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十三下山(三)
“小孩兒,從今兒起,但凡爺在你這裏吃飯,一定要有新鮮的蔬菜!要你親手做!”“沒問題。”“小孩兒,這套瓷杯潔白溫潤,細膩通透,挺稀罕的,放你這裏着實糟蹋了,爺拿走了!”“……可以。”“小孩兒,這苦巴巴的……西洋茶,還有沒有?既然是稀罕物,爺也不能只顧着自己,總要帶點回去給阿瑪和四哥他們嘗嘗。呃,這個糖和奶末兒另放。”“…………”十三爺,你确定你不是拿去整人?一聲聲的小孩兒,就跟緊箍咒似的,風華快崩潰了,哪怕是她前世那位讨厭的同父異母弟弟也不像眼前人這麽難應付。最終,在十三的熊熊怒火轉為陰火陣陣之前,風華不得不割地賠款,答應了諸般不平等條約,十三才放過了她。風華深悔自己的一時沖動給自己惹回了這位難伺候的祖宗,只是她既然拒絕了四爺的招攬,就不能再無視十三的真心結交,過于不識好歹會招來上位者忌諱,這條潛力雄厚的人脈關系,哪怕她一輩子也用不上,放在那裏也沒有壞處,況且十三也并不是不值得結交的人,不過畢竟他現在年紀不大,太折騰人了,想想都頭疼,好在這位祖宗也不會停留多久,覺得往後的日子也不是那麽難過,臉色這才回緩了許多。十三心滿意足地和風華扯了一上午,期間無視了風華不情願的表情,興沖沖地參觀了風華的私人書房,卧室,廚房甚至洗澡間,面對那些繁複華美的裝飾,滿書架包括各種西洋文字的書,以及一件件他都叫不上名字的精美擺設,投給風華很多很多個詭異的眼神,風華一律淡定地屏蔽掉!中午,風華做了家常的糖醋排骨,油焖對蝦,炒土豆絲,炒小白菜,酸筍湯四菜一湯,某嬌生慣養的阿哥十分捧場,吃得頭都不擡,恨不得把自己舌頭都吞了,直沖風華翹拇指!“小孩兒,真是人不可貌相,就你這手藝,趕得上宮裏的禦廚了!!”“哦,你吃過宮裏的禦膳?”風華垂着眼往嘴裏扒飯粒,忽然輕飄飄地天外飛來一句。十三一哽,想到他們兄弟還沒對小孩兒坦露身份呢,于是嘿嘿一笑,“當然,皇上偶爾也會給王公大臣家賜下禦膳,爺有幸吃過幾次。”風華撇撇嘴,這謊撒的,面不紅氣不喘。桌上的菜其實量也不算多,被兩人(主要是十三)風卷殘雲般消滅得淨光,十三吃得一臉滿足,摸着溜圓的小肚子嘆了口氣,“都以為禦膳是天下第一的美味,爺現在才知道,真正的美食還在民間啊!”風華不以為然地撇嘴,“任誰從小到大山珍海味伺候着,也有膩味的時候,十三爺不過是圖個新鮮換個口味罷了,要讓您天天吃這些,保準過不了一個月,您就得懷念起禦膳,學生倒想吃來着,還沒口福呢。”“這有什麽難的,只要你跟我回去,我保準讓你吃個飽!”十三大手一揮,豪爽地道。風華搖頭笑笑,眼中閃過一道精芒,“學生眼下還是以讀書為重,将來若有機會進京,必去叨擾十三爺,只怕十三爺到時候也看不上學生了。”“你若一直像現在這般有趣兒,我自然是歡迎之至,只盼你別讀書讀成了酸迂之輩才是。”十三笑着打趣,不經意地問道,“對了,小孩兒家裏怎麽就一個人?你家大人也放心你一個人住?”風華擡頭看了看十三,低頭一笑,眉眼靈動得仿佛化作秋水一般,心道果然等在這裏,也不慌張,慢悠悠地道,“十三爺想來也查過學生的身世吧?”十三笑了笑,很随意地揮了揮手,盯着風華半嘲弄地一笑,“你這不老實的小孩兒,就那漏洞百出的瞎話,也只好騙騙那些心善單純之人,難道還把爺當傻子?”風華面露笑意,搖了搖頭,“學生怎麽敢輕看十三爺,只是,學生若說了實話,十三爺你信麽?”十三不以為然地道,“有什麽信不信的,你沒說,怎麽知道爺不信?”風華點了點頭,微微一笑,“既然十三爺這麽說了,學生也說實話,那流傳在外的身世,确實是我編的,倒不是學生故意說謊,實在是說不清楚,學生無父無母,随爺爺結廬山中,爺爺學識淵博,大有魏晉之風,學生跟着爺爺學文識字,從未下過山,日子倒也閑适自得,只是某一日忽然昏迷,醒來後就出現在此地,學生先前從未問過爺爺隐居之地,以至于竟找不到回家之路,只是想着萬事随緣,我便定居在此地,或許哪一天,爺爺就找到我了。”推翻一個謊言,自然就要用另一個謊言來填補,只是身世一節,卻是風華前世的真實過往,敘說起來感情也尤為真摯,這番半真半假的話說完,十三縱然還有些疑惑,卻也想不到這個年紀小小的孩子,會用第二個謊言來推翻第一個,造成了被逼無奈之下說出實話的假象,便不由自主地信了,說到底,十三還是嫩了點,若是四爺在此,怕是不容易被糊弄過去,因為他不會放過任何細枝末節,追根究底之下,難保風華不會露出馬腳。皇家沒有孩子,比起正常的同齡人,十三可以說成熟得多,縱然是生來就榮寵過人,養成了豪闊大氣的性情,卻也不是粗魯無心機之輩,最是粗中有細,胸有溝壑的,要不四爺也不會放心把試探風華的任務交給他,只是他這次面對的風華并不是一名尋常意義上的神童。風華看着與十三年紀相仿,到底是真正的成年人,靈魂理智成熟,與早熟的孩子有着本質的區別,在現代也是出生豪門,經歷過大家族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又經歷了社會的洗練與磨砺,職場的競争與淘汰,考古生涯錘煉了她的意志,增長了她的閱歷,下午,風華陪伴十三,逛了逛小鎮,從康熙上山後小鎮便恢複了熱鬧,十三陪着康熙來過這裏好幾次了,說起來卻比風華對小鎮更熟悉些,也不知他們兩人到底誰給誰做向導。好在十三是個愛說愛笑又頭腦靈活的,仗着随扈的經歷,天南海北盡收話裏,風趣而不失生動,風華一邊饒有興趣地傾聽這些與現代多有不同的民俗風情,一邊擴大了交流的範圍,從清朝地理風俗人情漸漸說到了海外諸國,風華便細細敘說着同一時期歐洲各國的風土人情,兩人侃侃而談,都對各自的話題十分感興趣。直聊到日薄西山,兩人都是意猶未盡,神采飛揚,十三從來沒有聊得這麽暢快過,此時卻不得不回山上——知道四爺肯定還在山上等他,要不然他就打算在風華家留宿了,那個什麽秉燭夜談啦,抵足而眠啦,不都挺有意思嘛?!于是,英氣勃勃的少年硬是做出可憐巴巴的八字眉表情,拉着風華的手依依不舍,一步一回頭,搞得風華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