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救濟災民 發糧,安置庇護所
十月立冬那天, 天氣驟降,陳州開始正式冷起來了。
也是十月初,明薇的餐飲店開業。餐飲店提前并沒有怎麽宣傳, 美容院和超市也都沒有關聯活動, 新店裝修的時候, 路人也知道這家店可能不久後會開張, 但至于是做什麽生意的,他們不知道,也沒有多少好奇。
然而,就是這樣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 餐飲店一張開,當天就大排長龍。
熱辣的火鍋、辛香的燒烤,還有烤肉盤和烤魚鍋, 霸道的香味便是最硬的宣傳手段。
早先就說過,陳州商鋪不少都是帶樓層的, 明薇新買的也是一樣。這餐飲店也分了三層樓, 且後院十分寬闊。因為考慮到燒烤擺在路過, 可能會沾上行人行車帶起的塵土,不夠幹淨衛生, 所以這個大後院,便由明薇設計成了露天廚房。
而一樓也只有靠窗位置安置了桌椅, 中央是數量足種類又多的食材區。
只要當食客踏進門, 一眼就能看見那個龐大的食材架。大型的食材架整體是個球體,只是球是空的, 裏頭一層層放着分門別類的食材。架上最底層是生鮮,片好的鮮肉魚蝦裝點在盤中,而盤中再下層則又鋪着一層冰塊, 以保持食材的新鮮。
也因為這冰,這個球體食材架遠遠看着就是冒着霧氣的,平添了一分高級。但也就是這一分高級,令進了門了客人都想在探究竟,少有出現剛進門就立馬掉頭離開的情況。
當然,在看過價格後掉頭的還是有的。
明薇這餐飲店貴也不算貴,但便宜也不會便宜。這次倒不是明薇刻意要走高收費的路線,而是她考慮到市場。
香料在大渝這邊是昂貴的,不管明薇在現世是多少錢買進,到這邊來也不能破壞市場。她要是随便定價,那陳州一整個城市做香料生意的,和其他善用香料的餐館又怎麽辦?她倒是怎麽樣都是賺的,別人卻可能因為她随便定價虧得血本無歸。
所以明薇這店仍然面向是中上資産,不過普通家庭偶爾來消費一次嘗個新鮮也是能負擔得起的。
再者,火鍋燒烤這些東西,也是偶爾吃一次才覺得格外好吃,要是天天吃,那就太油膩上火了。
但店才新張開,裏頭無論菜色和裝修或者經營方式,對陳州人來說處處都是新鮮,這開店頭天就排隊進店的情況,一直到半個月後才稍有消減。
與此同時,九月來陳州參加活動的游客,以及蘇姝派來人進的那批貨,也已經開始在各州各地熱起來了,尤其是京城。
京城本就是大渝最繁華的地方,南來北往商人繁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最好的,再來蘇姝也是現目前明薇服裝店第一個合作方,拿到的貨數量也最多,宣傳起來也更加方便。
明薇服裝店的衣服輕薄保暖又舒适美觀,盡管售價不低,但蘇姝店鋪裏一上架,仍被那些貴婦千金們一搶而光,而自那開始,京城也開始流行起了保暖衣絲絨衣。京城流行開來,附近的州府也會跟着模仿。
即便交通不是那麽便利,到十月末時,明薇還是接收到了京城那邊的消息。
相比衣服,其實香水護膚品在京城才是真真的奢侈,甚至千金難求。
這些護膚品經過明薇的改良,保質期能延長一段時間,但因質量有限,蘇家帶去京城的數量依舊不多。這也就導致,在京城的貴女們試用後,搶得更瘋狂了。而這些客又全是些不缺錢的,明薇看蘇姝寄來的書信裏寫,事情發展到最後,竟然拍賣起來了!
