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季憶沿着小路往紅葉村裏頭走。
幾條能夠通人的主要道路兩邊都有花草,中間鋪着石板。花叢間有零星路燈,将前後的路照出一團淺色暖光。
不過季憶沒走幾步,面前就出現了一塊橫亘在路上的牌子,上頭寫着“游客止步”四個字。季憶把牌子轉了半圈後擠了過去,然後把牌子複原重新擋住了來路。
這條路通向的是民宿還在準備中的鬼屋項目,此時道路盡頭的一棟老宅前還亮着一盞燈,從老屋正門上方往下照,燈下有幾只小蟲在亂飛。
忽然,燈光明滅幾下徹底黑了。
季憶的腳步一緩,擡頭看了眼黑掉的燈泡,再看老宅牆角那深色不見五指的黑,他感受到了一陣森森然的鬼氣。
季憶收回視線走到門前,擡手一把推開那老宅的大門,裏面好似前一刻還鬧哄哄無數說話聲,被這推門打斷霎時安靜下來。
季憶循着記憶把手摸到牆邊,摸到開關啪嗒一聲後,燈卻沒有亮起來,同時一股空調冷風般的氣息皮肉可感地靠近過來,讓季憶的半邊胳膊都涼了。
室內室外一般黑,他被卷在層層黑暗裏獨身一人。
“靠,”季憶低罵了一聲,繼而聲音擡高,“剛才誰玩燈了,燈泡都燒壞了!?”
安靜的室內立時哄鬧揚聲起來,“老板不是我啊。”
“也不是我。”
“是張富貴!”
“誰,誰誣陷我?!”
季憶舉起的手電筒一照,幾排鬼在一起來回推搡。季憶低頭給魏虎發了一條微信,告訴他這邊燈壞了,讓他帶着燈泡和梯子過來換一下。
“行了行了,”季憶拿手電晃了晃衆鬼的眼睛,又看見一鬼正跳起來打另一個鬼,“張富貴你做什麽,打架扣工資知道嗎?”
工資二字擲地有聲,群鬼不約而同想起今天自己到這裏來是為什麽,不就是領工資吃供奉麽。
室內一下安靜了。
沒一會兒魏虎就來了,他只看見季憶站在屋裏打着手電,不過一進屋他就感受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涼氣。
九月裏,山夜本身就冷,不過這屋裏的冷和天氣寒涼無關,更多的是一種讓人心裏發毛的惴惴不安。
魏虎搓了搓胳膊,知道這屋裏應該是有鬼。知道歸知道,适應卻還沒有适應,為此他換了燈泡後扛着梯子就走。
屋裏的燈終于亮了,季憶也不用手電就能看清周圍的場景了。
鬼員工們的工資結算也統一到了一個月一次,每個入職的鬼員工都會有陰間銀行的賬戶,為了查收方便也為了他們的財務安全考慮,工資會直接燒給下面的銀行。只有少數像李老頭那樣無法跟上陰間科技疊代潮流的老鬼會選擇直接接收真金白銀。
除了工資結算之外就是定時供給食物,也在工資日進行,對于鬼來說這是工資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之所以要讓鬼員工們都聚集在這裏,是為了給未開張的鬼屋增加一些鬼氣。魂體滞留之處,或者群鬼環伺之地,天然帶有讓人感到不适的氣場。通常來說這種不适是因為鬼怪有心作怪而對人産生的幹擾,倘若鬼怪無心如此,那大多數人頂多是感覺到寒冷或者沒來由的心驚,可以說是免費鬼屋氣氛組。
鬼屋這個項目分成好幾個主題,季憶沒有一次性讓人做出來,目前這個老宅是不久之後用來試營業的第一個主題,主要季憶要開的鬼屋和傳統意義上的鬼屋有些差別,而且除了單純的恐怖之外,他還有點其他想法在裏頭,不知道能不能很好得和鬼屋融合。
鬼屋會有一周的試營業時間,目前各個平臺的宣傳都一起跟上的同時,民宿這邊也在做緊鑼密鼓的最後準備。
現在各個平臺的粉絲量都比以前多了,宣傳難度就沒從前那麽高了,就算不買推廣也有相當的傳播量。
