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九十二章
末世83
駐軍基地管理森嚴,即使來人是C城最高掌權人,到了這兒也只能在門崗等通報,得到允許後才能進入。軍事重地,不管是誰,都不能亂闖。
車子按照指引停在大樓前,俞興邦和秘書兩人在一名戰士的指引下,抵達段博宇的辦公室。
辦公室內只要段博宇和江新亭兩個人,他們正在研究昨天弄回來的物資。
“哎喲,什麽風把你給吹來了?”段博宇擡眸看向俞興邦,笑着打趣道。
俞興邦進了辦公室後,摘掉帽子圍脖和手套,在段博宇桌前的椅子上坐下,無奈地笑着說:“段老弟,你這是明知故問啊,你們昨天那麽大動靜,該知道的都知道了,我還能不來嗎?”
“我還以為你在我這兒裝了攝像頭。”段博宇說。
“你是不是忘了,我們官方參股種植基地就在隔壁。”俞興邦回答。
說到這裏,段博宇和江新亭同時笑了起來。
本來也沒想瞞着。
江新亭到了兩杯熱水,放在俞興邦和他秘書面前。
“謝謝。”
俞興邦搓了搓凍僵的手指,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段博宇将手上的資料推到俞興邦面前,“既然你來了,那就看看吧。”
俞興邦當即放下杯子,拿起資料仔細看了起來。
越看越心驚,這些對目前的C城來講,可以算是一大筆救命物資。
俞興邦沒有懷疑資料的真實性,都到這個節骨眼上了,所有人都在為了生存而努力,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抛之腦後。如果這個時候大家還不團結,結果只能是團滅。
“這些就是你們昨天拉回來的東西?這麽多?”這完全出乎俞興邦的預料。
“是,整整二十五個集裝箱,其中十五個是最大規格。”江新亭指着資料解釋。
“怎麽還有家具?還是意大利進口。”俞興邦指着資料上的某一項問。
段博宇挑眉,“我哪兒知道,這你得問送來的人。”
“那送來的人有線索嗎?總不能憑空出現,就算痕跡打掃得在幹淨,總能找到蛛絲馬跡。”俞興邦緊接着問。
“還真就是憑空出現的,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江新亭說。
“衛星監控查了嗎?”
“沒有任何發現。”
“這就怪了。”俞興邦皺眉思索。
見俞興邦似乎并不滿意這樣的結果,江新亭勸道:“人家既然這麽做,肯定是不想讓人知道,想做好事不留名,我們又何必強人所難。”
“最好還是要找出來。”
段博宇直接怼:“找出來幹嘛,想要更多?”
“呃……”俞興邦被怼得說不出話來。
老弟,你這樣可不行,看破不說破,懂不懂。
最終這批物資的最終分配在三人協商下完成。
俞興邦臨走的時候,段博宇突然說:“我希望這些物資能全部落實到實處,用在該用的人身上,否則……”
段博宇似笑非笑地吐出一句話:“我不介意浪費一顆子彈。”
俞興邦輕咳一聲:“放心,不會出現這樣的事。”
說完,帶着秘書走了。
“你吓唬他幹嘛。”江新亭問。
“我只是給他提個醒,財帛動人心,沒有當然最好。”
沒過多久,醫藥資源中斷多日的醫院迎來了專用資源運輸車。
一位醫生接到電話後,大喊:“準備手術室,快,危急患者準備手術。”
為了運輸集裝箱,駐軍将從崗哨到基地的道路全部清掃幹淨。暴風雪封路,已經多日沒有上班的三個人,終于再次回歸打工人身份。
盡管有隔壁駐軍保駕護航,種植基地在此次的超強、暴風雪中依舊損失嚴重。整個基地的種植房損失了近三分之一,損壞程度不一。
有些損壞不大,稍作修繕便可正常使用。有些損壞程度大,骨架坍塌大半,連帶種植房內的作物也沒能幸免。
除了財産損失外,人員損失也沒能避免。根據基地統計,有六位員工在此次暴風雪的喪生。
暴風雨停了以後,基地便立即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災後修繕工作。
在修繕工作中,後勤部的任務尤其重,因此江譽和唐朝前腳剛進基地大門,後腳就被後勤部的車子拉走。
只能讓唐雪将他們自己的車停好。
相較于後勤部而言,專家組的工作要稍微輕松一些。
進入專家組辦公室,她看見不少老專家帶着助理已經在工作。
“各位老師,早上好。”
“小唐來啦。”
“小唐好久不見了。”
“早。”
“不好意思,來晚了。”
“不晚,不晚,我們也是昨天才開始上班。”
目前專家組正在統計整個基地的作物情況,評估此次暴風雪對作物的影響程度,根據評估結果,他們将會對種植計劃和田間管理做出相應調整。
在簡單打過招呼後,她也開始進入工作狀态。
中午吃飯的時候,她接到何雯的電話。趁着休息時間,她回了一趟2區。6組的一位組員王有才,在剛剛過去的那場暴風雪中去世了。
據說是因為救自己家人去世的。
在這場超強、暴風雪中失去生命的人不計其數,但突然聽到自己熟悉的人去世,她忍不住從心底彌漫出一股淡淡的哀傷。
那個黑黑瘦瘦的男人永遠留在了這個冬天。
由于持續的低溫寒冷,基地的災後重建工作一直持續了大半個月才全部完成。這大半個月,老天爺特別給面子,除了有兩天天氣不佳,下了小雨之外,其他都是晴朗的好天氣,因此施工格外順利。
基地全部順利重建完成,算是打了一個階段性的勝仗。經歷過暴風雪肆虐後,基地員工的情緒持續低迷,加上災後修複工作繁重,現在基地所有員工基本都處在身心俱疲狀态。
為了盡快恢複員工士氣,基地準備搞一個表彰大會。
“聽說了嗎,基地要開表彰大會了。”員工A說。
“什麽表彰大會,表彰誰?”員工B問。
“據說要表彰表現優秀的人。”員工A。
“切,那咱們沒戲了。”員工C頓時沒了興趣。
“不不不,聽說是類似年會一樣,雖然表彰的是那些表現優秀的,但每個人都會有年終獎。”員工A神秘兮兮地說。
“年終獎?是每個人都發嗎?”員工C又重新燃起激情。
“當然啊。”
“太好了!”
