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舊莊仆企盼舊主
趙煊開始了他上早朝的日子,每天一大早就起來上朝,晚上要很晚才回來。
即使早回來,也在前書房和同僚開會,會見各方面的人,還要跟家裏的管家商量事情。回到屋裏,也很晚了。
他怕老婆不高興,許諾忙過這陣兒,好好陪她和女兒。趙宜也想提醒娘別計較這些。
大家都沒想到,陳鳳若,最近好得簡直讓丈夫和女兒刮目相看。
一點不高興的意思都沒有,白天陪女兒,收拾東西,跟宋太太習字。
晚上等丈夫,不管吃不吃,都準備有宵夜。
每天趙煊回來,看到燈燭下,那個烏黑頭發,溫情款款,笑顏如花的女人,表情都會變得溫柔。
前兩天,陳鳳若在哥哥捎來的石頭裏,拿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玉石原料,讓宋太太拿給了宋師爺。
可給宋師爺樂壞了,每天忙完公務,就舉着石頭跟同僚,仆役,看門的,街上跟他喝茶,下棋的一系列人,沒完的誇耀:看!多好的玉石料啊,真正的和田玉啊,瞧這顏色多麽白?這形狀多麽質樸?這麽油皮多厚?這道沁色黃多麽優美?尤其這個個頭,能開多少塊牌子?多麽難得啊?到處得瑟沒完。
宋太太每天來,都要給陳鳳若和趙宜講她丈夫鬧出的笑話,引出一屋子的歡聲笑語。
陳鳳若心境踏實,又有心,再學起字來,進步飛快。
宋太太很高興,每天都要誇獎一番。還鼓勵她“等世子過生日的時候,您抄點祝福的詩句給世子,那得有多麽好?”
陳鳳若深以為然,這有了目标,更起勁了。
趙宜小胳膊沒力,只能慢慢的學習。她倒很願意聽聽宋太太講府裏和外頭的事,想到一些問題,她還讓宋太太去問宋師爺。宋師爺雖然愛吹噓,但很多事物,也是見過做過的,很有幾分雜學。
趙宜問了,宋師爺總會認真的寫了答案來,還會有自己的建議,趙宜眼界開了不少。
趙宜感覺趙炴給找的人簡直是太好了,于是偷偷拿了幾件爹爹給她的雞啊兔子的瓷器擺件,送給了趙炴。
Advertisement
首飾,趙炴雖然比不過趙宜和趙燦的,但她也不缺,可這些零碎的玩意,她最喜歡了,捧着看,高興個沒完,那笑容甜的,趙宜都感覺她好看了不少。
趙煊整整二十天才告一個段落,終于有時間在家休息休息了。
陳鳳若跟他說了想去祭奠一下祖父母以及母親“前些日子已經在龍泉寺安排好法事了,就等您閑下來。我知道娘,喜歡蘭花,正好,我養的幾盆,馬上就要開花了,拿到娘的牌位跟前,讓娘看着高興高興。”
趙煊一下子摟着老婆,眼眶都微濕了……
休息的這段時間,趙煊陪着妻子女兒,去了寺院燒香,逛了店鋪,還下了館子,包了包廂聽戲。
在家時,趙宜纏着父親,讓父親給她講故事,講祖父的事跡,講二叔的射箭,還教她寫字,父女倆在那裏忙活,陳鳳若在旁邊做着手裏的活計,看着丈夫和女兒,一家子其樂融融。
夫妻之間也如蜜裏調油一般,陳鳳若這次的變化真的不小,即保留了原來的率真,又對夫君溫柔體貼,也不再使小性子了,兩人間,竟然成了成親以來,相處最好的時候。
這一天,趙煊準備帶老婆孩子去莊子住兩天。
陳鳳若帶上了張嬷嬷和藍晶。趙宜帶上劉嬷嬷和她屋裏娟兒。
張嬷嬷問“夫人,莊子上頭吃住不如府裏,咱們帶的人不夠使吧?”
陳鳳若悄聲說“這次去,打算看看莊子上的丫頭,有合适的帶回來,身邊這幾個,等她們能派上用場了,就換掉。”
張嬷嬷心裏很高興,夫人終于會自己想這些事情了。
陳鳳若和趙宜坐在車裏,父親帶着管家趙三和護衛,在車旁邊跟着。
隊伍慢慢的走着,出了城,還在一個茶鋪子裏坐着休息了一會兒。
趙宜看着野外的風景,想起上世在西北,真跟做夢似的。轉頭看看正在喝茶的父母,她心裏充滿着慶幸。
莊子上的人早就得着了信,都在大門等候。
等他們一行到了,都跪下行禮,稱“見過世子爺,見過世子夫人。”
趙煊點頭“都起來吧!”
莊頭趙萬趕緊起身湊到趙煊前面“世子爺,世子爺,可看着您了,快五年了啊。您可好啊!”眼圈紅紅的。
“一切都好。從南邊才回來,今天來看看。莊子裏怎麽樣?”
