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來自大哥的嫉妒
沈珍珠到家後先去與老太太打了招呼,然後回了西廂房。
沐氏立刻拉住女兒坐下,端上了一盤糯米糕和一杯熱茶,“累了一天了,來,吃點點心打個底。”
沈珍珠呼嚕呼嚕把一小碗溫熱的茶水幹到肚子裏,“娘,您準備的真及時,我要是再回來遲些就涼了。”
沐氏慈愛地看着女兒,“本來還要給你熬燕窩,今日你大伯娘說了幾句閑話。我想着你現在身子好多了,燕窩那種東西,身體虛吃了才好。往後娘天天給你做好吃的,不比那補品差。”
沈珍珠把嘴一抹,“吃這個好得很,我一個人吃補品也太打眼了,還不如多吃些飯菜,興許我還能長一長個子呢。”
她才十五歲,肯定還能再長一長,要多吃飯才行。
沈複年問女兒,“下午可順利?”
沈珍珠點頭,“都順利的很,我今日查看存貨時,發現好多東西都開始短缺了。爹,咱們什麽時候去進貨?”
沈珍珠急切想知道家裏進貨的渠道。
沈複年并不着急,“這個月先這樣吧,賣多少算多少。下個月再去進貨,到時候有了新貨,也能多賣些錢。”
沈珍珠瞬間明白了他的意思,這個月收益低一些,下個月她的任務量就不會那麽重。
可憐天下父母心,沈複年寧可損失鋪子裏的收益,也要幫女兒站穩腳跟。
沈珍珠輕聲道,“那我都聽爹的。”
沐氏很快從屋裏拿出好幾套衣裳,一一讓女兒試試,“這都是你的舊衣裳,我這幾日改了改,你看看合身不合身。”
往常夫妻兩個心疼女兒,做的衣裳都是寬袖長擺,不大适合穿着幹活。
沈珍珠自己也喜歡這種簡單一些的樣式,幹活方便。她一邊穿一邊笑道,“多謝娘,娘的手真巧。”
Advertisement
沐氏又忍不住心酸,女兒的女紅本來比她還好,現在卻都忘完了。
她怕女兒難過,臉上仍舊笑盈盈的,“你祖母說後面一個月的家務都交給你大伯母,我在家中無事,給你們爺兒兩個做做針線。”
二房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地說話,隔壁郭懷旭卻遭遇到了劉氏的白眼,“你今日又去沐家了?鋪子裏那麽多活,你就丢給你爹和你兄弟們?”
劉氏本來不知道郭懷旭上午去了沐家,吃了晌午飯後她出去找人閑話,無意中聽人提了一嘴,心裏便有些不高興。
郭懷旭将手中的籃子放在廚房的案板上,“爹說昨兒雲舟送了點心過來,讓我給雲檀姐姐送了一包繡花針去,算是回禮。”
劉氏忍不住咕哝,“送個針,哪裏就要在那裏混一上午。你三弟年紀小沒力氣,拉一上午的風箱,手膀子都酸了。”
郭懷旭并不生氣,反倒勸慰劉氏,“娘,三弟也大了,大哥像三弟這麽大的時候,已經開始掄小錘了。”
劉氏把袖子一甩,“晚上擀點面條,拿兩個雞蛋打在裏面。”
說完,她自己就回房去了。
郭懷旭道了聲好,洗過手之後開始和面。
從小時候開始,娘就對他有些冷淡,時常會挑剔兩句,但好在從來不打罵他。郭鐵匠說他出生的時候劉氏難産,差點丢了命,且因為他長得太好看,郭家老太太以前還懷疑劉氏不貞,為此劉氏對這個兒子一向不假辭色。
郭懷旭并不怪劉氏,三兄弟的吃穿都一樣,他和兄弟們吃睡在一起,兄弟們有的他都有。唯獨缺的,大概是他從來沒有享受過親娘的噓寒問暖。
他小時候,劉氏經常把老三抱在懷裏心肝兒肉地搓揉,偶爾還會笑着踢老大的屁股罵他小王八蛋。只有郭懷旭,劉氏不抱他也不罵他,久而久之,郭懷旭就養成了淡漠的性子。不管劉氏說什麽,他都能面不改色地應對。
郭鐵匠有時候怕二兒子難過,會單獨跟他說說話,但郭鐵匠自己就是個糙漢子,也做不到太細致。郭懷旭雖然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性子卻沒有改變太多。
郭懷旭和面的手法已經非常娴熟,不到一刻鐘,一顆面團就已經成型。然後是擀面,切條,鋪開。
洗鍋燒水,在燒火的過程中,郭懷旭在想沈珍珠頭上的簪子。鋪子裏沒有那種很精細結實的刻刀,簪子上面的花紋怕是不好弄。
他想不到好辦法,索性略過簪子,開始在心裏默默背誦沐雲舟上午給他布置的文章。
郭家男丁多,吃的也多,鍋裏放了半鍋水,一時半會開不了。他往竈門裏填了許多柴火,從竈門底下挖出一根鐵鉗子,開始在地上練字。
在廚房裏忙活了近半個時辰,郭懷旭終于做好了晚飯,郭家父子三個也回來了。
郭懷旭用托盤端了三碗面條進堂屋,托盤不大,只能放三個碗。到了堂屋,他給父母和兄長一人一碗。
郭鐵匠見郭懷章還坐在那裏等吃的,立刻呵斥他,“老三,自己去端飯,還等着你二哥伺候你?”
