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赤道
廣西崇左的偏遠村落, 大山深處與文明的最邊界,夕陽落下,天空是溫暖的金色。
宋郁站在一處懸崖邊, 等待着太陽落山的黃金時刻,拍攝遠處的群山霧霭。
走在最後面的當地向導看見她,吹着口哨提醒,“快走喲,天要黑了。”
向導王叔是山下村子裏的村民, 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皮膚是耕地勞作曬出來的古銅色, 眼角和額頭的皺紋很深, 雙手全是老繭, 一看就是很勤勞生活的人。
這段時間王叔帶着考察隊每天進山,髒活累活幹得一點怨言也沒有。
宋郁朝他笑了笑, 關掉相機,加快腳程跟上了下山的隊伍。
這次社會學研究所進山考察的是一個隐世多年的部落,部落的文化和現存的民族文化有着很大的差異,過着幾乎原始人的生活方式。
考察項目受到了各方的重視, 甚至有保密級別的領導也在這次考察團隊裏。
宋郁很快追上了前方的隊伍,遇到了扛着攝像機的趙鑫鑫和研究所所長李振。
趙鑫鑫手裏握着水杯,一邊幹嘔, 一邊漱口,面如菜色。
“還沒緩過來呢?”宋郁跨過被他吐過的一片地。
趙鑫鑫痛苦地擺擺手。
他們今天在部落考察的時候,正好遇見土著部落在處理食物, 不是別的, 正是一只只的老鼠。
趙鑫鑫負責拍攝, 每一幀都沒落下, 現在回想起那些聲音和畫面,實在是繃不住了。
李振看到他這副樣子,見怪不怪,邊笑邊幫他拍背。
李振安慰道:“你別把它當老鼠,把它當普通的肉。”
Advertisement
聽到“老鼠”兩次字,趙鑫鑫頭皮發麻,“嘔——”
“別、別和我提那個詞。”他嗓子都被嘔啞了。
宋郁默默向後退了一步,看他的水杯空了,把揣在口袋裏沒開的礦泉水遞給他。
李振笑得更厲害了,“哈哈哈,好好好,不提那個。一開始是會不習慣的。”
他看向宋郁,“你沒事嗎?”
宋郁搖搖頭,“還好吧,可能是見多了。”
以前在雨林裏的時候,常常看塔克瓦爾他們剝猴子皮,猴子被剝了皮以後的樣子,很像一個人類嬰兒。
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但後來就理解了。在她看來很可怕很惡心的東西,是來自于她所處社會後天習得的感知,而對于這些土著人來說,那些只不過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
“哦對,差點忘了你之前在亞馬遜待過。”李振想了起來,“可惜裴教授回不來,不然可以讓他和你多聊聊。”
這次研究項目,原本帶隊考察的不是李振,因為帶隊的教授還在亞馬遜雨林裏,一直聯系不上,所以他才臨時帶隊。
宋郁聽說以後,想着失聯是大事,還準備請她在當地的人脈幫忙找人,李振倒是一臉淡定,說人類學者在外做田野調查,經常出入森林和荒蕪,失聯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看李振的态度,應該是非常信任那位學者的能力,并不怎麽擔心。
兩個小時的山路,趙鑫鑫吐了一路,終于在進村子的時候緩了過來。
考察隊就住在村子裏,領導住在村委會蓋的三層小土樓裏。
晚飯他們也是在村委會外面的空地上吃的,空地上有兩張圓桌,流水席,誰先下山了誰就坐上吃。
趙鑫鑫吃不下,直接去找工作人員領了手機。
因為這次考察項目的領導裏有保密級別很高的,所以所有的随行人員都必須上交手機,每天傍晚工作結束後,有五分鐘的時間可以使用,給家裏人報平安。
趙鑫鑫的媳婦兒懷孕四個月了,每天這五分鐘,全用來和媳婦兒打電話了。
宋郁是唯一不領手機不打電話的,沒什麽需要報平安的人,唯一想聯系的人也接不到她的電話。
她摸了摸口袋裏的老頭木偶,打算等手頭這一部電影拍完就回巴西亞馬遜。
村子裏晚上四五點就天黑了,沒有什麽娛樂活動,顯得夜晚特別漫長。
因為村子空屋不多,考察隊零零散散分別住在各個村民的家裏,宋郁和趙鑫鑫住在一戶獨居老爺爺家裏。
