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老子尋道
洪荒世界無比遼闊,尋常金仙走個幾千載也未必能尋到天之四極,但消息的傳播卻是比金仙駕雲趕路要快上無數倍。
特別是女娲聖人于不周山開辟道場這樣天大的喜訊。
聖人道場啊,若是能夠進去,豈不是有機會得見聖人,甚至可以聆聽聖人大道?
這對于洪荒修士來說,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
娲皇道場開辟數日,有不少不周山中的修士已經趕來。
他們可以随意進入娲皇天中,但卻靠近不了中心區域,于是便在娲皇天外圍的仙山中開辟洞府靜修,等待着女娲聖人宣講大道。
此時,娲皇殿中卻是迎來了一位客人。
正在與女娲論道的柳白定睛望去,只見來人形容蒼老,鶴發白須,頭戴九霄冠,穿八寶萬壽紫霞衣,手中卻是拿着白玉扁拐。
這人柳白卻也見過,那還是當初女娲他們摘葫蘆之時。
當時雖然不知名號,但此刻看到這白玉扁拐,柳白立時便猜到了老道的來歷。
這時,老道率先向着女娲施禮道:“拜見聖人。”
女娲起身回禮,“師兄無需多禮。”
老道笑着說道:“禮敬聖人,此乃天道之屬。我即便為你師兄,亦應禮敬。”
說完,他又看向柳白,眼中閃過一絲疑惑,“這位道友似是從未見過,不知……”
柳白起身做揖,“吾道號長青。”
Advertisement
老道亦回禮,“吾名老子。”
待二人互相見禮後,女娲請老子落座,待青鸾彩鳳上來奉茶之後,才看着老子道:“聽聞師兄在昆侖山閉關多日,準備證道混元,怎麽有空到我這來了?”
老子望了眼柳白,顯得有些遲疑。
柳白心知他是見自己在場不便言語,正好他與女娲論道數日,感悟頗多,正想找個地方閉關,便起身告辭。
女娲知他要去閉關,也未挽留,只說待閉關之後再來與她論道。
待柳白離去後,老子才看着女娲鄭重地道:“我這一次閉關沖擊聖位,但始終難以踏進那一道門檻。此次來見聖人,便是想請教成道之途。”
女娲搖了搖頭,“吾證的是造化大道,後以造人功德成就聖位。吾之大道與師兄并不相同,怕是無法指點你。”
老子有些失望。
“既是如此,那我只能另尋他途了。”
說話間,老子便要起身告辭。
女娲想了想,略微遲疑地道:“師兄,我雖無法助你參悟大道,但有一個人或許可以。”
老子眼中一亮,追問道:“這個人可是伏羲道友?聽聞他的伴生靈寶羲皇琴可以助人悟道。”
女娲笑道:“大兄他雖醉心于天音大道,但與師兄你相比還是差了許多。他的羲皇琴于師兄這等境界已無效果。”
“那到底是誰?”
女娲搖了搖頭,“我暫時不能告知于你。師兄,你進我娲皇天時可曾看到一株柳樹?”
老子疑惑道:“可是入口處的那一株翠柳?那株柳樹似乎有功德在身,莫非有什麽玄機?”
“功德是我創造人族時分得的。”
女娲笑道:“師兄不必多問,你且前去柳樹下靜候,若是那人願意助你成道,他自會前去尋你。”
老子沉吟片刻,起身告辭。
“既然聖人如此信任那人,那我便去柳樹下靜候他到來。多謝聖人指點。”
“師兄客氣了。”
……
老子出了娲皇宮,化作一白首青衣老道,白玉扁拐亦化作普通的桃木杖。
他在衆多修士之間穿行,卻無人能注意到他的存在。
慢悠悠地出了娲皇天,來到大柳樹下盤腿靜坐。
自打娲皇道場開辟以來,幽幽山谷熱鬧了萬千倍。
許多慕名而來的修士來到這裏,在此論道談經,等待女娲聖人開講。
還有許多修士索性在此擺下攤位,與路過的修士交易一些天材地寶,法器靈丹。
被人族視為聖地的山谷頓時變成了熱鬧的集市,不過他們對附近的人族還是頗為友善的。
畢竟女娲聖人開辟道場便是為了庇護人族,以便人族能夠安穩地融入洪荒萬族之中。
沒人敢冒犯聖人之威!
