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紅痣
還、還行吧?
繡寒都聽傻眼了。
她也是見識過世面的人了,平日裏料理永寧長公主朝堂上一些爾虞我詐之事,話裏藏着的話,十句她也能聽懂八句,可算是聰慧機敏。
如今陸錦惜這簡簡單單的一句“還行”,說得是有多勉強啊!
她想起了永寧長公主在顧覺非影響之下,看這名冊怎麽看怎麽不順眼,也想起了這件事前前後後的原委,再看看陸錦惜的态度……
一時間,心裏竟只有一個與永寧長公主一般無二的想法——
要完。
她注視着陸錦惜,只覺得頭上都要冒出冷汗來,怔然半晌,卻不知道到底應該接什麽話。
陸錦惜見她此番反應,只覺在意料之中。
于是微微垂首,似乎不大好意思,像是才明白自己方才說的話很不妥一般,忙道:“瞧我,這一不小心又說錯話了。嬸母準備的名冊,自然沒有不好的。我這草草一翻,必定沒能看清楚。還請繡寒姑娘去回嬸母,就說我回頭必好生相看,待過兩日登門時再給她回話。”
繡寒臉上的表情,頓時變得一言難盡起來。
她當然不可能真的忘記那一句“還行吧”,只是陸錦惜話既然這樣說,她自然也不會糾纏于先前那句話。
當下只勉強一笑:“那奴婢這便回府,回了永寧長公主。他日您來訪,只管差人先來告奴婢,奴婢為您打點一番。”
“那屆時便有勞繡寒姑娘了。”
陸錦惜拿着那名冊,客客氣氣的。
繡寒于是道一聲“告辭”,這便在丫鬟們的引路之下,退了出去,回長公主府複命去了。
Advertisement
至于永寧長公主會是什麽表情……
陸錦惜仔細一番思索,便忍不住笑了起來。她随手将名冊扔回了桌上,暫時也沒細看的意思,只擡首看向屏風後面。
她方才與繡寒說話,也沒避着裏面。
先前鬼手張已經為薛廷之看診畢,不過知道陸錦惜在與人說話,所以就站在了後面。直到繡寒走了,他才走了出來。
陸錦惜臉上挂着關切的笑容,上前問道:“怎麽沒見大公子出來?張大夫看得怎麽樣?”
鬼手張剛才在後面,其實也把陸錦惜與繡寒的對話聽了個清楚,只隐約覺得這一位大将軍夫人的秘密其實也不少。
但他畢竟是個外人。
所以他只不動聲色瞧了她一眼,回道:“大公子還在裏面,他這腿疾,有些麻煩處。”
陸錦惜點了點頭:“還請您一論病症。”
“大公子腿疾乃是先天所留,左足腳筋在腳踝一段,因寒氣侵襲入體,所以有蜷縮。或許為其母曾在孕中受傷,所以影響到胎兒。”
“若早年延請名醫,加以調養,本能好起來。”
鬼手張覺得自己扯起謊來,也是一套一套的。
因為對薛廷之的經歷了解,又精通醫理,即便胡扯都很有道理。
“只是邊關苦寒,寒氣又侵。加之大公子回到京城之時,年紀已不算小,所以這一段腳筋,已長定了。到今日,已算是痼疾。”
“若要治愈,也是水滴石穿的長久功夫。”
“針灸正位,藥浴舒緩,輔以食療,或恐能一解苦痛……”
說到這裏,他的聲音便漸漸低了下去,面上也多了一層沉沉的陰雲,似乎并不很開心。
薛廷之這腿腳的“痼疾”,他比誰都清楚。
腳筋斷了再接,已是他當年醫術登峰造極之作,勉強讓薛廷之能下地走路。但要徹底與尋常人無異,卻難如登天。
這麽多年來,他雖沒放棄,甚至固執地醫治。
可他心裏其實很清楚,徹底恢複如初的希望,微乎其微。
鬼手張這一副表情,陸錦惜當然看在眼底。
只是一則她不知道對方所思所想,二則鬼手張醫者仁心,尋常人見了這表情,也只當他憐憫病患,嘆息神傷罷了。
所以,陸錦惜實在也無法往深了想。
她聽出了鬼手張話裏隐含的意思,又想起薛廷之方才的表情來,心下也難免複雜幾分,只道:“張老大夫醫術高明,滿京城也找不出第二個來了。大公子畢竟是大将軍留下的血脈,但有一絲治愈的希望,我們也願嘗試。”
“哼,你們願意嘗試,我還不樂意治呢。”
鬼手張先是冷哼了一聲,似乎宣洩着對陸錦惜的不滿。只是很快,他眼珠子一轉,把話頭繞了回來。
