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 李小弟相親 木樁子李朝陽
第二天李朝陽起了個大早, 甚至沒來得及給爺倆做早飯就急匆匆的走了,外面有賣早飯的,鄭煜城做飯手藝雖然不怎麽樣, 但是也能囫囵過去, 不用李朝陽操心。
倒不是李朝陽有多積極,實在是她媽是個急性子, 昨天既然交代了讓她早些過去, 如果去得晚了,肯定是要惹老太太不高興的。
果然到了李家的時候,李家已經吃完早飯了,李朝陽來的路上已經買了包子對付過了,倒也不餓。知道李朝陽已經吃過了,李母便帶着她去買瓜子和糖,相親是定在媒人家的,不過南男方卻是要帶瓜子和糖過去, 講究些的還要帶些吃的。
等到相親結束, 這些都是媒人的,這都是慣例了,也不是沒有人拿一些劣質的糖果對付,反倒是李母到了供銷社的時候咬着牙讓人給稱了兩斤最貴的奶糖。這一片的都熟悉, 見李母來稱糖,這不年不節的, 便都猜到了家裏是有喜事兒了,俱都笑着恭喜, 把李母說的心花怒放的,連買奶糖的那種肉疼都不見了。
回到家,見小兒子還沒換好衣服, 李母便急着催促,“朝春啊,你墨跡啥呢,還不趕緊的,我昨天剛給你熨好的衣服,專門跟你二堂哥借的,快換上啊。我跟你說這次你可得好好表現,這姑娘我可是專門找你顧嬸子給說和的,工作人品家庭就沒有一處不好的。”
李朝春暗地裏偷偷的翻了個白眼,要真是哪哪都好,怎麽會看上他的,他也就一普通工人,沒趕上廠裏招工接的老爺子的班兒,家裏的情況也就是這樣了,住房沒有,跟老人擠在一起,跟上次的女友分開,已經讓他對自己的情況有了十分清醒的認識,如果不是她媽強迫,短期內,他都不想去相什麽勞什子親了。
“你那什麽表情,趕緊的去換了,一會兒時間都來不及了。”李母本來還心情不錯,見小兒子這幅消極的樣子又炸了,見老太太又要炸毛,李小弟只能認命的去換了衣服。見兒子出來,李母滿意的點點頭,小兒子這模樣還是十分拿得出手的。
見兒子收拾好了,李母便帶着兒子女兒走了,李大哥和李大搜根本不想參與這些事兒,一早就躲了,省的到時候說了個什麽,李母說他不安好心,當初李小弟相上一個對象的時候,她不過說了一句自己的意見,就被李母說她不安好心。
能安什麽好心,家裏就這麽大的地方,說是兩居室,但是那個客廳還是跟陽臺一起隔出來的,兩老住的那個次卧,窄的只能放下一張床,連個凳子都放不下,而且位置不好,冬天冷夏天悶熱,又常年見不到陽光,就是白天都黑漆漆的。
現在他們家的倆孩子都大了,但還跟着他們住,以後小叔子再娶個媳婦兒生個孩子,更沒地方住了,總不能孩子十幾歲了還跟着爸媽住吧。尤其閨女大了,跟爸爸總住一個屋,也不是那麽方便。
李朝陽這還是第一次見這個時代的相親,不過跟他們當初也差不太多去,只是雙方跟着長輩來的,李家這邊是男方倒也還好,只李母和李朝陽跟着,女方那邊跟着的人就多了,跟了好幾個嬸子大娘姑姑的,見李母見怪不怪的樣子,李朝陽就知道這是這時候的常态了。
按照習俗,男方先到媒人家裏,寒暄一番,女方才到,其實說不準女方也早已經做好準備了,只是出于女方的矜持,才故意晚那麽幾分鐘。兩邊人一碰面,先是互相打量幾眼,探探深淺,再然後把兩個男女往裏屋一關,讓自己說話去了。
外面則是由媒人招呼着女方的客人瓜子糖果的一頓吃,大概是李母買的糖不錯,甜了媒人的嘴,只聽對方嘴皮子十分利索的垮着李小弟,連李朝陽這個當親姐的都聽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過見女方親屬游刃有餘卻不動聲色的探問着李家這邊的情況,李朝陽深深地覺得這些人都是高手,她這種沒經驗的還是全程陪笑臉好了,省的壞了李小弟的好事兒。
剛才她也暗中打量了一下人家姑娘,李母倒是沒有誇張很多,姑娘長得倒是不錯,說不上多漂亮,但是皮膚白皙,一張圓臉,一笑嘴邊便是兩個淺淺的酒窩,個子中等,身材微微有一些圓潤,卻是最讨長輩喜歡的那種長相。
