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飯館開業
有了三輪車, 再添置東西就方便多了。
因為一直惦記着怕姜司銳的傷勢加重,蔚楠主動提出讓他找時間把自己教會。
于是,每天小兩口在院子裏一個教一個學, 騎着車滿院子轉的情景, 簡直要變成了家屬院一道亮眼的風景線。
誰從旁邊路過, 都忍不住要稱贊一聲, 說蔚楠的愛人真不錯。
說這倆小年輕看着真配!
蔚楠臉上的傷已經全部好了,最近營養跟得上, 也開始長肉了。
臉蛋兒明顯豐潤了很多,皮膚也不再幹巴巴的。
在現代的時候,蔚楠從小就是美人胚子, 長大後更是數得着的美女。
而這個身體除了個頭身段因為沒長開,和她有所不同之外,長相是一模一樣的。
自然也很好看。
加上儀态, 氣度肯定有了大的改變, 即使身量看着還有點瘦小, 可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已經屬于那種漂漂亮亮的女孩子,而不是幹巴瘦的小不點兒。
更何況,如今的她,穿的還是爸媽給買的新衣服。
盡管以爸媽的細心程度,這些衣服低調的很,從外觀根本看不出有什麽搶眼之處。
可時代不同,科技程度不同, 布料, 裁剪總還是有區別的。
這可是紡織廠,廠裏最多的是女工,一個個眼睛尖的很。
像蔚靜那樣, 暗戳戳的去把衣服掐個腰,做個荷葉邊大家都能看出來,蔚楠這明顯做工,布料都好的新衣服,穿在身上那麽好看,誰又能看不出來呢?
只是大家都不覺得這會是蔚楠自己買的,全都默認是姜司銳這幾天給她添置的。
畢竟之前為了那筆買房子的欠款,蔚楠和蔚雙全鬧到廠長那裏的事兒才發生沒多久。
誰也不會覺得這麽短的時間裏,她的經濟能力能有什麽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不管是明面上還是暗地裏,如今大家說起蔚楠,第一個誇的都是她看人的眼光。
覺得她在找男人方面,比起她那個表姐蔚靜,可是贏在了前面。
蔚靜之前在廠子裏也是出了名的美女。
雖然她的樣貌談不上特別出衆,但是皮膚白白的,長得也很順眼。
加上愛幹淨,會打扮,喜歡她的人還真不少。
但她吃虧在家裏負擔太重了,誰都知道她那一家人不好惹,也惹不起。
所以哪個青工想找她,家裏那一關都不太好過。
誰找媳婦願意給自己家找一堆麻煩啊?
還是那種一眼看過去就知道屬于一輩子都甩不脫的麻煩。
所以,條件好的看不上她,條件差的她看不上,這一來二往的,她都拖到二十三了,到現在也沒說好婆家。
開始的時候,追求她的還是廠裏的青年工人居多,可不知道怎麽的,後來找人說媒的差不多都變成了像劉強全那樣的二婚頭。
好些都還是家裏有兒有女,想讓她進門給當後媽的。
不過蔚靜那個人,給人的感覺永遠都是文文靜靜,落落大方。
即便是在婚姻路上并不順利,她也表現的不急不躁。
哪怕來說媒的介紹的人并不合适,甚至條件很差,她也總是很笑臉相對。
即便是拒絕,也不會給人難堪。
所以,之前即便蔚靜一直沒找到合适的對象,可也沒什麽人說她不好。
大家最多嘆一聲,說她是被家裏耽誤了,人還是好人,特別好的一個人,就是運氣差了點。
久而久之,她在衆人心裏還真有幾分出淤泥而不染,亭亭淨植的感覺。
可什麽都怕比較,貨是這樣,人更是這樣。
蔚楠剛回來的時候,根本就沒人拿她跟蔚靜比。
因為壓根比不過。
可現在,眼看着她各方面都好起來了,人也漂亮了,臉上的笑也多了,大家再談論的時候,自然不自然的都會說一句:“蔚靜這下可被她堂妹比下去喽。”
只不過鄰居們讨論都是私下裏的,蔚楠并不知道。
她對于這些家長裏短的事兒也不關心,畢竟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她的飯館終于要開業了。
不管別人怎麽說,蔚楠對于自己做飯的手藝還是非常沒有自信的。
就算她有神器,可一想到要做飯給很多人吃,她還是很忐忑。
于是,在和姜司銳讨論之後,她決定先學着蔚大民之前的做法,從做夜宵開始。
做夜宵,針對的就是廠裏晚班的工人,就算是大家都來吃,充其量也不過就是二三十人。
而且他們下班時間固定,都是晚上八點。
那麽蔚楠只要七點半至九點半供應兩個小時就可以了,相對簡單輕松很多。
蔚楠當然不會一直只供應夜宵,但用這個練練手,她覺得比較合适。
她的想法姜司銳也贊成。他也沒指望蔚楠賺錢,同意開飯館不過是因為尊重她的選擇。
她只做一頓飯,姜司銳覺得還挺好的,至少不至于太過于勞累。