“不過看着,也實在怪可憐的。我這人就是宅心仁厚,治他卻不是看在你們将軍府的面兒上。你們也別給自己戴高帽子就是了。”
成吧。
反正他是大夫,他說什麽都是對的。
陸錦惜從來能屈能伸,對這點小事當然也不挂懷,只笑容滿面恭維道:“您自然是妙手仁心,是我等俗人總以己心度您,往後必定不敢亂說話。您肯治,也算是大公子修來的福氣了。”
“這話聽着就舒服多了。”
鬼手張那沾着點花白的眉毛,都挑了挑,心裏頭美滋滋的。
一則陸錦惜這兩句恭維,實在是溫言軟語,叫人聽了渾身舒坦;
二則大公子近年在府裏就沒過過什麽好日子,如今陸錦惜竟然能坦然請他來給大公子看診,還要請他為大公子治病,往後就不用偷偷摸摸,對大公子這病疾必定好事一樁。
兩者相加,鬼手張竟覺得看陸錦惜都順眼了不少。
他在屋裏踱了兩步,思索了一會兒,便道:“如今我将以針灸輔以外藥溫養,大公子不便于行,平日裏最好還得要人為他推拿腿足,保持經絡血脈的暢通。針灸三日一次便可,你們可送大公子來回生堂。但推拿舒經活絡之事,卻要時常做……”
“這個容易。”
陸錦惜心思敏捷,一下就想出了個妙法。
“此等日常推拿之事,自然交給身邊人來做最好。大公子身邊也有幾個丫鬟小厮,不若辛苦您一遭,回頭帶他們去回生堂,在您那邊長長見識,學學手法。沒學成之前,就為您在回生堂打個下手,聽您差遣使喚。您看如何?”
“這個……”
鬼手張細細一想,竟找不出比這個更好的法子來了。
他回生堂那邊本來就忙,派幾個學徒過去伺候大公子,還不知要耽擱多少治病救人的事。
但若是将軍府這邊派人來,就真是兩全其美了。
推拿之法,湯氏和他徒兒們都會,盡可交給他們去教調。除此之外,這段時間還能多幾個人手幫忙。
他哪裏還有不願意的呢?
鬼手張看着陸錦惜,一時真有些刮目相看起來,只道:“先前我家婆娘說您是個剔透人兒,菩薩心腸,老頭子我本也不信的。如今才知道,她看人總比我毒上幾分……不過也難怪,她眼光不毒,怎麽能挑中我這麽個優秀的人呢?”
“……”
陸錦惜聽着前半截,本想謙遜兩句,可待聽到最後那一句,忍不住嘴角一抽,差點摔地上去。
這是說湯氏眼光高,才能看上他鬼手張呢!
給人看個病都要撒一把狗糧……
鬼手張,跟她一開始以為的,其實不大一樣啊。
陸錦惜好一陣才緩過勁兒來,勉強笑道:“您說得極是。那今日,您看是為大公子先診治一番,還是?”
“來都來了,自然是趁此機會,再診治一番。”鬼手張擺了擺手,一副責無旁貸模樣,“此事針灸之事,耗時長久,夫人您……”
陸錦惜倒不介意:“無妨。我本也無事,您只管為大公子治療,我在外間看着書,等候即可。”
鬼手張略一沉吟,也沒反對。
他昨夜雖為大公子施針,但畢竟是剛研究出來的法子,少不得要再查探一番,看看情況。
即便陸錦惜在旁邊,可只要他們不說什麽話,也不會暴露出來。
所以,鬼手張當下便吩咐幾個丫鬟去下面打水來,後才提了醫箱,到屏風後面,開了針囊,為薛廷之針灸起來。
陸錦惜就在外間坐了下來。
她原想翻兩頁《反經》,不過一見旁邊那嶄新的藍皮簿子,念及永寧長公主這一樁媒婆的生意,倒是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索性重新拿過名冊,仔細找看。
沒料想,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她竟都沒找到自己想要看見的那個名字,心裏頓時一哂。
這一位顧大公子,當真是高貴得緊!
連方少行這樣的青年才俊,都被大膽地列入了名單之中。可這一位年紀二十九且還單身未有妻妾的顧覺非,偏偏連影子都找不見一點兒。
是這制名冊的一時遺漏忘掉了,還是覺得……
顧覺非這等的存在,她一個寡婦,高攀不起?