沒多久,要開表彰大會的消息不翼而飛,基地內到處都能聽到員工在談論。大會日期還沒定,但所有員工都已經期盼大會趕緊到來。
基地內低迷的氣氛一掃而空,每個員工眼底都帶着隐隐的興奮和期待。大家都想知道,基地會給大家發什麽樣的“年終獎”。
果然,在激勵人心這件事上,言語永遠沒有實物來得有效果。
表彰大會在一個晴朗無風的下午舉行,舉辦地點在基地食堂。
在大會開始之前,後勤部不斷有車輛往食堂運送東西,一個個紅色塑料袋堆放在食堂一側,堆成一座小山。
到了大會時間,員工們一進門就看見這座紅色的“山”,心裏都不由猜測,這些大概就是今天要發的獎品吧,也不知道裏面到底裝了什麽。
不少員工在心裏祈禱,希望是一些實用的東西。
大會進程非常快速,每個環節都簡潔明了,絲毫不拖泥帶水。就連固定節目領導講話,都在一分鐘內搞定。
“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進入頒獎環節,我想這應該是大家最期待的環節了吧,現在就讓我們來頒發突出貢獻獎!”主持人拿着麥克風在臺上激情表演,想要調動起下面員工的情緒。
聽到開始頒獎,臺下員工們個個精神抖擻起來。雖說不一定自己能有,但萬一呢。
突出貢獻獎一共頒給10個人,都是在基地成立以來,為基地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領導層和專家組是不參加評選的。這些獎只頒給中低層員工,以感謝他們為基地做出的貢獻。
10名被報到名字的員工紛紛走上臺。
其中有位四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在聽到自己名字後,喜極而泣放聲大哭,她沒有想到她竟然會得到突出貢獻獎。聽到名字的時候,她甚至以為自己聽錯了,在和同事确認了好幾次後,才哭着上臺領獎。
這個女人只是基地衆多普通員工裏的一個,但由于她工作認真負責,吃苦耐勞,樂于幫助他人,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種植技術,在員工評分中獲得了很高的評價。
從前種下的善因,在這一刻結出了善果。
真誠希望每個人都能善有善報。
在評選優秀員工的時候,她聽到了江譽的名字,轉頭就看見江譽緩緩走上臺。
兩人的視線在空中相撞,她悄悄擡手,快速比了個大拇指。站在臺上的江譽看見了她的小動作,眼中閃過笑意,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揚。
表彰大會最後,後勤部部長柳霏霏宣布,每位員工都可以領取一份基地發放的獎品。她說她代表基地感謝各位員工這麽長時間來的辛苦付出,希望能夠在未來和大家一起應對各種危機,一起努力生存下去。
這場大會徹底将大家的生存激情點燃,從那以後,每個人都在努力工作,努力創造自己的價值。員工們都希望将基地建設的越來越好,這樣他們才能夠在未來和基地一起生存下去。
寒冬還在繼續,種植基地在度過低谷後,發展趨于平穩,并且穩中向前。
但對整個北山區來講,生存壓力依舊嚴峻。
暴風雪摧毀的不僅是種植業,北山區的其他産業也遭遇了毀滅性打擊。比如白蝌蚪養殖和加工。
養殖白蝌蚪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一場暴風雪讓白蝌蚪養殖業損失慘重。房屋受損,斷電,讓溫度管理全面崩潰,飼養的白蝌蚪死了六七成。
寒冬還不知道要多久結束,預備口糧卻已經死了大半,即使後續繼續繁殖來彌補,但對整個C城來說,口糧供應還是出現了一段時間的缺口。
該怎麽弄到糧食,填補缺口?
完成暴風雪災後救援重建工作的C城,又面臨另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