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誰都沒有想到會發生這種事,不論是作為防守方的昭南縣人,還是作為攻擊方的匈奴士兵。
正因無人想到有賊子膽敢在這種時候摸到敵軍營地行偷雞摸狗之事,營帳的守衛空虛,才會令這些盜賊偷襲成功。
待到匈奴兵發現此事,營中裝備早已被盜走大半,拴在後方的馬匹也被偷走了二十餘匹,追都追不回來。
若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偏偏這些賊人為了制造混亂方便逃跑,竟還在糧草營放了一把火,讓本就糧草不富裕的匈奴軍更是雪上加霜!
刁遏快氣瘋了,下令逮住賊人就地斬殺,絕不留活口。
可即便他們人多反應迅速,畢竟時機差了那麽片刻,最終還是被那群嚣張的賊寇跑了大半。
匈奴兵本想發洩怒氣在那些被抓住的賊人身上,誰知這些盜賊非但不畏懼他們手中寒刀,反而都面帶笑容一臉慷慨赴死模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在被刀槍捅穿了胸膛之後,他們還要發盡渾身氣力高喊一句“為炎黃而戰”,然後仰頭噴血倒地而亡,仿佛某種恐怖儀式。
因為這有違常理的場面,匈奴士兵即使殺了這些盜賊也絲毫感覺不到暢快,反被對方的氣概所震懾,襯得自身無比周章狼狽。
望着躺倒一片的屍體,刁遏深皺起眉頭。
他雖讀書不多,卻也知道這群人口中“炎黃”指的乃是漢族始祖炎帝與黃帝。
“炎黃”二字自古代指的便是中原部落,為炎黃而戰,就是為民族而戰,正因明白這點,他才愈發覺得這些人甚為可怕。
在他眼中的魏國人皆是一群膽小懦弱之徒,何時竟有了這般不畏死亡的勇士,着實令人驚心!
不過這麽一來,這群人的身份必定就不是什麽普普通通的盜馬賊了,估計和之前騷擾軍隊一路的瘋子一樣,都是魏人派來的死士。
“将他們好生埋葬吧!”刁遏吩咐一句,他還不至于将氣出到死人身上。
·
Advertisement
受到此次營地被襲的教訓,接下來每次攻城,刁遏都會留出至少百人看守營帳。
之後果然又來了幾波人馬偷襲,卻不再是為了偷馬,而是一群人圍過來拼死殺死他們的幾個守衛,再留下幾具屍體打掩護,其餘人即刻就走。
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不要命打法雖然令匈奴厭惡恐懼,不過好歹他們守住了營帳,沒有再發生過糧草被燒的事件。
但也出于一直都要顧忌着後方形勢的因素,在之後的幾次攻城戰中,匈奴皆感覺己方仿佛被無形的網裹住了身體,變得有些束手束腳,連攻城進度也随之被拖延了下來。
就這樣到了兩日後,巽陽救援隊終于抵達了昭南縣。
·
通過論壇了解到匈奴騎兵一直盤踞在昭南縣北城門外,姜舒和步驚雲商議過後,一致認為最好不要和匈奴正面碰上,于是二人便帶着隊伍繞道往南城門進。
此路多費了幾個時辰,待到達南門外時,天色已完全暗沉下來。
南城門亦有兵士把手,姜舒命人将姜恪的信件遞交守衛,約莫一刻鐘後,城門開啓,數名守衛舉着火把簇擁着一人出城門迎接。
此時姜舒的馬車已經從隊尾到了隊首。
見狀,他便掀開車簾,由僮仆攙扶下車。
穿過開路的部曲,只見前方燈火通明處,身着一襲華美紫衣的青年立于中央。
他頭戴玉冠,腳着絲履,腰間佩戴着瑪瑙玉飾與紫紗香囊,即使在夜間,整個人也散發着猶如琳琅珠玉一般的矜貴光彩。
姜舒立即認出來人,正是他筆下那位德行忠厚的襄郡崔氏子弟,崔景聲。
崔銘見到姜舒便拱手行禮:“有勞姜掾親自護送糧秣武備前來相助,崔某代昭南百姓謝過諸位。”
“縣尊言重,此乃本職所在。”姜舒先是回了一禮,随後道:“此地非談話之處,請縣尊先開城門,令車隊入內。”
“姜掾所言甚是,衆位請。”
車隊入城後,糧秣軍資皆被一車車送入府庫,郡兵與護送物資的民工也被帶往了各自住處,至于姜舒,則帶着步驚雲進了縣府衙,同崔銘商議守城抗敵之策。
“實不相瞞,庫中武備在兩日守城戰中已消耗大半,幸而姜掾來得及時,若是再晚來幾日,城門怕是便守不住了。”
衙署後堂內,落座之後,崔銘便毫不保留地沖姜舒說出了實況。
這幾日為了穩住人心,身為縣令的他哪怕再如何焦急不安也不能表露分毫,此時見了巽陽來人,才仿佛終于找到了救星一般,總算可以松一口氣了。
“縣尊近日辛苦。”面對自己文中有名有姓的配角,姜舒難免有些老父親心态,安慰對方道:“此次巽陽送來的武備、糧秣皆十分充足,足夠支撐縣城兩月有餘,縣尊可以安心了。”
崔銘點了點頭,倏而想起一事道:“對了,有件事情十分蹊跷,不知姜掾是否知曉其原因。”
“縣尊請講。”
“此次守城戰,還有一方人馬參與其中,他們每每都會趁胡虜進攻之時偷襲胡虜營地,有次甚至還燒了匈奴的糧草營,姜掾可知那些是何人所為?”
