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擡旗風波(一)
老佛爺搶在乾隆開口前就和顏悅色的說道:“弘歷我兒(老佛爺拒絕稱其為皇帝),再過幾個月就是後妃們的冊封禮了吧!”
乾隆一聽,老佛爺自己開口了,這可比他說要好得多啊,當即樂呵呵回道:“回皇額娘,可不就快到日子了嘛!”
老佛爺點點頭:“你這些妃子都是好的,每日晨昏定省從無疏漏,特別是當初先帝爺給你賜的那幾個,更是淑德賢良,孝惠有加,讓哀家見之心喜啊!”
乾隆陪笑道:“那是自然,皇阿瑪所賜的都是極好的,那是皇阿瑪心疼兒子的結果。”
老佛爺續道:“可不是麽。就說富察氏吧,出身大族,做福晉的時候便把你的後院打理的很好,人也賢惠,生的一雙子女也好。”乾隆對富察氏也十分滿意,便附和着老佛爺連連稱贊。老佛爺看他此時興致頗高便試探着道:“還有那拉氏,也是十分不錯的。想當初先帝爺可是欽點了她做第一側福晉呢。”乾隆聞言有一絲僵硬,大概是想起了自己是怎麽給這位第一側福晉沒臉了吧,老佛爺暗地裏冷哼一聲,面上卻絲毫不顯,仍然和藹地叨家常:“這孩子可是有着‘滿蒙第一美人’的稱號,難得的是那規矩也極好,雖說自己不曾生育,可養得永璋與和婉滿宮的孩子哪個也比不上他倆白胖喜人,這要是自己生個大胖娃娃,可不知道會養成什麽仙童模樣呢?”
乾隆不太自在地搓了搓手:“皇額娘說的極是,這娴妃的确是個好的。來人吶,賞娴妃……”
老佛爺笑着打斷乾隆:“若要賞,便莫賞那死物,你多去看上兩回就什麽都有了。”說罷期待的看着乾隆,希望他趕緊借這個碴兒走人,別再往下說了。
可惜乾隆當上皇帝就不會看人臉色了,老佛爺都暗示的這麽明顯了他還坐得不動如山,并且彎都不轉一個就把談話扯到自己想說的部位:“這娴妃确實不錯,不過慧貴妃也挺好的,皇額娘您多接觸一下定能看出她的好來。”
老佛爺當即就把臉拉長了:“哀家沒那麽好的眼力,看不出來。”
乾隆的臉也沉了,但他好歹還頂着個孝子的名兒,便強壓着耐心跟老佛爺揀好聽的說。
老佛爺的臉拉得越發長了。
其實上輩子,他就因為高氏的事情差點跟他皇額娘、那位真正的崇慶皇太後翻臉,這件事也是他死前最愧疚的事情之一。因此,他也是最清楚高氏的狐媚功夫的。一想到這個女人将會挑撥的乾隆給他氣受,老佛爺就差點兒想讓粘杆處把她滅了。
老佛爺這輩子回魂了沒多久就動用了只有乾隆才知道的暗令和信物把粘杆處給接管了大半。盡管粘杆侍衛們有些奇怪先帝駕崩為什麽不把他們留給兒子卻告訴給小老婆,但是他們接受的訓練從來就是暗令和信物,誰有這兩樣他們就聽誰的。所以沒費多大勁兒,老佛爺就掌握住了這個他上輩子越加得意忘形而忽略掉了的終極情報網。
在嫔妃身上吃過的大虧給了他足夠的教訓,所以他早早就把後宮給監視起來了。雖然他完全可以把一疊罪證扔到乾隆面前,那樣一定會讓乾隆厭了高氏,可是這樣一來也暴露了他手中的力量,在不能保證乾隆真的孝順到願意與她共享江山以前,這麽做實在太冒險了。老佛爺遺憾地瞅着手上的暗折,嘆了口氣,喚來桂嬷嬷将它擱進火盆裏燒掉了。他還是另想辦法修理高氏吧!想起暗折上提到的一句話,老佛爺眯縫起雙眼,高氏,你盡早出手吧!哀家會幫你掃清障礙的,你做的越多就越容易被乾隆發現,到那時,你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幾天以後,原寶親王府中頗為得寵的格格黃氏、現今的儀嫔不明不白的暴斃了。乾隆震怒,下令徹查。全後宮的人都猜得出是高氏的手筆,然而所有證據卻都指向了娴妃。
