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唐明皇(一)
神龍元年。
女帝攜寵侍張易之與張昌宗駕臨骊山,于朝元閣中接見九天榜第六位大雲天掌法明和尚,并得其既《大方等無想經》之後,再度獻上的《八十華嚴》譯本。此文本據說乃外域法師所譯,乃佛祖成道後為文殊、普賢菩薩所宣講的內證法門,內有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高妙意境,于武道盡頭亦有闡述之理,或可幫助女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此言一出,天下都為之震動。大雲寺本就于女帝稱尊之時最先投靠過去,并從重重經藏之中為其塑造出佛國中兩位女天子以正法治國的傳說,以此來為女帝的登基奠好虛無缥缈的天意。此時更進一步的示好,更是為其鋪好了最後的一塊缺陷,自此以後,得了女帝回報的敕令的大雲寺徹底飛黃騰達起來。
一日八百大雲寺,這說法極為誇張地描述了大雲寺飛速擴張之姿,但也不難看出,這新晉的頂級勢力崛起之勢已是不可阻擋。一時之間,人們紛紛嘆息起來,也不知是要讨論女帝愈發難以揣測的實力,還是這天下更為莫名的形式來。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陸千秋正在一間小酒館裏喝酒。他雖是個年輕的少年郎,但并不是多麽得志的模樣。他身上的衣服并不是幹淨嶄新的,他口中喝着的酒也不是這家店最珍惜昂貴的,就像是他這個人,雖然外貌看上去還算不錯,但整個人已經沒有了那股昂然的少年氣。
雖然沒人知曉,但他本就已不再是少年。
他是從現代社會帶上了那個神秘頭盔後過來的,那時距離他從那一場“亞瑟王的夢”裏醒來,已經是十年過去了。他十年沒有将那頭盔戴上去,也是為了在那個現代的社會裏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一些“穿越者”本該擁有的常識,也還有其他的神奇的知識。
然後,十五歲的他,重新将那頭盔取出來。對它最好的研究方式就是去使用它,想到了這一點的陸千秋戴上了它。而後,沒有任何抗拒力的,等到他再睜眼的時候,他就是化為了一個五歲的小孩子,而這一次,這個小孩子就是他自己。
沒有替換,他一直就是自己,只是記憶還沒有覺醒。
而他醒來的時候也不是什麽好關頭。他的父親與母親都跪倒在地上,他的幾位兄弟姐妹也一起跪倒在地上。一個穿着青色袍服的人正手持着一卷明黃色的诏書,在他們的面前慢慢來回踱步。
“……這可不是我在為難你,殿下,”這個人倒是有着一副好皮相,但面上的表情皮笑肉不笑,顯得極為陰冷:“是聖母神皇陛下收到了密報,說殿下你在私底下密謀反叛。當然,陛下自然是不信的,所以就派遣了我過來問問……”
他将目光挪到了為首的中年人的身側,從那兩個美麗端莊的妻妾到後排的宮人侍從,一個一個地看了過去,見到陸千秋正在瞧着他,他也好心情地想要伸出手摸摸他的頭。
但一旁的婦人立時就将這孩子拉了過去,雖是瑟瑟發抖,但好歹也将他護進了懷裏。這人咧嘴笑了下:“殿下你要真是什麽做了大不韪的事,還是趕緊承認了為好,這樣一來,說不定神皇陛下念着你們二人之間的母子之情,還會給你留下條血脈。這麽神氣的小公子,死了也怪可惜的。”
他嘴裏說是可惜,但眼中透露的卻是殘暴的光。為首的中年人氣到臉色有些發青,但他仍然忍耐了下去,對着這位母親手下的酷吏,他苦苦哀求道:“兒臣絕不敢違逆母親,是小人進獻讒言,還請陛下……”
那人就擺了擺手:“看來太子殿下你還沒有想通……不過沒關系,我相信您身邊的人總是有幾個會想通的。我來俊臣的名號他們也當聽過,該是有點作用的。”
Advertisement
陸千秋攀在婦人臂上的手動了下,他記起了“來俊臣”這個名字,如果他沒有憶錯的話,此人當是他那個國家歷史之中的人物,是女皇帝武則天當政之時手下的酷吏……他這是“回”到了唐朝?那麽,現在的狀況為何?
“将他們拖下去,幾日沒動手了,”來俊臣笑道:“都快有些手生了。”
陸千秋注意到有些人都吓尿了。“大人!大人!”有人四肢着地爬了過去,他一臉獻媚道:“我可以作證!我看到了太子和人密謀……”
“住口!”有人厲喝一聲。陸千秋注意到,面現絕望的中年人臉上也浮現出詫異來。
“太子殿下幽居于此,平素裏只能與我等樂舞優人來往,你一守門吠犬,又哪裏來的進入內室的機會!”出來的是一個高大的胡人,他面目有些粗犷,聲音也很粗豪:“我可以保證,殿下從來沒有在這段時間裏見過另外的人。”
“保證?你拿什麽保證?”來俊臣冷笑。
胡人就看了他一眼:“我是沒什麽可以拿來保證的,你如果不相信,我就只能用剖心來證明殿下的清白了!”
