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風起雨至,夜來人(二)
郁子都擡眼望去,但見那室內的火光映照下少女欣喜的笑容映入他的眼簾,想起王陽在寺中告訴他的話,不由勾了勾唇角,朝門口的青絮點點頭。
王陽伸手請郁子都進門,“小女就在房中,勞煩世子了。”
郁子都颔首,在門口脫下身披蓑衣,解開鬥篷才走進房門。
曾氏迎了過來,“郁世子,勞您冒雨趕來,我與外子不甚感激!”
“夫人客氣,王兄能信得過在下,郁某定當盡力而為。”郁子都拱手還禮,“郁某身上寒氣重,勞夫人備些熱水,我淨手後再為姑娘診脈。”
曾氏忙招呼丫鬟上熱水,請郁子都淨手。
擦幹手上的水漬,郁子都朝王陽和曾氏點點頭,便走到炕邊給芳華切脈。他低垂着頭,纖長的手指按在芳華的手腕上,瑩瑩燭光下,俊逸的側臉給人一種寧靜安和之感,身上那股沉靜的氣息似平撫了衆人心中的焦躁不安。
郁子都診完脈,看了看芳華的舌苔,對王陽夫婦二人說道:“大姑娘是
寒氣入體,侵入肺腑,致使高熱,這趟來帶來的藥材有限,我待會兒開方讓随從熬藥,下了藥,我再給姑娘紮兩針應急,加寫一方連夜派人回京抓藥,明日換藥服用再看。”
王陽見郁子都這般上心,甚為感激,“今夜雨大路滑,請世子在丁跨院屈就一晚。熬藥還需要些時間,我先陪世子去外面坐坐。”
郁子都随王陽出去了,青絮拉着曾氏的手說道:“嫂子放心有郁世子在,芳華定不會有事的。”
曾氏看着芳華,點點頭,“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等藥熬好給芳華喂了藥,郁子都過來施針,王陶和王陽退到了外間,青絮與曾氏坐着一旁守着,郁子都娴熟地下針,神情始終平靜如一,仿佛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讓人感覺再大的病患到他手裏便能針到病除。看着這樣的郁子都,曾氏心中對他的那一點點質疑徹底煙消雲散了。
過了半刻,郁子都收了針,“好了,待明日看看情形再說。”
曾氏幫芳華攏好被子,對郁子都福福身,“多謝世子。”
郁子都笑着說:“舉手之勞夫人何足挂齒,,我先回去了。”
Advertisement
曾氏送了郁子都出門,又打發青絮回屋休息,青絮說不過曾氏,便出門回自己住的東跨院了。
剛出了正院堂屋,門廊上王陽與人說話,青絮上前問候,才發現那背身站着與王陽說話的人是
郁子都,福身道,“大表哥,郁世子。”
王陽聽聞女兒暫時無事,放松了下來,露出些許疲态,見青絮上來只微微點點頭。
青絮見他與郁子都說話,便道:“大表哥與世子說話,我就不打擾了,先回去了。”
“嗯,今晚多虧你陪着你嫂子。”王陽朝青絮笑了笑。青絮回說:“自家人何胡客氣!天晚了,您讓郁世子早些回去安置吧!”
王陽朝郁子都道:“今日施救之情,王陽感激之至!”
“朋友之間何須客氣!時辰不早了,王兄奔波一日,還是
早點回去休息吧!”
王陽忙道:“我送世子回去。”
郁子都擺擺手,“不必了。我尋得見路。”
兩人客套了一番,郁子都說罷便先離開了,随後,青絮也辭別了王陽回自己院中。
出了院門,卻見門外桂樹下站着兩人,一人撐着油紙傘提着燈籠,傘下另外一人披着鬥篷望着門口靜默伫立。
“青絮妹妹。”清雅的男聲穿過一片雨幕落入了青絮耳中。
昏黃的燈火中,青絮看清了桂花樹下立着那人的臉,揚起笑臉輕聲道:“隆佑大哥,你怎麽還沒回去休息?”
郁子都聽見青絮喚他大哥,唇角的笑容溢開來。他向前走近了兩步,并沒有太靠近,隔着兩臂遠站定,撩開鬥篷拿出一只瓷瓶遞給青絮,“聽你表哥說今日冒雨趕路,連車子都濕了,雖說入夏,但山中寒涼,你們淋了雨容易受寒,這是我配的藥,你回去服上一粒可防風寒之症。剛才給了你大表哥一瓶,這瓶你且拿着。”
青絮有些意外,沒想到他與大表哥辭別後,并未很快離開,而是此處等自己只為了送這瓶藥,不得不說郁子都的細心周到。
青絮笑着接下,入手和瓷瓶帶着溫熱,似在懷中揣了很久。
“那我就不客氣了!當時看着芳華病得厲害,這才跟大表哥提起你,雨下得這般大,我也沒想到你能親自跑一趟……我想隆佑大哥你定是天上的哪位菩薩轉世來的。”
被青絮誇了兩句,郁子都的笑容更盛,溫柔的綠眸裏映出青絮含笑的臉龐,“難得你那般信任我,想到叫你表哥去寺裏找我。為了這份知遇之民表,我怎能不來?”
