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今年清明, 皇帝帶着三位皇子和幾位公主一起去祭祖,讓民間議論紛紛,帶着公主去祭祖的,細數歷代帝王, 十分罕見。
元妃不知怎麽得得了皇帝的青眼, 連帶着女兒也被皇帝重視起來, 還有一個孔貴人,二人如今在後宮, 可是最得寵的了。
“妹妹能重得聖恩,這可是大喜事, 姐姐最近身子不好, 也沒來給你祝賀,今日在禦花園碰上了,恭喜妹妹了”。
元妃看着面前的貴妃, 随後開口道:“多謝姐姐了, 也要給姐姐道喜,魏王妃有了身孕, 王府要添丁,可喜可賀”。
“是啊”。
貴妃說道這裏,臉色不自覺的變了變, 禦花園內百花盛開, 風景秀麗,她病愈後想出來走走,不曾想碰到了元妃,不過元妃沒有皇子,她也不會把她看在眼裏,在得寵又有什麽用, 往後還不是得靠着別人。
等她成了太後,元妃還是得跟之前一樣巴結她,二人寒暄了幾句,随後就各走各的。
此時,雲居寺內,一女子正在收拾行囊。
“小姐當真要走”。
“這些日子麻煩主持了,我也不好一直住在這裏,這是一些香火錢,算是我的心意,您收下,我已經聯系了一家镖局,準備出京”。
主持聞言随後不在說話,宋華雖是女子,也被嬌養,但身上還是有些功夫的,之前是為了強身健體,現下她出去,裝扮過後,還可以女扮男裝,在這清明盛世,也能保護自己。
多出去見識一番,看看風景,或許能解了自己的心結。
前兩日,宋華讓人給英國府送了一封信,他們會送到前線,告知爹爹和兄長。
至于那個家,她是在也不想回去了,離家的時候,她就帶了不少銀票,母親也是出身大族,嫁妝豐厚,她把母親留給自己的都帶走了。
這一走,或許一年,或許三年,到時候在說吧。
宋華很堅決,老夫人也沒臉勸她,她就這麽走了。
Advertisement
半個月後,秦煙收到了安氏和弟弟的來信,他們平安的到了,也安頓好了,看完之後,秦煙松了口氣。
這天慕辰休沐在家,他正抱着小閨女在哄。
“青山書院比京城的書院說實話都要好,而且那邊的學子都是文武雙全的,秦翰去哪裏也合适,光會讀書考功名,這是不夠的,想來這也是你大哥要他去哪裏讀書的原因”。
“是啊,若是能文物雙全自是好”。
五月,天氣更加炎熱,屋內已經開始放冰了,有孩子在,秦煙也沒敢讓人多方,只放了幾個,不熱就好。
小閨女一晃眼也八個月了,能坐在塌上自己玩玩具,也會爬了,有時候也會咿呀咿呀的叫兩聲,秦煙讓人在內室裏鋪了地毯,好方便她爬行。
按說女子該嬌養,可秦煙不想把女兒養成那嬌滴滴的,适當的動一動,身子也好,她長大了,五官精致,身材也抽條了一些。
“娘娘,陛下說想看看小郡主”。
寶成說完後,秦煙立馬讓乳母抱着孩子跟着他去。
眼下魏王妃有了身孕,皇室要添丁,皇帝自是開心,但對這個大孫女,他也是很疼愛的,好在這孩子不怎麽認生。
禦書房裏,皇帝處理完了公務,随後要乳母把孩子抱過來看看。
他直接朝着小家夥伸手,慕辰半個月都要帶着孩子來給皇帝請安,珍兒也不會認生,就那麽順順當當的給皇帝抱着。
看着面前白白嫩嫩的小人,皇帝也開心。
“太子妃養孩子養的不錯,這孩子啊還是養在母親身邊的好,不過東宮內也有側妃,慶安出生也大半年了,竟無一人有孕嗎”?
“是啊,您看看小郡主,唇紅齒白的,多好看啊,陛下,太子殿下公務繁忙,經常處理公務到深夜,日常也就看看小郡主,很少在後殿留宿的”。
“專心公務是好事,但子嗣方面也不可懈怠,回頭朕得說說他,就是不知道魏王妃這一胎是男是女了,楊太醫去魏王府了嗎”?