劉氏雖然有些不高興,但也沒吱聲。兄友弟恭是基本的人倫,男人教訓兒子們,她從來不插話。
郭懷章跳起來搶過郭懷旭手中的托盤,“二哥您等着,我去把剩下的盛過來。”
劉氏一邊吃飯一邊跟郭鐵匠商議,“當家的,李家大姑娘你覺得怎麽樣?要是合适,我就找人去提親了。”
郭懷禮鬧了個大紅臉,立刻端着碗起身,“屋裏怪熱的,我到外面去吃。”
郭鐵匠點頭,“你自己看着辦,合适你就定下,錢不都在你那裏。”
郭懷旭和弟弟坐在一邊旁聽,郭懷禮十七了,劉氏着急給他定親,看上了當鋪李家的嫡長女。
劉氏嘆了口氣,“李家當鋪這一二年生意不錯,也不知道能不能看中咱們家。”
郭鐵匠看了她一眼,“咱們多下些聘禮,将來對媳婦好些,咱們家三個兒子又不鬧事,當個長嫂也不難。”
劉氏點頭,“我想找隔壁沈家三太太去說個親。”孟氏父母公婆俱全,夫婿不錯,兩個兒子都聽話,大家又是鄰居,劉氏覺得她是個合适的人選。
郭鐵匠奇怪,“怎麽不找二太太?沈掌櫃跟李掌櫃關系好的很。”平遠鎮的人都管沈複年叫沈掌櫃,管沈複生叫沈大掌櫃,以區別兄弟兩個。
原來潘氏還有些不高興,說應該喊沈掌櫃和沈二掌櫃。不知道的人一聽,還以為沈複年給大哥打下手的。沐氏不高興了,大嫂有本事就讓外人改口吧。
劉氏低聲道,“二太太成親這麽多年,就一個姑娘,讓她去說親事,我怕李家不高興。”
郭鐵匠想了想,“那就請她們妯娌兩個一起去說,成算大。單獨請三太太,李家不一定買賬。”
劉氏點頭,“那明日我去買二尺尺頭和點心,去請沈家兩位太太。也不知道沈家會不會答應。”
郭鐵匠倒是很自信,“你只管去,定然能成的。”上回他讓懷旭去幫了沈掌櫃一把,這回他肯定不會拒絕的。
他又看了看家裏的宅子,“他們三兄弟一天比一天大,家裏這宅子怕是小了。”
郭家宅子只有一進,夫妻兩個住正房,西廂房是廚房、庫房,東廂房三間屋是通的,裏面一張超大的床,兄弟三個睡在一起。
別人家都是東廂房做廚房,郭家當年因為窮,沒錢把院子東邊的地整一整,就先蓋了個很小的西廂房當廚房,後來加蓋了屋子後,懶得再換廚房,故而郭家三兄弟一起住在東廂房。東廂房三間屋很大,兄弟三個的大床正好放在屋子的最南邊,對着沈珍珠的屋子。
劉氏也嘆氣,“如今鎮上的宅子價錢可不便宜,就算買地皮自己蓋,一時半會也不好尋摸。”
郭鐵匠想了想,“回頭把東廂房三間屋隔開,打兩張床和幾個櫃子,他們兄弟一人一間。都這麽大了,還睡在一起也不大方便。”
郭懷旭心裏跟着高興起來,如果能單獨有個屋子,以後他幹什麽都方便些,省得老三經常把自己的事情告訴娘。
劉氏掰着手指頭算,“那得買磚頭,請匠人,得花不少錢呢。”
郭鐵匠立刻下決定,“隔兩間屋子不費事,懷旭,你明日莫要去鋪子了,把你們兄弟三個的東西收一收,再讓你大哥找匠人來砌牆。”
郭懷旭立刻道,“爹,我去找匠人吧,我跟馮家四郎熟,他爹就是泥瓦匠。”
郭鐵匠有心歷練他,“馮家不錯,既然你去找匠人,連磚頭你也一起買了,有拿不定的先來問我。”
郭懷旭立刻爽快地接下了差事,“爹放心,我定能辦好的。”
吃過了飯,劉氏主動收了碗,要是讓郭懷旭收,郭鐵匠說不定會讓老三去洗碗,索性她自己洗算了。
等劉氏走了,郭鐵匠把大兒子叫了進來問,“你娘想給你求李家大姑娘,你願不願意?”
郭懷禮紅着臉連連擺手,“爹娘做主就好。”
郭鐵匠看了他一眼,“你要是想事兒成,最近在鋪子裏勤快些。還有,每天穿幹淨些,跟老二學學,姑娘家哪個不喜歡體面兒郎。”
郭懷禮哼哼,“爹,我要是有二弟那張臉,我連聘禮都不用家裏花。”
郭鐵匠笑着踹了他一腳,“胡說八道,咱們是正經人家,三媒六聘一樣都不能少。”
罵完大兒子,郭鐵匠又看了一眼郭懷旭,心裏忍不住嘆氣,也不知這孩子将來配個什麽樣的姑娘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