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游倫敦
周六一大早就被鬧鐘叫起,林曉萱匆匆洗漱了一下就出了門。她驚訝地在郵箱裏發現一封信,裏面是本傑明送給她的舞臺劇的票,如果不是看見鄰居開信箱就也開了一下,她大概就要錯過它了。座位不錯,在第二排,看號碼應該是中間位置,大概是劇院特意給演員留的友情票。該場劇從晚上8點到10點,到時至少得提前10分鐘進場,也就是說留出換衣服和坐車堵車的時間,她至少6點半得到家。
早餐她在樓下的面包店買了個奶油面包就算解決了,不大,還沒走到地鐵站就吃完了。難得天氣不錯,竟然還出了點太陽,到海德公園的時間還不到9點。
空氣非常清新,這時候公園人不多,林曉萱沿着湖轉了半圈,拍了許多樹木花草,鴿子野鴨,還有白天鵝和一些她不認識的鳥。讓她驚喜的是,路邊時不時能看見毛茸茸的松鼠,它們也不怕人,用兩個小小的前爪抱着堅果啃,萌的讓人想要尖叫。
她慢慢地走到松鼠面前,輕輕地把手伸到它眼前攤開,手心裏放着個大大的核桃。松鼠看着那個核桃,似乎在猶豫。她沒有動,屏住呼吸等着。它終究受不了食物的誘惑,飛快地用拿走那個核桃,竄到幾步外,一邊警惕地看着她,似乎怕她再搶回去,一邊香甜地啃了起來。
消磨到11點,步行到東邊不遠的白金漢宮,換崗儀式要開始了。
林曉萱一直覺得自己不是花癡,但當她看到一群英倫制服帥哥走過時,突然覺得,當個花癡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飽了眼福。紅色制服英挺迷人,毛茸茸的高帽讓人有一種撲過去揉一揉的沖動。不過她一直很好奇,那帽子看起來把眼睛都蓋住了,他們不會覺得影響視線嗎?
一隊帥哥走過去,換崗,一隊帥哥走回來……林曉萱不知道哪兒來的勇氣,跑過去抓住其中最對她眼緣的那個要求合影,帥哥微笑着答應了,只是今天她為求舒适,只穿了雙運動鞋,制服帥哥身高至少一米八幾,再加上那個幾十厘米高的黑毛帽子,兩人的身高差的實在有點大,讓那個幫忙拍照的帥哥很是忙活了一陣才對上焦。
換崗的時候,連維多利亞女王雕像上都站着人,這位女強人制造了一個“日不落帝國”,而她統治的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至今仍有許多英國人在懷念那個年代,雖然她幼年喪父中年喪夫,這些傷痛卻沒有影響她作為女王的職責和對英國的貢獻。
又去參觀了一下皇家馬廄,說是馬廄,裏面也放着馬車,很漂亮,大概是女王用過的。還有穿得很英倫很騎士範的騎兵,林曉萱蠢蠢欲動地想過去合影,最後還是沒敢,只是拍了一張以作記念。
在大本鐘下車時已經過12點半了,林曉萱也沒找飯店,買了個三明治和一杯可樂就算解決了一餐。時間比她預料的要足,于是她決定連議會大廈一起參觀一下。
大本鐘周末不開放,她定行程的時候把這點給忘記了,不過大本鐘本來就是面鐘而已,她對爬那麽高去看裏面的機械結構不是很感興趣。但議會大廈是不開放給游客參觀閑逛的,要進入只能以旁聽審議的名義進入旁邊席,非工作日是不開放的,這就讓她有些郁悶了,難道還要哪天特意請假來參觀嗎?
