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分完肉的第二天早上, 天空難得放晴,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姜曉喂雞時穿着大棉襖都覺得有些穿不住了, 于是便跟陸奕商量。
“今天天氣還不錯,不如就把後院院牆砌上吧, 要是再過幾天, 天氣冷了不好動工。”
陸奕正在家裏切蘿蔔,準備做點新的腌菜,聽姜曉這麽說, 走到堂屋門前望了望窗外的天, 天空瓦藍瓦藍的,一改前幾日的陰霾, 溫度升了好幾度。
“早上起來天還有點陰, 還以為要下雪, 沒想到這會倒晴了。”陸奕仰頭, 帶着笑意說道, “這天氣做活正合适, 行, 我去山上背點石料回來, 就是這蘿蔔得你來接着做了。”
“沒事,我知道怎麽做, 你放心去。”姜曉上次跟着陸奕做過,已經完全掌握做法。
陸奕看了下她的操作, 覺得完全沒有問題, 放心地點點頭, 就去柴房, 拿了一個專門背料的背簍, 往後山去了。
姜曉繼續他的未完事業,把蘿蔔切完腌上,又燒了開水晾着,陸奕回來正好可以喝。
沒一會兒陸奕就回來了,身後還跟着一大波人,一起打獵的幾人除了大柱全來了,另外是陳嫂男人和他帶着的幾個小夥。
陳嫂男人長得和陳嫂有點相像,是個樸實憨厚的中年漢子,和陳嫂不一樣的是,不太喜歡說話,做事卻很踏實。
或許是因為長期的勞作,皮膚比陳嫂黑一些,他帶來小夥裏有兩個是自家兒子,另外幾個是隔壁家的孩子,都是年輕又有力,常年做農活的年輕漢子。
“我們看陸奕上山背料回來,就想到你家要修院牆了,就自作主張地過來幫忙。”二毛笑呵呵地說道,說完還怕姜曉不好意思,補充道,“多個人多把力,反正我們在家閑着也是閑着。”
“是啊,我看了看,咱們這麽多人,一天就能把院牆砌好。”建剛也應和道。
陳叔也在旁直點頭。
姜曉本來還覺得他們辛勞了一年,還不容易有在家休息的時間,卻要讓他們過來幫忙,有點不好意思,等聽說一天就能修好,便不再推辭,笑着應道:“好,那就辛苦你們了,我去給你們倒水。”
現在的天氣一天一個變,說不準明天就下起雪,不能動工了,早一天修好早了一件事。
姜曉進屋将碗洗出來,撒上白糖,兌成糖白開。
趁這個時候,陸奕和二毛、建國把人劃分了下,陸奕帶人和泥,二毛帶人去背山石,建國陳叔則帶人砌牆。
姜曉端着糖水出來,衆人已經在規劃出來的後院裏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
“來喝點水,辛苦你們了。”姜曉給院子裏的男同志們一一遞過去水碗。
“不辛苦,都是我們應該做的。”衆人接過來,笑呵呵地回應。
建國還沖姜曉道:“姜知青,你就只管在屋裏歇着,不用管我們,奕哥也經常幫我們忙的。”
大家紛紛點頭,還說要謝謝姜曉和陸奕,要不然他們也不能有肉吃,有了肉吃身上有了力氣,現在過來做活,正正好。
姜曉被他們說得笑起來。
送水的時候,姜曉看見了跟着建國砌牆的小柱,雖然他年紀小,還是新手,可砌起牆來還是有模有樣的。
“小柱,你傷怎麽樣了?”姜曉見他蹲着,有些擔心他會扯壞傷口,關心道。
“沒事的,都好得差不多了。”小柱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腿,“就是點皮外傷,已經包好了,一點問題都沒有,輕傷不下火線,重傷不進醫院,這點傷砌牆一點問題沒有。”
“那就好,你自己多小心,別再把傷口掙破了。”姜曉又關心起大柱,“你哥怎麽樣了,好點沒?”