對于這個情況,明薇自然是樂見其成的,不過也有些超乎她的預料。
香水護膚品這些東西在陳州受歡迎沒什麽好稀奇的,除了産品本身,明薇店鋪的裝修和之前跟對面方家的擂臺,都有不錯的宣傳效果。
但京城那邊卻不同。
在州府再稀奇的東西,到了京城,也就沒那麽稀奇了。而明薇的産品能在京城熱銷,就足以說明它在京城那邊市場的潛力。
就像明薇計劃中那樣,她店裏的各種産品,也正式從這個十月,開始在大渝各地有了名字。同時也陸續有了各地的跑商人找到明薇,想要拿到代理權,将明薇的貨物售賣到當地。
而如今明薇有了郡主的身份,也沒幾個行商人有膽子再像曾經那般糊弄欺辱了,因而,她在生意這路上,算得上是一帆風順。
直到第一場雪在陳州下起來。
十一月冬至,陳州便開始下起了雪,天氣愈發冷了。
雪下得不大,但冷風呼嘯,盡管陳州再熱鬧,早晚的行人也驟減了,各個商鋪打烊的時間也早了不少。而在這樣的天氣下,明薇的店不怎麽受影響,特別是火鍋那邊,生意還更好了。
但其他的店鋪,卻都因為天氣的原因減少了不少的訂單。店中的零售受到的影響不大,但遠銷的幾乎沒有了。
陳州雪下得不大,又因為是人口比較密集的城區,雪融化的速度較快,但郊區和鄰近的一些小鄉縣地面已經有了積雪,特別是偏遠一些的小山村,正在遭災。
自然天災,無論哪個時代,對人類來說,都是難以抗衡的。尤其是古代還沒有發達的科技與醫療,因天災死亡的人數,每年都是一串令人驚心的數字。
明薇也是在某天出門去店裏,遇上了災民才知道附近有地方已經在受災的事。
這事賀瑾安也知道,但陳州不是他的封地,這裏也不歸他管,同時他也問過知府了,知府那邊也已經派了人去救濟災民。
有官方在處理,明薇也就沒再過問了,畢竟她這郡主也就是個虛職,沒有實權,手裏的人也就府上的那些人員。不過雖然不方便讓人參與到前線去,但明薇在郊外和城門口設了粥棚,又修了庇護所,能幫一點是一點。
幾個農莊收獲的糧食蔬菜很多,明薇已經不缺錢了,這些糧食拿來幫助這些災民比直接拿去賣要有意義得多。
好在受災的村子不算多,知府也不是吃幹飯的,經過幾天的救援,災情已經控制住了。本來知府那邊也是要安置救護點的,明薇這邊先安了,知府便來與明薇一商量,就定在了明薇修的幾個地方。
官方有相應的措施,災民很快便安置好了。
陳州這邊也只是冬至那兩天下過雪,之後的天氣也漸漸好轉。
災情不大,受災區域也不大,明薇也跟着松了口氣。
然而,當明薇看過系統未來十五天的天氣預報後,才知道自己這口氣松得太早了。
七天後就會有第二場雪,第九日還有暴風雪。
冬至的兩天,陳州的雪下得不大,附近都有地方遭災,要是雪下得更大區,受災的地區會更廣。
這最冷的時段才剛開始,雖然這邊的人沒有天氣預報,但也有經驗在,官府也沒有因為這次處理完了災情就放松警惕,在明薇提出多修建庇護所時,知府也是大力支持。當然,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明薇願意提供資金。
這裏不是明薇的本世界,大渝也不是她所屬于的國家,甚至這個世界的構架都不過是一本小說。
這個世界這裏的人民要遭遇什麽,其實和明薇沒有關系。然而讓明薇袖手旁觀,她是做不到的——她看到的,遇見的,認識的,相處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于她而言,這可不是一本小說那麽簡單。
在赈災這件事上這麽積極,明薇也是有回報的意思。要不是來到大渝,她恐怕現在還被為那一筆債馬不停蹄地工作,或者更糟糕的,還要被許川柏騷擾、威逼利誘。
她在兩個世界做中間人賺取差價,在這種時候也理應回報。
不過在陳州有些人眼裏,明薇這一系列舉動就挺遭人厭了。
明薇現在,既有貴族身份同時又是商人。只不過是幾個山溝裏的村子塌了,她便又是搭粥棚又是修住所的,也未免太誇張了。
當然嘛,剛當上郡主不久,趁着機會博個好名聲,也是應該的。但雪都已經停了,天也放晴了,她不僅沒停,派去的人,給出的錢還更多了。
那些吃不上飯的貧民自然天天将郡主美名挂在嘴邊,但陳州原本的名門望族呢?本來這赈災捐款都是自願,她這樣,整得陳州好像就她一個人會做善事似的,自然有人不滿了。
往年有災,富商和貴族都會捐些錢糧,稍微捐得多些,那可是要打着鑼鼓告訴所有人的——比起明薇,高調得不知多少。他們為的,主要也就是個名聲,而捐多捐少,基本也有個範圍,不像明薇,完全朝外撒錢似的。
也就是明薇給的太多了,其他人給不了相差不大的數目,這才對明薇不滿。要真跟着明薇捐,那他們肯定虧了,但要照往年的,有明薇在前,又拿不出手。
富商們都還好點,畢竟只是做生意的,但那些身份高貴的就難了。貴人們最好面子,誰也不想落誰的後,于是也誰都沒動,都看着明薇帶人忙前忙後。
明薇沒空管別人,離天氣預報的大雪日子越來越近,建房刻不容緩,各地方已經警示了百姓。
然而當雪下起來,明薇還是低估了情況的嚴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