自己與他不過是小時候那幾日相處的情分,至于這兩年在上京城裏,統共也就見過三次面,說起來與他論交着實是自己高攀了。她覺得,以郁子都今時今日的地位能夠夤夜前來診病,自然有大表哥的原因,大多的或許是看在範大人和舅舅的面子上。
沒想到,他會說出這番話來,青絮心中有些小感動。
這是是不就是以前常說的,人與人相處便是這般玄妙,有時候相處多年人也未必能産生信任和共鳴,有時候只見過寥寥數面的人,反而能讓人産生前所未有的信任。
看着郁子都溫柔的笑臉,青絮微微一笑,“隆佑大哥如此看得起小妹,讓小妹受寵若驚!雖說大恩不言謝,但今夜還是要謝謝你能來!”
郁子都含笑着點點頭,“夜了,早些回去睡吧!”
“嗯!隆佑大哥,我先走了,明日見!”
“去吧!”
看着少女的身影消失在雨夜中,郁子都收回了目光,轉過身向另外一邊去了。
“郁世子冒雨趕來給大姑娘看病不說,連其他人都想得這般周到。”跟在青絮身邊的桃花拿着青絮遞過來的瓷瓶,低聲感嘆,“難得他當了世子,還惦記着姑娘。”
青絮沒接茬,只道:“待會兒回去你和杏花也一人吃一粒。”
“多謝姑娘!”
兩人回了屋,杏花理好了床鋪,坐在旁邊打瞌睡,桃花拍醒了杏花,“杏花……杏花……”
杏花揉了揉眼睛,看見青絮忙起身道:“姑娘回來了,芳華姑娘怎麽樣了?”
“大表少爺去寺裏請了郁世子來診脈,開了藥紮了針,只等明日看看。去倒熱水,姑娘要吃藥。”
“吃藥?姑娘不舒服?”
桃花低笑,“沒有,郁世子怕姑娘受了涼,特地給姑娘送的。”
杏花眼光一亮,睃了眼青絮,低聲對桃花說:“果真?郁世子倒也是個有心人,不過,我還覺得四表少爺配姑娘好些。”
青絮看着兩個耳語的丫鬟,探過頭來問道:“你們倆叽叽咕咕說什麽呢?”
兩人吓了一跳,齊齊擺手,“什麽都沒說。”
“姑娘,我去燒水。”
“姑娘我伺候您洗漱。”
青絮看着兩個丫鬟忙活起來,輕哼一聲,“以後別沒遮沒攔地亂說話。”
兩個丫鬟一愣,神色尴尬,“是!”
一夜過去,雨還在下,芳華的燒倒是退了。
曾氏和王陽再三謝過郁子都,怕耽擱了郁子都的事,便詢問他是否啓程。
郁子都回說:“無妨。大姑娘的病情還不穩,我再留兩日。若三日內再不反複,那便無事了,調養些日子就能完全康複。”
郁子都的醫術王陽和曾氏他們是見識了,只是不好意思讓郁子都在莊子上多逗留,此時聽郁了都自己提出,心中俱是一喜。
“那就勞煩世子了。”
“我與王兄已這般熟識,王兄再稱呼我世子就見外了。日後,王兄與我表字相稱便是。”
王陽朗聲笑道:“如此,卻之不恭了。”
郁子都與王陽說話時,曾氏想起了青絮今日要回城的事,“芳華這一時半會走不了,我與你大表哥這兩日暫時要留在莊上,這雨天路滑,你一個人上路我也不放心,反正你回去也無事,要不我派人去上官府送個信,你過幾日同我們一起回城?”
青絮猶豫,她倒是想陪着曾氏和芳華,家裏祖母那邊還好說,就是便宜爹和小馮氏不知道怎麽想。
王陽聽見兩人說話,“對,青絮,我看你就在莊子上多住幾日,陪陪你表嫂和芳華,芳華病情穩定,咱們就回城。”
“是啊,絮妹妹,芳華最愛聽你說故事,你還是留下吧。”王陶跟着勸青絮,“過兩日,若嫂子她們還不回城,我也是要回家中溫書的,到時候我送你回去。”
青絮見衆人目光都望向自己,想了想,點頭同意了,“那麻煩表嫂派個人到戴帽胡同去知會一聲,免得家人擔心。”
午間,派回上京的人帶着藥和大夫回來了。芳華用了藥,睡得迷迷糊糊,到了傍晚沒再發燒,人也醒了,一家人松了口氣。
有上京來的大夫看着,郁子都便沒法什麽事了,王陽笑着請郁子都喝酒,沒想到郁子都欣然同意,晚膳時,王陽、王陶便在前院與郁子都一起吃酒,曾氏喂了芳華用了些稀粥,青絮看她困乏,勸她去休息了,自己則留在芳華身邊與丫鬟一同照看。
入夜,曾氏小睡了一個時辰起來,王陽喝得醉醺醺的,被郁子都送了回來。郁子都放下王陽,對曾氏道:“小王兄弟已經讓人送回住處了。王兄喝多了,我送他過來,順道再去看看大姑娘的病,嫂子這廂先看顧王兄,讓丫鬟領我過去就是了。”
王陽眼看着喝得太多要出酒,曾氏只好留下,于是歉然道:“勞煩世子了,瑛兒,你帶世子先去大姑娘房裏,我随後就到。”
郁子都随瑛兒去了芳華住的房間,走到門口時,一陣甜美柔婉的歌聲從屋中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