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桃花源外馬蹄聲
上官府南郊的莊子記在老夫人名下,建在距離上京城三十裏地的清風山對面,毗鄰源水河。
河岸邊連排的垂柳一直延伸有五六裏地,莊子的正面是一片阡陌縱橫的綠野,門外還種了一片桃樹和梨樹,循着林子裏的小徑往裏走百步,便能見到花木掩映中的庭院大門。
莊中布置并不似京中那樣四方規整,四處院落都有籬笆圍成,期間點綴了些山石花木。整個莊子可謂是門樓知稼,廊庑連芸,身在其中頗有幾分入了桃花源的感覺。
青絮一到這裏,就從莊子裏一直逛到莊子外,繞了一大圈用了快一個時辰才回到屋裏,“銀紅,這裏修得不錯,是個好地方。你們兩口子還真會享福。我來了這莊子上都舍不得走了。”
銀紅所嫁的區管事的兒子如今在這莊子上混了個副管事,因為莊子上的管事年紀大了,不大願意動彈,所以莊上的大小事務幾乎都是銀紅的那口子在處置,銀紅是內院出來的,人有聰明,見識比一般人強得多,在莊子上沒少幫她相公的忙。
夫妻倆夫唱婦随,幹得倒是不錯,去年還用餘錢把莊子裏外翻新了一遍。銀紅平日裏事多,今日是因為青絮和老夫人來了,不放心莊上的丫頭粗手粗腳,就自己親自跑來伺候了。
見青絮回來,銀紅笑盈盈地迎了上來,将絞幹的面巾遞給青絮,“姑娘回來了,屋裏都收拾好了,先來揩把臉,待會兒奴婢給你備水沐浴。”
“你剛有了身子,快別忙活了。”青絮接過了帕子擦臉。
“奴婢身子還不至于那般嬌柔,在這裏住久了,跟莊戶人家的媳婦一樣幹活兒,身子比以前可是壯實了。如今過了三月,胎都坐穩了。您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奴婢怎好在一旁看着,剛才都是她們幹活兒我看着,一點都不礙的!”
銀紅看着青絮汗濕的頭發,笑道:“用了這些時候,您不是把莊子周圍都逛了個遍?您和老夫人還要在這裏住些日子,不必急在一時,這可勁一天都給逛完了,那過些日子定會覺得悶了。”
青絮的心情不錯,笑着将帕子還給銀紅,“這麽大片地方哪是一時半會能逛得完的,聽小妮說一裏地外還有個村子,過了河山裏上還有處水月觀,可去的地方多着呢!回頭我想逛了,你找個認得路、腿腳利落的丫頭跟着就是了。”
銀紅點頭笑着說:“這兩天日頭大,我怕您曬着,歇息兩日,我再讓人陪您去。”
青絮與銀紅說了會兒話,就去沐浴了。爬出了浴桶,青絮只覺得身子發軟,看來那一個時辰不是白走的。草草用了些飯食,她就爬上床睡覺去了。
等青絮睡熟了,銀紅拉着桃花去外間說話。
“原先讓姑娘出去轉轉,她不是怕曬着就是怕累着,今兒倒是稀罕,走了這些路回來。”銀紅壓低聲音問道,“姑娘跟老夫人前幾天突然決定來莊子上,是不是府裏出了什麽事?”
想起王陶和青絮的事,桃花唏噓不已。好在銀紅是自己人,又不在府中,桃花也沒瞞她,大略将事情跟銀紅說了說。
銀紅聽罷,回頭望了眼裏間,忍不住嘆了口氣,“我說姑娘今日怎麽這般愛動,原來是心裏不舒坦……誰碰到這樣的糟心事,心裏也不會好受。”
“姑娘就是躲出來散心的。”桃花對銀紅道,“她無非想四處走走,玩累了睡一覺,就沒旁的心思想那些事……只希望姑娘過段日子會好起來的,別把這事總揣在心裏。”
兩個丫鬟嘀嘀咕咕商量到了半夜,銀紅才離開。
以後的七八天裏,在銀紅的安排下,青絮把莊子周圍的地頭轉了個遍,就連河對岸山裏都走了兩趟。然後,她又恢複了往日在屋裏看書寫寫畫、做女紅的生活,隔兩三日就背着魚竿去河邊找塊樹蔭釣魚,修修身養養性。
青絮在莊子上的生活過得很是安逸,連帶心情也平複了許多。
轉眼到了六月初,山裏開始下雨,斷斷續續地下了半個月,到了月底才停了下了。等天氣轉好,青絮又換上棉布衣褲,戴上鬥笠,背上魚簍和魚竿去河邊釣魚了。
桃花靠在不遠處的柳樹下打瞌睡。青絮躺在草甸斜坡上,嘴裏咬着柳枝,目光飄向了遠處的青山,心思全然沒有去注意她架在河邊的那支魚竿。
不知過了多久,不遠處道上傳來馬蹄聲,桃花從睡夢中驚醒過來。她揉揉眼睛,往道上的方向望了一眼,少說也有十來騎,“這麽熱的天,誰跑到這清風山游玩?”