穿着一身淺藍色的列寧裝,正好趁她的膚色,看起來幹淨清爽,衣服也有八成新,腳下更是穿了一雙皮鞋,就衣服來看,應該家裏條件還是不錯的,但是想到李小弟的那身衣服是借的,李朝陽心裏又有些不确定,現在不光是相親流行借衣服,就是結婚也流行借呢。
Advertisement
雙方你來我往了幾個回合,就見兩人出來了,李朝陽便看李小弟,李小弟臉上沒什麽特殊的表情,見李朝陽看過去,還偷偷的跟她眨了眨眼睛,至于那位姑娘,也不知道是不是跟男的單獨相處,神色有幾分微微的不自然,有些拘謹有些羞澀的樣子。
這兩人出來,相親就算是完成了一大半,一起把女方送走,然後那個給兩邊牽線的顧嬸子便問李母道:“怎麽樣,嫂子,這姑娘還行吧,當初我就覺得跟咱們朝春相配,今天再這麽一看,可不是,兩人站在一起簡直配的不得了。”
“可不是,還多虧了大妹子你了,真是個好姑娘,又懂事兒。”旁邊的李小弟忍不住咳嗽了一聲,你哪裏看得出人家懂事兒了,不過是叫了你一聲嬸子罷了,誰還能不叫一聲呢,連句寒暄都不會的人,不是傻子就是啞巴。
“怎麽樣,春兒,你有沒有什麽意見。”顧嬸子見李母沒有意見,便又問李小弟。李小弟搖搖頭,沒什麽意見,只要對方對他沒什麽意見,他也沒意見。要說那姑娘,長得還算是合眼緣,就是話少了點兒。
“得了,我這就去看看對方的意思,要是順利沒準兒嫂子你明年就能抱上孫子了。”顧嬸子一拍大腿笑着說道。
“那大妹子就全靠你了。”李母臉上也是笑盈盈的,小兒子的婚事都快成了他的心病了。這姑娘是紡織廠的,是個中專生,還是個會計,雖然說紡織廠同樣也不景氣,但是到底是中專生,有學歷,還是很優秀的。
現在的人們對于工人身份還是很驕傲,就算是廠子不景氣,只發着基本工資,但是也沒有人有下崗這個概念,等到真的開始有廠子倒閉,合并,大批的工人開始下崗,才真正接受了這個事實。
跟顧嬸子推拉了一番,把瓜子糖果都給留下了,李母這才帶着李朝陽和李小弟出來了,一路上先是數落了李小弟一番,“怎麽樣,媽沒騙你吧,今天這姑娘比以前那個強了不知道多少去,媽吃過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李朝陽就看見李母提到之前那個的時候李小弟眼裏有一閃而過的落寞,但是很快便消失了,又恢複了那種玩世不恭的樣子。畢竟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卻因為錢分開了,估計李小弟心裏肯定不會舒服。
其實李朝陽誤會了,要說李小弟跟之前那個也沒多少感情,兩人同樣是相親,然後雙方沒意見,出去玩兒了兩次便到了要商量婚事這個階段,對于婚事,對方态度堅定,堅決不肯妥協,別說李母不同意,李小弟也覺得不行,就這麽散了,他倒不是落寞,而是覺得現實就是這麽殘酷,就是不知道今天這個笑起來一臉腼腆的姑娘到最後會成為什麽樣子。
見兒子沒個正行,李母又轉到女兒那裏,“朝陽你覺得怎麽樣,今天怎麽這麽安生,都沒怎麽說話,那姑娘還說的過去吧。”
李朝陽心裏呵呵裏一聲,哪裏是自己話少,根本是沒有她說的地方,兩方的段數都太高,一個不小心她再說錯了話,幹脆閉嘴微笑當個安靜的柱子就好了,李朝陽不知道就是因為她沒說話,女方親屬回去以後還把這列為一個優點跟女方家裏說了,大姑子是個好脾氣,一看就好相處的很。如果她知道了,恐怕會呵呵一聲,心裏說句,這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
說到這姑娘如何,李朝陽也不是傻子,顯然李母和李小弟都挺滿意的,她怎麽能去當那個壞人,再說了就她觀察那姑娘是挺不錯的,也許是有上輩子當修士的經驗,李朝陽的觀察力很強,看人總有幾分準,這應該是個踏實穩重的姑娘。因此便順着李母把人姑娘誇了一頓,把李母哄得眉開眼笑的。
因為家裏的一攤子爛事兒,李朝陽也沒跟着兩人回李家,直接回了自己家,只是本着關心弟弟的想法,她表示晚上再過去,估計到時候顧嬸子那邊也有回信兒了。李母知道她小姑子剛生了倒也沒攔着,當然也許是小兒子這邊順利心情好,擺擺手讓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