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獨樂樂不如……[VIP]
古代的思維和現代不同,對于這一點,神龍深有體會。
打從降生在大周,神龍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盡量不要顯露自己與時代相異,一心一意讓自己投入古代的真實生活。
可神龍對于外任官員到底是怎麽做官的并不了解。
在神龍的認知裏,官員們既然被稱作“父母官”,那麽他們的職責自然是負責推廣先進的耕種方式、适當調動民力修橋鋪路,并且在百姓遭受天災人禍的時候出手幫扶百姓度過艱難困苦。
官員在百姓告狀的時候,明辨是非,為百姓撐腰不是理所當然的呢?
神龍沒考慮過這件事情有什麽不對的,哪怕開創了現在的考試模式,他擔心的方面也是官員們偵查破案的能力不足,或者,為了官員們會不會畏懼強權而隐瞞犯罪者的錯誤,但他從來沒想過,在古代官員的心裏百姓膽敢告狀就已經是天大的錯處了。
“你與朕對話幾句了?”神龍突然問。
官員規規矩矩的回答,“回禀陛下,臣回答了陛下兩個問題。”
神龍點點頭,随手對禁衛比劃了一下,下令,“打他四十仗。”
言之鑿鑿要把敢于告狀的百姓打到服氣認慫的官員當即驚叫:“陛下?!”
“他又反駁朕了,再加十杖。”神龍面不改色的吩咐。
禁衛們才不會管一個不知道從哪個山溝裏進京被考評的官員是不是心存驚怒,得到元和帝的命令,他們迅速上前,把官員捂住嘴,拖拽死狗似的拉扯出去按在一張長長的條凳上,扒了褲子就噼裏啪啦的開始對着屁股一通打。
禁衛們把刑仗輪得虎虎生風,殿前的廣場上,一群考過、沒考過的官員擠眉弄眼的看着這個倒黴家夥挨打。
“啪、啪、啪!”
廣場回蕩着廷杖敲擊肌理的脆響,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連風吹過的聲音都顯得費外孤單。
神龍的目的是殺雞給猴看,按理來說五十廷杖下去得沒了半條命的刑罰也只是将這名敢于草菅人命的官員打得皮開肉綻罷了。
神龍滿意的看着殿前官員們噤如寒蟬,綻放了一抹溫柔的笑容,柔聲說:“諸位愛卿不必驚恐。朕此番嚴懲此人,乃是因為他對朕的子民施以酷刑,而非按律法行事。只要諸位愛卿不效此等惡形惡狀,朕不會牽連他人。”
官員挨打完了,抖着手系上褲子,拖着發抖的腿回到殿上謝恩。
神龍沖他溫和一笑,登時吓得官員渾身顫抖,他冷汗涔涔的聽到元和帝聲音響起。那聲音明明不大,可在官員耳中卻宛如洪鐘。
“康東成?帶着你的人查查着官員是歷年來考評都是什麽,做過什麽出彩的政績。”
康東成轉頭去看吏部官員,吏部官員中,馬上有人上前将挨打官員的“政績”彙報給元和帝,“此人為泰興初年恩科進官,為官二十二載,治地百姓從無訴訟案件發生。”
“……沒了?”神龍耐心的等待着。
吏部官員擡眼看了元和帝一眼,低聲回答:“沒了。”
神龍:“……”
行吧,為官多年,唯一的政績居然是所以治理過的地方都沒人告官,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個牛逼人物了。
為了挨打官員的“政績”,神龍陷入一陣沉默,居然找不到話來評價這種奇怪的情況。
康東成盡量中肯的評價此人,“以泰興一朝的評判标準,治下百姓順服,不好争鬥,算是教化得當的、政績。”當然,這是泰興帝時期的評價标準,年輕的元和帝顯然不認為打得百姓連開口伸冤都不敢算什麽本領。說完這些是在的,康東成看向臉上不情不願的年輕君王試探道,“陛下?”