他說完這句話,手中的佩刀就閃電般地刺入自己的胸腹部,不僅如此,他還狠狠将刀鋒往外一拉,将更多的內腹裸|露出來,有類似腸子的東西流了下來,廳室中一片驚聲的尖叫。
來俊臣瞳孔一縮,身形幾乎是閃現一般出現在這胡人面前,他手指迅雷連點,那胡人頓時就動也不能動了。做完這一切之後,他狠狠地往回望:“算你們運氣好,此事我要先去禀告神皇,接下來再來處置你們!”
陸千秋注意到了,在來俊臣施過手段以後,那人身上的傷口像是一下子就停止了流血,并且,他那非同一般的速度同樣也昭示了,這裏絕非他所了解到的大唐。
如此一來,那位為他們挺胸而出的人活下來的機會就更大了。想到這裏,他也稍稍松了口氣。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正在處什麽時間了,則天皇帝手下死過的太子有很多,但被以這樣的方式救下來的,就只有日後的睿宗皇帝了,而自己,恐怕是——
“三郎?三郎!別怕!”女人擁着他,眼淚滾滾,卻仍然笑着安慰他:“都過去了,接下來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
那位著名的玄宗皇帝,李隆基。
想到這裏,他就又喝了口酒,酒的味道并不好,有些苦也有些澀,他面不改色地将之飲了下去。他雖然在現代的世界裏通讀了所有的歷史,但他可不會全盤依仗自己的記憶來行事,因為,按照歷史來說,那個唐代絕不會有——
“放榜啦!”有人高呼着闖了進來,他甩着手裏的布帛,用一種期待雀躍的聲音道:“這一次榜單變動的名單都被我抄了過來,絕對是第一手的最新資料!”
“少說廢話!”有人抛過去一錠銀子,惡聲道:“趕緊給我念!”
那人也不惱,他笑嘻嘻地攤開手中筆墨尤新的布帛,朗聲高唱道:“這一次菁英榜變化最大的是……第八位,吳道子!”
“怎麽可能?”抛銀子的那人不敢相信:“他才多大,怎麽可能這麽快就爬進了前十?”
“就不許人家是個天才嗎?”唱榜的人笑嘻嘻道:“不還是有另外一個張旭嗎?三年前的時候就闖進了第七,現在都已經第二啦!”
那人小聲罵了起來,也不知道是在罵誰。
“咳咳,”唱榜人繼續道:“半年前于瑕丘遭遇玉骨宗聖子,一百三十七招以後,以幻術控住他七剎,一式擊穿其肺腑,令其奔逃七百餘裏。”
“曾求學于‘碧玉刀’賀知章與“筆颠”張旭,散人,武功出處不詳,疑似另有奇遇。”唱榜人端正了聲音道:“瑤光殿評為‘氣以成勢,勢以禦氣,運斤成風,游刃餘地’。”
酒館內一時為之沉靜,但很快,那人就接着說道:“地靈榜倒是變化不大,只博陵崔氏的那位崔日用往前進了三十位,排地靈榜五十一,他與唯識宗的慧沼大師戰平三百招而不敗,疑似已入返照境。”
“慧沼大師可是那位玄奘法師的徒孫啊……”有人竊竊私語。而另有一些人則是更關注另外一點,“畢竟是五姓七望啊……”他們嘆息着,語聲裏夾雜的也不知是羨慕還是嫉妒。
這就是陸千秋極為驚奇的部分了,“亞瑟王”的傳說裏混入了魔幻的因子他不奇怪,因為那段歷史本來就是經不起考據的;但是這一段唐朝史,可是明明白白有大量史料記載的,無論是哪一部的記錄,都不可能有所謂的“三榜”存在。
“菁英榜”取三百位未入三十的年輕俊傑,“地靈榜”擇兩百名五十歲之下的渡真境高手,“九天榜”排位十位天人,而第一位的,就是當今的聖上,神皇女帝,武曌。
比起純粹的歷史,這裏更該是一個高武的世界,天人者飛天遁地,一劍分海,跺跺腳聲雷震,呼口氣興**……這是形容那些天人們的傳言,陸千秋不知該信多少,但最少他知道,若是那位女帝想要殺他,恐怕只用稍微眨眨眼就行。
報榜的人仍然在說着一些榜上人的事跡,但陸千秋已經沒有再聽。他來這裏是為了追尋一個人。他現在的身份更類似于官府的編外人員,去追讨一些窮兇極惡的盜匪,再用他們去換取衙門的賞銀。但這一次他要追的人有些不同,他要使用的方式也與以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