青絮收回了目光,瞟了眼那一群引得道上塵土飛濺的人馬,“興許人家是往東面那幾處莊子上的。”
源水河畔都是田地,這一帶上京城在這裏買地修莊子的人不再少數,上官府如今的莊子是當年老夫人的陪嫁。
“姑娘,這都大半個時辰了,你怎麽一條都沒釣上來?”桃花起身走到河邊,看了眼還是空空如也的魚簍,又提起來魚竿瞧了瞧,“我的姑娘,這魚餌都被咬走了,您來這裏喂魚還是釣魚呢?”
青絮這才想起了自己還在釣魚,讪笑了兩聲,“呵呵,剛才走神,沒注意。”
桃花沒好氣地搖搖頭,“您的心思就沒在這魚上!不知誰走時候信誓旦旦地說晚上要讓咱們吃頓烤魚。”
青絮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不急不急,這不還有一整天呢,魚,跑不了的。”
兩人說笑間,那一隊人馬中有兩騎朝她們這個方向奔來。
“敢問兩位小哥,往水月觀怎麽走?”
青絮和桃花都是一身鄉間男子慣常的打扮,又戴着鬥笠,不仔細看臉的話,倒真會以為兩個是這附近的村民。
青絮打眼瞄了瞄騎馬而來的兩個人,又往後看,剩下那十來騎都遠遠地立在道旁,看樣子是在等這二人問路。這群人均穿着赭石色常服,像是仆役的打扮,每個人都頂着風帽,看不見臉,領頭的似乎是個是着靛藍色羅衫的,被道旁的那群人拱衛在中間。
“陶哥,幫我把魚餌挂上吧。”桃花正要開口,青絮裝若無意地擡手攔住她,桃花會意便自去忙活。
青絮覺得這群人行蹤詭秘,清風山裏只有一處道觀,多是附近村民農閑時去求神問蔔,名聲不顯,鮮少有外人去那裏。可這群人穿着打扮全然不像村裏出來的,一張口就是地道的官話,問的還是只有當地人知道的水月觀。
她不動聲色地打量了兩人一眼,轉過臉用鬥笠對着二人,指了指前面,“從此處往南走五裏地,有座石橋可以通往清風山。”本着謹慎小心的态度,青絮沒讓桃花開口說話。因為桃花一開口準保會讓人知道她是女的。她可不想讓這些人瞧出她們主仆倆是女的,加上她自己年歲小,聲音壓低倒真有幾分像男孩子。
“這是給你的,謝了!”問路的順手從腰帶裏拿出個銀锞子扔給了青絮,轉身打馬回到了隊伍裏,跟中間那個藍衫男子回話。
青絮接住銀子,裝模作樣地放在嘴裏咬了咬,然後傻嘻嘻地咧嘴笑了,點頭哈腰地朝給自己打賞的人感謝道:“這麽多銀子啊,謝大爺打賞,謝大爺!”
那群人只當青絮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鄉下孩子,見了銀子呆了半晌才想起了道謝,不由哄然一笑。圍在中間的男子不知喊了句什麽話,青絮完全聽不懂,只覺得不像是官話,那一群人立時止了笑聲,跟着藍衫男子打馬離開了。
桃花放好了餌,看着自家姑娘那副謝賞的模樣,只當她玩心大起,雖說有些不守規矩,但不是在府裏,鄉下地方只要姑娘玩得高興,她也就跟着高興,于是笑着打趣道:“姑娘,您這哪裏還像個大家閨秀的模樣,讓老夫人知道了,定要挨頓罵!”
青絮撇撇嘴,看着手裏的那個銀锞子,心道,這些人出手倒是大方,一兩的銀锞子随手打賞個路人。
“走,繼續釣魚去!”青絮把銀锞子揣進了懷裏的荷包,反正人家白給的,咱更沒有瞎指路,動動嘴皮子那也是勞動所得。
兩人坐下沒兩刻鐘,又一陣馬蹄聲傳來,依舊是停在離青絮主仆倆不遠處,青絮回頭看了眼停在她們不遠處騎馬之人,嘴裏咕哝道:“怎麽這麽多人都往這裏來?”
桃花瞥了眼青絮,“姑娘,你放眼看看,最近的上源村在東邊,那邊就是清風山。這附近都是咱們莊子的地界,除了佃戶,平日裏沒多少人路過。這會兒這裏就咱們倆,沒有別的人可以問路了。”
“人來人往的,咱們家的小魚都給吓跑了。今兒這魚是沒法釣了。桃花,打個商量,咱們今天別吃魚了,讓銀紅炖肉如何?”
“奴婢看您就是釣不上,故意推脫吧?”
“你個死丫頭,有肉吃你還這麽多話……”青絮還沒說完,就看見有人打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