“好多了,多謝二毛哥的野兔和姜知青你的豬骨,我哥都覺得自己可以下地走了,今天還想來砌牆呢,被建國哥攔住了。”
姜曉聽這麽說,徹底放下心來,他們年輕人愈合能力強,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能好全了。
正巧這時候,二毛帶着人背料回來。
姜曉将水碗端了過去,遞給他們。
“辛苦了,來解解乏。”
“姜知青,我們可是過命的交情,哪裏用說這些。”二毛擡手擦了擦頭上的汗,接過姜曉遞過來的水碗,爽朗地笑道,“大家速度快,今天應該還能收個早工。”
姜曉看着已經開始砌基準的院牆,覺得真的有這個可能。
青山村的院牆都修得很簡單,就是用山石壘高,再用草泥敷牆,這種泥也是在後山取的,粘性很強,再加上切成段的稻草和在裏面,敷出來的牆非常結實堅固,一點不輸給水泥。
大家在後院忙碌,姜曉也沒有閑着,在屋裏給大家做後勤工作。
今天雖說是天氣還不錯,但還是冷嗖嗖地,偶爾一陣寒風吹過,臉上感到被刀子割。
這個季節,喝糖水肯定不夠保暖,熬點米湯湯最好,又暖胃又熱和。
姜曉從米缸裏抓了兩把米,丢進鍋裏,加了兩大勺水,用小火熬成濃濃的米湯,用碗裝好,時不時地端出來讓大家喝點。
“屋裏還有,要是累了,直接進來喝。”姜曉對衆人說道。
“好,姜知青你歇着吧,別忙和了。”姜曉這麽客氣貼心,衆人也不好意思,更加賣力地工作起來。
姜曉看看了進度,估計要下午才能修完,跟陸奕商量着留大家在家裏吃午飯。
家裏正好有才打的野雞,用采的山珍炖上,再用白面混着玉米面擀成面條,做雞湯面,好吃又方便。
吃完了還可以在他家休息休息再繼續砌牆。
陸奕覺得這提議不錯,便邀請大家:“中午都在我家吃飯吧,做雞湯面吃。”
二毛聽了堅決不肯:“這哪行?又不是幫多大忙,搭把手的事,哪裏用得着在你家又是吃又是喝的。你們不用管了,我們中午回家吃,也沒幾步路,走幾分鐘就好了。”
“是啊,而且我們這麽多人,你做飯也不方便,還是不麻煩你了,家裏都做上我們的飯了。”陳叔也附和道。
二毛和陳叔在這群人中挺有威信的,他們表了态,年紀輕的也紛紛表示,要回家吃,不麻煩姜曉。
不管姜曉和陸奕怎麽勸說也沒有用。
見這個情況,姜曉只能拉着陸奕到一旁,跟他商量:“不如我煮一鍋雞蛋,走得時候你讓他們一人揣一個回去。”
除了雞蛋,姜曉不知道用別的什麽辦法表示她的感謝了。
陸奕點點頭:“我覺得可以,煮雞蛋不容易壞,在這吃帶回去都方便。”
雖然青山村家家戶戶都養雞,但由于家裏窮多半都是一兩只母雞,每天只能撿一兩個蛋,不是給家裏最長的,就是給年紀最小的補身體,再有多的就攢着提到市場上去,賣了錢貼補家用,因此雞蛋也算稀罕物,這裏都是青壯年,可能大部分人已經好久沒吃過雞蛋了。
得了陸奕的答複,姜曉就回屋把野雞炖上,和面擀面條,她決定和陸奕午飯還是吃雞湯面條。
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到吃午飯時,後院的院牆已經砌得差不多了,下午再加把勁,就能完成。
吃完午飯,大家略做休息又到了姜曉家,三點過左右後院的院牆就完全竣工。
二毛和陳叔指揮着大家,将後院的工具整理好,垃圾都清了出去,跟姜曉打個招呼,帶着人告辭了。
大家離開前,姜曉将煮好的雞蛋拿了出來,給一人塞了一個。
大家都沒想到還能有這福利,一邊紅着臉道謝,一邊高高興興地離開了姜曉家。
陸奕看着大家說說笑笑的背影很感慨,不久前家裏還窮得除了兩袋面粉啥都沒有,他和姜曉也是相看兩生厭,村裏的鄰居們也從來不會到家裏來,不知道從哪天開始,情況突然就發生了變化。
現在家裏有米有面,有肉有錢,還修高了前院牆,修建了後院牆,過段時間還要去見老丈人丈母娘,家裏變得越來越溫馨,讓他感到了從來沒有過的家庭溫暖,以前不到天黑他不想回家,現在是呆在家裏不想出去。
這一切,是從什麽時候變的呢?好像是從姜曉生病以後,他突然有點慶幸這一場病,不僅讓姜曉變好了,也讓家裏的生活變好了。
姜曉送走了來來幫忙的村民後,站在後門,看着寬敞平整的後院欣喜不已。
接下來,她就要在後院為她的種植大計做準備了!
