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學風盛
榮安的安利非常成功。
“先生, 這真的太好吃了。”祝允常嘴裏嚼着面筋說道,烏拉拉的難為榮安還聽清楚了。
“那是當然了,一會兒吃完讓李大廚把燒餅送上來。”前半句是對祝允常說的, 後半句則是吩咐候在旁邊的管事兒的。
“先生,你會的真的太多了, 我決定以後要以你為榜樣。”祝允常邊吃邊說,立刻就改變了他的夢想。
“對對對, 先生,你也是我的榜樣。”岑寧也在旁邊表态了。
這一個個的接連肉麻,搞得榮安都不好意思吃下去了。
“你們怎麽都像布偶一樣開始肉麻了,接着吃呀。”榮安給他們一個個的用公筷夾菜。
“你們吃着,我…”榮安正要說些什麽就被景紹元給打斷了。
“先生, 您嘗嘗這個丸子,好吃。”景紹元直接打斷了榮安的話。
榮安沒感覺有什麽不對,只以為這是很正常的一次夾菜。
她把景紹元夾過來的丸子吃了又繼續開口道:“我說一…”
“先生, 您再嘗嘗這個鴨腿,味道真是絕了。”景紹元再次給榮安夾菜打斷了她的話。
榮安:哦,這是要搞事情喲。
她盯着景紹元低下不敢同她對視的頭, 這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景紹元肯定是猜到了自己要說事情, 榮安就搞不明白了。他是怎麽猜到的。
其實除了祝允常、岑寧和譚奕這仨沒心沒肺的, 仔細想想都能知道。榮安每次開頭都是'你們吃着,我什麽什麽',想不猜到都難。
Advertisement
景紹元被他家先生看的心虛,他承認他就是不想在寫文章的時候再忙些其他的。
“好好吃飯。”榮安看着景紹元,語氣中有些許警告的意味。讓他不要那麽調皮。
“經過這次爬山, 你們就沒有發現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嗎。”榮安換了一種更溫柔的說法, 誰讓景紹元剛剛反應那麽抗拒呢。
“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難道那個寺廟和主持都有問題嗎。”譚奕問道。他還真的停下在思考,認真回想着寺廟裏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主持是騙子嗎。”祝允常也傻憨憨的跟着問。
“他敢騙人嗎,也不看看我們是誰。”岑寧把手中的雞骨頭重重拍在桌子上,看着有些生氣。
景紹元和丁修明這兩人都明白他們先生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但具體是什麽也沒能猜出來。
榮安被這仨憨貨你一言我一語的說的頭疼,怎麽就想到這裏了。
“主持怎麽會是騙子呢,如果普惠寺不靈驗裏邊的都是騙人的和尚,那怎麽可能會有那麽多的香客呢。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榮安氣的無語扶額。
“那是什麽呀?”祝允常反問道。
“你們看看咱們和泸陽府當地人比起來,差了多少。人家大爺都可以每天爬山挑水挑雞蛋的上去,可是咱們還沒走多久就開始喘。這是多麽大的差距。”榮安一只手捏着鴨腿一只手比劃着差距。
“那可能是他習慣了。”譚奕小聲的反駁着。
“除了那位大爺,還有咱們最初遇上的那兩位公子。同咱們大不了多少,他們也沒有咱們體力那麽差。”榮安不禁嘆了一口氣,尤其是想到她自己拄着棍子的虛弱模樣,她就肝兒疼,頭疼,哪兒頭疼。
“比我大一輪了要。”岑寧在旁邊小聲和祝允常他們竊竊私語。
榮安瞪他一眼,你也就比我小不了幾歲。
大咬一口肉,榮安才又接着說。
“泸陽府有很多咱們不可取的地方,比如說對女子太過于嚴苛。這也算是很不公平的一種表現,但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在泸陽府畸形的觀念下,沒有年輕女子敢出門。出去了是要被街上人的目光給唾棄死。這是咱們不能學習的地方。但是就沒有什麽值得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嗎。”榮安一本正經的問道,當然如果忽略她此刻手裏捏的那個牛肉丸子的話,看起來會更正經。
“有,泸陽府男子的身體健壯,他們的體力很好。”景紹元認真想了想回答道。
“很對,說的不錯。”看在景紹元這次回答這麽正确的份上,榮安決定不和他計較剛剛的那小事情了。
榮安又吃了幾口,繼續道:“還有一點,泸陽的學風盛。這個盛,你們看到過嗎。”
“還沒有,不明白為什麽這樣說。”丁修明有了些反應,不再沉默。他真的沒有看到學風盛這體現在哪裏。
很好,榮安欣慰的笑了笑。
“我看到過,就在今天早上的廚房裏。我在準備這些丸子和面筋的時候,大廚一直在旁邊主動給我打下手,認認真真學習着。當我提出一件大廚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方法煮粥的時候,大廚沒有反駁沒有拒絕,他等到粥做好了,看到事實才開始說的話。這只是一個大廚,他就有這樣好學的品質,那泸陽府其他人呢。”榮安緩緩道來她早上看到大廚的感慨。
景紹元他們聽到這話有些驚訝,一個廚子現在都這麽努力了嗎。
“永遠不要小瞧任何人,泸陽府的文人學子他們肯定更加的努力。還有一點,泸陽多大官我今天猜有些其他原因。”榮安壓低聲音,有些八卦的說道。
壓低聲音自然是怕客棧裏的其他人聽到了,不過就是聽到了榮安也不怕,但是這終究這是猜測。
“什麽什麽,先生快說。”祝八卦長舌允常上線了。
榮安讓幾人靠的更近一些,低頭悄摸道:“泸陽男兒的身體素質比其他府城要好,所以科舉考試他們比別人有優勢。科考的環境條件很艱苦,遇到刮風下雨天說不定都要被人從考場裏擡出來。他們身體素質好,能扛得住惡劣環境的影響。所以考場發揮的更好。”
說完幾人一想還真有可能是這樣,雖然都沒有真的參加過科舉。但是也都多多少少聽家人說過科舉的艱苦。
其實榮安說的還真是有一定道理的,古齊國歷史上學子在趕考的時候,不知道路上會折多少。身體素質好,不生病的人自然會很大優勢。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