“好,好,都好。哎呀,那什麽,先請夫人進屋吧,都打掃好了,莊子裏一聽您和夫人要來,都高興的什麽似的,屋子都準備好了。先讓夫人進屋吧。”
“好,先進去再說。”
趙煊走到車前面,張嬷嬷已經打開車簾,他親自扶夫人下車,又把女兒抱下來,帶着老婆孩子進到房間。
“後面是世子爺給莊子上帶的東西,你趕緊找人收起來。”趙三說。
“哎,哎喲,這麽多……”莊頭笑得眼眯眯的。
陳鳳若進到房間,脫下圍帽,打量着房間。窗明幾淨,桌椅整齊,桌上擺着花茶壺茶杯,還有一大盤洗幹淨的果子。窗臺上擺着幾大盆花。看得出來,是十分用心的。
趙煊低聲問“頭不暈吧。”
陳鳳若說“沒事,挺好的。宜兒,有不舒服嗎?“
趙宜說“沒有,渴了,要喝水。“
莊頭沒進屋,在門口站着,聽到這話趕緊說“哎,大小姐,開水來了,來了。”
趙煊讓夫人坐下,問趙宜“宜兒,爹爹和娘要跟他們說事,你是想到莊子裏轉轉,還是在屋裏?”
趙宜說“我先在屋子裏,一會兒跟爹和娘一起出去轉。“
“嗯,你先喝水,吃點果子。”
“嗯,“趙宜點點頭。
莊頭說“世子爺,小的讓幾個丫頭進來伺候您和夫人。“
“好,你也進來吧,坐吧。趙三,也進來吧。”
莊頭趕忙的進來,又給陳鳳若磕頭,才站起來,坐在門口的一個小凳子上。
二三個幹幹淨淨的十二三歲的女孩子進來,拎着壺,把壺放在桌上,屈膝行禮“世子爺,夫人,這是咱們自己煮的茅根水,清熱去火的,先給您倒些喝吧?”
陳鳳若就是為了找丫頭來看,所以瞧得仔細,看這三個女孩子,雖然是布衣,都幹幹淨淨,眼神清亮不躲閃,态度也大方,心裏很滿意。
“好,先倒些吧,張嬷嬷,把咱們帶來的糖和點心,拿出去,讓她們給莊子上老人小孩子分分。”
嬷嬷答應,帶着三個女孩子下去。
趙煊坐下,趙三也坐在門口。
趙煊說“近幾年,一直在南邊,沒空過問這裏的事,先說說怎麽樣?”
莊頭規矩的坐着,手搭在膝蓋上“先侯夫人去了後,的确了亂了幾年,後來,您讓趙三管家接手後,就好多了。咱們莊子離着府裏近,所以咱們府上的菜啊雞啊雞蛋的,有很大一部分從咱們這裏走的。府裏也滿意,結賬也及時,我這賬本都記得清楚,每年一千多兩出息總是有的。”
“嗯,好。”趙煊又問了幾個問題,比如現在有多少人,每年變動情況,還有房屋情況,大的修理費,有什麽打算。
趙煊雖然是打仗,但是也庶務也都知道。
尤其他還管着趙家軍的一切事物。
陳鳳若第一次看到丈夫辦公事的樣子,認真又嚴肅,提問,決斷,拽拽的。感覺可迷人了!直看得心裏怦怦亂跳,眼睛不由自主的往丈夫那裏瞟呀瞟的,趙煊感覺到了,耳朵都紅了。心裏暗恨,我這兒談正事呢,她這是要幹嘛?當着那麽多的人……
趙宜根本沒發現,還在那裏認真的聽着,之前她在心裏列了幾個要問的問題,但一聽他爹的,還是比她要全面,更能抓住重點,于是就用心的記着……
莊頭對答妥當,賬本清晰,趙煊也很滿意。
“外面幾車東西,你記下賬,看着分配一下。“
“謝謝世子。“莊頭很高興。
“再一個,黃嬷嬷是在莊子上沒的吧?”
