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
第1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
皎娘:“ 只說是京裏人,祖上曾出過太醫,跟潘府的大少爺有同窗之誼,底細的也不清楚,在潘老太爺的壽宴上跟你姐夫一見如故,頗為相得,之後便常來往走動。”
冬郎略沉吟道:“這麽算下來也沒多少日子。”
皎娘豈會不知他想的什麽,只是這些事自己都糊塗着,更何況冬郎,便道:“你也別想這些有的沒的了,去了京裏跟着先生好好做學問,家裏有我看顧着,不用多惦記。”說着頓了頓又道:“阿爹是個認死理兒的,未曾中試,是他的心結,因這個心結系着,便總盼着你能金榜題名,平日不免嚴厲了些,卻不是不疼你。”
冬郎點頭:“自古嚴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這些道理阿姐不用囑咐,冬郎也省的。”
皎娘欣慰的點點頭:“果真我們冬郎最懂事。”
冬郎:“那姐夫……”
冬郎剛想再問問姐夫的事,不想簾子打起,潘複卻回來了,冬郎到嘴頭的話便咽了回去,站起行禮喚了聲姐夫,卻嗅到沖鼻的酒氣不禁皺了皺眉:“姐夫這是吃酒了,是在那梁府裏吃的?”
潘複擺擺手:“ 不是梁府,前些日子明成兄剛置了一處新宅,特意擺了席面,請我們過去給他暖暖屋子,添些人氣兒,還叫了戲班子,這會兒正熱鬧呢。”
皎娘:“既應了人家的請,席還沒散呢,你怎先退席了,豈非失禮。”
潘複:“這不是知道冬郎來了嗎,更何況明成兄那新宅又跑不了,往後還愁沒筵席湊趣不成,冬郎進學是正經大事,我這當姐夫的豈能不理會。”
皎娘倒是愣了愣:“相公怎知冬郎來家了?”不怪皎娘疑惑,這些日子潘複忙的緊,衙門下了差不是去梁府飲宴就是跟着潘明成幾個去外頭吃酒,夜裏都常宿在外頭,人影兒都不見,今兒忽然跑了家來,說是為了冬郎進學的事,可不稀罕嗎,莫不是那梁驚鴻……
正想着,卻聽潘複道:“是同喜兒傳了信兒,說冬郎過來了,我便想着尋個由頭家來,奈何明成兄死活拉着我不讓走,無奈只得把冬郎進學的事說了,明成兄聽了才不攔着了,卻還問明緣由說,冬郎是頭一回出遠門,身邊沒個妥帖的人跟着不成,又知咱家的境況,使不出合适的人,便熱心的攬了過去,說明兒遣個妥帖的人手送冬郎進京,安置好了再回來,我聽了心裏歡喜,忙着家來給你送信兒,免得你發愁怎麽送冬郎進京。”
皎娘倒頗有些意外,潘明成那個眼睛長腦瓜頂上的大少爺,怎會管這檔子閑事,還特意遣人送冬郎進京 ,這豈是熱心,根本是熱心過頭了。
忍不住道:“他當真說得遣人送冬郎?”
潘複:“他親口應下的,怎還有假,娘子若不信,同貴兒現就在外邊兒呢,不如娘子喚進來一問便知。”
Advertisement
皎娘更為驚詫:“同貴兒在外頭?”
潘複點了點頭,揚聲叫了聲同貴兒。
話音落下,同貴兒便已邁了進來,進屋見禮,皎娘開口詢道:“同二爺怎麽來了?”
皎娘這一聲二爺,叫的同貴兒渾身抖了幾抖,自己是在外頭常稱二爺,可那些都是什麽人啊,能跟眼面前兒這位比嗎,這可是祖奶奶,好生供着都怕惹禍呢,在這位面前充大的,自己絕對是嫌命長。”
心裏一害怕,忙道:“大奶奶您這可不要折煞了奴才嗎,若是給我們大少爺聽見,一頓板子是跑不了,您就行行好,饒了奴才吧。”
皎娘見他臉都白了,可見是真怕,便也不好再這般稱呼。
同貴兒這才松了口氣,忙接着剛的話兒回道:“我們大公子說從燕州城往京裏道遠兒,小舅爺又是頭一回出遠門,沒個熟人跟着不成,便遣了奴才過來,奴才雖沒什麽大見識,好歹随大公子去京裏念了幾年書,來來往往的跑了有個七八趟,旁的也還罷了,路倒跑的溜熟,大奶奶放心,這一路奴才定照顧好小舅爺,不讓小舅爺受半點兒委屈。”
皎娘:“如此自然千好萬好,只是要偏勞你辛苦跑這一趟了。”
同貴兒嘿嘿一樂:“大公子吩咐下的差事,奴才哪敢說辛苦,再說,我們家大公子說了,這一筆寫不出倆潘字來,本就是一家子親戚,這點兒事不算啥。”
同貴兒一張嘴就是一連串的話,跟不要錢的似的,說的噼裏啪啦。
潘複笑道:“怎樣,我沒打謊吧。”
皎娘卻打量同貴兒一遭道:“大公子就遣了你一個人?”
同貴兒忙道:“這一路又是車又是船的,我一個人縱生個三頭六臂也不成啊。”說着豎起自己的手指:“大奶奶您盡管寬心,除了奴才,還有仨呢,都是拳腳功夫上的好手,斷不會讓小舅爺有閃失。”
皎娘暗暗點頭,潘明成不愧被譽為潘家年青一代最出挑的子弟,不管其他,只這遣人送冬郎進京這一件事,就能瞧出是個有心路的。
自己可不正愁這個嗎,冬郎頭一回出遠門,路遠山高的,萬一碰上個劫道兒的怎麽好,銀錢上倒是小事,沒了可以再掙回來,命要是沒了可就什麽都沒了。
同貴兒打量皎娘的神色,知道是放心了,才道:“大少爺讓奴才過來,先把小舅爺的行李搬到城外的碼頭上去,省的明兒再折騰,這事交給奴才,小舅爺不用操一點心,只管美美的睡上 一覺,明兒一早直接上船。”
皎娘不禁道:“??走水路?”
同貴兒:“大少爺說水路雖慢些卻比陸路舒服些,也順當,一路上還能看風景,省的小舅爺悶得慌。”
皎娘:“你們家大少爺倒真周到,那就勞你回去替我道個謝吧。”
同貴兒心道,哪是我們家大少爺周到,都是梁府那位爺吩咐的,那位爺心裏正稀罕呢,別說是親兄弟,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也能看成自己人。
說起來那位爺這回可真是下大心思了,挖這麽大一個坑,就等着這位踩進去,瞧這位的意思還糊塗着呢,再瞧潘複歪在那兒一副主子大爺的樣兒,對自己指手畫腳,一口一個同貴兒同貴兒的叫着,心裏愈發不屑,我呸,真以為攀上梁府的高枝兒要飛黃騰達了不成,也不想想,就他那狗肚子裏的三兩三,若不是運氣好娶了個招人兒的媳婦兒,那位爺只怕連眼角都不夾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