另外,他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那就是既然只做夜宵,針對的顧客群是廠裏晚班的職工,那麽就沒有必要把陽臺的門打開了。
那個門雖然是飯館的正門,可朝着的卻是大街。
她做夜宵,關門晚,家裏只有兩個小姑娘的話怕晚上不安全。
蔚楠覺得這個建議很好。
八十年代初期的治安遠不如後世,這時候真出點什麽事,連打110都沒地方打去。
所以她從善如流的聽從了姜司銳的建議,在陽臺外面多加了一道鐵門,同時晚上那個門從裏面反鎖,不再使用。
三天後,蔚楠的小飯館兒正式開業了。
雖然是新店開張,卻沒有做什麽宣傳。
只是讓姜司銳從家裏扯了根電線出去,在樓棟口安了一盞燈,燈下方挂了一個蔚家小店的招牌。
這樣既能給鄰居們照個亮,也讓人知道這兒有個飯館。
另外又托魏秋霞,淩柏蘭她們幫忙在工友中說一聲。
那招牌是姜司銳托給家裏後廚施工的那兩個小夥子做的,用的就是做櫥櫃剩餘的邊角料。
招牌做的普普通通,可因為燈泡選的是一百瓦的大燈泡,晚上院子裏的路燈也不多,到處暗的很。
所以真開了燈,就顯得特別搶眼。
恨不得一進家屬院,隔着多少棟樓人們都能看到那一束光。
關于小飯館兒準備的食物,蔚楠聽從大家的建議只準備了打鹵面。
鹵就分肉鹵和素鹵兩種。
肉鹵是以豬肉為主材,加上各種蔬菜,素鹵則是以豆腐幹為主材。
肉鹵的價格和外面的面館持平,四兩的是三毛五一碗,加糧票,二兩的三毛。
素鹵的則在肉鹵的基礎上,各降五分錢。
開業第一天,蔚楠換了十斤濕面條回來備用。
其實她心裏覺得肯定賣不了這麽多。
但有備無患總是好的,反正現在天氣涼,放一晚上也不會壞。
可當天晚上的情況實在是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晚班工人們是八點才下班,按理說她的飯館差不多快九點才應該迎來第一撥客人。
可誰知道,七點,他們的準備工作還沒有完全做好,就已經有客人開始陸陸續續的過來敲門。
或許也是因為第一天開業的緣故,鄰裏鄰居的,知道的人都想着來捧捧場,湊個熱鬧。
梅曉琳先帶着她一個辦公室關系處的不錯的幾個同事來了,然後淩姐也帶着幾個和蔚楠他們認識的醫生護士們趕了來。
最後魏秋霞也和幾個小姐妹一起約着過來,光她們,就把屋子裏那幾張桌子全給坐了個全……
姜司銳腦子活,一看情形不對,立刻騎車出去趕着壓面條的店沒關門前又買了五斤面條回來。
這才讓飯館不至于在開業第一天,就陷入沒飯可賣的尴尬地步。
第二天,蔚楠聽從建議,直接買了十五斤面條備用。
可她覺得第一天是特殊情況,今天這麽多面肯定賣不完。
可偏偏她又估算錯誤。
第二天确實沒有第一天顯得那麽熱鬧,也沒有很多的熟人來捧場。
可很多第一天不知道蔚家飯館開業的晚班工人今天都結伴過來了,于是小飯館一直開到十點,不是倆人受不了硬性關了門,還陸陸續續往這邊來人呢。
而在他們關門的時候,那十五斤面條已經不剩什麽了。
連又累又困的三個人想加個餐,最後都不得不又去熱了兩個饅頭。
吃過飯,将屋子打掃幹淨,攆蔚佩回去睡覺之後,兩個人終于有功夫坐下來算賬了。
把裝錢的盒子拿出來,把裏面收上來的鈔票數了數,蔚楠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兩天下來的收入竟然高達二十四塊還多!
在這個臨時工只有十幾塊錢工資一個月的時代,就算是去掉成本,這些錢也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更何況,她才只賣一餐飯。
“好多錢啊!”望着攤了一桌子的硬幣,紙幣,蔚楠發自內心的感嘆道。
姜司銳即使心裏之前多少有點準備,可真發現這麽個小飯館如此賺錢也實在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只是他卻沒有表現的像蔚楠一樣興奮。
“這是剛開業,湊熱鬧的人多,過段時間這個熱乎勁過去了,可能就不會像這兩天一樣賺錢。”他先潑了一盆冷水。
蔚楠點了點頭:“我知道,要是一直這麽多人我也受不了。這兩天是你在,你要是回學校了,這樣的工作強度,我一定做不下來。”
蔚楠來自衣食無憂的時代。
和現如今的人們相比,她很清楚自己缺少那種吃苦耐勞的韌性。
她做不出為了賺錢,起早貪黑,拿身體去拼命的事兒。
她說的全是心裏話,要是沒有姜司銳這兩天幫她頂着,她可能一天都撐不下來。
“這就是我要跟你說的第二點,我後天就要回學校了,你一個人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