
今日來,周二爺是帶了皇後娘娘的第三道旨意。
孩子大了,總是要成家立業的,榮國公府盡心盡力的幫他,他總也要拿出點誠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