帝王的意志沒有官員能夠抗衡。
神龍不滿意這種素屍裹位的國賊坐在父母官的位置,當然有的是辦法挑出對方的毛病來讓對方滾下去。
他長眉挑起,慢吞吞的說,“也就是說,朕登基之後,他做官至今一次都沒能破案了。今日的考察看來,他破案能力明顯不足,面試部分就算個差吧。”
挨打的官員當然很想反駁元和帝的說法,但他當官至今,維持自己官運亨通的唯一辦法就是封住之地百姓的嘴巴,讓他們失去狀告任何人給自己政績帶來“污點”的機會,到了現在元和帝質疑他破案能力的時候,他當然也就只能長着一張嘴說空話,拿不出任何有利于自己“破案能力”的證據了。
挨打的官員反複說着,“陛下相信臣,臣能治理好。”
可坐在上首的元和帝卻始終不信任的看着他,在挨打官員流了一頭冷汗之後,元和帝的表情終于有了些微改變,他擺了擺手。
下一刻挨打的官員被強壯的內侍直接拖出了大殿。
“下一個。”神龍站起身在禦階上走了一個來回,散散久坐造成的身體僵硬後,繼續傳喚下一個前來考試的官員。
事實證明,如同這名官員一般的地方官并非個例,等到全國幾百個郡縣官員查驗下來,讓神龍覺得人品、學識、處事方式都沒有大問題的官員連五分之一都沒有。
可惜神龍還沒那麽瘋,他擰着眉頭、忍着惡心的把其中最差勁的那一批又貪又壞的官員撤換下來換上恩科和第一回科舉選上來的舉子們之後,不客氣的拿出一副要徹底清算的模樣,跟這群撸下去的官員們翻起舊賬來,引得被淘汰下去的官員們越發惶恐了。
人越是沒有安全感,就越想探聽清楚高層打算如何處置自己。
于是,這群着急得如同沒頭蒼蠅似的官員們四處鑽營,恨不得每家每戶都送上“薄禮”好打聽清楚元和帝對于他們這群被撸下來的官員到底有個什麽章程。
真正簡在帝心的官員無一不清楚元和帝如今做法是為得是什麽,他們當然不會同銳意進取的年輕君王做對,如典籍、周記這類老臣不客氣的收下了“薄禮”,等到點清楚“薄禮”內容和價值後,帶着原主親自寫的禮單進去皇宮,直接交給了元和帝。
失去官職的官員們原本的罪名是“無能”,若是鑽營得當,并非沒有起複的機會,但現在他們都成了“貪墨”和“行賄”的代表,身上的功名一口氣被撸得一幹二淨,連家人都覺得他們辱沒了祖宗姓氏,把人除族了事,再不肯讓他們歸鄉。
聽到下面沸沸揚揚的大戲,神龍坐在宮中低笑,“哦,是麽,還挺精彩的——朕就說嘛,宗族要是那麽有人情味,哪裏能發展壯大呢。”
那些宗族是不是覺得自己把事情辦得很利落漂亮?
神龍搖頭低笑,心想,人不敢怨恨遠遠強大于自己的對象,卻對親人分外苛責,所以這一回丢官又被除族,官員們最恨的不是這個原地,而是過去趴在他們身上吸血的宗族。
真好啊,只要再稍微用些力氣,就可以對宗族動手了。
丢官又失去宗族庇護的官員們無家可歸,大部分滞留在京中,日子過得凄凄慘慘戚戚。
熬過秋天後,冬日裹挾着寒風如約而至,在萬物衰竭的時候,元和帝帶着內侍微服私訪,回到宮中後,突然下旨,給這群過得慘兮兮的前官員們送了些衣食財物。
很快有流言從宮中傳出,說元和帝微服私訪的時候看到過去的官員們如今竟有坐在街頭寫書信為生的,讓元和帝心中不忍,仔細打聽過後發現這群丢官的人幾乎都沒除族了,狠狠唾罵了幾句宗族無恥。
很懂得看皇帝臉色的言官們,在下一次大朝會上拿出丢官的人按着手印的奏章出列,一件接一件的說起各家宗族的無恥行徑,再次引得元和帝複合,狠狠唾罵宗族無恥。
于是,宗族殘害族人的事情從京中傳去了地方,又引起各地百姓和族中收欺壓的老弱對于當地大家族的各種惡性惡狀的讨論。
所有人都說得痛快,沒有人意識到紙片似的奏章飛向京城,也沒人意識到,各地大家族的把柄已經被元和帝捏在掌心。
作者有話要說:
神龍:我懷疑你們背着我偷偷開車,有沒有證據,所以朕自己直接提高了車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