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京城居,大不易
更新時間2012-2-27 21:22:25 字數:4378
這幾天趕稿子趕的我頭都大了,嗚嗚,不是人過的日子~老規矩,先發,回頭有空了修~~
——*——*——*——*——*——*——*——*——*——*——*——*——
四月十三,金枝出嫁前兩天,青絮去王三老爺家看望金枝。金枝瞧見她來,倒是十分熱情。青絮見她眉眼含春,俨然就是一副幸福新嫁娘的模樣,言語間似乎對新郎官很滿意,拐彎抹角八卦了一陣才知道金枝定親前便見過新郎官,而且這新郎官還是大表哥的同窗,小表哥的學長。不過金枝言語間還提起了不辭而別的餘子都,似乎當初寺中那個醫術高超的少年郎給她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這就是初戀吧,結出果實未必能成熟,但苦澀的味道最讓人難忘。自己不是也曾經歷過……青絮拍了拍金枝,卻沒向她提及三年前自己曾經收到過餘子都的信,只笑着說了兩句吉祥話,另外送了一對玉镯添妝。
青絮在江寧陪外祖、外祖母住了半月,然後啓程回了梧州。王陶一直将青絮送上了船,船啓動時,青絮透過隔窗看見站在碼頭上王陶在朝自己拼命的揮手,嘴裏大聲喊着:“後天京城見!”
青絮想起臨別時大門口外祖、外祖母老邁的身影,想起疼愛自己的舅父、舅母,眼淚便湧了上來。看着王陶的身形越來越小,她奮力地抹了抹眼角的淚,探出窗口朝岸上大聲喊道:“好!”
五月初三,上官老夫人安排好梧州老宅的事宜,就帶着青絮踏上了去京城的旅程。一路走運河轉陸路,六月初十,青絮在經歷了一個多月舟船馬車的颠簸後,終于熱淚盈眶地看到了大齊都城上京的城門。
高大雄壯的城牆拱衛着大齊帝國的都城,屹立千年的都城向四方敞開了她的懷抱,大道穿梭着南來北往的旅人、馬隊,他們帶着大齊的瓷器、茶葉、絲帛或一路向西跨越荒漠換回五彩的珠寶和十色香料,或一路向東穿越大洋載回千奇的器具和百怪的種子,向八方昭示大齊帝國強盛富饒。
停車例行檢查,青絮掀開車簾,仰望着高壯厚重的城牆,震撼之餘心中生起了無限感慨,如今的自己就好像是這座古城視下芸芸衆生中的一粒微塵。而這道城牆後是她即将生活的新城市。低下頭,望向通往內城長長的門道,那裏面的喧鬧繁華已經随風飄得了她的耳中,不知以後又有什麽在等待着自己……
青絮壓下忐忑的心緒,放下車簾,靠坐回原位。
不多時,馬車再次啓動,青絮正式開始了她的京城生活。
……
車子剛進城門,早在城門口守着的陳大生便迎了上來,“給老夫人請安。”
朱嬷嬷掀開車簾一角,讓老夫人與陳大生問話。“大生啊,你幾時到的?”
陳大生躬身回話說:“老爺吩咐小的這三五日在城門後候着,每天大早小的都在這裏。剛瞧見福伯知道老夫人您到了,這才迎上來。”
Advertisement
“辛苦你了,咱們趕緊走吧。”老夫人瞥見往來車多,擺手示意朱嬷嬷放下簾子,“別擋了人家的道兒。”
“是!”陳大生跳上車轅給車夫領路。
老夫人的馬車到了門口,小馮氏領着上官鴻的子女和柳姨娘站在門口迎接。
“母親,一路辛苦了!”小馮氏上前扶住老夫人的胳膊,攙着老夫人下了馬車。柳姨娘施施然給老夫人行禮問安,老夫人颔首,轉頭見一衆小輩在上官熙的帶領下行禮問安,老夫人忙擺擺手,“都起吧。”
老夫人看見奶娘手裏抱着的上官煦,正要問話,青薔卻從上官熙身後走到她身邊,抱着老夫人的胳膊哭了起來,“祖母,薔兒又見着您了,嗚嗚——”
“這都要嫁人了,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傳出去讓人笑話。”雖是訓斥青薔,可老夫人的語氣一點都不嚴厲,摸了摸青薔的頭,眼中滿是愛憐之色。
“這一家團聚大喜的日子,快別哭了。”小馮氏蹙眉看着青薔,“有話咱們進去說!”
