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 不滿 盼嫁
李家這邊跟孩子們商量好, 婚事便很快推進了,那聘禮單子自然也傳到了女方那裏。王掌櫃單名一個允字,歲數并不算大, 尚未到不惑之年, 雖然只是鎮上一個酒樓的掌櫃,但是這些年迎來送往, 一看他的眼睛, 就知道這是個精明的人,王掌櫃當初一眼看上了王大虎,這些年看下來是越看越滿意,要不然也不會為了王大虎改了招贅的主意。
其實王允是個精明人,原本他便是存了過繼女兒的一個兒子的想法,這贅婿說起來并不好,連後代都會被影響,再說了除非是特別過不下去的, 別的哪個肯舍得來給人招贅呢。李大虎可以是說是他一手調教出來的, 為人精明,但也有一顆赤子之心,最關鍵的是手藝還不錯,到時候接自己這一攤子也能接下。
只是他這麽想, 王太太可不這麽想,因為沒生兒子, 她有幾分苦相,她并不喜歡李大虎這樣的粗人, 總覺得有幾分蠢笨,想給自己女兒找讀書人,大女兒嫁了個秀才, 沒的到小女兒這裏找一個大字不識的吧。
王允都要被這婆娘逗笑了,還找個讀書人,也不想想誰家的讀書人肯來招贅了,成了贅婿連參加科考的機會都沒有了,除非是非常沒有本事的,基本上已經可以放棄科舉了,要不然就算是自家再有錢也不會有人願意的。再加上他雖然在鎮上有幾分顏面,但是出去了誰又認識他是誰,家裏到真是有一個顯赫的老親,但這人情用一次少一次,不到重要關頭哪能随便用。
看着李家的聘禮單子,王太太臉黑的不行,這都是什麽,打發叫花子呢,連件像樣的首飾也沒有,只有點心布匹若幹,聘禮銀子是八兩八錢,圖了個吉利罷了,若讓王允說這聘禮還說得過去,起碼十分齊整,該有的都有了,但在王太太看來就太過寒酸了。不光數落王掌櫃,還數落自家閨女,“你看看你爹給你找的這叫什麽人家,偏偏你還就聽他的話,要是聽我的,嫁到你外祖母家,你表哥讀書讀得好,還能有個小丫頭子伺候着。偏偏要嫁到農村去,當泥腿子。”
王二姑娘,低眉順眼的在那裏繡嫁妝,并不接她娘的話,等王太太滔滔不絕的講個沒完的時候才說了一句,“看您說的,人家那不是在鎮上買了宅子,就像是您說的,一個泥腿子哪有那麽多錢,置辦下宅子已經不錯了。”
自己親閨女的話噎的王太太說不出話來,氣呼呼的看着這父女兩個,一扭身出去了,這二丫頭就是不如大丫頭貼心,早知道當初就應該把大丫頭留下才對。
見王太太出去了,父女兩個同時松了一口氣,聽到對方的舒氣聲,兩人又是一笑,對這個存在感十分低的姑娘,王掌櫃從心底裏是十分疼愛的,見她一直低着頭在那安安靜靜的做針線,便安撫的說道:“別聽你娘瞎說,爹都給你看好了,大虎這人雖然憨了點兒,但卻是個實在孩子,以後委屈不了你,也別擔心錢,但凡你姐姐當初有的,你都有,你嫁的低了,自然是不會委屈了你的,以後在家裏什麽樣的日子,嫁出去還是什麽樣。”
當爹的實在是不知道該跟這麽大的姑娘說什麽,又怕這孩子被她娘教的左性了不肯好好過日子,因此只能苦口婆心的說道。別看孩子王氏整天把大姑娘嫁的如何如何挂在嘴邊,但要王允說,這孩子過得其實痛快不到哪裏去,女婿是少年秀才,也算是有能為的,厚厚的嫁妝嫁了過去,但是現在一晃三年,連個孩子都沒有,這孩子回來的時候臉上的臉色是越發愁苦了。
王掌櫃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家從根上來說就子嗣不豐,反正大女兒子嗣艱難,為了要個孩子不知道偷偷喝了多少藥了,他這個當爹的看着能不心疼?一共就這麽兩個心肝寶貝蛋,就算是女兒,那也是掌上明珠啊,因此到了二女兒這裏他不得不好好考慮,李大虎家兄弟多,要是萬一到時候真有個什麽,從兄弟家過繼一個過來,也沒什麽。
王二姑娘低着頭應是,笑着跟王允表示,她是知道的。在王允眼裏自家孩子是遠遠沒有長大,但是王二姑娘今年已經十七歲了,如果不是這婚事拖累,恐怕她早已經當了娘親了。其實王掌櫃真的是多慮了,李大虎這門婚事其實是她自己挑中的,尤其是李家在鎮上置辦了宅子,兩人以後完全可以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這比她想象的已經要好多了,原本還以為再怎樣也要李家住上一年半載的。
至于王太太說的表哥她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外租家是個什麽樣子,也就母親看不到,還以為那是個福窩窩,舅母為什麽這麽支持她嫁到舅家去,還不是為了發一筆絕戶財,外祖家雖然有老媽子小丫頭使喚,但裏面确實空的,再加上一家子不事生産,現在已經靠着典當過日子了,上次去給外租母拜壽,她親眼見外祖母當了一只镯子,那可是從她記事開始便一直帶在外祖母手上的。至于母親嘴裏那年少有為的表哥,她更是不止一次見到他拉扯外祖家那唯一的一個小丫頭子,讀了這麽多年書,也沒見讀出個什麽樣子來,大概也只有母親還認不清現實,覺得那是個福窩呢,豈不知,舅母早就等着發一筆財了。
至于讀書人,大姐嫁的是讀書人,那麽優秀,一直讓她仰望般存在的大姐,現在日子過得卻跟苦水一般,王二姑娘覺得書裏說的,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這話說的未嘗沒有道理,看中李大虎就是踏實這一個原因,這一兩年也算是對他有所了解,只要是兩人努力,肯定是能把日子過好的。尤其是看李家的行事,是個情理人家,也沒有因為自家的情況便要占便宜的心思,不管怎麽說,就現在來看王二姑娘對李家人還是滿意的,對這門婚事她是心裏高興且期盼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