之前楊太醫照顧秦煙生産,一直很順,魏王妃這一胎,皇帝自是交給他照顧,他最看重的就是子嗣了,如今他還年輕,儲君是有,但若是想江山長久下去,這下一代的繼承人也不可忽視,自古父親能幹,兒子不成器,葬送江山的多了去了。
“陛下放心,楊太醫去着呢,眼下還不到三個月呢,也看不出來,要不他早就來給您說了,魏王妃身體孱弱,奴才聽說她自從有孕後就開始閉門養胎了”。
“是該謹慎一點,好了,把這小丫頭抱回去吧,在讓幾個太醫去魏王府看看,務必要她平安生産”。
“是”。
魏王府裏
魏王私下也找了幾個郎中,想要知道妻子肚子裏的孩子是男是女,若是男兒自是最好,可若是個閨女,那跟東宮就不能比了,但這個時候他就是在心急,那也看不出來。
“殿下不必憂慮,東宮也就哪一個小郡主罷了,您還須加把勁,哪怕就是有個庶長子,那也不差,皇家子嗣,能幹才是第一位的,眼下王妃有了身孕,別處您也可多去去”。
謀士何輝開口道,慕傑聞言點了點頭。
兒子不進宮,不怎麽聽話,這讓貴妃十分火大,暗地裏她也讓人去傳信了,可慕傑就是不聽。
她在心裏狠狠的給兒媳記了一筆,可她有孕不進宮,就是想暗中收拾她,都很難。
“娘娘不必生氣,二皇子到底還年輕,他早晚會明白娘娘的苦心的”。
“他若能明白就好了,對了,本宮讓你辦的事情辦得怎麽樣了”。
“差不多了”。
“好”。
貴妃想惡心魏王妃,但也不想放過東宮,她頂着庶母的名義,給太子,二皇子和吳王都送去了幾個美人。
秦煙看着面前兩人,心裏自是不好受,但面上還是得做樣子,找了兩個差不多的地方,就讓他們去了,慕辰是肯定不會去的,但也不能輕視這二人。
京城總的來說,還算是平靜,遠在江南的安氏,在習慣了江南之後,那日子就過得很舒服了,這裏天氣适宜,風景優美,人也和善,什麽東西都有。
之前,她跟着秦安在地方上,也一直都是北方那邊,從未來過南方這邊,青山書院在青山鎮裏,具體位置在青山的半山腰哪裏,這裏也因為這個書院而出名。
一應物價什麽的跟京城爺差不了多少,安氏到了之後就跟租了個二進小院子,買了幾個下人,生活總的來說,是很不錯的,她也不會一直在這裏,壓根沒想着買宅子,書院也很大,學子攏共也有上千人,不同年齡段學的東西也不一樣。
這裏還有武學師傅,秦翰天亮起床,跟着師傅練武,然後早讀,讀書,聽師傅講課,說是要安氏來陪讀,但他一旬才能回去一回,大多時間也都在書院裏住着,他也不是那嬌生慣養之人,來了不到一旬就習慣了,跟着學子們一起吃,一起住,沒事去藏書閣看書,日子過得很充實。
“母親,您回去吧,這都到門口了”。
這天安氏照例把兒子送到書院,等兒子進去了,她才轉身回去,不曾想直接被人叫住了。
“這位夫人,我家馬車壞了,能不能先借用一下你的,我想先下去,家中有些事情,不好耽誤,實在是不好意思了”。
叫住安氏的是一個慈眉目善的夫人,看着跟安氏年紀也差不多,穿着藍色的衫裙,面容白淨,看着像是個好人,這到半山腰,若是沒有馬車,下山的路可難走着呢,安氏看了她一眼,随後點了點頭。
“你上來吧”。
“謝謝了”。
馬車緩緩行駛在下山路上,車夫很謹慎,他們這些下人都是安氏來這裏後才買的,一開始,跟着安氏身邊的丫鬟就說了,夫人脾氣不好,做事要謹慎,寧可慢一點也別出錯,如今他伺候了安氏有日子了,也見過安氏罵人。
“夫人您也是來陪兒子讀書的吧”?
“是啊”。
“我也是陪着家裏小兒子來讀書的,來了倒是有些日子了,夫人您是住在哪裏的”。
“就在青山鎮子上住着呢”。
“我也在那住着,一會夫人去我家吃杯茶吧,我好感謝你”。
“不用了,我不怎麽喜歡去別人家裏的”。
青山鎮,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店鋪,安氏沒事的會去聽戲,或者看雜耍,也沒那麽無聊。
到了鎮子裏,溫夫人就下車了,臨走之前又跟安氏鄭重的道謝。
“去暢音閣”。
這個時候,天還早着,回去也沒事,安氏準備去聽戲去。
“是,夫人”。
丫鬟扶着安氏剛進暢音閣,沒過多久,溫夫人就來了,安氏一直都是在二樓雅間看戲,丫鬟在一旁幫着她剝桔子,她一邊吃,一邊看戲。
今日演的戲,安氏看了一半,氣的直接紅了臉,居然是演姐妹情深的,想到安姨母,氣的她立馬站起來,就要回去,不曾想在樓梯哪裏碰到了溫夫人。
“夫人來這裏看戲啊”。
溫夫人總是眉眼帶笑,看到她這樣子,安氏也不好擺着臉,随後點了點頭。
“夫人這估計還沒看多久呢,可是不喜歡這出戲,我讓人給你換一出喜歡的”。
這暢音閣其實是溫夫人自己來了這青山鎮後開的。
“我今日也沒心情了,先回去了”。
安氏說完就走了,溫夫人看着她的背影,搖了搖頭,這人看着有些別扭,但心還不錯,哪怕安氏刻意的不想安姨母,可今日這出戲,又讓她想到往事,她臉色一沉,家裏下人都緊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