青薔抽泣了兩下,止了哭聲,可拉着老夫人的手沒有松開,斜睨了小馮氏一眼,轉頭又低聲與老夫人說話。
青絮在一旁看了一陣,等大家該行禮的行完禮,該宣洩感情的宣洩感情,這才邁着小碎步從車前走過去,給小馮氏福身行禮,“青絮見過母親、諸位哥哥、姐姐,妹妹。”人有點多,一口氣叫不完,青絮索性省略了。
小馮氏點頭笑了笑,青薔輕“嗯”了一聲,連正眼都沒瞧青絮一眼,低頭扯着老夫人的胳膊說悄悄話,好像有幾百年的話要來不及說了,非要趕在這一刻一股腦地都說完。青蓮朝青絮微微一笑,笑容矜持含蓄,幾年不見,氣質上倒是與柳姨娘有幾分神似了。旁邊,青薇仰着頭,一臉茫然望着她,顯然已經不記得自己還有青絮這麽個姐姐在。二哥上官傑點了點頭,嘴角的笑容略微有些僵硬,顯然不習慣這種認親的場面。至于上官煦,小馮氏前年生下的兒子,此時窩在奶娘懷裏點頭“啄米”。
環視一圈,青絮的目光落回了上官熙身上,大哥這幾年變了不少,完全脫去了少年的青澀,眼神溫和內斂,愈見俊雅端方了。
上官熙接收到青絮的目光,微笑着朝她拱拱手,“妹妹這三年替我們幾個在祖母身邊盡孝,大哥在此謝過!”青絮對上官熙印象一直不錯,此時見他目光真誠,知道自家這位大哥并不是那種虛僞做作之人,說這話發自肺腑,是真的顧念當年全家只留她一個孩子在梧州,怕她心裏難過。
“能承歡祖母膝下,是青絮的福氣。孝敬她勞煩人家,也是青絮該做的。要按大哥這麽說,青絮還該謝謝大哥和諸位兄弟姐妹替青絮孝敬父母才是。”青絮福身回禮,“兄弟姊妹守望相助,孝敬父母這都是應盡的本分,無有謝與不謝之說。大哥這一謝,反倒生分了。”
上官熙目光微詫,不禁多打量了青絮兩眼,随即朗聲笑道:“妹妹說的是,倒是大哥着相了。”
“祖母都進去了。大哥,走吧!”上官傑提醒說話的兩人,自己先邁步進了大門。
上官熙看門口只剩下他與青絮,歉然一笑:“三妹,進去吧!”
青絮往門裏望了望,見青薔扶着老夫人先進去了,青蓮、青薇亦步亦趨跟在身後,好像早把她這個人忘了。無所謂,正好落得輕省。
青絮朝上官熙會心一笑,絲毫不見一絲不悅之色,“大哥一起走!”
上官熙點點頭,兄妹倆一同往院內去了。一路上,鑒于剛剛尴尬的情形,上官熙主動給青絮聊起了這新家的事情。
“如今這宅子在戴帽胡同,是早年祖父在京做官時購置的,地處上京城東北邊靠近皇城根。”上官熙朝屋頂上指了指,壓低聲音對青絮說,“站在上面能瞧見皇宮。”
青絮抿嘴一笑,“大哥,你可是上去過?”
上官熙忙擺手搖頭,“沒,都是聽下人們講的。皇宮高牆若這般就被人窺視,大齊豈不危矣?我估摸着最多也就能瞧見東南牆角閣飛檐上的嘲風罷了。”
瞧見上官熙故作正經的模樣,青絮越發懷疑他是不是真的上去過,一笑帶過便不再提此事。放眼打量了周圍的建築,發覺這宅子結構比梧州的略顯逼仄,問了上官熙才知道,這宅院比梧州的宅邸要小了一半。
想來也正常,首都嘛,本來就是寸土寸金之地。何況這樣靠近大齊帝國的心髒地帶,地價不說比外地,就是比城中別的地方貴了許多。上官家能在核心中樞有一處這樣的宅院可見家底頗豐。
“爹爹這次平調事先沒有一點風聲。爹本以為還要在慶陽做三年,沒想到工部郎中突然得急症死了,皇上說要治汶河,要吏部選了三位懂河工水利的能吏,最後欽點了爹爹,還下旨即刻赴任。吏部發了六百裏加急文書,本來要走一月的路,用了三日就到了慶陽。”語氣雖平和,但難掩言語兒子中對父親的欽佩崇拜之意。
青絮靜靜地聽着,不發一言。
“爹自從得了信兒,馬不停蹄往京城趕。老宅也來不及翻新,只讓人裏外打掃一遍,重新粉了牆,家具來不及打購了些成品回來,說是安穩了再翻新規整。這些日子,爹十日有七八日是在衙裏過夜。今日祖母到……”上官熙微微頓了一下,“和三妹都到了,想來今晚上爹能回來一趟。”
在為官,在教子,上官鴻算是合格。至于做父親,也許只對他看重的子女,他才能扮演好這個角色……青絮暗嘲,他這個便宜爹要回來,也是看望自己的母親,至于自己這個女兒見與不見沒什麽所謂。想想在梧州那會兒,青薔她們沒少在自己面前顯擺一下身上某件小東西是父親送的,就連庶出的青蓮都不會落下。自己生辰是正月十五,可三年送年禮回來,小馮氏和後院的兄弟姐妹們象征性地稍幾件禮物,至于他,連自己這個人名都懶得在信中提及,更別提禮物了。
上官熙一直小心地觀察着青絮的臉色,青絮臉上始終帶着淡淡的笑意,倒也未見什麽異樣,暗自松了口氣。
不想,青絮忽然轉過頭來,笑着問:“大哥今年十七了吧?幾時給三妹把新嫂子娶進門啊?”
