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成績
其他室友都在上晚自習,寝室就她們兩個人,或許是邊上沒有人了,一直壓抑的情緒在這一刻徹底爆發,佟玲玲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她覺得自己的人生糟糕透頂,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麽總是差一點。
猛烈的哭聲充斥了整個房間,再過一會兒,變成了悶悶的低噎。
林曼等她情緒平複了,才從包裏拿出一疊理的整整齊齊的信紙,一張報紙被壓在最下面,最上面一張是被翻的起了毛邊的信。
她先把報紙遞給佟玲玲,佟玲玲擡頭看了一眼,又揉了揉紅腫的眼皮,接過那張報紙。
一直待在學校,她都快與世隔絕了,上次回家聽說有高考頂替的事,跟着家裏人罵了兩句就忘到腦後去了。
現在看完這篇完整的報道,一時連英語競賽都忘了,她第一反應就是氣憤,為什麽世界上有這麽壞的人。
“報道上面……”林曼看了一眼佟玲玲:“被頂替的人,是我。”
佟玲玲愣住了。
“一開始等不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我都快崩潰了,後來去學校,有個老師說我就考了三百多分。”
“我覺得天都塌下來了,努力了十幾年,到頭來一場空,家裏還出了事,沒錢去複讀。”
“我行李都收拾好了,第二天準備去深市,幸好那天晚上有位老師說願意資助我一年,從知道分數開始我就在懷疑人生,想不通為什麽我就考那麽一點。”
“再後來事情被揭露,我心裏更委屈了,也覺得自己倒黴透頂,為什麽要因為一些人的錯誤,讓我再浪費一年的時間,為什麽是別人的錯誤,我這個受害者卻要承擔這些本不應該承擔的東西。”
“後來資助我的老師給我寫了一封信,我想開了”
林曼把信遞給佟玲玲。
如果實在對一切感到不公,那就把現在的委屈當成挑戰,把磨砺當成考驗,情況不可能更糟糕了,那麽不如盡力去挑戰。
佟玲玲淚流滿面,不過這一次不再是悲憤的、委屈的,而是心裏突然透徹了,她愈發堅定了自己的目标,如果不能通過競賽拿到降分機會,她也一定會憑借自己的實力考進去。
想通的佟玲玲為自己一時鑽了牛角尖感到有些羞愧,現在是關鍵的時候,一點時間也不敢耽誤,她浪費了一晚上的時間,如果這時間用來做題目,應該可以鞏固很多知識點,而她把這些寶貴的時間浪費在情緒宣洩上。
林曼看出她的心思,笑了笑:“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在佟玲玲打心底已經放棄的時候,月考成績才被貼出來。
之前的紅榜被撕了,新的分數榜重新被挂上去,佟玲玲沒來看,林曼覺得她不一定一點機會都沒有,于是她卯足勁兒擠到最裏面。
前面兩名依舊是林曼跟佟玲玲,但第三名不是趙旭升了,趙旭升掉到了第四。
林曼沒管這些,她看了一下佟玲玲的英語分數,又看了一下趙旭升的英語分數,上次趙旭升比佟玲玲多兩分,這一次,佟玲玲比他兩分。
不知道這算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因為這樣算下來,他們的英語分數就是一樣的,林曼一直回頭确保自己沒看錯,在确定之後一路小跑進班級,她要給佟玲玲報告這件事。
趙旭升原本以為林曼會嘲諷他,畢竟這一次他不光沒超過她們,還落後了一個名次,看到林曼走了,才知道人家壓根注意到他,
站在他旁邊的男生緊緊盯着林曼離開的身影,又盯着榜上的名字,這張薄薄的紅紙,恨不得被他盯出個窟窿。
“這一次比他多兩分?!”佟玲玲聽林曼說完,直接站起來,她還有些不信,幹脆自己出去看。
等确定以後,她又開始焦慮了,分數是一樣的,那學校又會怎麽選擇?
“擔心這些幹什麽,反正已經有機會了不是嗎?”
佟玲玲心裏總覺得不踏實,拉着林曼想去問問周主任現在要怎麽選擇。
趙旭升也在辦公室,估計他也想到了英語競賽的事情,周主任現在也不清楚,只說讓她們都回去。
“既然分數都是一樣的,大概率是按照你們這幾次考試的總分來判斷了”
趙旭升垂頭喪氣,林曼見他沒像上次考試一樣欠,倒也沒想再怼他了,兩人才走沒多遠,趙旭升從後面追上來:
“你們确實很優秀,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學習,之前是我偏見太深了,或許不應該抱有這種競争的想法。”
林曼點點頭。
“其實這次競賽我不參加也沒什麽,因為我以後想學的不是英語專業”
這下佟玲玲都有些詫異,趙旭升英語成績是他各科成績裏最好的。
“真的,我想學航空航天”話一說開,趙旭升就不要臉的一直跟在兩人後面,他也想跟她們交流一下學習方法。
林曼跟佟玲玲都不是吝啬的人,況且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學習也不是只學個方法就能進步的。
等到班級門口了,趙旭升才依依不舍得離開,臨走前還一臉熱心:“我那兒有幾套試卷,都是我爸爸總結的,非常有用,你們要是需要的話,我整理出來拿給你們。”
剛好兩人最近題目快做完了,有新的習題自然求之不得,或許是拿人手短,這回再看趙旭升都順眼不少。
下午課間,周主任來班裏,把報名表拿給林曼跟佟玲玲,這次考試由他帶隊去省會,從今天一直到比賽開始,晚自習林曼跟佟玲玲都要去他辦公室進行突擊培訓。
競賽有三輪,第一輪是基礎知識搶答,第二輪是古詩詞翻譯,第三輪則是英語演講。
每一輪都不簡單。
先前也說過,競賽資格只是一塊敲門磚,起碼要在省內拿到獎項才能去參加全國競賽,只有在國賽上拿到名次才能拿到降分資格。
況且要是能在全國競賽上取得好名次,七中的知名度也會提高,所以學校對這些名額十分重視,別說全國競賽,就是省賽拿到名詞也是相當風光的事情。
別的學校基本都是高二的學生去參加競賽的,一來高二相對來說是比較輕松的時候,二來對于部分優秀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知識已經掌握了,三來畢業班的學生很少有人願意浪費時間,去争取一個可能性不大的機會。
只有七中年年都是複讀班的學生。