老爺爺帶着孫子生活,早早就睡下了,趙鑫鑫約了考察隊其他人打牌,揣着撲克和手電筒去了隔壁,明天考察隊休息不上山,打牌打晚一點也沒關系。
九點多的時候,下了一場雨。
山裏的雨不像是城市裏,是從雲裏落下的水,更像是水汽和濕氣在空氣裏凝聚,到飽和以後的傾瀉,來得快去得也快。
風刮開了木窗,雨打進來。斑駁掉漆的木桌一大半被水打濕。
宋郁睡得不踏實,聽見了一聲“哐當”,很快就醒了。
她伸手到床邊,拉了拉燈繩,房間天花板中間挂着的白熾燈泡亮起,房間裏籠罩下一層昏暗的黃色。
突然的光亮,讓宋郁不适應地眯了眯眼睛,視線朝聲音發出的方向看去,原本放在木桌上的老頭木偶被風吹倒,滾落在了水泥地板上。
她趕緊掀開被子下了床,赤着腳把木偶從地上撿起,反反複複地檢查。
水泥地面堅硬,陳年的木頭柔軟易碎,木偶的一角被磕得凹進去一小塊。
宋郁指尖在那一塊地方摩挲,之後就再也睡不着了。
外面的雨停了許久,晚間的溫度更低,透着一股股的涼意。
村子裏的房子挨得很近,她還能聽見隔壁打牌的吵鬧聲,宋郁将木偶握在手裏,披上外套,把改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劇本卷起,揣進兜裏,就那麽出了門。
借着月光,她漫無目的地晃悠,不知不覺到了村委會的樓房。大概是因為只有這一棟房子,在門口點的燈最亮。
院子裏支着一張四人坐的方竹桌,上面擺着一套齊全的茶具,很精致的青釉白瓷,炭爐上溫着一壺水,咕嘟咕嘟冒着熱氣。
宋郁環顧四周,沒有看到人,猜是哪位領導突然來的閑情逸致,喝茶喝到一半有事走開了。
這幾天,考察隊和領導的行程并不重合,考察隊主要是去深山部落裏做田野調查,而住在村委會的領導們更多是每天和村長村民開會,讨論扶貧計劃。
只有李振每天考察結束會到村委會做一次考察彙報。
所以雖然宋郁知道村委會裏住着些來頭很大的人,但其實也沒怎麽見過,她遲疑了片刻,不想打擾,轉過身準備回去。
“怎麽剛來就要走。”一道蒼老又顯得很豁達的聲音響起。
宋郁愣了愣,順着聲音的方向擡頭,只見一個身影從二樓走廊裏走下來。
男人穿着一身幹淨整潔的中山裝,是那種老一輩人的打扮,頭發已經花白,有稍微的稀疏,但打理得很利落。
背脊很挺拔,身材保持的很好,沒有大腹便便,也一點沒有老年人的老态。相反精神矍铄,雖然臉上有明顯的皺紋,但不難看出,年輕的時候長相一定非常帥氣。
他看見宋郁,面容慈祥和藹,不帶有任何的攻擊性。
裴枕山的視線向下移,落在宋郁手裏拿着的木偶上,情緒深藏不露的瞳孔裏微光閃動一瞬。
“過來喝一杯茶吧。”他說。
“......”宋郁不知道為什麽,面對眼前儒雅和善的老人,下意識地聽從,邁開步子,坐在了竹桌旁。
裴枕山拎起燒熱的水壺,開始不緊不慢地泡茶,舉手投足裏是經過時間沉澱的穩重氣質。
他為宋郁添了一盞茶。
宋郁小聲地道謝,在對方很随意從容的氣場下,顯得有些拘謹了。
她将手裏的木偶放置在桌上,雙手捧起茶盞,抿了一小口。
已經泡過兩道的茶水味道不濃不淡,初入口有微澀的苦味,回味又是甘甜的。
裴枕山看一眼桌上的木偶,詢問道:“我能看看嗎。”
宋郁點點頭。
裴枕山拿起木偶,盯着老頭空洞的眼睛,表情柔和。
他翻轉木偶,注意到老頭腳上凹進去的一塊,“這是什麽時候磕的。”
“今天晚上被風吹,不小心掉到地上碰的。”
裴枕山笑了笑,“難怪,我說以前怎麽沒注意到。”
聞言,宋郁一怔,歪着腦袋看向他,“您以前見過這個木偶?”
裴枕山将木偶重新放回宋郁面前,“以前這個小老頭就住在我家裏。”
他的說法很獨特,沒有說木偶是屬于他的,而是說住在他家,好像他只是提供了一個住宿的場所給這個老頭木偶,把它當作是個活物。
宋郁訝異地望着老人,很快猜測出了他的身份,沒想到會在這裏碰見裴老先生。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對不起,是我沒有保管好它。”
裴枕山給她的茶盞裏重新添了茶,“你知道小老頭的傳說嗎?”