在繞着議會大廈轉了一圈,這是一個典型的哥特式風格建築群,像個城堡一樣又高又大,有幾個帶尖頂的塔樓。仔細看了開放時間後,她發現周一、周二和周四的時候晚上要到10點才關門,她完全可以挑個天氣好的某天在下班後來看看,當然,最好是淡季,不然光是等旁聽的位置就要半天了。
發現自己不用請假就能參觀,林曉萱心情好了許多,直奔唐寧街而去。唐寧街雖然不開放,但反正離的不遠,就去看一眼幾百年來歷代英國首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也不錯,感受一下氣氛。
倫敦眼是收費的,但還是排了好一會兒的隊才輪着她。從空中看倫敦和從地上看倫敦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林曉萱拿着相機從不同高度不同方向拍了很多相片,直到把儲存卡剩下的空間塞滿。
泰晤士河上很多觀光游船,那個可以單獨買票,也可以和觀光巴士或者倫敦眼一起買套票,她決定下次看心情買票試試。不過大概買倫敦眼套票的可能性比較大,坐那種紅色雙層巴士觀光雖然也不錯,但她實在是在北京堵車堵怕了,倫敦的地上交通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
回家時路過Betty’s,這是一家全英國都很有名的甜品連鎖店,雖然林曉萱不愛吃甜食,但看着那些精致的甜點也忍不住咽着口水買了一大袋。
Advertisement
時間還早,她在樓下一家快餐店買了食物帶回家,看着電視吃了她的晚飯,然後洗澡、換禮服、化妝。出門的時候已經7點了,穿着晚禮服自然只能打車出行,本來她是準備電話預訂出租的,但那司機說7點的時候還有一趟活兒,她只能訂在6點半,那樣的話就太早了,到時得穿着禮服和高跟鞋在劇院等一個多小時,只能放棄。
好在站在路邊只等了十來分鐘就等到了一輛空車,是經典black Cab。倫敦這種“黑車”跟紅色巴士一樣,也是倫敦的一個特色風景,這還是林曉萱第一次乘坐。車內挺寬敞的,有面對面兩排一共五個座位,但副駕駛室沒有座位,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保護出租司機才有這種設定。
霍斯頓大街離英國皇家歌劇院不是很遠,但這個時間路上有點兒堵,到達時已經7點40分了,正好參觀一下劇院內外的構造就進場看戲。
劇院內外到處貼着本傑明的海報,他和林德要演的是一部由着名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中《血字的研究》第一部,也就是福爾摩斯出場的第一個案子改編的舞臺劇,時長兩個小時。
她最喜歡的演員表演她最喜歡的小說故事,還有什麽比這更幸福的事嗎?林曉萱心滿意足地坐下看戲。
雖然本傑明沒有鷹勾鼻,但他高挑、削瘦、皮膚蒼白,穿上福爾摩斯的行頭後,那個溫和體貼的本傑明就不見了,19世紀英倫紳士的派頭中帶着犀利,眼神掃過時讓你覺得你的一切都在他面前無所遁形,只是氣勢的改變就讓一個活生生的咨詢偵探站在了觀衆的面前。
兩個小時眨眼間過去,不知不覺表演就結束了,所有演員出來謝幕時,林曉萱跟着觀衆站起來用力地鼓掌,手掌都拍紅了也不覺得痛。
第二天出門,林曉萱先繞路到國家歌劇院買了張當晚的入場券,她打算再看一遍,這回不僅是因為演員是她的心上人,更因為這部劇演的非常出色。這回座位不算特別好,在第9排,位置也稍有點偏,沒辦法,自己買,又是當天的票,肯定不可能這麽理想。
從國家歌劇院到大英博物館才四、五站地,地鐵過去不過十幾分鐘,林曉萱到博物館時不過才九點半。
顧不上欣賞博物館的外觀,她匆匆走進大門,直奔埃及館。她早就打算好了,先看埃及館和希臘館,把中國館放到最後看,主要是擔心太影響心情,不如放在最後,至少可以好好欣賞一下另外兩個館裏的文物。
鎮館之寶自然是那塊羅塞塔石碑,如果沒有它,只怕古埃及的文字還沒破譯出來呢。其次是亞尼的死者之書,據說書裏記載着召喚遠古惡魔的咒語,擁有這本書就能擁用主宰整個世界的力量。此外還有拉美西斯二世胸像,來自雅典帕特農神廟的命運三女神群雕像和帕特農神廟遺跡,也不知道這麽大的東西他們是怎麽運到英國來的。
木乃伊捆的挺嚴實的,看了半天,林曉萱覺得怎麽看都像一個重度燒傷的病人。除了木乃人,還有木乃狗木乃貓,不知道是死者生前養的寵物還是與當時人們的信仰有關。
除了各種雕像和木乃伊,館內還有無數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和圖像,她不太看的懂,但很顯然,它們幾乎展現了整個古埃及的歷史和文化。
希臘館大部分是各種殘破的雕像,據說當時希臘政府正因為打仗窮的快要破産,一些英國人就向政府低價購買了這些在政府看來是破磚爛瓦的東西,于是皆大歡喜。
這些雕像雖然破舊,卻還能看出它們雕刻精細,神态逼真,表情衣褶無不栩栩如生,堪稱是世界瑰寶。
其實大英博物館裏是沒有中國館的,它與日本、印度和其它東南亞國家的館藏一起被歸為東方藝術文物館,其中中國的文物最多,占了好幾個大廳。據說擺出來的文物占了大英博物館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實在讓人心情複雜。
大量的瓷器、雕塑、畫卷、壁畫等文物被擺在展廳裏,林曉萱看了半個廳就幹脆地放棄了,實在是郁悶。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