她打算在後院簡易地搭個大棚,把土也翻一翻,等開春的時候,就可以直接開種了,想想後院瓜果飄香,綠葉盈盈的場景,心裏就無比向往,這正是她在末世裏幻想過無數次的畫面,總算可以實現了。
不止這樣,她還準備等過兩天燒炕了,就在炕頭發豆芽,做豆腐,反正現在冬閑地裏活不多,都是青壯年去做,她有的是時間做這些,讓自己和陸奕的生活過得好一點。
不過陸奕他們這種青壯年男丁可就沒有這樣悠閑,不僅要在地裏為明年開春做準備,還有了新的活計。
公社經過多次讨論商議,一致認為,大青山周圍的生産隊發展滞後、就是因為交通不便,要想改變現狀,就得從根源解決問題,給大青山修公路。
決定後,公社向上級申請批準和資金,通過層層審批,終于在前些天敲定下來,就這幾天開始動工,大青山周圍每個隊都要派村民和知青參加。
修路的活很累很苦,每天大早就要上工,天黑了才能收工,但是因為工分高,還包兩頓飯,青山村的村民們都積極報名,甚至還有人主動要求隊長選他們去修路。
在青山村這個地方,有活做才有飯吃,閑下來沒活做就沒有工分,沒有工分就沒收入,日子就很難挨。
通知下來的當天晚上,姜曉正在家裏做晚飯,陸奕從外面打了水回來,對姜曉說:“我去報名參加修路了。”
“修路?”姜曉一愣,切菜的動作都停住了,“怎麽想着報名那個?”
她倒不是不支持陸奕去,只是覺得他沒必要去受那個罪,大冬天的,土都凍上了,挖起來很費勁。
而且在寒風中別說幹活,就是站上一天,人都受不了,現在家裏不缺錢,吃的用的也很充足,用到過完年都不成問題,陸奕可以舒舒服服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
“這次修路工分高,還管飯,就做到12月,剩下的等開了春再做。”陸奕跟姜曉解釋道,“趁這個時候掙點錢,回家可以多給爸媽帶點東西,還可以給你買新的棉衣。”
“你的棉衣上次打獵都廢了。”陸奕又小聲地補充了一句。
那件染了野豬血的棉衣是洗幹淨了,味道也除得七七八八的,但不知道為什麽,沾血的地方有一大塊硬塊,原本松軟暖和的棉衣也變得板紮,姜曉覺得沒法穿,收在了炕邊,冷的時候搭搭腳。
“可是這個季節修路,也太苦了點。”姜曉嘆口氣,“天氣又冷,風又大。”
“我還年輕,怎麽能怕苦怕累?”陸奕低聲安慰她,“我是呆不住的,天天呆在家裏人都沒精神,我現在有的是力氣,不趁現在年輕努力就太可惜了。你也別怕我冷,幹起活來全身都要出汗,根本不覺得冷。”
見姜曉還有些難受,又繼續解釋道:“這是為青山村做建設,我們應該積極響應,等路修好了,我們以後去鎮上、回首都都方便,不用再忍受泥濘爛路了。”
姜曉聽他這樣說,也沒有辦法,只能随他去。
“修路的地方遠嗎?你們要住工地嗎?”
“不遠,每天下了工可以回來,隊長安排驢車送我們回來。”陸奕笑着答道。
沒幾天,修路的名單就粘貼出來了,打獵隊的除了大柱小柱全都榜上有名,幾人回家時候臉上的喜悅藏都藏不住,連跑帶跳地做準備去了。
被選上了就意味着可以不愁吃飯問題了,說不定還能存下一些錢,過年手頭能松活點。
沒有選上的也沒有閑着,讓隊裏開了介紹信,邀約着去鎮上縣上找活幹,反正不能在家呆着,能掙一點是一點。
所以說冬閑,真正閑着的時間不多,秋收後歇口氣,就又要開始忙碌了。
這些人出門後,只留下婦女老弱,村裏一下空了許多,不過這些婦女也沒閑下來,都在準備一家人冬天的吃食和過冬的衣物,一直要到漫天飛雪,滴水成冰的時節,才算是真正的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