老佛爺收到粘杆處的密折,冷哼了一聲,他倒是小瞧這個高氏了。随即命令粘杆侍衛去把苗頭随便指向哪個妃子,反正不能是娴妃。侍衛頭子糾結了一宿都沒法把證據扣到慧貴妃的頭上,無奈之下便東拆西挪把罪名含混地推給了富察皇後和純嫔蘇氏。
Advertisement
乾隆沒法對富察皇後撒火,可不代表高氏不會去吹枕頭風。她把線索指向娴妃是怕她借老佛爺的東風扶搖而上才出手打壓,其實心裏并沒有多重視這個一貫不得寵的滿洲貴女。她認可的對手一向只有富察氏一個人而已,雖然奇怪事情未能如她所料,但是這個改變更好啊,抹黑了富察氏,看她還擺不擺得住端莊賢後的架勢來。
高氏借機上了幾回眼藥,成功地把乾隆心裏的火氣給拱了上來,初一那天,乾隆就虎着一張臉去找富察皇後讨說法。然而富察氏也是個熟悉乾隆脾氣且手段高明的,沒等乾隆開口。主動跪下請罪,說自己沒有管理好後宮,發生了這樣的不幸她難辭其咎,實在有負聖恩balabalabala……既不?p>
菩蹲約旱腦鹑斡植換赜關于謀害儀嫔的質疑,顯得十分光明磊落。果然,乾隆就吃這一套,聽完了臉色就緩和了,扶起富察氏寬慰了兩句就轉開了話題。過了一會兒,富察氏又叫了永琏跟和敬過來,乾隆看見了自己最喜愛的一雙兒女當即樂開了懷,在問永琏幾句功課答得是極為妥當又別有新意,和敬又撒着嬌送上了一個自己親手繡的荷包,美得乾隆當場忘了自己是來幹嘛的。一家四口親親密密吃了頓團圓飯,喝完茶打發兩個孩子去休養後,乾隆就滿臉淫|笑摟着富察氏去滾床單了,把收到信兒的高氏氣了個半死。
既然沒罰皇後,當然也就不能光罰純嫔,于是一宗嫔妃喪命案就這麽連消帶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不過高氏的眼藥畢竟上了,所以乾隆在某一日想起愛妃和儀嫔的深情厚誼時下了聖旨,正式改了玉碟,把三阿哥永璋放到了娴妃那拉氏的名下,這下子,還沒滿月就被抱走了的小阿哥可就徹底和蘇氏沒有關系了。蘇氏大哭一場,從此恨上了富察氏,高氏和那拉氏三人,不過比較出乎意料的是,她最恨的竟是富察皇後,而非搶她兒子的那拉氏和栽贓給她的高氏。
高氏擡旗的旨意最終還是下來了,原因是乾隆要安慰失去好姐妹而悲傷不已的善良貴妃。老佛爺也攔過了,罵也罵過了,最終也只能在擡出夢見先帝不高興了之後把擡旗控制在了漢軍旗,這是他的底線了,只要是漢軍旗,他就不管乾隆要給她放在哪兒,可要想進滿軍旗,諾,鑲紅,鑲藍随便挑,千萬別客氣了。乾隆還要争,要給高氏擡進滿洲鑲黃旗去,老佛爺翻了臉,他也不幹別的,這乾隆不是自诩孝子嗎?那他就天天上太廟門口跪先帝去。自來女子不許入太廟,就是皇太後也不行,如今這剛過了三月的天氣,還冷得沒撤炭火呢,老佛爺不過跪了半天就夠嗆了,而乾隆呢,為了他孝子的形象也不能放任老佛爺一直跪着,便只好心不甘情不願的跟着跪,嘴裏還車轱辘似的反複說些讓她起來的話,卻半字不提不給高氏擡旗。
乾隆這一跪,所有想裝不知道的後妃紛紛坐不住,趕緊換了莊重又樸素的衣服跟在後頭跪成一排,為首的兩個就是富察氏和高氏。皇子皇女們聽到信兒也急匆匆過來排班。老佛爺一扭頭看見排第二列上的娴妃左邊倚着的和婉,右邊半抱着的永璋,都凍得小臉發青當即就急了。他可一直都記着這兩個孩子全是因為身體不好才早逝的,現在看着兩個自己還跪不穩的小寶貝也跟着遭罪,當即就把高氏恨了個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