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端陽 鹹口粽子
五月初五是端陽節,在節前幾日,汴京城的住戶就在門前挂起艾草菖蒲,買各種食材回家包粽子了。
沈知意這幾日也在準備端陽節那日出攤的吃食,除去鹵味、冰粉,粽子也是少不了的。
這個時代的人們吃粽子都是吃甜口的,比如豆沙餡的、玫瑰餡的、蜜棗餡的……沈知意自個兒卻更愛鹹口的粽子,前世經典的蛋黃餡兒的、鮮肉餡兒的、臘味餡兒的她都喜歡。
沈知意是打算兩種口味的都做些,有的人就是不喜歡鹹口的,也有人就是不愛吃甜口的,鹹甜都有,到時候任君選擇。
糯米洗淨浸泡起來,各種豆子也是,要完全泡發味道才好。粽葉摘下來後煮一下,不僅殺菌還能使粽葉變軟,韌性更好方便包粽子。
紅豆、綠豆等等搗成豆泥,然後放進鍋裏加白糖翻炒,炒至豆沙狀出鍋備用。還有提前備好的蛋黃,各種肉餡,滿滿當當的擺了半個院子。
“阿姐,粽子還能吃鹹的啊?還可以包肉餡兒啊?”小石頭從來沒聽說過鹹粽子,一時間好奇心爆棚,拉着沈知意問東問西。
“那當然了,等包好煮幾個給你嘗嘗。”沈知意手上包着粽子,耐心回答着小石頭的問題。
包粽子這個活兒,小石頭做不來,沈知意倒是教了他幾回,可能是在這方面沒開竅吧,小石頭死活學不會。沒辦法,只能沈知意自己一個人包了。還好她提前幾天準備了,不然估計趕不上端陽節那天擺攤。
粽子包好後,沈知意給不同口味的粽子做了不同的标記,若不然,粽子都長一個樣,等下鍋一煮,她也分辨不出哪個粽子是什麽口味。
煮好之後,當天她跟小石頭兩人的午飯就是粽子,沈知意不愛吃甜口的,是以她自己只吃了兩個鹹口的,小石頭倒是兩種口味都喜歡,一樣吃了一個。
糯米沾了粽葉的清香,清甜中帶着微澀的口感,糯米泡發之後口感彈而不黏牙,還浸了肉餡的油,鹹甜交錯,兩相得宜。
端陽節那天,沈知意慢悠悠地吃過早飯才去秦淮河畔擺攤子。今日汴京城大部分的人都給自己放了假,攜妻兒好友出門游玩去了。
秦淮河畔還有龍舟比賽,喜歡看熱鬧的人早早就在一旁等着了。聽說第一名還有一百兩銀子的獎勵,所以報名參加的隊伍很多,有些是來碰運氣的,也有底氣十足争奪第一名的,總之,今個兒白日裏的秦淮河畔比平時夜裏還要熱鬧。
熱鬧的地方,總是少不了做生意的小販們,沈知意便是其中之一。
她來得不算早也不算晚,還找到一個陰涼的地兒擺攤子,在一棵粗壯的老樹下,樹蔭如華蓋,很好的遮擋了灼灼的陽光。
Advertisement
蒸上粽子,擺好吃食,沈知意又用小爐子燒了壺水來泡茶。茶是她自己曬的花茶,泡在一個大茶壺裏,等涼了之後倒一杯出來,放上兩粒冰塊,就是現成的冰飲子。
初夏的陽光雖不如盛夏那麽烈,但也有點灼人,沈知意不耐熱,給自己做了一杯冰飲子,端在手裏小口小口地啜着,悠閑的等着食客上門。
半天沒有客人上門,沈知意也不着急,這會兒正是早飯後的時辰,大多數人都是吃過早飯才出門的,少有沒吃早食的。
“女郎,你這蒸籠裏是蒸的粽子吧?”攤前來了個客人,想來是沒吃早食的那一小部分人。
“是啊,客人要什麽口味的?甜口的還是鹹口的?”沈知意笑盈盈地問道。
“鹹口的?沒聽說過粽子有鹹口的啊……”客人很是疑惑。
沈知意一點也不意外客人的反應,接了話茬,解釋道:“這鹹口的粽子是我自個兒琢磨出來的,粽子裏頭包的是蛋黃、臘腸這種鹹口的餡兒。”
客人聽完沈知意的解釋,一臉原來如此的表情,躍躍欲試道:“那就給我來幾個鹹口的吧。”
看來這個客人屬于接受能力比較好的,也願意嘗試新鮮事物,沈知意又問了句:“鹹口的粽子一樣給您來一個怎麽樣?”
她也沒做幾種口味,一則是她忙不過來,準備不了那麽多,再者是其他鹹口的粽子味道一般,不如她做的這幾種經典鹹口的味道好。
客人點點頭,表示可以。
鹹口的粽子餡兒比甜口的要貴些,沈知意定了一個粽子十文錢,甜口的則是一個粽子七文錢。
從蒸籠裏拿出三個做了不同标記的粽子,包好遞給客人,沈知意笑道:“客人您的粽子,拿好,一共三十文錢。”
送走這一位客人,沈知意又閑了下來。
喝着花茶冰飲,搖着小蒲扇,沈知意在心裏感嘆:偷得浮生半日閑,莫過如此了。
突然,秦淮河岸邊傳來一陣加油吶喊聲,想來是龍舟比賽開始了。
“阿姐……”一直安靜地坐在一旁的小石頭忍不住出了聲,小腦袋止不住的往龍舟比賽的那個方向瞧。
沈知意拿過放在一旁的小鬥笠給他戴上,免得太陽把小孩兒的臉曬傷了,“自個兒玩去吧,小心點,別磕了碰了就行,午飯時記得回來,記住了嗎?”
小石頭一臉興奮,乖巧點頭應道:“知道了阿姐,那我去啦?”
“去吧去吧。”沈知意揮手道。
陸陸續續也有些客人過來買吃食,大都是買冰粉的,雖然早間的太陽并不烈,但曬久了,還是有些燥熱,這時候大家都會更喜歡來一碗冰涼的飲子。還有在前面給龍舟比賽加油吶喊了許久的客人,嗓子幹得冒煙,沈知意因此還賣了不少花茶冰飲出去。
謝凜走過來時,第一眼看見的就是沈知意數着銅錢,笑眯了眼的模樣,好似一只吃到了肉的小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