宋郁搖搖頭。
“在印第安的神話裏他是降臨人間的神,在人世游歷時,遭受到人類的虐待,于是他就對人類加以懲罰,只有一戶給他提供住所的人家躲過了災難。”
“......”聽完裴枕山說完,宋郁更尴尬了,她可不是虐待了這小老頭嗎,都把人腳磕沒了,她指尖蹭着白玉茶盞,小動作裏透着心虛和不自在。
裴枕山看到小姑娘臉上複雜的表情,呵呵笑起來,“逗你呢,別在意。”
“我聽說這個小老頭在慈善晚會上拍到了很高的價格,捐出去的錢能幫助很多潦倒的老人,所以神他不會怪罪你的。”裴枕山講話很有涵養,讓人聽着很舒服。
宋郁慢慢放松下來,也笑起來,“那就好。”
又喝了兩盞茶,裴枕山掃了眼手表,“這麽晚了你跑出來做什麽?”
宋郁把口袋裏揣着的劇本掏出來,“我想找個安靜的地方改改劇本。我是不是打擾您休息了?要不我先告辭。”
裴枕山擺擺手,“沒事,不打擾,你就在這随意。”
宋郁的劇本是用A4紙打印的一沓,沒有裝訂,零散的一頁一頁。
裴枕山眼神示意他能不能看,禮貌客氣。
宋郁聳聳肩表示随意。
就這樣,她批注一頁,就放到一邊,裴枕山看一頁。
宋郁因為已經看過很多遍劇本了,所以閱讀速度很快,裴枕山的速度卻也很快,一目十行。
他從中山裝的胸口口袋裏取出一副金絲細邊眼鏡加上,眯着眼睛看得認真。
宋郁餘光瞥見時,愣了愣,不知道為什麽,透過裴枕山的側臉輪廓,望到了另一個人。
她呆呆地愣了許久才回過神來。
宋郁盯着白紙上的方塊字,最後無奈地搖搖頭。
改到最後一頁,宋郁看着原本寫好的結局,來自古老部落的主角在文明世界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碰撞後,最終決定留在這個新世界。
她将結局用黑色記號筆框了出來,劃下一個大大的叉,這種大段的改動用手寫效率太低,她打算回去以後用電腦打出來。
裴枕山此時也看到最後,“原來結局挺好的,為什麽要改呢?”
宋郁拿起木偶,在手裏摩挲,“大概因為我自己想去到另一邊吧。”她的主觀意志影響了劇本裏的角色行動。
聞言,裴枕山望着對面的年輕人,視線多停留了幾秒。
水壺裏的新水重新燒開,咕嘟咕嘟。
他收回目光,将水壺提起遠離爐火。
“人啊,總是受到挫折的時候想要逃離,過得順暢了又想安于現狀。”
裴枕山頓了頓,“但更多時候,去哪一邊,不是你想選就能選的。”
他的聲音低緩徐徐,像是經歷世事釀出的陳酒。
宋郁一直沒怎麽和長輩相處過,家裏的親情都很淡薄,還是第一次聽年長者講道理。
不是那種很強硬的說教,而是站在他過往經驗上的一種分享,帶着時間沉澱下來的智慧。
大山裏很寒冷,唯有這一張竹桌,爐火,茶水攜着融融暖意。
一晚上,隔了兩輩年紀的人,聊了很久。
第二天,宋郁想把改好的劇本拿給裴枕山看時,從村委會的工作人員那裏得到消息,裴枕山因為突發的一些原因,匆匆離開了村子。
後來她從側面了解到,裴枕山來廣西,是受領導的邀請,了解廣西的土著文化。李振每天在村委會的彙報,也主要是講給裴枕山聽。
半個月後,考察終于結束,大家領回了手機,離開村子。
面包車沿着山路彎彎繞繞的開,信號時有時無。
宋郁有些暈車,坐在後排迷迷瞪瞪,半睡半醒間,仿佛回到了那片綠色的雨林,殘陽如血般殷紅。
突然,她聽見從來不說髒話的李振罵了一聲:“卧槽。”
“怎麽了?”有人問道。
李振在副駕駛上坐直,表情嚴峻,念着手裏看到的新聞标題——
“亞馬遜雨林發生世紀火災,燃燒面積超過八十萬公頃。”
作者有話說: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晼笛 10瓶;落霞雲歸 5瓶;Ms.susie、習慣、小熊奧利奧 2瓶;魚淵遠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