是萬惡的玩家——姜舒在心裏默默回答。
“縣尊所言之事我也聽說過,若我猜得不錯,他們應當都是出自近日民間興起的一個愛國組織,名為炎黃公會。”
“炎黃公會?”
“不錯,”姜舒點頭,半真半假地說道,“此公會成員大多是家園被侵占的北地邊境流民,他們痛恨胡族,不畏生死也要報仇,因此自發成立了民間反胡組織,擁護一人為會長,常采用游擊和偷襲的方式擾亂胡族進攻步伐。”
崔銘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怪不得他們三番五次偷襲匈奴營賬。”
随後又輕輕嘆氣感慨:“守城兩日折損兵士甚少,還要多虧這些英勇之士舍生取義啊!”
站在姜舒身後的步驚雲動了動唇,欲言又止。
要說玩家英勇,他們是真的勇,但要說他們舍生取義,連步驚雲都有點聽不下去。
大家都是為了搶人頭和裝備罷了,要知道,炎黃公會偷去的匈奴馬現在在論壇都快拍賣出天價了!
姜舒喝了口茶湯,淡定地轉移話題:“還未給崔兄介紹,我身後這位乃此次八百名郡兵的總指揮,步驚雲步幢主,關于守城之事,他有些計策想同崔兄商議。”
“哦?”崔銘揚了下眉,立即讓下人又拿了一個坐墊過來:“方才多有怠慢,請步幢主入席詳談。”
步驚雲點了下頭,在姜舒身側落座,開門見山道:“雖然這次的武備很充足,但我認為一味防守并非是最佳策略。”
崔銘:“此言何意?”
“攻城的匈奴兵總數五千人,經過數日消耗,如今僅剩四千餘人,要攻城池,這點人數絕對不夠,匈奴自身也該心知肚明。”
步驚雲不急不緩分析形式道:“聽姜掾所說,他們原本是打算在密陽城破的消息傳入燕峤之前,對昭南縣進行快攻,但如今計劃顯然已經被破壞,昭南縣不僅做好了守城的萬全準備,現在還等來了巽陽的援軍,那麽試問縣尊,在明知無法攻下城池的情況下,敵軍接下來會作何反應?”
崔銘蹙了蹙眉,試探着回答:“撤兵?”
步驚雲沒點頭也沒搖頭,繼續說道:“兩種可能。一,如果明日匈奴得知消息後撤軍,說明他們準備暫時放棄進攻昭南,那麽要不了多久,白蘭陉就會再次增兵,大戰一觸即發。
“二,如果匈奴明日開始不再攻城,但也沒有撤軍,那麽說明他們準備請求援助,約莫七天半月後,崔縣令便會看到數萬大軍兵臨城下,對昭南縣進行強攻。”
崔銘擰起眉頭,僅抵抗數千名匈奴,他們已經感到十分吃力了,若是面對數萬大軍,這小小的縣城恐怕都撐不過三日。
憂慮今後的安危,他虛心求問:“步幢主以為,這二者分別該如何應對?”
“不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我都建議我們主動出擊,在匈奴撤軍或是向大軍請求支援之前,将這四千餘名匈奴兵徹底留在此地!”
步驚雲石破天驚地說了句,絲毫不覺得自己以一千兵卒對戰四千騎兵的想法有什麽問題。
崔銘微微吸氣,搖着頭道:“敵多我寡,此計頗為冒險。”
“只要謀計劃周全,謀略得當,以少勝多并不是什麽難事。”步驚雲繼續勸說。
崔銘看了眼姜舒,見他沒有表示,又再次看向面相正直可靠的步驚雲,簡言道:“步幢主有何想法,不妨直說。”
步驚雲微微笑了笑,然後說道:“聊對戰策略前,我先和縣尊介紹一下我們這次帶來的武備,其中有幾樣是新研發的武器……”
姜舒一言不發地吃茶,安靜地聽着步驚雲向崔銘推銷他的作戰計劃。
瞧着崔銘滿目驚訝的神色,他就好像看到了一天前的自己。
其實步驚雲還有更瘋狂的想法沒提,留下這四千名匈奴兵還是小事,他接下來想做的才是真的驚天動地之事。
對于目前燕峤所面臨的形勢,姜舒在路上都跟步驚雲分析過,原本是想聽這位大佬談談守城之策,誰知對方聽完後就只給出了一句話:“眼下這種情形,靠守是守不住的,只能靠搶,靠奪。”
姜舒起初驚訝,但在細細琢磨之後卻覺得對方這話極為有理。
從地圖上看,自北地攻燕峤,要麽從興郡密陽進攻,直沖昭南縣而來,要麽從端門郡進攻,往白蘭陉過。
白蘭陉乃天險之關,一旦失守就再難奪回來,故此地絕對不容有失,但這麽一來,荀淩所率大軍就等于被牽制在了那裏動彈不得。
而如今密陽被奪,燕峤郡已經有了個大缺口,只要匈奴大軍壓陣,昭南縣被破就是遲早的事情。
事到如今,不管怎麽看,他們最好的破局之法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奪回密陽,拿回興郡!
步驚雲想做的,正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