季憶讓魏虎在微博上搞了個抽獎,抽一批免費門票送給網友,在試營業期間網友們都可以過來兌換門票。
一共抽五十張門票,現在已經有幾千轉發。因為有民宿和餐廳本身的口碑在那裏,民宿又角角落落都體現着用心和精細,很多網友都對這個新開發的鬼屋項目抱有期待。
當然也有人覺得好奇,氣質偏古樸清幽的民宿怎麽會搞這種項目,好像和大家心中原本的印象有點不符合。
只要住過待山民宿的人都能感覺到這裏的環境很好,而且民宿裏自有一種讓人心神安寧的感覺。待山餐廳也是,即便客來客往十分熱鬧,可是大家進入餐廳以後基本都在埋頭吃飯,除了鍋碗瓢盆輕微碰撞的聲音,交談聲是很小的,鬧中有靜,也是一種獨特氣質。
不過在民宿鬼屋宣傳的圖片跟上以後,大家又了然了。
哦,好像也沒有和整體感覺太過偏離。
鬼屋的宣傳圖片上并沒有黑暗的燈光效果,也沒有恐怖的NPC,反而選在了一個陽光傾灑的午後,帶着老舊氣息的老屋,明亮的大廳,微微敞開的暗色房間,垂落的窗簾,書桌和木床。
并沒有光影渲染的恐怖,但又在人仔細看過圖片以後,若有似無感受到了圖片中傳達出來的不對頭。
窗簾後,門縫裏,仿佛藏着一雙哀怨的,窺視的眼睛,讓人忍不住在第二眼的時候避開目光。
會有這種感覺很正常,因為那些地方在拍攝宣傳照的時候的确藏着許多鬼眼。靈感強的人有所感受是正常的,即便是沒感覺到這種程度詭異的網友也有覺得這組照片拍得好,對鬼屋的營業表示期待的。
鬼屋的第一個主題是《遺物》,劇本是季憶在陰網發帖以後從征集來的稿件裏選拔出來的。在選拔完成後又經過幾次修改,目前有了最終讓季憶和趙康健都滿意的版本,也是對鬼員工來說比較容易實踐的版本。
人寫故事也許很多時候需要去想象一些遺憾或者恐怖的場景,但是從陰網征集來的故事就完全沒有這種煩惱了。
能連上陰網的大部分都是鬼,退一步來說也是像季憶這樣不太普通的人。人死後多多少少都有生前遺憾或者後悔的事,化成故事後有種轉換視角的獨特風味,其中的悲怆或者不甘是大多數活人無法共情的,用來當做鬼屋劇本再合适不過。
這個叫做《遺物》的故事,以老宅為中心,玩家的角色定位是“另一半車禍死亡後,前來尋找一件重要遺物的伴侶”,在玩家進入鬼屋尋找遺物的過程中慢慢回溯鬼魂的生平以及兩人的戀情,每一間房都有不同的恐怖特效,直到最終找到遺物離開鬼屋。
大多數鬼在吃完供奉以後陸續下班離開,留下的鬼魂都是在這裏為鬼屋開張彩排的。這些鬼多是新招聘進來的鬼魂,其中還有季憶熟悉的女鬼。
平時愛好在公路上狩獵出租車的那位,從前還吓唬過趙康健,現在面對剛走進來的趙康健,女鬼飄過來沒有兇悍,只有唉聲喪氣,“趙經理,這排練得到什麽時候啊?我覺得我練挺好了。”
季憶剛才在旁邊已經看了他們一會兒,聞言道:“臺詞背熟了嗎,戲練好了嗎?我看你感情一點都不投入,到時候怎麽讓玩家入戲。”
女鬼拉着趙康健的時候還能抱怨幾句,聽見季憶開口立刻就鹌鹑似的站好了。別說季憶腰上別着一根桃枝,就說季憶僅次于林照之下的地位,鬼們也不敢在他面前造次。
趙康健平時管這些鬼最多,倒是回頭幫他們說了一句話,“其實也是,他們到底不是專業吃這碗飯的,又沒有什麽演技速成班,對他們要求也不能太高,其實外面的很多鬼屋裏的NPC演技也就那樣,還有笑場的呢。”
季憶抓住的卻不是趙康健為他們開解的話,而是說,“演技速成班?”
他若有所思的樣子讓趙康健回頭看了眼背後的小鬼們,然後幫着他們問道:“什麽意思?”
季憶再開口臉上已經挂出了笑,他轉頭和善地對女鬼道,“小慧啊,你想要更上一層樓嗎?你想要多學一門手藝嗎?”