陸錦惜兩道細細的長眉一挑,便将這名冊放到了一旁去,不再看了。
這世上,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
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
她唇畔挂了幾分略帶深意的笑弧,只再次翻開了《反經》看起來。
屋內,只有屏風後面有動靜。
有鬼手張不時的詢問聲,帶着點凝重,也有薛廷之隐忍着的回應聲,更多的時候,則是默不作聲。
丫鬟們卻是個個緊張,端着熱水和毛巾進去伺候。
大約又過去有半個時辰,裏面才傳來鬼手張如釋重負的一聲“好了”。
陸錦惜聽見,手指壓了書頁,擡頭看去。
鬼手張打屏風後面走了出來,接過了小丫鬟遞過來的手袱兒,擦着額頭上密密的汗珠,臉上的謹慎與凝重還未完全散去。
“第一輪針灸,老夫已經為大公子施過了,且又推拿過一遍,舒經活絡。另也開了幾副藥,相互配着。至于後效,也三日後您将大公子送來回生堂,老夫才能見一二了。”
“辛苦張大夫了,您也累着了,坐下喝口茶歇歇吧。”
陸錦惜說着,忙示意身邊的白鷺去端茶來。
可鬼手張卻擺了擺手:“也不必喝什麽茶了。我年紀大了,身體不比當年。這經脈筋骨上的針灸活兒,也做得不如以前快。原說好了酉時就回,這會兒夫人的好意,也只能心領了。”
他這是要趕着回去。
陸錦惜聽了出來,也猜到他是還要回去忙回生堂的事情,一時不由多生出幾分敬佩來,只道:“既如此,那我叫外頭給你安排輛馬車,叫潘全兒送您回去,一則快些,二則您道上也可歇口氣。”
“那便多謝夫人了。老夫實也不能多留,這便告辭了。”
該交代的事情也都交代過了丫鬟,如今大公子這邊也有人伺候,連屋裏的擺設也換了不少新的上來。
鬼手張心裏其實已經放心了不少,便拱手告辭。
陸錦惜親送他出了門,這才吩咐白鷺引人出去,順便安排潘全兒那邊的車馬。
這時候,天色已經有些暗。
院子裏也沒什麽花草,所以看上去有些暗淡。唯一的亮色,來自于石板縫隙中鑽出的幾許綠意。
瞎了一只左眼的大風,安靜地站在馬棚裏,吃着馬槽裏的幹草。
陸錦惜站在屋檐的臺階下,就看着這一匹馬,眼底略過幾道思索的神光。
背後傳來了腳步聲。
她這才拉回神思,回頭看去,一時有些訝然:“大公子怎麽出來了?”
要緊的是……
看上去面色很差。
也許是因為才被鬼手張施過了針灸,他額頭上的汗跡雖然擦幹,但兩鬓垂下的幾縷頭發,卻還是沾濕的。
原本就很白皙的臉上,越見蒼白,竟然已經找不到一絲血色。
一雙精致的桃花眼底,卻隐隐藏着一點殘餘的痛苦。
此刻腳步蹒跚地走出來,竟顯得搖搖欲墜。偏偏他眉峰上都是冷意,面上也沒有什麽表情,顯得沉默又隐忍。
聽見陸錦惜的話,薛廷之向着門外看去。
“張大夫方才已經告辭了。”陸錦惜順着他目光看了一眼,解釋道,“回生堂似乎還有事,所以我沒留他喝茶。你現在感覺怎麽樣?”
薛廷之其實還有些恍惚。
這種針灸,每一針都是刺激痛覺的,他經歷過了許多次,已經習慣了——痛苦是常有的。
只是這痛苦的來源,并非病疾,而是那些深埋的記憶。
整個左腳的腳踝,甚至每一條經脈,都有一種麻痛的感覺。
他竭力地忍着,收回目光,便要躬身回陸錦惜的話:“回禀母親,廷之無事,只不過有些疲乏……”
話說到末尾之時,腳踝處那麻痛的感覺,卻忽然達到了頂點。
薛廷之的身子,忽然就有些不穩,搖晃了一下。
陸錦惜原本就站在下方,正注視着他,眼見此幕,不由連忙伸出手去,暗驚不已:“大公子?”
她一把扶住了薛廷之,托住了他的手腕——
觸手,竟是汗津津、冷冰冰的一片!