老子在柳樹底下靜坐,仿佛一座雕像。
身邊來往修士衆多,但卻無人多看他一眼。
時光流轉。
十載歲月悠悠而逝。
老子依然盤坐于柳樹下,閉目靜修。
柳樹中,柳白自閉關中醒轉,萬千道韻彌漫,随即便內斂于體。
這一次閉關,收獲頗大,于造化大道的感悟又上了一個臺階。
到了他這種即将圓滿大道的境界,每前進一個臺階都是極其困難的。
樹下,老子睜開雙目,眼中閃出一絲疑惑。
剛剛明明感應到有道韻流轉,為何又消失不見了?
他四顧遠眺了一番,最終把目光轉向天空中那個美輪美奂的娲皇天,喃喃自語道:
“那般浩大神妙的道韻,想必是女娲聖人又有所得吧。”
聽到老子的聲音,柳白并未感到驚訝。
他雖閉關十載,但通過本體柳樹身依舊可以時刻觀察周圍情況。
老子剛來,他便已經發現了。
老子所施展的神通雖然可以讓路過的修士對他視而不見,但對柳白來說卻是沒有半點效果。
至于老子所為何來,他雖不知,但也能猜到幾分。
柳白一面感嘆着女娲聖人真是擡舉自己,一面顯出身影,無聲無息地來到老子面前。
“道友,請了。”
“是你!”
老子眼中閃過一道訝色。
他認出了柳白,卻不知道對方是如何突然出現在自己面前的。
這般隐匿氣息的手段,簡直匪夷所思!
老子随即想到之前女娲的話,恍然道:“原來聖人所說之人便是道友。老道汗顏,當日竟有眼不識不周山……”
聽到這話,柳白便知自己猜得沒錯,笑道:“道友言重了。吾閉關多日,靜極思動,道友随我一起走走如何?”
老子點頭稱善。
兩人行走在不周山中,以雙腳丈量大地,翻過大山,穿過密林,渡過大河湖泊,看過洪荒萬族……
一連數月,兩人都未曾交談。
起初老子還心存疑慮,但這一段路程越走越遠,他心中卻已有了萬千感悟。
以他的境界,天涯海角瞬息可至,但這般腳踏實地、親歷洪荒的感覺卻是他不曾有過的。
這一日,兩人出了不周山,往南走了萬餘裏。
柳白忽然笑道:“前面就是人族最大的一個栖息地了,道友要不要去看看?”
“便是女娲聖人證道所創的種族嗎?那倒是要好好瞧上一瞧。”
兩人走了月餘,來到首陽山地界,便看到了許多人族活動的身影。
砍柴建屋,采桑養蠶,開墾良田,捕獵采集,看上去無比的興旺。
老子看了數日,驚嘆道:“這才十幾年,人族都已經繁衍到首陽山來了?”
柳白笑道:“如今不周山中各族修士太多,是以人族早在數年前便開始向外轉移。若論繁衍生息的能力,洪荒萬族中,當屬人族最強。”
老子點了點頭,眼中若有所思。
以人族的繁衍能力,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形成和巫妖兩族相當的文明。
只是這些人族卻是太弱小了。
女娲聖人雖說開辟道場為人族護道萬載,但萬載歲月在洪荒大能眼中不過只是彈指一揮間。
萬載之後,人族又該如何自處?
以其繁衍生息的速度,洪荒萬族又豈能任由他們發展下去?
看着老子陷入沉思之中,柳白忽然問道:“道友來此所為何事?”
老子呆了呆,沉吟片刻之後,道:“吾來尋道。”
“所尋何道?”
“清靜無為之道。”
“無為還是不為?”
老子沉思片刻,答道:“吾之道純正恬靜,一人正而化天下正!”
柳白笑道:“道友原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他指着林間青溪道:“道友觀此溪如何?”
老子看了眼清溪,“溪水潺潺,靈動自然。”
他反問柳白:“道友覺得如何?”
柳白笑道:“青溪如何吾亦不知,我只是在這溪水中看到了道友那清靜無為之道。”
“吾之道?”
老子訝然,凝神望向清溪,眼中忽地冒出一絲喜色。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争……吾道成矣!”
柳白眼見老子身上有萬千道韻溢出,微笑恭賀。
“恭喜道友大道圓滿。”
老子向着柳白彎腰作揖,“還要多謝長青道友為吾指道,此成道之恩,日後必有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