上官熙早年定過一門親事,女方是杭州書香世家錢家幺女,本來兩家定好了去年完婚。結果中間上官鴻一家去了慶陽,慶陽地處在大齊西北邊境,對方怕自家南方女兒受不住北地的氣候,借口自家女兒身子弱要再調養便把婚期推了兩年。這一拖,倒讓青薔的婚事趕在他頭裏了。
錢家其實就是打着上官熙明年回鄉秋試的算盤,中了,後年春闱,憑着上官家和錢家在京中的人脈,想必能為上官熙謀個好前程。若是不中,大可留他在杭州讀書,這樣女兒就不必去北地受罪。況且上官熙當年雖比不上王陽才學,但卻是踏實做學問,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所以一直等到十八歲才準備參加秋試,不中的可能極小。
老夫人念及自己的身子不慣去北地,思慮再三便應允了錢家,讓王陽好好讀書遲些再考慮親事。老夫人全權拍板,遠在慶陽的上官鴻自然沒有話說。今年,上官鴻突然調入工部,離開慶陽,這婚期想來也該提前了。
“你這妮子!”上官熙面再厚,被自家妹子揶揄,耳根不由泛紅,“親事自有長輩們做主。”
不過,被青絮這一打岔,剛剛那沉郁的感覺便煙消雲散了。
兩人一路說笑地進了正堂,進門小馮氏正與老夫人說話,青絮和上官熙碧娜退到了一邊尋了個座位坐下。
青絮本以為氣氛很融洽,可剛坐下就發現不對勁兒了。青薔他們幾個坐在那裏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小馮氏半低着頭一言不發,她身後站着的柳姨娘臉色也不大好看。
老夫人手裏拿着個單子指着小馮氏,“這京城不比梧州,禮數要做到樣樣周全。老爺在外奔波,頂多拿個大主意,具體的事還不得靠你去幫他想。難道還要等出了錯,再讓老爺告訴你誰家送什麽物件合适?誰家行什麽禮為妥?”
“你不懂就該多問問,這府裏守宅的老人,都是原先老太爺手下做過的,對京中各府的事情說不上了若指掌,但總是懂得裏面的門道。不比你去那些剛認識入的人那裏打聽強得多?”
老夫人撂下手裏的禮單,瞥了小馮氏一眼,“誰知道那背後又牽出什麽人來,你個初來乍到的不了解,可這些個人精早就打聽清楚了。保不齊哪個面上瞧着好的,就是那個背地裏給你下降頭使絆子的,你賣了幫人數錢還無所覺?”
小馮氏扯着帕子抹眼淚,愣是沒敢哭出聲。
罵完了,老夫人的氣也順了,語氣緩和了些,“奉直官職在京中雖算不上高,但好歹也是正經的五品堂官。你是他夫人,在外就是他的面子。就算你沒诰命,也要有诰命的行止做派。矜持謹慎是好事,可做過了就是小家子氣。小事見大,不要讓人家看扁了咱們上官家。”
“母親教訓的是,媳婦受教了。”小馮氏擡起臉,眼睛微有些紅腫,但面上已無淚跡。
哭得快停得也快。
老夫人把桌上的禮單遞給朱嬷嬷,“好了,你回去再斟酌斟酌,我讓朱嬷嬷幫你看看,把這兩份禮單子重新拟一下。”
“是!”
“我要回去了。絮丫頭先跟我住些時候,別去她們院子裏添亂了。等薔丫頭出嫁後,再讓她搬去跟蓮丫頭和薇丫頭一起住。”
老夫人站起身往外走,路過時青絮停下來,“絮丫頭,走吧!”
“是,祖母!”青絮無視背後射來的冷光,起身扶着老夫人的胳膊往廳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