少年的手腕還有些瘦削,可骨頭卻是硬邦邦的,已經隐隐透着一種沉穩的力量感,可沒有半點溫度。
她手掌心向上,托住的是薛廷之手腕內側。
薛廷之的掌心,卻是向下的。冰冷的指尖,正好在無意之間,觸到了陸錦惜的溫熱的手腕。
就好似冰塊點在了烈火上。
那一瞬間,薛廷之竟像是被燙了一下,指尖一顫!
腳踝處上湧的疼痛,已經幾乎讓他失去了身體其他部分的感知。可在這一刻,他卻能清晰地感知到,她手腕細滑如牛乳的觸感,微微跳動的脈搏,還有那兩相對比下的滾燙溫度……
異樣的感覺。
薛廷之無法形容,只覺陌生到了極點。
陸錦惜看着,只覺得他神态異樣,格外蒼白,不由眉頭微擰,疑心是鬼手張給治出了什麽毛病來。
“大公子,你還好嗎?”
“沒事……”
薛廷之這才有些回神,啞着嗓子,回了半句。
因為陸錦惜是站在下方臺階上,且本來也是他身量更高一些,所以,她是微微仰着頭看他的。
黛眉輕擰,目光柔和。
這一時的姿态,竟顯得很順從。
他居高臨下,一垂眸,就能看見她那一段修長而雪白的脖頸。
脆弱。
美麗。
也危險。
薛廷之的喉結,不由滾動了一下,也不知是因為緊張,還是因為痛苦……
他只覺得有些心虛。
因為陸錦惜正注視着他,目光并未移開過,平靜中帶着一種洞徹的深邃,若一泓靜水。
她不動聲色,微微地笑着,卻慢慢将扶着他的手掌撤了回去。
“剛剛施過針灸,只怕大公子身子有些虛乏,何必強撐着出來?還是進屋先歇着,改日再拜會張大夫也不遲。”
溫熱的觸感離開。
指尖重新感覺到了冰冷,讓薛廷之忍不住蜷了蜷手指。
因為伸手扶他,這一位嫡母的袖子翻起了一些,上頭繡着的綠萼梅卻更襯得她皓腕凝霜雪,細瘦而纖弱。
一枚小小的紅痣,則恰恰落在她腕間。
好似紅梅落雪間。
無邊的素淡冷清中,竟生出一段缱绻妩媚的豔色……
那正是他手指先前觸到的位置……
異樣的感覺,密密地襲來。
薛廷之強行地忍了,理智且克制,蒼白的臉上露出一點鎮定的笑容:“母親說得極是,是廷之欠了考慮,差點吓着您。”
“吓着我倒是不要緊,就怕我一個沒扶住,你摔了可怎麽辦?”
陸錦惜的手已縮回了袖子裏,只露出尖尖的手指頭。
“時辰也不早。針灸過後,我看張大夫累得夠嗆,你也差不了多少。今日便好生歇着,不必再來請安。”
說着,她轉頭便吩咐青雀:“扶大公子進去吧,順道把那《反經》和那名冊拿出來,我們這也該走了。”
“是。”
青雀于是上前,扶了薛廷之進屋,又将先前攤放在桌上的《反經》和長公主府送來的名冊收了,又給薛廷之行禮告退,這才重新出來。
陸錦惜站在外面,見她出來,便往外走了。
待得出了院門,她才問了一句:“你進去拿書的時候,還記得名冊怎麽放的嗎?”
青雀一時怔住,想了一會兒才回道:“合着的,就放在方幾靠東窗的角上,被攤開的《反經》壓着一小半。”
“一小半……”
陸錦惜唇邊勾起一分微冷的笑意。
她記得自己看書的時候,攤開的《反經》壓着那名冊有大半。青雀去拿書的時候不一樣了,該是她方才送鬼手張出來的時候,有人翻過了。
這庶子……
果真還是個少年郎,心思雖深,卻沒地兒磨老,還是頭嫩姜。
她哪裏有那麽好心,會把名冊放在那兒給他翻?
微微眯着眼,陸錦惜面上帶着幾分思索,擡手一搭自己脖頸喉間,又慢慢放下來。
到底少年郎。
春心萌動,在所難免。
可有句話說得好,“兔子不吃窩邊草”。她雖不是兔子,但對這名義上是自己兒子的窩邊嫩草,也實在下不去口。
更何況……
她眼下只想啃那一根老草。
只是如何去接觸,又成為一個難題……
當下,陸錦惜莫名一笑,只對青雀道:“大公子這邊與回生堂有關的一應事宜,都交你回頭安排。至于劉提督的事情,長公主既然應了,該出不了岔子。你且聯系印六兒,明日我們尋個由頭出府去,見他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