莊頭說“是啊,黃嬷嬷是我那渾家的表姐,怪可憐見的。”
“她的事兒你也說一下。”
“我那渾家說,老夫人去時,本來留了話,黃嬷嬷是給世子夫人留着的。爺您在南方時,黃嬷嬷在府裏調教丫頭。沒兩年,新侯夫人進府,然後馬上接手府裏的庶務,上來就的把黃嬷嬷手底下那幾個丫頭調開了,有的去了二老爺三老爺那裏,有的給分到別院。黃嬷嬷去争,倒讓侯夫人罰了一頓,當時侯爺和您都不在家,她連傷帶氣的病了,侯夫人也不給瞧,直接讓人送來了,那時候莊子也亂得很,沒銀子給治,小病生生的給拖成大病,二年多就去了。她心裏不服啊。”莊頭擦了揮眼睛。
趙煊和陳鳳若聽罷,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趙煊問“莊子上,可有合适小子和丫頭嗎?懂點規矩的最好,這次打算帶出去幾個。”
莊頭一下子激動起來“有啊,爺,有啊。黃嬷嬷在的時候,可是選了幾個小丫頭,教導了一番的,還把她知道,都告訴了我那渾家,還光怕忘記了,讓咱們莊子上的劉瘸子給寫了下來,我那渾家,可是沒少費功夫,大的教小的,現在,有幾個丫頭,出落的幹淨聽話,還有五個小子,十五六的兩,二個十二三的,一個十歲的。小的把他們叫進來您看看……”
趙煊點點頭。
莊頭急忙的出門,吩咐了幾句,沒一會兒功夫,六個女孩子和五個男孩子就進來,都穿着布衣,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衣服鞋子也很幹淨。看着手和指甲也很幹淨,進門來半低着頭,安靜的站着,不畏縮,也不東張西望的。
趙煊和老婆對視了一眼,心裏點頭,“擡頭讓夫人瞧瞧。”
幾個小孩子聽到後擡起頭。
嗯,長相端正,眼睛清澈,都有規矩。
趙煊點點頭。和陳鳳若一起,問了幾個問題。
陳鳳若問那幾個女孩子“叫什麽名字?多大了。”
領頭的一個女孩子,十六七歲,皮膚紅潤,身材苗條,鴨蛋臉,兩個有神的大眼睛。臉上總挂着笑,一口白牙,很是喜氣。
“奴婢叫阿雀,是莊頭的小女兒。今年年底就十七了。奴婢跟着黃嬷嬷從府裏回來的。規矩知道的最多,認得字,會記賬看賬,針線也會得。她們這幾個,奴婢也幫着帶的。”
說話聲音不大不小,态度沉穩。
這個時候,誰也沒發現,趙三的眼睛看着她,嘴角有一絲笑。
六個女孩子依次回答“奴婢叫鹂,十五歲。奴婢是黃嬷嬷的大侄女,識字,會記賬看賬,會梳頭。但是沒朱嬸子梳得好。“阿鹂聲音嬌嬌的,看起來活潑。
“朱嬸子是誰?“
“是奴婢的娘。“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回答,她長得很高,長胳膊長腿,很結實。
阿看她一眼。她趕緊答“奴婢阿羊,今年十二歲。剛開始認字。姐姐們教過規矩。奴婢,力氣大得很……”
陳鳳惹和趙宜笑起來,阿羊……趙宜很喜歡這個女孩子,決定要她了。
莊頭說“這個朱嫂子,她那丈夫朱興,也是咱們家生子,原來跟過老侯爺的,有次喝酒打架,傷了人,給罰到莊子上來了,人很強壯,武藝也好。那年雪災,搶災後受傷得了病去了。剩個寡婦帶着這個小芳和阿虎。就是那個,跟他爹也學過兩手,力氣也大。呵呵……”一指一個身材高大,粗手大腳,虎頭虎腦的少年。
陳鳳若說“我們住一晚,明天一早,叫朱興家的過來給我梳個頭吧。“
莊頭連忙的答應。
阿鵑十四歲,阿魚十二歲。其它的兩個阿鹦和阿鹉剛十一歲。
陳鳳惹看看,都挺滿意。讓她們下去,準備中午的飯。
中午一家人好好吃了個飯,幾個丫頭,上菜,倒水,伺候吃飯,撤席,一套程序下來,非常很熟練,跟做了多少年了似的。
下午,陳鳳若帶着趙宜在屋裏休息了一會兒。
起來後莊頭和趙三在前面帶路,趙煊領着趙宜,阿鹂陪着陳鳳若跟在後面。在莊子裏轉了轉。
趙煊決定投點銀子,弄幾個冬季種菜的棚子。還要弄個鴿子棚,養些信鴿。
莊頭更是眉開眼笑了。
這些大事都定下來,一家三口漫無目的的在莊子裏走,遠處有幾顆梨樹,此時,梨花正落,風一吹來,陳鳳若走在前面,飄落的梨花落在她的頭上,趙煊拉着女兒,欣賞着陳鳳若輕盈的身姿,滿臉的笑意。
趙三得着機會,跟阿雀面前磨叽,阿雀十分大方“趙三哥,您的意思我明白,只是,夫人要帶我們幾個去府裏,我怎麽也要在夫人面前幹兩三年,自己不說,還要把這幾個小的都帶出來。您現在是世子爺跟前兒的紅人兒,又到這個歲數了……如果等得,到時您跟夫人去求。如果等不得,我也不能耽誤您。”
“等得!怎麽等不得?!我現在事情也多呢。好好幹幾年,賺多點銀子,置辦些産業,好娶老婆啊!”
阿雀聽罷,臉紅一笑。
一家人當天睡在莊子上,第二天早晨,趙煊跟莊頭和趙三又去談事,朱嫂子就在外面侯着了,進屋來,陳鳳若一看,朱嫂子長相端正,安靜,幹淨,臉上淡淡笑容,修長靈活的手指,就對她很有幾分好感。
給陳鳳若梳頭,手感特別好,簡單的弄一弄,就特別是樣子。
趙宜也湊過來,朱嫂子給趙宜辮了無數個小辮子,整個頭上,就跟頂朵花一樣,陳鳳若很是驚喜,連趙煊回來看都拉着看了半天。
回府的時候,趙煊把這一串人就都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