名叫小慧的女鬼愣愣地看着季憶。
季憶如同傳銷頭子般倒出一籮筐話來,“滿足現狀只會讓鬼生止步不前,你們知道大城市的鬼現在過着什麽生活嗎,你們向往的鬼都是他們生活倦了的地方,但是有話說得好,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相信只要你們願意努力,今天的你們是這樣的,明天的你們是那樣的。”
季憶把拇指倒過來又正回去地比劃,直說得要自己都叉起腰來一般振奮。
小慧激動得臉色發白,其他幾個小鬼也是一樣,圍攏上來問季憶,“老板我聽說年度優秀員工可以指定國內鬼都七日游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趙經理平時肯定把福利給你們說得很清楚了,”季憶說,“你們想不想進步?”
此時孫小慧還有什麽不願意的,她只是猶豫,“可是我們真的不會演戲入戲。”
季憶擺擺手,“只要你們一句話,千難萬險都不怕,我給你們請個專業老師。”
要說還是趙康健前面說的演技速成班提醒了季憶。演技拉跨需要快速提高的并不止他店裏這幾個,往前面看簡亦的演技夠拉跨吧?還不是一舉憑借陰間新片獲得了最佳新人獎?
鬼導本鬼倒是和最佳導演獎失之交臂,接受采訪時頻頻捶腿扼腕,言辭暗示簡亦開始太拉跨分散了他的精力。
簡亦都可以速成,季憶不信孫小慧不行。
他之所以選中孫小慧來主導這個主題,是因為孫小慧本身是車禍而死,困在原地不得投胎,身上具有十足的怨氣與憤恨,很契合《遺物》這個主題的鬼設。
季憶讓他們今晚先休息,自己在手機上聯系了簡亦,詢問他和之前教他演技的黃月玫等戲骨鬼有沒有聯系,如果有讓他幫忙說明一下,自己這邊想要請兩位老師過來教學。
簡亦當時離開北山是把兩個老師都帶回去了的,就先供奉在離家裏面,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送走。
鬼魂在普通人家裏一起生活終究是不方便而且影響活人的,送走是早晚的事情。
簡亦那邊牽線搭橋,且季憶這邊在陰間也有了點小名氣,畢竟他這裏招工已久。一開始有人懷疑是騙鬼過去盤剝,但後面随着在民宿工作的鬼真的得到了報酬以後,現在這邊是個打工的好去處的名聲已經傳開了。
黃月玫也願意過來,畢竟季憶這邊能夠提供更适合鬼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呆着也舒服。
當天晚上季憶就和黃月玫約好了隔兩天去高鐵站接她。
除了鬼屋的培訓開張事宜外,近來的另一批新招收回來的員工則是和待山餐廳有關系。
餐廳的後廚随着食客增多而壓力增大之外,這一批新的鬼員工則大多是作為學徒被招收進來的。同一批入職的妖族員工也有好幾個。除了他們自己的意向選擇外,這次想要進入後廚工作的員工還要經過劉大雷的考核,确認他們是有一定的廚師天賦的才會招進後廚來。
這些小鬼有些本來就在人間當過廚師或者對這行業有興趣,所以見到招工就來應聘。
有應上的就有沒應上的。應上的也不止有鬼,還有妖,培訓起來都一視同仁。
這些新招收的小鬼将來當然不是全留在待山餐廳,要不然餐廳的規模下也消化不了。
這要說到季憶的另一個打算。
開分店。
餐廳現在的生意紅火,而且整個服務模式也趨近成熟,店裏面能夠接收的妖或者鬼都最終會受到數量限制。
就像季憶和胡顯聊天時問起胡顯在外的一些妖怪的生活,胡顯也說做到他這樣的終極是鳳毛麟角,且這還是因為胡顯本身修為高深。大部分修為一般的小妖怪即便是找到關系進城還是會受到很多限制,就業上不靈活,選擇面也窄。
理想和現實有一道深深的鴻溝,需要在中間搭建一個跳板才是。
季憶想到每天晚上奮力學習的小妖們,也感覺自己能夠為他們做更多。這時與其說季憶是被逼着做大做強,倒不如說他是真的關心這些小妖怪們。
它們生長在待山,可以留下也可以離開,待山永遠在原地,無論待山的身份是家或者家鄉。
季憶心中洋溢着一團自己都不太理解的責任感。
餐廳如果順利開啓分店,這些現在還在受培訓的員工也可以有往外走的機會。到時候後浪推前浪,也許能走出一條不同的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